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道:道义相砥
9447900000010

第10章 道为义先,秉道而为(1)

二义士救赵氏孤儿

◎知交尽四海,岂必无英彦。贵此金石情,出处同一贯。——顾炎武

程婴(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晋国义士,千百年来为世人称颂。相传他是古少梁邑(今陕西韩城西少梁附近程庄)人,为晋卿赵盾及其子赵朔的友人。主要活动在晋景公时期(公元前599—前581年)。

春秋时期,晋灵公遇刺身亡,他的儿子晋成公继位。司寇大臣屠岸贾上奏说:“刺客已经查明,是赵朔的远房亲戚赵穿。所以赵朔有罪当斩,赵氏的子孙永不能入朝做官,必须抄家灭族。”晋成公就把此事全权交给屠岸贾办。

于是,赵朔被满门抄斩,只有夫人幸免于难,因为她是晋成公的姐姐。这时,她正怀着身孕,屠岸贾说:“孩子生下,不管是男是女都处死!”

怀胎足月后,夫人生了一个男孩。她偷偷把公孙杵臼和程婴两人叫进后宫,哀哀痛哭说:“你们两位是高义之士,夫君生前十分敬重你们。现在夫君惨遭横祸,我也不能独生。这个遗腹的娃儿是赵家唯一的根苗了,求求两位先生救救他,保存赵家的一根血脉,拜托了!”说完,夫人就自绝身亡。

杵臼、程婴泪流满面,下跪发誓说:“苍天在上,不管千辛万苦,我们一定不惜一切代价,将这可怜的孩子抚养成人,决不辜负赵氏托孤的重任!”他俩抱着孩子就躲藏起来。

屠岸贾发现夫人已死,但孩子没有了,知道是被人转移了,就到处设岗置卡,布下天罗地网,一定要将赵氏孤儿追拿到手。杵臼、程婴抱着孤儿,躲躲藏藏,又要替孩子找奶水,又怕孩子啼哭走露风声,更怕孩子感受风寒有个三长两短,真是苦不堪言。

一天,杵臼对程婴说:“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咱俩商量一下。”程婴说:“还商量什么呢?咱俩都对天发誓了,不管千辛万苦,都要把这个娃儿拉扯大!”

杵臼说:“我不怕千辛万苦,就怕这娃儿早晚被屠岸贾抓到手,又怕他嫩,禁不起折腾!”程婴点点头说:“我也是,真愁死人了!”

杵臼说:“我问你,死和救护这孤儿,哪个容易哪个难?”程婴说:“还用说吗?当然是死容易,救护孤儿难!”

杵臼说:“这就对了。我有一个主意,咱俩分个工,我挑容易办的,把难的留给你,就一定能保住这孤儿!”程婴一听杵臼说得那样自信,感到奇怪,忙问:“什么主意?”

杵臼平静地说:“我老婆也生了一个儿子,和这娃同一个月生的。”程婴说:“这与救护赵氏孤儿有何关系?”杵臼说:“我的主意是,我抱我儿藏到深山洞里,你去向屠岸贾告发,就说我把赵氏孤儿藏到洞里,把他带到山洞里搜查,我和我儿肯定会被杀死。这样,屠岸贾误以为赵氏已经被斩草除根,你就可以平安养护这可怜的孤儿了!”程婴吃惊地说:“怎么可以这么办?”杵臼泪流满面说:“咱们不是发过誓吗?要不惜一切代价,保全这根赵家独苗。我选择了容易办到的路子,而把难办的事留给你了,拜托了!”说完,这两位男子汉抱头哭成一团。

他们实行了这个办法,保全了赵氏孤儿。程婴给孩子取名叫“武”,待赵武长大后,把他的身世告诉了他。赵武很有出息,向晋成公上书申辩说:“家父无辜,只是因为政见不一,屠岸贾就假公济私,乘灵公不幸遇刺之机,制造了这一起抄灭赵氏的冤案。”晋成公昭雪了冤情,惩办了屠岸贾。而公孙杵臼和程婴信守誓言、千方百计救护赵氏孤儿的故事,也在中国历史上世代流传。

◎故事感悟

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杵臼与程婴道义为先,秉道而为,乃是当之无愧的义士、大丈夫!

◎史海撷英

晋国建立

晋国的建立者是唐叔虞,字子于,周武王的幼子,周成王的弟弟,姓姬。根据西周“封邦建国”的分封制度,唐叔虞被封到今山西境内。他先被封在唐地,就以唐为氏,所以又被称为唐叔虞,国名大概也被称为唐国。后来,他的儿子燮父把国都迁到晋水之旁,便改名为晋。他的后代又迁都到新田(今山西侯马市西)等地,但国名依旧称晋不改。

自从唐叔虞之后,父子相继,历经晋侯燮父、武侯宁族、成侯服人、厉侯福、靖侯宜臼,这几代没有记载,也没有年代和史事可据。公元前842年(靖侯十七年、周厉王三十七年),周都“国人”暴动,周厉王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公元前841年开始了“共和行政”,称为共和元年。这也是中国有明确纪年的开始,同时也是晋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文苑拾萃

庶 人

庶人也被称为众,是靠农耕而自食其力的人数众多的平民阶层。庶人也称小人,以区别于贵族身份的君子。《国语》中说:“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其中的“小人”就是指这些庶人。

庶人多居住在山野当中,因此又被称为野人,或称为甿。庶人不同于贵族的地方在于:只有小家庭而无家族组织,故无氏,时人称庶人为匹夫匹妇。

庶人劳动所得的其中一部分是要上交的,这些上交的部分也成为国家或贵族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除了租税以外,庶人还负担着沉重的徭役,要为国家或贵族筑路、修城和建造宫室等。所以通常庶人都是被束缚在土地上面的,缺乏迁徙的自由。尽管庶人社会地位低下,但他们也能拥有一点属于自己的财产,其中包括少量的牲畜。

庶人是以农穑为职业的,有时也会在官府中充当地位卑微的府史。在天下无道时,庶人甚至能够议政。《左传》中说“国将兴,听于民”,即认为君主能听于民,才能使国家走向兴盛和发达。由于民在一国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各国的贤明君主和政治家对庶民也十分重视,提出了一些利民之类的政治主张。

伯牙碎琴谢知音

◎道义者,身有之则贵且尊。——周敦颐

伯牙(生卒年不详),春秋战国时代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他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

俞伯牙拜师成连,苦心学琴三年,成了当地很有名气的琴师。但俞伯牙经常感到苦恼,因为在艺术上还达不到更高的境界。俞伯牙的老师成连知道了他的心思后,便对他说:“我已经把自己的全部技艺都教给了你,而且你学习得很好。至于音乐的感受力、悟性方面,我自己也没学好。我的老师方子春是一代宗师,他琴艺高超,对音乐有独特的感受力。他现住在东海的一个岛上,我带你去拜见他,跟他继续深造,你看好吗?”俞伯牙闻听大喜,连声说好!

他们准备了充足的食品,乘船往东海进发。一天,船行至东海的蓬莱山,成连对伯牙说:“你先在蓬莱山稍候,我去接老师,马上就回来。”说完,连成划船离开了。过了许多天,成连没回来,伯牙很伤心。他抬头望大海,大海波涛汹涌,回首望岛内,山林一片寂静,只有鸟儿在啼鸣,像在唱忧伤的歌。伯牙不禁触景生情,由感而发,仰天长叹,即兴弹了一支曲子,曲中充满了忧伤之情。从这时起,俞伯牙的琴艺大长。其实,成连老师是让俞伯牙独自在大自然中寻求一种感受。

俞伯牙身处孤岛,整日与海为伴,与树林飞鸟为伍,感情很自然地发生了变化,陶冶了心灵,真正体会到了艺术的本质,才能创作出真正的传世之作。后来,俞伯牙成了一代杰出的琴师,但真正能听懂他的曲子的人却不多。

有一次,俞伯牙乘船沿江旅游。船行到一座高山旁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俞伯牙将船停在山边避雨。伯牙耳听淅沥的雨声,眼望雨打江面的生动景象,琴兴大发。伯牙正弹到兴头上,突然感到琴弦上有异样的颤抖,这是琴师的心灵感应,说明附近有人在听琴。伯牙走出船外,果然看见岸上树林边坐着一个叫钟子期的打柴人。

伯牙把子期请到船上,两人互通了姓名,伯牙说:“我为你弹一支曲子听好吗?”子期立即表示洗耳恭听。伯牙即兴弹了一曲《高山》,子期赞叹道:“多么巍峨的高山啊!”伯牙又弹了一曲《流水》,子期称赞道:“多么浩荡的江水啊!”伯牙又佩服又激动,对子期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心声,你真是我的知音啊!”于是两个人结拜为生死之交。两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的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伯牙的琴声。

听了老人的话,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故事感悟

俞伯牙与钟子期相交表面上看,似乎只是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身心相契,但仔细思考就不难看出,这是两颗纯真心灵的撞击,是两人对高尚理想追求的契合。他们的友情充分体现了故人交友以道义相砥为原则。

◎文苑拾萃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是一本话本小说集,由明末冯梦龙所纂辑。与冯氏的另外两种话本小说集《喻世明言》(《古今小说》)《醒世恒言》合称为“三言”。

“三言”收录了宋元话本与明代拟话本,都是白话短篇小说。《警世通言》所收录的40篇作品,宋元旧作占将近一半。但它们基本都经过冯梦龙的整理和加工。在明代拟话本中,据推测有不少是冯梦龙本人所撰写的,但至今还尚未得到考证。作为话本小说集,《警世通言》中的各篇虽然不相联属,而且产生时代又包括宋元明三朝,历经数百年,但它们都沿着一个系统发展下来,因此也具有相近的特色。

《警世通言》中的许多作品都描写了市民生活,表现了贫苦人民在封建黑暗势力的统治下所遭受的迫害以及他们的反抗斗争,同时也从反面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凶横残暴,表现了被压迫者的反抗精神。

管宁割席绝华歆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管宁(158—241年),字幼安,北海郡朱虚人(今山东省临朐)。管仲后人,三国魏高士,自幼好学,饱读经书,一生不慕名利。与平原华歆、同县邴原号为“一龙”,宁为龙头。当时的名士,后因厌恶华歆为人而传有割席而坐的佳话。一生讲学,居辽东。三国时,魏国多次征召,委以太中大夫、太尉、光禄勋等重职,宁固辞不受。后人称他为一代“高士”。管宁故乡的人们为怀念他,褒扬他的高风亮节,特建管宁祠,筑管宁冢,邻近五村无不以“管公”名村。

管宁生活在三国时期。他16岁时,父亲去世了,家里的日子过得更加清贫。亲戚们看到这种情景,有的给他送来衣服,有的给他送来了粮食。管宁的心里特别感动,他对亲戚们说:“谢谢你们的好意,我要靠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请你们把这些东西全都拿回去吧!”

不久后,管宁就离开家出外谋生。他一边给人家干活,一边到处寻找有学问的老师,学习知识和本领。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位有学问的老师。

当时,有很多学生跟随这位老师学习,其中有一个叫华歆。初来乍到,华歆对管宁非常亲近,很快两人就成了好朋友。学习的时候,两人就坐在一张席子上。

有一天,管宁和华歆正并排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忽然,外面传来一阵锣声。学生们都知道,这准是哪个大官又从这儿路过了。大家都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了,没有一个去看热闹的。只有华歆一个人坐不住了,“噌”的一下站起来,跑出去看热闹了。这位大官不但前面有鸣锣开道的,还有一个威风凛凛的仪仗队。他在仪仗队的簇拥下,坐着一顶八人抬的大轿子,慢慢悠悠地走着。华歆一动不动地看着,眼里充满了羡慕之情。

直到大官走出好远,华歆才恋恋不舍地回到书房里。他根本不管别人愿不愿意听,就放开嗓子嚷开了:“哎呀,瞧瞧人家的排场,多么气派,多么威风呀!”

这时候,管宁什么话也没说,他从自己的袋子里找出一把小刀,把他和华歆坐的席子“哧啦”一下割成了两半。

华歆一看,纳闷地问:“管宁,你这是干什么?”

管宁没好气地说:“你读书只是为了做官发财,没有一点为国为民的思想。你我志向不同。从今以后,我们别坐在一张席子上了,你也不再是我的朋友了。”说完,管宁又专心地读起书来。

◎故事感悟

友情要服从道义。一旦确认朋友之间道义相悖,就应当理智地分手,不能以情屈道。管宁割席绝华歆正体现了古代贤人君子交友的原则。

◎史海撷英

管宁言传身教

东汉末年,董卓乱政,天下诸侯相戬,民不聊生。管宁为了躲避战乱,与邴原一同前往辽东,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度。

当时,公孙度见天下大乱,也想趁机成就大事,因此也很留意招揽人才。听说管宁、邴原到来,知道他们两人都是当世贤士,心中十分高兴,亲自出迎,为其安置馆舍,并向管宁请教治国平天下的大计。但管宁出语皆为儒家经典、道德仁义,绝口不提世事,讲了半天公孙度也不得要领。不久,管宁便辞别了公孙度,到乡下山区,因崖结庐,凿丘为室,开荒种田,过起了隐居生活。中原许多避难者听说管宁生活在此地,也都纷纷前来隐居。不到一年,这里就已经成了一个邑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