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顺:顺其自然
9455300000010

第10章 治理自然环境(4)

荀子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论断,也反映了他对生物之间互相协调、互相依赖关系的认识。这里的“和”就是相互协调,“养”就是前面所说的“食养”,这当然是一种互相依赖的关系。

荀子认为,生物资源会不会枯竭,关键看能不能合理利用,能不能在利用的时候注意养护,在养护的同时充分利用。

荀子说:“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意思是说,养护和斩伐如能按规定的时节进行,六畜和草木都会繁荣茂盛。

荀子一再重申管仲的某些主张,如“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税”等,还特别说明了“以时禁发”中的时间确定的原理:当草木正在开花结果的时候,不准带刀斧进山砍伐,不能使其夭亡,不能断绝其生长;当水中的鱼鳖正在产卵生育的季节,不准带网具和毒药下水捕捞,不能使其夭亡,不能断绝其生长。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这四个环节不误农时,那么五谷就会多得源源不绝,老百姓吃也吃不完;池塘、湖沼、河川若严格遵守在一定时节内不得捕捞的禁令,那么鱼鳖会格外多,老百姓用也用不完;砍伐和养护在不违犯规定的时节进行,那么林木就会长起来,山岭不会是光秃秃的,老百姓就会有用不完的木材。

◎故事感悟

从荀子的理论中里可以看出,掌握禁发的时间原则,就是要顺应生物的生长繁育规律,“不夭其生,不绝其长”,可以说,这是根据当时的科学认识提出的。而保护的目的,仍在于发展生产,保障供给,因而是有积极意义的。

◎史海撷英

荀子的“性恶论”

在《荀子·性恶》中,荀子认为,人性可以分为两部分:性和伪。性是人先天的动物本能,是恶;而伪是人后天的礼乐教化,是善。性(动物本能)的实质是各种欲望,如果顺从性,人类就会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择手段,从而导致道德沦丧,甚至天下大乱。圣人知道性是恶的,所以创制了礼义道德,“化性起伪”,用伪来取代性,从而使人变善。

达尔文的进化论也佐证了“性恶”的这一观点。因为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只有进化出生存欲、占有欲才能存活。为了自己的生存,就要牺牲他人,占有尽可能多的生存资源,消灭竞争者。这是性,是恶。

那么,为什么还要伪呢?善有什么用呢?《荀子·王制》中又说:论力气,人不如牛;论速度,人不如马。然而,人却驯化了牛马为己所用,这是为什么?

因为人能够组成社会,而牛马等兽类则不能。人为什么能组成社会?因为人有道德(义)。有了道德,就能组成牢固的社会,使自身的力量大增,使人类得以繁荣发展,幸福生活。道德的作用,就是维持社会的内部秩序,构建“和谐社会”。

◎文苑拾萃

荀子名言

(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4)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8)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10)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哀公篇》)

刘安与刘向的努力

◎水积鱼聚,木茂鸟集。——马总

刘安(公元前179—前122年),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文帝八年(公元前172年),刘长被废王位,在羁途中绝食而死。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文帝把原来的淮南国一分为三封给刘安兄弟三人,刘安以长子身份袭封为淮南王,时年16岁。他才思敏捷,好读书,善文辞,乐于鼓琴。他是西汉知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奉汉武帝之命所著《离骚体》是中国最早对屈原及其《离骚》作高度评价的著作。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集体编写了《鸿烈》(后称该书为《淮南鸿烈》或《淮南子》)一书。刘安是世界上最早尝试热气球升空的实践者,他将鸡蛋去汁,以艾燃烧取热气,使蛋壳浮升。刘安还是我国豆腐的创始人。

刘向(约公元前77—前6年),原名刘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宣帝时,为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因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因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据《汉书·艺文志》载,刘向有辞赋33篇,今仅存《九叹》一篇。《楚辞》是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

先秦时期所形成的环境保护思想,到了汉代时期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此时,只有少数人还念念不忘先王的保护之法,用心对先秦的诸子百家关于环境保护的论述加以归纳、整理和总结。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刘安和刘向。

刘安为人好读书鼓琴,不喜欢骑马打猎,也想给老百姓办点好事,以博取好名声。后造反不成,自杀。他曾邀集门人编撰的以道家为主的杂家著作《淮南子》21卷,有不少自然科学史材料。其中,第九卷《主术训》中专门总结了先秦关于生产与保护、开发和抚育的基本思想,并从反、正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淮南子·主术训》在讲到不注意保护生物资源的危害时说,国君如果喜欢凶鸟猛兽并用珍奇古怪的东西,凶暴急躁而不务农事,不爱惜民力,骑马打猎不按规定的时节进行,这样的话,百官就会跟着学坏,问题会接二连三地出现,而物质则越来越缺乏,老百姓会忧愁困苦,生产会遭到破坏。

这里所说的,是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要国君不要骄奢淫逸,其中也包括要遵守按规定时节出猎的政令,可见对保护资源与环境的重视。

在《主术训》的另一段话里,又系统地论述了环保的重要性:粮食是老百姓的根本,老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国家是国君的根本。所以,作国君的人应该上顺天时,下尽地里的物产,中用人力。这样,各种生物才能生长起来,庄稼才能长得好。要教育老百姓养畜马、牛、羊、犬、猪、鸡,按照节令种植庄稼,一定要修整好田地,栽植桑麻。土地的肥力有高有低,要因地制宜地栽种不同的作物。丘陵山地不适于种庄稼的,就种树栽竹,春天可采伐枯槁的枝干,夏天可采摘瓜果,秋天可收获粮食贮存蔬菜,冬天可砍伐薪柴,以满足老百姓生活之需。所以,先王的法令是:打猎时不能把野兽都打尽,不能猎取幼兽,不要用排干水的办法把鱼一打而尽,不能用放火烧林的办法捕猎禽兽。未到豺祭兽的时候(指每年十月),不得在野外用鸟网兽网打猎。未到獭祭鱼的时候(指开春以前),不能使网下水捕鱼。立秋以前,不能进山捕鸟。不到冬天草木零落的时候,不能进山砍伐树木。昆虫未藏伏起来的时候(指上冻),不能用火烧田。正在怀胎的兽类不得捕杀。不得到鸟巢里探取鸟卵。鱼未长到一尺长以前不要捕。猪未满一年不得宰。这样的话,草木长起来如同蒸气冉冉向上,禽兽归来像流泉一样源源不断,飞鸟归来像烟云一样遮天蔽日。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实行了先王的这些法令。所以先王的政策是:立春之后要修整田亩,三月以后要整修道路,十月要修桥梁,三月种谷子,四月种黍豆,八月种冬麦,九月开始收藏、砍薪柴。要把这些政令上告于天、下告于民,先王之所以按照时节做好这一切工作,富国利民,实在是看得很宽、想得很远,其政策是十分完善的。

《淮南子》中的这段话,就是对先秦环境保护政策的系统总结。其中关于保护生物资源的一系列具体规定,体现了合理利用和与农业生产密切结合的特点,可以说是古代生物资源保护政策的最完善的论述。

刘向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济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刘向在《说苑》中重申和强调环境保护的要求,主要是打猎、采集和捕捞等方面的。

在打猎方面,刘向强调四季打猎的不同要求,其中强调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但不论哪个季节打猎,都要考虑在农闲的时候进行。同时,四季又要有所不同。春天打猎叫“春搜”,意思是对打猎对象要有所选择,即择取那些不孕的鸟兽来作为猎取的对象;夏天打猎叫“夏苗”,夏猎的主要对象是那些对禾苗有危害的鸟兽;秋天打猎叫“秋狝”,意思是可以杀掉要猎取的鸟兽;冬天打猎叫“冬狩”,意思是到了冬季,鸟兽已经长成,可以获取它们了,不必选择哪些可猎,哪些不可猎,可以采用合围的方法进行猎取。

“春搜、夏苗、秋狝、冬狩”的主张,显然包含着使鸟兽正常繁衍的积极意义。只是这里说冬天打猎可以采用合围的办法,这是不对的。

刘向同样强调,在打猎的时候,天子不能用合围的办法将猎物斩尽杀绝,大夫不能成群成群地捕杀野兽,士不能捕杀小鹿小鸟,不能覆巢探卵。强调在开春以前,不能撒网捕鱼;在立秋以前,不能张网捕鸟;在立冬以前,不能进山采伐草木;在上冻以前,不能放火烧田。

此外,刘向还以伯益为例,说明伯益主持虞部,川泽管理得很好,这就是最大的德,等等。

但是,从汉代时期开始,关于山林川泽要不要管制的问题便就已有了争论。加上当时人口开始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日益加大,以及灾荒饥馑的屡次发生,这些保护政策并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所以生物资源的破坏也逐渐多了起来。

◎故事感悟

刘安与刘向都提倡在顺应自然的同时,还应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这对大自然的制约与平衡起到了积极作用。只有在结构和功能相对协调时,生态系统才是稳定的。为了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协调状态,就必须千方百计地保持生物物种的多样化,尽量减少外来干扰,同时鼓励人们去创造结构和功能相对协调、生物生产能力高的人工生态系统,尽量做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史海撷英

刘向撰书

西汉时期的刘向,历经了宣帝、元帝、成帝三朝,并历任散骑谏大夫、散骑宗正、光禄大夫等职。

刘向曾屡次上书称引灾异,弹劾宦官外戚专权。成帝时期,他曾受诏命校书近20年,后来未完成的工作由其子刘歆续成。由于官终中垒校尉,故而又世称刘中垒。

刘向典校的古籍主要包括经传、诸子和诗赋等。在典校时,他又撰有《别录》。其后,其子刘歆以《别录》为基础,撰成了《七略》,成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可惜原书已佚。东汉的班固因《七略》而成《汉书·艺文志》,从中可以见到《七略》的梗概。

据《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刘向共有辞赋33篇,今仅存《九叹》一篇,见于《楚辞》。

刘向的散文主要是奏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比较著名的有《谏营昌陵疏》、《战国策叙录》等。而且,刘向的散文叙事简约,论理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此外,刘向还著有《新序》、《说苑》、《古列女传》三部历史故事集,是魏晋小说的先导。明代时期的张溥辑有《刘中垒集》,收入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文苑拾萃

《说苑》

《说苑》是由西汉时期的刘向所撰。

在西汉时期,刘向曾领校秘书,《说苑》就是他在校书时根据皇家藏书和民间图籍,按类所编辑的先秦至西汉时期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并夹有自己的议论、评价等,借题发挥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带有一定的哲理性。

原书共20卷,后仅存5卷,可惜大部分已经散佚,后经宋代的曾巩搜辑,复为20卷,每卷各有标目。这20卷的标目依次为:君道、臣术、建本、立节、贵德、复恩、政理、尊贤、正谏、敬慎、善说、奉使、权谋、至公、指武、谈丛、杂言、辨物、修文、反质。

由于该书取材广泛,采获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因此给后人探讨历史提供了许多便利。书中记载的史事,有的可以与现存典籍互相印证;有的记事可与《史记》、《左传》、《国语》、《战国策》、《荀子》、《韩非子》、《管子》、《晏子春秋》、《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相出入,对考寻历史者足资参考。有些古籍已经散佚,但《说苑》中却保存一二,吉光片羽,显得尤为可贵。

为保护自然资源的“论战”

◎如果任凭环境无休止地恶化,人类在地球上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广而告之》

桑弘羊(公元前152—前80年),汉武帝时大臣,洛阳人。出身商人家庭,自幼有心算才能,以此13岁入侍宫中。自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起,终武帝之世,历任大司农中丞、大司农、御史大夫等重要职务,与担任大农丞的大盐铁商东郭咸阳、孔仅二人深得武帝宠信。

西汉在汉武帝刘彻当政期间(公元前140—前88年),在经济上实行统一铸钱、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和酒类专卖等政策,其中包括对山林川泽的严格管制。这些措施大大抑制了大地主大商人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