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克:克己向善
9452200000006

第6章 克己修身立德(4)

刘伯温拂袖逐县令

◎无论学者博士圣徒,也无论圣明雄辩的人物,只要他一旦羡慕浮世的荣华,便是跌在蜜里的苍蝇,永难自拔。——格言

刘伯温(1311—1375年),字伯温,名基。浙江青田人。明初大臣、文学家。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旋弃官隐居。后出任江浙行省都事,因反对招抚方国珍而被革职,乃回乡组织地主武装,镇压当地起义军。又著《郁离子》,以寓言形式批判元末暴政。后为胡惟庸所陷,忧愤而死。一说被胡惟庸毒死。谥文成。诗歌雄浑,散文奔放。有《诚意伯文集》。

刘伯温在帮助朱元璋统一天下之后,功成身退,辞京隐居青田山中。

听说刘伯温回到了青田,一县之尊的县令赶紧备了份厚礼,派人送到青田,并修书一封,把刘伯温大大地恭维了一番,还说要亲自前来拜见。刘伯温一见信和礼物,心里很不高兴,马上将那些礼物原封不动地退回,并表示拒绝接见。

县令当头挨了一棒,但他仍不甘心,心想,既然你刘伯温不肯见地方官员,那村野百姓总得见见吧!主意一定,他便脱下锦袍,穿上一套粗布衣,装作借宿的样子,寻找到刘伯温的家门口。

这时,刘伯温正在洗脚,见一个穷苦的百姓前来求宿,忙起身相迎,并让儿子将他带入伙房,给他饭吃,安排住宿。

这时候,县令心里喜得发痒,想自己已经踏进门来,你刘伯温不见也得见了,便说:“刘国师,我是青田县令啊!”

刘伯温一听,不免吃了一惊,顿时想起不久前县令送礼求见之事,赶紧口称百姓,躬身拜谢。

这一拜,弄得县令不知如何是好,正想开言,只见刘伯温拜过之后站起,转身拂袖而去,再也不见出来。县令讨了个没趣,只好灰溜溜地回县府去了。

◎故事感悟

刘伯温清正廉明,而他的清正也正是因为他能够做到克己。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刘伯温的高尚品德就像一面镜子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

◎史海撷英

刘伯温辅佐朱元璋

1360年,明太祖朱元璋向隐居在青田的刘伯温发出邀请。刘伯温经过思考后,终于决定出山辅助朱元璋,希望通过帮助朱氏打江山的方式来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宏伟大志。

刘伯温初次与朱元璋见面,就提出了“时务十八策”。朱元璋不但没有责怪刘伯温,反而大喜不已,从此将刘伯温视为自己的心腹和军师。

刘伯温出山后,忠心耿耿地为朱氏政权效力,积极地为朱元璋出谋划策,为朱元璋制订了“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一统天下”的战略方针。朱元璋得到刘伯温的辅助后,更是如虎添翼,基本也按照刘伯温为他定下的战略、战术行事,先用诱敌之计大败陈友谅,挫其锐气,再于1363年在鄱阳湖与陈氏决战,将其势力彻底消灭。第二年,他又依计将张士诚的势力消灭。然后,朱元璋派部队北上攻打元朝首都北京,同时准备在南方称帝。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建立大明皇朝,改元“洪武”。作为开国元勋之一的刘伯温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为了表彰刘伯温的巨大功勋,朱元璋还下诏免加刘伯温家乡青田县的租税,这也是处州地区唯一一个不加税的县。不久,朱元璋又追封刘伯温的祖父、父亲为永喜郡公。

◎文苑拾萃

田 家

(明)朱元璋

田家无所求,所求在衣食。

丈夫事耕稼,妇女攻纺绩。

侵晨荷锄出,暮夜不遑息。

饱暖匪天降,赖尔筋与力。

租税所从来,官府宜爱惜。

如何恣刻剥,渗漉尽涓滴。

怪当休明时,狼藉多盗贼。

岂无仁义矛,可以弥锋镝。

安得廉循吏,与国共欣戚。

清心罢苞苴,养民瘳国脉。

郁离子不谈酒色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赠曾志》

随阳公子(生卒年不详),明朝人。

明朝时期,有一次,随阳公子去访问隐居在山林中的郁离子(即刘伯温)。

双方坐定后,随阳公子起立开言道:“我很早就听说过先生的大名了,十分敬仰先生,今天才有机会与您相见,特向您表示敬意。我想有道之士是不会遗弃一个草莽之人所讲的话的,我想向您谈一谈我的看法。”

郁离子虚心地说:“愿意听你的教诲。”

随阳公子说:“宏大的房屋,深宅大院,四周有围墙环绕。院中有宽阔的天庭,平坦如砥,两边有高楼环立,突室留春,清馆含秋,檐下有五彩的飞廊,层层相继的屋脊如天上的彩云。房屋由彩虹般的香木支撑着,保持平衡,雕刻着飞鸟走兽的美石承担着桓柱。浮柱交错如星罗棋布,碧瓦琉璃像荡漾着的水波。光彩夺目的奇花异草即使在冬天里也开花结果,秀美的高林在夏天凉爽宜人,浮光流影进入就变成彩霞,细乐微声响动便生出清风。摇动如街巷大开,飘忽似管弦齐鸣。于是美丽的舞女,拖着云烟般的翠绡罗裙,鸣响着像泉水琅琅的佩玉,翩翩起舞。华宴摆开,金樽陈上,澄清芳醴,杀牛宰羊烹鹿,有蚌汤鱼汁佐餐。把跳跃急流的鲜鲂鱼切成细片,把高飞云端的天鹅用火炙烧,敖月窟中的兔肺作汤,煮雾谷的豹胎而食。果品有碧华的莲子,紫英的雪梨。霜柑充满蜜汁,红荔犹如凝脂。吃饱喝足之后,献清新鲜美的水果,踏着笙箫乐曲的节奏起舞,良宵苦短,直到雄鸡报晓,才奏起挽留嘉宾的雅乐。这一切是多么美好,我希望能和先生一起享受。”

郁离子听后,说:“贪恋酒色,生活豪奢,如果是一个国君的话,只要占有一样就可以让他亡国啊。我不愿意这样生活。”

◎故事感悟

在社会物欲、私欲横流的现在,面对很多诱惑,有些人可能会做到像刘基一样克己修身,清心寡欲地对待;可是有些人就做不到,他们大开奢侈、不正之风。然而奢侈之风一开,思想就容易受到侵蚀,贪欲也就越来越大。那么这个无底洞到底要开到何时呢?直到所有都耗完为止吗?可见,时刻克己修身,以淡然之心对待外界的浮华,于人于己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史海撷英

刘伯温忧病

刘伯温在青田隐居两年,本希望可以远离世间的是非争夺。可是,他的智慧和才能实在太高,名声也实在太大了,他甚至被民间百姓渲染成了一位活神仙般的人物,这就无法避免地遭到政敌的嫉妒和皇帝的猜疑。

洪武六年(1373年),刘伯温的政敌胡惟庸当了左丞相,便指使他人诬告刘伯温,说他想霸占一块名叫“茗洋”的“有王气”的土地作为自己的坟墓,图谋不轨。早就对刘伯温放心不下的明太祖朱元璋,听到诬告后果然剥夺了刘伯温的俸禄。

刘伯温非常惶恐,马上亲自上京向明太祖谢罪,并留在南京不敢回来。后来,奸臣胡惟庸升任右丞相,刘伯温更加忧虑,终于一病不起,不久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