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道:道义相砥
9447900000008

第8章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6)

通讯员问:“先生此次被俘有什么感想?”

瞿秋白答:“我到今日为止,为革命四处奔走,非常忙,曾想一度休息一下。今日的入狱没有在意想之外。”

问:“先生被捕以来的心境如何?”

瞿秋白答:“最近自己的心境非常安静。以前参加政治活动,心身都很疲惫,又加上早年吐血症,经常一个星期不能睡觉。”

问:“朱毛军西迁计划是如何?”

瞿秋白答:“苏维埃区的军事计划是非常的秘密,我是个文人,有关军事没有听到多少。”

问:“杨之华(瞿秋白的夫人)现在何处?”

瞿秋白答:“去年还在上海,可是去年6月最后通信以后再也没有她的消息。”

问:“去年共产党在永定、龙岩一带时,枪杀了不少知识分子,造成这种恐怖的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瞿秋白答:“这是社会民主党伪装共产党,结果被发觉,捕获枪杀了社民分子,同时也肃清了一班AB团分子,决不是屠杀知识分子。”

问:“以先生来看,此次共产党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瞿秋白答:“此次失败完全是围剿军采用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政策的成功。另外,碉堡的构筑、道路的修筑、物质的封锁等也给苏区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问:“先生对共产主义抱有如何感想?”

瞿秋白只是喝酒,笑而无答。

6月15日,瞿秋白去了新生活俱乐部,坐在那里专心地看报纸,看护的士兵俨然在旁。当他看到记者后,又微笑着点了点头,继续低头看报纸。

6月17日,国民党中央电令将瞿秋白就地处决。

18日早晨8点钟,特务连连长廖祥光去囚室带出瞿秋白,在中山公园开始拍照,瞿秋白欣然答应。在拍完照后,特务连连长廖祥光向瞿秋白出示枪决令,瞿秋白颔首豪语道:“死是人生最大的休息。”特务连连长廖祥光又问瞿秋白:“先生有何遗言?”瞿秋白回答:“我写一首诗留下。”随即便返回了狱房。

在牢房中,瞿秋白遂提笔留下了自己的绝世之笔:

“1935年6月17日晚,梦行山径中,夕阳明灭,寒流幽咽,如置仙境。翌日读唐人诗,忽见‘夕阳明灭乱山中’句,因集句得《偶成》一首: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穷。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万缘空。方欲提笔录出,而毕命之令已下,甚可念也。秋白曾有句‘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此非词谳,乃狱中言志耳。秋白绝笔。”

写完后,瞿秋白掷笔整衣,昂首信步走到中山公园的凉亭前,在园中凉亭内,将一斤白酒饮尽,谈笑泰然自若,然后又昂然地用俄语唱起了《国际歌》及红军的歌,歌声响亮,没有听到有任何发颤的音调。唱罢,他缓缓走向刑场,手指夹着烟卷,态度镇静。到刑场后,昂首微笑盘膝坐在草地上。枪响后,瞿秋白饮弹绝命。

◎故事感悟

生命诚可贵,但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理想为信仰为国家贡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和平年代,放弃自己的生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但在瞿秋白的时代,保存自己的生命就意味着出卖同志,使更多的生命受到威胁。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他选择了牺牲小我,为理想献身,从而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了令人感慨和敬仰的句号。

◎史海撷英

瞿秋白与鲁迅的交往

瞿秋白与鲁迅先生之间有着很深的交情。瞿秋白曾经在鲁迅家中避难,鲁迅把瞿秋白看做是自己的知己,曾写过“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一联赠予瞿秋白。瞿秋白也写过《〈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对鲁迅的杂文创作给予了中肯的评价。

瞿秋白被捕后,鲁迅曾想方设法托人营救,但没能如愿。瞿就义后,鲁迅叹息良久,说:“瞿若不死,译这种书(指《死魂灵》)是极相宜的,即此一端,即是判杀人者为罪大恶极。”随后,他带病编校了瞿秋白的遗著《海上述林》。

◎文苑拾萃

瞿秋白诗选

江南第一燕

万郊怒绿斗寒潮,检点新泥筑旧巢。

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

卜算子

寂寞此人间,且喜身无主。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

花落知春残,一任风和雨。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

气壮山河的就义诗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夏明翰(1900—1928年),字桂根,衡阳县礼梓山(今洪市镇余家大屋)人。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革命活动家。生于湖北秭归县,1928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日,在汉口余记里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时年28岁。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夏明翰在就义前,写下的气壮山河的就义诗。

1917年春,夏明翰考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在学校学习期间,他追求进步,积极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并迅速波及到湖南,夏明翰、蒋先云等同学奋起响应湖南省学联的号召,走出校门,奔向社会,开展声势浩大的爱国宣传活动,声援北京学生的反帝反封建爱国斗争。

1920年秋,夏明翰在何叔衡的帮助下来到长沙,成为湖南自修大学的第一批学员,在这里开始大量阅读进步书刊。1921年冬,经何叔衡介绍,夏明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夏明翰在长沙积极从事工人运动,参与领导和组织了长沙人力车工人运动罢工斗争。

1927年2月,夏明翰被调到武汉工作,担任全国农民协会秘书长。4月12日,蒋介石背叛革命,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夏明翰闻讯后,悲愤地写道:“越杀胆越大,杀绝也不怕。不斩蒋贼头,何以谢天下!”同年6月,夏明翰又被调回湖南工作。这时的长沙,正处于“马日事变”后的白色恐怖中,国民党新军阀依然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党组织遭到了严重破坏,党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然而,夏明翰没有被险恶的环境和困难所吓倒,依然在险恶的环境中坚持斗争。

八七会议后,秋收起义前夕,夏明翰主要负责联络工作,他扮成农民、商人,奔走于长沙周边各地,向党的基层组织宣传八七会议和秋收起义的决定,组织农民武装。在征得党组织同意后,他把自己的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分别派到衡阳、衡山和郴州,发动农民,组织武装起义。后来他的弟弟和妹妹都在参加起义中先后英勇牺牲了。

1927年9月,秋收起义转向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后,夏明翰等也在中共中央特派员任弼时的帮助下,改变继续组织全省暴动的计划,决定将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建立农民武装,恢复党组织,建立苏维埃政权,造成革命声势,坚持农民斗争方面。该年10月,夏明翰兼任平(江)浏(阳)特委书记,先后领导发动了平江、浏阳的农民暴动,有力地配合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1928年1月,夏明翰被调往湖北省委工作,任省委委员。到任后,他马上便投入到紧张的革命斗争当中。然而在这年的2月8日,由于叛徒出卖,夏明翰不幸被捕。

在狱中,夏明翰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气节。面对种种酷刑,夏明翰宁死不屈;面对敌人许诺的高官厚禄,他更是毅然决然地加以拒绝,高声回答:“办不到!我可以牺牲生命,但决不会放弃信仰。”

当敌人对他进行最后的审讯时,他辛辣地对敌人进行讽刺。敌法官问夏明翰:“你姓什么?”

“姓冬。”

“你不是姓夏吗?”

夏明翰回答:“我是按照你们国民党的逻辑在跟你们讲话。你们一贯把黑的说成白的,把天说成地,把卖国说成爱国。我姓夏,当然应该说成冬。”

敌人又问:“多少岁?”

“我是共产党,共产党万万岁!”

“籍贯?”

“革命者四海为家,我们的籍贯是全世界。”

“有没有宗教信仰?”

“我们共产党人不信神、不信鬼、不信任何宗教,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

敌人无可奈何,只好宣布“就地处决”。1928年2月9日,夏明翰壮烈牺牲,年仅28岁。

◎故事感悟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首诗是多么的慷慨激昂!为信仰而死,为自己坚持的理想和正义而死,也许在他看来是最为崇高最为光荣的事业。正是有了这么多像夏明翰这样的仁人志士,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红色江山。

◎史海撷英

青年时代的夏明翰

1917年春,夏明翰进入位于衡阳的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读书。在校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籍,并积极参加游行和反对军阀的活动,因此与祖父的矛盾日益尖锐。夏明翰曾写过一首讽刺军阀的诗:“眼大善观风察色,嘴阔会吹牛拍马,手长能多捞名利,身矮好屈膝磕头。”简直将军阀政客们的丑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夏明翰还带领一个演讲团经常到各地演讲宣传。在查禁日货的斗争中,夏明翰首先发动自己的弟妹夏明震、夏明霹、夏明衡等,将祖父藏在夹墙中的日货集中到湘江河边,付之一炬。

夏明翰的这些活动,遭到了思想顽固、保守的祖父夏时济的激烈反对,夏明翰也因此被关进了家中的一间小屋里。后来,在母亲陈云凤和弟弟夏明震的帮助下,他才破窗跳出,还用斧头砍倒了后院的一棵桂花树——这棵树被祖父夏时济看成是夏家官运亨通、家庭兴旺的宝树。

当天夜里,夏明翰便离家出走了。他找到还在衡阳指导学生运动的何叔衡,何叔衡拍着夏明翰的肩膀说:“你做出了一个勇敢正义的举动,革命青年就要有这种同封建势力决斗的勇气。”事后,何叔衡还特地为夏明翰题了一首诗:“神州遍地起风雷,投身革命有作为,家法纵严难锁志,天高海阔任鸟飞。”

◎文苑拾萃

夏明翰故居

夏明翰故居位于湖北省衡阳县洪市镇礼梓村余家组的夏家大院,又被称为“合家堂”。故居为典型的清代湘南民居建筑,大院坐北朝南,土砖木结构。大院二进六厢,共有45间房屋,夏明翰曾经生活过的三间房屋在东南的第二进厢房,面积约为150平方米。

2005年,中央、省、市、县筹集专项经费,对夏明翰故居进行了整体修缮。维修后的故居分为四部分:一是故居管理所,占用房屋七间,为陈列馆式的建筑风格;二是夏明翰生平事迹陈列展览部分,占用房屋十二间;三是夏明翰书法陈列展览部分,占用房屋五间(其中堂屋一间);四是夏明翰旧居复原陈列展览部分,占用房屋十九间。

同时,还修建了故居公路以及占地15亩的故居生态停车场和故居广场,在第三级广场的南端新建了浮雕墙。浮雕墙高5.8米,以20世纪30年代中国风起云涌的农民运动为背景,凸显了夏明翰烈士就义的感人场景。广场内植有大量的龙柏、雪松、樟树、杜英等乔木。

如今,夏明翰故居已被批准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