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积:积善成德
9449600000009

第9章 广施惠政(2)

许平君死后不久,霍成君便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皇后。然而,她飞扬跋扈,挥金如土,与许后提倡的节俭、贤德完全相反。刘询表面装作对她千依百顺,而霍成君也没为刘询生下子嗣。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刘询为霍光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葬礼。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汉宣帝封许平君的父亲许广汉为平恩侯,立与许平君在民间所生的刘奭为太子。霍显闻之非常恼怒,私下授意霍成君伺机毒杀刘奭。但因太子的老师经常先试菜验毒,所以几次下手都没有成功。

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七月,霍家发动政变未遂,招致族灭,霍光的儿子霍禹、霍云,侄子霍山,妻子霍显都被杀或自杀。八月,汉宣帝又以阴谋毒害太子为由,废掉了霍成君。12年后的五凤四年(公元前54年),霍成君自杀。至此,刘询终于为发妻许平君报了仇。

在宣帝刘询落难时,许平君曾对刘询不离不弃。当上皇后后,她也是细心打理后宫。而刘询能力排众议立平君为后,还能为其报仇,对许平君来说也是非常幸福的事了。

◎文苑拾萃

登乐游原怀古(缅惟汉宣帝)

(唐)豆卢回

缅惟汉宣帝,初谓皇曾孙。

虽在襁褓中,亦遭巫蛊冤。

至哉丙廷尉,感激义弥敦。

驰逐莲勺道,出入诸陵门。

一朝风云会,竟登天位尊。

握符升宝历,负扆御华轩。

赫奕文物备,葳蕤休瑞繁。

卒为中兴主,垂名于后昆。

雄图奄已谢,余址空复存。

昔为乐游苑,今为狐兔园。

朝见牧竖集,夕闻栖鸟喧。

萧条灞亭岸,寂寞杜陵原。

幂詈野烟起,苍茫岚气昏。

二曜屡回薄,四时更凉温。

天道尚如此,人理安可论。

仓慈护送西域杂胡经商

◎为看芳饵下,贪得会无筌。——唐·沈佺期

曹睿(205—239年),字元仲,即魏明帝,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丕之子,曹操之孙。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之“三祖”,文学成就不及操、丕。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

敦煌地区在汉代已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据点,是中西物资交流的主要转运站之一。然经东汉末年战乱,中原地区经济遭受极大破坏,“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中原地区与西域及敦煌的经济和政治联系也受到影响。由于经济的衰退与战乱的限制,使得丝绸之路上的经济贸易明显衰落。

三国魏建国后,中原政局趋于稳定,经济有了明显恢复,对贸易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京都洛阳城中,“其民异方杂居,多豪门大族,商贾胡貊,天下四会”。但是,作为丝绸之路上重要门户的敦煌却一直为当地大姓豪族所控制,对中西贸易起到阻碍作用。“(敦煌)郡在西陲,以丧乱隔绝,旷无太守二十岁,大姓雄张,遂以为俗”。他们不仅欺压百姓,还阻断交通,肆意盘剥欲到中原经商的西域胡人。“常日西域杂胡欲来贡献,而诸豪族多逆断绝,既与贸迁,欺诈侮易,多不得分明,胡常怨望”。对于大姓豪族的种种不法行为,朝廷派来的太守尹奉等人,“循故而已,无所匡革”。

魏明帝太和(227—233年)中,淮南人仓慈被任命为敦煌太守。他到任后,“抑挫权右,抚恤贫羸,甚得其理”。对于大姓豪族阻碍西域胡人到中原进行贸易以及用欺诈方式贱价收购胡人货物的现象,仓慈也予以改变。“欲诣洛(阳)者,为封过所,欲从(敦煌)郡还者,官为平取,辄以府见物与共交市,使吏民护送道路,由是民夷翕然称其德惠”。仓慈的做法保护了西域胡人的经商权益,恢复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对中西物资交流起到很大作用。

几年后,仓慈因病死于敦煌太守任上。当地的官吏与百姓“悲感如丧亲戚,图画其形,思其遗像”。而远在西域的胡人听到仓慈的死讯后,“悉共会戊己校尉及长吏治下发哀,或有以刀画面,以明血诚,又为立祠,遥共祠之”。

◎故事感悟

凡是为百姓做过好事的地方官,是会长久得到人民爱戴与怀念的。

◎史海撷英

魏国的灭亡

曹睿(魏烈祖明皇帝)统治时期,为了抵抗蜀汉诸葛亮的入侵,重用司马懿。曹睿在世期间,司马懿也兢兢业业地帮助魏国挡住了蜀汉的进攻。然而曹睿死后,因继位者年幼,再加上曹氏成员不满司马懿的大权独揽,故而开始排挤司马懿。但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司马懿最终取得了胜利,掌握了曹氏政权。其后,司马懿之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掌握曹氏政权。在邓艾等人灭掉蜀汉之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即位,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至此,魏国灭亡。

◎文苑拾萃

善哉行

(魏)曹 睿

我徂我征。伐彼蛮虏。练师简卒。爰正其旅。

轻舟竟川。初鸿依浦。桓桓猛毅。如罴如虎。

发炮若雷。吐气如雨。旄旌指麾。进退应矩。

百马齐辔。御由造父。休休六军。咸同斯武。

兼涂星迈。亮兹行阻。行行日远。西背京许。

游弗淹旬。遂届扬土。奔寇震惧。莫敢当御。

权实竖子。备则亡虏。假气游魂。鱼鸟为伍。

虎臣列将。怫郁充怒。淮泗肃清。奋扬微所。

运德耀威。惟镇惟抚。反旆言归。旆入皇祖。

羊祜使吴边民悦服

◎贪于近者则遗远,溺于利者则伤名。——唐·房玄龄

羊祜(221—278年),字叔子,泰山南城(今山东枣庄以北)人。乃西晋开国元勋,博学能文,清廉正直,娶夏侯霸之女为妻。曾拒绝曹爽和司马昭的多次征辟,后为朝廷公车征拜。司马昭建五等爵制时以功封为钜平子,与荀勖一起共掌机密。晋代魏后司马炎有吞吴之心,乃命羊祜坐镇襄阳都督荆州诸军事。咸宁四年,羊祜抱病回洛阳,同年十一月病故,并在临终前举荐杜预自代。

在两个敌对政权的边界上,双方守将大多以偷袭掳掠为功,不断兴师动众,相互骚扰。将士受损,自不在话下,而最倒霉的还是居住在边境附近的百姓,他们不仅无法安心生产,而且经常家业为敌军所焚毁,甚至无辜丧命。可是,在西晋时期的晋、吴边境上,却有一位使敌方军民心悦诚服的镇边大将,他就是西晋的征南大将军羊祜。

羊祜家中累代有人出任高官。他是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外孙,他姐姐是魏末曾执掌朝政大权的司马师的夫人,西晋建立后被追尊为景皇后。羊祜作为司马氏的姻亲,在司马氏取代曹魏政权的统治时立下大功,颇受晋武帝司马炎信任,任用他为中军将军,总统宿卫禁军,负责京城及皇宫的安全。以后,又升为尚书右仆射、卫将军。

晋武帝泰始五年(269年),司马炎打算平定东吴,任命羊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出镇襄阳(今湖北襄樊市),羊祜遂成为对吴作战的主要前线统帅。

晋、吴边境基本沿袭以前的魏、吴边境,数十年来,大小战役不停。即使双方没有大的军事行动,边境守将也经常相互攻击。有许多时候,并不是以对方的军队为目标,而是针对平民百姓。如东吴大将陆逊“托言往猎,潜遣将军周峻、张梁等击江夏(郡属下的)新市、安陆、石阳,石阳市盛,(周)峻等奄至,人皆捐物入城,城门噎不得关,敌乃自斫杀己民,然后得阖。斩首获生,凡千余人”。类似这样袭击百姓的事情颇多,“南北为互市,而诸将多相袭夺以为功”。

羊祜出镇襄阳,是为了讨伐吴国,但他并不汲汲于这些小利小胜,以残害吴国属下的百姓为功,而是以自己的德行信义来感召对方。首先,是在自己境内采取行动,“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然后,一方面增强武备,进据险要之地,并分兵开垦田地,“(羊)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另一方面,“乃增修德信,以怀柔初附”。每次与吴军作战,都到约定的日期才战,不凭借诡诈之计,靠掩袭等方式取胜。“(羊)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军队行进在敌国境内,收获谷物以充军粮,还送上绢帛作为补偿,与那些借口毁敌资储而烧杀抢掠的军队相比,确实可称为仁义之师了,无怪乎他能使吴人心悦诚服。

在羊祜带动下,吴国镇守边界的大将陆抗也认识到轻开战衅,无端袭击百姓是失民心的事,他经常告诫边防戍将说:“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双方主帅都认识到这点后,相互袭击的事情大大减少,代之的是经常派使者进行联系,而且还发生过历史上敌对双方间颇为罕见的趣事。“(陆)抗尝遗(羊)祜酒,祜饮之不疑”。而陆抗有病时,派人向羊祜求药,羊祜将做好的成药送去,说:“此上药也,近始自作,未及服,以君疾急,故相致。”吴军诸将都劝陆抗不要服,陆抗毫不怀疑地服下,对诸将说:“岂有酖人羊叔子哉!”吴国的统治者孙皓听到边境上不战而通使的情况,派使者责备陆抗,陆抗答复说:“夫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之人,而况大国乎?臣不如是,正足以彰其德耳,于(羊)祜无伤也。”

由于双方将领改变了原来穷兵黩武的做法,边境上的百姓减少了许多无谓的损伤,因此,百姓们对羊祜十分爱戴。晋武帝成宁四年(278年),羊祜以病还朝,同年十一月,他在洛阳去世。“南州(即荆州)民闻(羊)祜卒,为之罢市,巷哭声相接。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羊)祜好游岘山,襄阳人建碑立庙于其地,岁时祭祀,望其碑者无不流涕,因谓之堕泪碑”。“荆州人为(羊)祜讳名,屋室皆以门为称,改户曹为辞曹焉”。

羊祜为了平灭东吴而施以德行信义感召吴人的做法,实际上大大减轻了对边境双方百姓的损害,在一定程度上使百姓得以安居生产。

习黹齿在评价羊祜的这些做法时说:“夫残彼而利我,未若利我而无残;振武以惧物,未若德广而民怀。匹夫犹不可以力服,而况一国乎?力服犹不如以德来,而况不制乎?是以羊祜恢大同之略,思五兵之则,齐其民人,均其施泽,振义纲以罗强吴,明兼爱以革暴俗,易生民之视听,驰不战乎江表。故能德音悦畅,而襁负云集,殊邻异域,义让交弘,自吴之遇敌,未有若此者也。”

◎故事感悟

正是由于羊祜所打下的基础,接替他的杜预等人才有可能一举平吴,统一天下。羊祜、陆抗这种“无求细利”的做法,后世为将镇守边防者皆应引为借鉴。

◎史海撷英

西陵之战

272年,吴国西陵的守将步阐投降了晋国,吴便派陆抗讨伐步阐。就在这时,晋朝廷派出杨肇等人率军援救步阐进军西陵(今湖北浠水西南),陆抗率主力对杨肇的部队进行阻击。

两军接触后,陆抗部将俞赞便投降了杨肇,使吴军的情况十分危急。陆抗针对俞赞了解吴军部署的情况,估测到杨肇可能会依照俞赞之计先攻打自己的薄弱环节,于是将计就计,连夜撤下夷兵,换上精兵。第二天,晋军果然从原夷兵防守之处进攻吴军,结果遭到了吴军的沉重打击。吴大将陆抗军攻打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并杀死了叛将步阐。这一战役,史称西陵之战。

◎文苑拾萃

与诸子登岘山

(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公孙景茂耄耋之年仍善治民

◎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唐·韩愈

公孙景茂(518—605年),字元蔚,河间阜城(今河北河间)人。自幼好学,博通经史,时人誉为“书库”,东魏入仕,后相继被北齐、北周等朝重用。隋时历任伊州、道州、淄州刺史等职,因其善政,年至八旬仍为朝廷依重,87岁时卒于任上。

在我国封建社会,已实行官吏退休制度。一般官员年满70岁即须退休,称“致仕”。虽然也规定身体康健并有特殊需要者,可以留任,但这种情况较为少见,而且基本限于中央政府官员。但是,在隋代却有一位官员,以八十几岁高龄出任地方守宰,鞠躬尽瘁,屡建德政,被传为一段佳话。这位官员的名字叫做公孙景茂。

公孙景茂容貌魁梧,从小好学,博涉经史。北魏时,被举为孝廉,并通过射策甲科入仕。初为襄城王长史,兼行参军。不久迁太常博士,在礼乐、典章制度方面多有建树。由于他知识渊博,故被当时人称为“书库”。后来,又历任高唐县令、大理寺正,以精明强干著称于世。北周灭齐后,周武帝慕名召见他,经过交谈,对他非常看重,于是任命他为济北太守。不久,因其母去世而辞职。

隋开皇初年,公孙景茂已六十几岁,被隋文帝征召为汝南郡太守。隋朝改革地方制度,变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后,公孙景茂改任曹州司马,很快又升迁息州刺史。他任职期间,“法令清静,德化大行”。当时正值隋平陈统一中国之时,南下大军路过息州,有许多士卒生病,只好留在当地。公孙景茂生恐增加当地人民负担,拿出自己的俸禄为病人买汤药粥饭,想方设法周济他们,赖其生还者数以千计。隋文帝听说此事,甚为赞赏,特下诏宣示天下,予以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