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期间,贵戚们都兢兢业业地遵守礼法,和崤山以东广大地区的有教养的士族一样,再也不敢处处显示自己的高贵身份了。
◎故事感悟
唐宣宗的责罚严格而正确。万寿公主也能够诚心改过,值得敬佩。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谁都难免会犯错误,但只要是改过向善,就值得原谅。
◎史海撷英
大中之治
唐宣宗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孜孜求治,非常喜欢阅读《贞观政要》。他不仅重新整顿了吏治,还限制了皇亲和宦官的权利。他还将死于甘露之变中的除郑李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也曾经想过根除宦官,但鉴于甘露之变的前车之鉴,未敢有所行动。
唐宣宗勤俭治国,体贴百姓,减少赋税,注重人才选拔,因此在他统治期间,阶级矛盾有所缓和,百姓也日渐富裕,使十分腐败的唐朝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史称大中之治。
“改过迁善如镜之去垢”
◎人告之以有过,则窃喜。——孟子
朱元璋(1328—1398年),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今安徽凤阳县东)钟离太平乡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龙凤七年(1361)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朱元璋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死后葬于明孝陵。
明太祖朱元璋曾对廷臣们说:“黍粒累积起来可以高一寸,善事积累起来可以成好的品德。所以,小的善行可以发展成大的善行,小的恶行也能导致大的恶行。”
他还说:“积累善行就好像堆土一样,只要坚持下去,就可以积土成山;对于恶行的扩大要有防止河水泛滥那样的思想准备,如有小的漏洞不去堵塞,必然会导致洪水滔天。各位都是当今的俊杰,和我一起救济天下百姓。你们有一点善行,就都要如实地记录下来;若有不好的行为,一定要快改。要知道,改过迁善如镜之去垢,擦去镜子上的污垢,可以使其光辉倍增。不然的话,人就终生被蒙蔽,罪恶日益加深,最终导致大祸临身。你们可要警惕啊!”
◎故事感悟
明太祖是明智的,他明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也明白修正、改过,才能够提高。这故事告诉我们,要想获得成功,修正、改过,是必经的一道门……
◎史海撷英
朱元璋第一次北伐
鉴于北宋末年燕山一带在两年之内得而复失的前车之鉴,朱元璋决定北征消灭北元。
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初三,朱元璋命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浙江行省平章李文忠为左副将军,都督冯胜为右副将军,御史大夫邓愈为李文忠副将,中山侯汤和为冯胜副将,出兵进攻北元。
朱元璋根据当时元惠宗在应昌府,扩廓帖木儿在定西的情况,决定“分兵为二道:一令大将军自潼关出西安捣定西,以取王保保(即扩廓帖木儿);一令左副将军出居庸关入沙漠以追元主,使其彼此自救,不暇应援。况元主远居沙漠,不意吾师之至,为孤豚之遇猛虎,取之必矣,事有一举而两得者,此是也。”并命大同指挥金朝兴、大同都督同知汪兴祖(即张兴祖)等人先进攻山西、河北北部,作为佯攻来吸引北元的主要兵力。
二月二十五日,金朝兴率军攻克了东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三月二十三日,汪兴祖率军攻克了武州(今山西五寨)、朔州(今山西朔县)。三月二十九日,徐达率主力攻入定西,并于四月八日在沈儿峪(在定西北)大败扩廓帖木儿。
四月丙戌(儒略历5月23日),元惠宗因痢疾死于应昌府。其子爱犹识理达腊在和林继位,为元昭宗。
五月初一,徐达派邓愈去招抚吐蕃,自己则率主力南攻克陕西略阳、沔州(今勉县)、兴元(今汉中)。五月二十三日,徐达一军回到西安。
唐代宗杖责宦官
◎不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韩愈
唐代宗李豫(726—779年),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原封广平王,后改封楚王、成王。天宝十五年(756年),安禄山叛军攻占潼关,玄宗逃至马嵬驿,当地民众揽留肃宗,于是护送肃宗北上灵武即帝位。“安史之乱”中,以兵马元帅名义收复洛阳、长安两京。乾元元年(758年)三月改封成王,四月被立为皇太子。宝应元年(762年),宦官李辅国杀张皇后,肃宗受惊吓而死,李俶于肃宗灵柩前依其遗诏即位,改名豫。779年去世,葬于元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千米的檀山),谥号睿文孝武皇帝,传位于唐德宗李适。
唐大历年间,唐代宗厚宠宦官,派到各地传达命令的中使(宦官)经常向地方勒索财物,唐代宗也不加以制止。
有一次,唐代宗派遣中使去赏赐一位妃子的家属。回来后,唐代宗得知中使得到的钱不多,就很不高兴,认为这是轻视自己的使臣。
那位妃子很害怕,急忙拿出私房钱补偿给中使。
从此,这些中使就公开索贿受物,无所顾忌,甚至连宰相也得在官署中准备好钱,等中使一到就先赏钱,然后再宣旨。外出时,中使先给所经过的州县下文书,之后再收取财物,就像征收赋税一样,个个都能满载而归。
后来,唐代宗渐渐感到这一弊端的危害,于是伺机革除。
有一次,他派中使邵光超为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赐符节;李希烈送给他仆从、名马及帛缣700匹,还有黄茗100千克。
唐代宗闻知后大怒,杖责邵光超,并把他流放远地。
这个消息迅速传遍四方,那些正在各地的中使恐惧万分,把收受的财物偷偷扔到山谷中。这股歪风立即被刹住了。
后来,即使各州县自动馈送财物,中使也不敢再要了。
◎故事感悟
唐代宗的惩罚,使得宫中的风气大变。在平日的生活和工作当中,我们也要时时反省自己,时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做到真正的改过向善。
◎史海撷英
唐代宗智除李辅国
762年4月,李辅国与程元振将张皇后杀死,唐肃宗因此而被惊死。同月,李辅国拥立李豫为帝,是为代宗,改年号为“宝应”。
唐代宗继位后,李辅国便以立帝有功恃此骄横,竟对代宗说:“陛下只须深居宫中,外面的政事有老奴来处理。”代宗虽然心有不满,但慑于李辅国手握兵权,只好暂时委曲求全,尊称他为尚父(可尊尚的父辈),无论大小事务都要与他商量后才能决定。
不久,唐代宗乘李辅国不备,派人扮作盗贼刺杀了李辅国,然后又假装下令追捕盗贼,并派宫中使者慰问其家属。就这样,代宗用计除掉了李辅国。
◎文苑拾萃
唐代宗元陵
唐代宗的元陵位于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公里的檀山上。
据《旧唐书·令狐峘传》中载:“德宗即位后,曾诏立代宗元陵制度,务极优厚,当竭币藏奉用度。遭到令孤垣的反对,德宗从之,只好从俭埋葬。”由此可见,元陵的陵寝建制已经大不如先帝,也反映了唐自“安史之乱”后政治、经济的状况是日益走下坡路。
元陵陵园的石刻与建陵相同,但制造得也比较粗疏,现仅存陵园东、西、北神门外的石狮和北神门外石马残块。石狮形制、大小与泰陵相同。北神门外有石马五个,均残破。东西列仗马间距30米,西列南数第一个在阙址北27米,第二个在第一个北23.5米,第三个在第二个北24.5米;东列南数第一个在阙埴北65米,第二个在第一个北12米。
吕蒙正改过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
吕蒙正(946—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太平兴国进士。在宋太宗、宋真宗时三次担任宰相,在北宋时期,仅有他与赵普曾如此。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丁丑科状元。吕蒙正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太宗征讨太原,吕蒙正被授著作郎,入值史馆。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拜左补阙,知制诰。八年,任参知政事。端拱元年(988年),罢李昉,拜吕蒙正为宰相。谥文穆,赠中书令。
吕蒙正官位低微的时候,生活十分困苦,而当他任高官后却十分铺张,吃饭时喜欢喝鸡舌汤,而且每天必备。
一天傍晚,吕蒙正到花园散步,远远地望见墙角有一高高的山丘,以为是园中添置的假山,问随行的仆人弄假山的人是谁。
仆人回答说:“那是相公你吃鸡舌汤拔下的鸡毛堆成的啊!”
吕蒙正非常惊讶:“我只是喝一点儿鸡舌汤,能有这么多的鸡毛吗?”
仆人说:“每只鸡只有一个舌头,相公进餐用的汤需几个舌头?你吃鸡舌汤已经有多长时间了?”
吕蒙正感到自己太奢华浪费了,从此也不再喝鸡舌汤了。
◎故事感悟
吕蒙正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戒除了奢侈的作风,这种行为值得肯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是人人明白的一句话,自呱呱坠地起,到停止呼吸、合眼离开尘世一刻为止,每个人只有犯错多少、大小和如何对待自己所犯过错之不同,却没人能说自己“终生无过错”。但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并能够改过向善,这就是好的。
◎史海撷英
吕蒙正直言
宋朝时期,有一年正月十五的晚上,宋太宗大宴群臣,与大家一起饮酒赏灯。
当酒兴正浓时,宋太宗便说:“正当五代之际,天下生灵涂炭,哀鸿遍野,周太祖自邺城南归,无论是当官的还是老百姓,无不惨遭虏掠,城野大火蔓延。天上彗星划过,看者无不心惊肉跳,以为天下再无太平之日。朕自当政之后,日理万机,从不敢懈怠,常想天下百姓,以至才有今日之昌盛景象。由此来看,无论是大乱还是大治,无不是人之所为,并非是什么天意啊!”
大臣们听后,都纷纷赞美太宗英明,把太宗拍得得意忘形。这时,吕蒙正走到太宗面前,说:“皇上在此设宴,百姓莫不云集在此,放眼望去满城灯火辉煌,确实一片繁荣的景象。臣不久前曾到城外,离城数里就看到有许多人面露饥色,甚至还看到一些因饥饿而死的人。由此可见,天下并不都像我们眼前所看到的这样啊。愿陛下不但看到眼前的繁荣,而且也能看到远处的正挨饿受冻的百姓,这才是天下苍生的幸事啊!”
太宗听到这话,一时黯然失色,群臣都吓得不敢出声。过了好久,太宗才转怒为喜说:“我得蒙正如唐太宗之得魏征,倘若做臣子的都能这样时时提醒朕不忘以天下苍生为念,国家哪里还会不富强,百姓不舒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