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律:严以律己
9431900000003

第3章 认识错误,自我批评(1)

知过即改的信陵君

◎帅人以正,谁敢不正?敬人以礼,孰敢不礼?——《金楼子·戒子第五》

信陵君(?—前243年),姬姓,魏氏,名无忌,战国时期魏国人,是魏昭王的儿子,魏安厘王同父异母的弟弟。信陵君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魏安厘王时期官至魏国上将军,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楚国春申君黄歇合称为“战国四公子”。论排位信陵君为四公子之首。

信陵君是战国时魏国魏安厘王的异母弟弟。他在当时和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都是著名的贵族,被称为“四公子”。

公元前257年,秦国出兵围攻赵国京都邯郸。赵王向魏王请求支援,魏王派出大将晋鄙领兵十万前去救援。但是,魏王慑于秦军的气焰,当魏军行进到半途中,魏王命令晋鄙按兵不动,进行观望。见此,信陵君再三请求魏王下令进兵击秦,魏王不听。信陵君认为,魏赵互为唇齿,唇亡齿寒,赵国灭亡必然威胁到魏国。于是他设法说服了魏王的宠妃如姬,窃得了魏王调动军队的兵符。信陵君让勇士朱亥随从自己,带上兵符,假托魏王的命令,杀了大将晋鄙,夺得了兵权,击退了秦军,为赵国解了围。

事后,信陵君也知道得罪了魏王,所以赵国得救后,他让其部将带领他的军队回魏国去了,他自己和门客留在了赵国。

赵孝成王十分感激信陵君假传命令夺取晋鄙的兵权而保全了赵国。私下里,赵王和平原君商议,要把五座城邑封赏给信陵君。信陵君得知此事,内心十分得意,显露出一副沾沾自喜、自以为有功的样子。见此,有位门客向他进言说:“事情有不能忘记的,也有不能不忘记的。人家对您有恩德,您就不应该忘记;您对人家有恩德,希望您忘了它。况且假传魏王命令,夺取晋鄙军队来救赵国,对于赵国来说,您是有功的,对于魏国来说您可算不上忠臣啊!公子您这样自傲地把救赵看作功劳,我私下以为您这样是很不应该的啊!”

信陵君听了门客的这一番话,当即责备自己,惭愧得无地自容。

一天,赵王吩咐人洒扫庭院,宴请信陵君。赵王亲自迎接,行主人的礼仪,请信陵君作为贵宾从西阶上殿。按古代升堂礼仪,西阶为上首。此时,信陵君侧着身子谦恭地推辞,跟随赵王自东阶而上。坐下后,信陵君连称自己有罪,因为辜负了魏国,对于赵国也没有功劳。

赵王陪信陵君喝酒一直到天近黄昏,嘴里始终不好意思说出奉献五城的话,因为信陵君太谦虚了。

后来,信陵君终于留在了赵国。赵王把鄗这个地方送给信陵君为汤沐邑,就是斋戒自洁的地方。魏国也重新把信陵君封邑上的赋税收入送归给信陵君。后人对信陵君这种闻过深思、自律谦虚的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故事感悟

闻过而改、居功不傲,是律己的最好说明。

◎史海撷英

信陵君窃符救赵

周赧王五十七年,即公元前258年,当时属战国末期,秦国吞并六国日亟,战争进行得频繁而激烈。公元前260年,在长平之战中,秦国大破赵军,坑杀赵降卒40万。秦又乘胜进围赵国首都邯郸,企图一举灭赵,再进一步吞并韩、魏、楚、燕、齐等国,完成统一中国的计划。当时的形势十分紧张,特别是赵国首都被围甚急,诸侯都被秦国的兵威所慑,不敢援助。魏国是赵国的近邻,又是姻亲之国,所以赵国只得向魏国求援。就魏国来说,唇亡齿寒,救邻即自救,存赵就是存魏,赵亡魏也将随之灭亡。信陵君认清了这一点,才不惜冒险犯难,窃符救赵,抗击秦兵;终于挫败了敌人的图谋,保障了两国的安全。

◎文苑拾萃

礼贤下士

齐桓公礼贤下士的事颇多,在此仅举一二:《新序·杂事》载,齐桓公听说小臣稷是个贤士,渴望见他一面,与他交谈一番。一天,齐桓公连着三次去见他,小臣稷托故不见,跟随桓公的人就说:“主公,您贵为万乘之主,他是个布衣百姓,一天中您来了三次,既然未见他,也就算了吧。”齐桓公却颇有耐心地说:“不能这样,贤士傲视爵禄富贵,才能轻视君主,如果其君主傲视霸主也就会轻视贤士。纵有贤士傲视爵禄,我哪里又敢傲视霸主呢?”这一天,齐桓公接连五次前去拜见,才得以见到小臣稷。

又据《管子·小问》载,一天,桓公与管仲在宫内商讨要征伐莒国的事,还没行动,已在外面传开。桓公气愤地对管仲说:“我与仲父闭门谋划伐莒,没有行动就传闻于外,这是什么原因?”管仲曰:“宫中必有圣人。”桓公寻思了一下,说:“是的,白天雇来干事的人中,有一个拿拓杵舂米,眼睛向上看的,一定是他吧?”那人叫东郭邮,等他来到齐桓公跟前,桓公把他请到上位坐下,询问他说:“你是说出我要伐莒的人吗?”东郭邮果敢地说:“是的,是我。”桓公说:“我密谋欲伐莒,而您却言伐莒,是何原因?”东郭邮回答:“我听说过,君子善于谋划,而小人善于推测。这是我推测出来的。”桓公又问:“你是如何推测出的?”东郭邮说:“我听说君子有三种表情,悠悠欣喜是庆典的表情,忧郁清冷是服丧的表情,红光满面是打仗的表情。白天我看见君主在台上坐着红光满面,精神焕发,是打仗的表示;而君王唏吁长出气却没有声,看口型应是言莒国,君主举起手远指,也是指向着莒国的方向。我私下认为小诸侯国中不服君主的只有莒国,因此,我断定你是在谋划伐莒。”桓公听言欣喜他说:“好!你从细微的表情和动作上断定大事,了不起!我要同你共谋事。”不久,齐桓公就提拔了东郭邮,委以重任。

综上所述,齐桓公礼贤下士,选贤任能,才为其霸业蓄备了大量的有用人才。

吕岱闻过则喜

◎君子攻其恶,无攻人之恶。——《孔子家语·颜回第十八》

吕岱(160—256年),字定公,东汉海陵如皋人。他初为郡县小吏,汉末避乱南渡,投效孙权帐下,从此开始了他南征北讨、开疆拓土的戎马生涯,为吴国的安邦兴业立下了赫赫战功,后被孙权任命为庐陵太守。随着吴国对两广地区的开拓,吕岱任广州刺史;接着,他率军平定了九真(今越南清化、河静二省及义安省东部地区),派遣朱应和康泰出使南海诸国,“南宣国化”。朱应和康泰经历及传闻的有一百多个国家,大概就是今天越南的中部、柬埔寨和南洋群岛一带。史载“扶南、林邑……诸王各遣使奉贡”,从此开始了中国和南海诸国的正式往来。吕岱的这一举措,在我国历史上可与东汉时期班超遣使访问西亚各国一事相媲美。公元231—238年,他再次奉命征讨廖代叛乱,经过一年的作战,镇压了这场叛乱。这时他已是80岁的老人。张承把他比喻为周朝初年的周公旦。孙亮继位后,吕岱官至大司马。

吕岱是三国时吴国的大臣,他为官不骄,虚怀若谷。不管是谁,只要能指出他的过错,他都能虚心地接受。

有个名叫徐源的平民,经常指出吕岱的过失,吕岱非常感激他,并跟他交上了朋友。徐源家里生活十分贫寒,吕岱不时拿出钱来资助他。由于经常交往,吕岱发现徐源不仅为人坦荡,诚实正直,而且很有才华,于是推荐他做了官。

在吕岱的举荐下,徐源当上了侍御史。徐源做官以后,每当他发现吕岱的缺点,仍然跟从前一样直言不讳地当面批评,吕岱也照例每次都很虚心听取他的意见。对此,朝中不少官员大惑不解,大家都议论纷纷。

有的说:“这徐源也真不知好歹,吕大人推荐他做了官,他非但不报知遇之恩,反而恩将仇报,偏偏跟吕大人过不去!”

也有的说:“人家吕大人是大人不计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才不计较这些呢!”

吕岱听了这些议论,心里并不在意。他对众人说:“徐源能当面指责我的错误,是为了我好啊!这正是他在报答我的知遇之恩。我之所以敬重他,其原因就在于此。”

徐源死后,吕岱十分痛心,他哭着一遍遍说道:“您是我的良师益友,如今离我而去,日后谁来批评我的过错呢?……”

◎故事感悟

吕岱这种虚怀若谷、闻过则喜的品格,赢得了人们的称赞和尊重。

◎史海撷英

黄巾起义

公元184年(甲子年),张角相约信众在3月5日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兴兵反汉;“苍天”是指东汉,“黄天”指的就是太平道,而且根据五德始终说的推测,汉为火德,火生土,而土为黄色,所以众信徒都头绑黄巾为记号,象征要取代腐败的东汉。张角一面派人在政府机关门上写上“甲子”二字为记认,另一方面派马元义到荆州、扬州召集数万人到邺准备,又数次到洛阳勾结宦官封胥、徐奉,想要里应外合。

可是在起义的前一个月,一名叫做唐周的门徒告密,供出张角在京师的内应马元义,导致马元义被车裂,官兵大力逮杀信奉太平道信徒,株连千余人,并且下令冀州追捕张角。由于事出突然,张角被迫提前一个月在二月发难,史称黄巾起义或黄巾之乱,因为起义者头绑黄巾,所以被称为“黄巾”,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宝、张梁分别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在北方冀州一带起事。他们烧毁官府、杀害吏士、四处劫略,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都发生战事,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动京都。

◎文苑拾萃

张衡与候风地动仪

候风地动仪是汉代科学家张衡的又一传世杰作。在张衡所处的东汉时期,地震比较频繁。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自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30多年间,共发生了26次大的地震。地震区有时大到几十个郡,引起地裂山崩、江河泛滥、房屋倒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经历。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测定地震的方向,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在通信不发达的古代,地震后,为人们及时知道发生地震和确定地震大体位置有一定的作用。

严于律己的徐达

◎怨人者穷,怨天者无识。失诸己而反诸人,岂不亦迂哉?——《荀子·法行第三十》

徐达(1332—1385年),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徐达出身农家,少有大志。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徐达参加农民起义军郭子兴部,成为朱元璋的属下,从取滁州(今属安徽)、和州(今和县)等地,智勇兼备,战功卓著,位于诸将之上。他足智多谋,治军有方,带兵时如同兄弟,常与士卒同甘苦,深得将士的敬仰;打仗时他“出奇无穷,料敌制胜”。而且,他带的军队军纪严明,所到之处,从不惊扰百姓,深受百姓的拥护。

徐达与朱元璋原本是患难弟兄,属贫贱之交。后又一直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为朱元璋打天下屡建奇功,因此也深受朱元璋的信赖和倚重。但徐达在同僚之间,始终保持着谦恭谨慎、不居功自傲的本色。

在明王朝建立后的十几年里,每年春天徐达都受皇帝朱元璋之命出征,直到晚冬季节才被召回京城。回京之后,他都立即把将印上交给皇帝,年年如此,成为习惯。每次出征归来,朱元璋都让他休假并设宴和他一起畅饮,和他以布衣兄弟相称。而徐达总是尊敬地称朱元璋为皇帝,从来都十分恭敬谨慎。

有一次,朱元璋非常郑重地对徐达说:“徐兄功劳很大,至今还没有安适的居室,我愿意把我的旧宫送给你。”

徐达坚决推辞不受,并谦恭地说:“官邸是皇帝的御所,我作为一朝之臣,岂敢进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