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律:严以律己
9431900000004

第4章 认识错误,自我批评(2)

一天,朱元璋把徐达领至他的旧官邸,有意让徐达喝醉了酒,然后让侍从把徐达抬到正室去睡,并给他蒙上了被子。徐达醒来时,发现自己睡在皇帝的御床上,赶快爬了起来,跑到房外的台阶下面,俯身跪在地上高声称自己犯了死罪,不该睡在皇帝床上。他以此表示自己心目中是“君臣有别”的,并非因为与皇帝是布衣之交而胆大妄为。

朱元璋看到徐达处处谦恭谨慎,内心非常高兴,吩咐有关官员在旧邸前为徐达建造一座府宅,并在他的宅前立坊题写了“大功”二字。后来,徐达病逝,朱元璋停止了临朝听政,为他哀悼。

◎故事感悟

徐达虽为封建王朝时的忠良,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他谦恭谨慎的品格一直为后人传颂。

◎史海撷英

“洪武之治”

洪武之治是明太祖朱元璋统治时期所出现的盛世。明太祖统治期间,以洪武作为年号,且朱元璋雄才大略、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所以后世史学家称其为洪武之治。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就着手改革吏治。他首先废除行中书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别担负行中书省的职责,三者分立又互相牵制,防止了地方权力过重现象。

同时朱元璋吸取元朝灭亡的教训,实行了一系列休养生息、发展农业和工商业生产的措施,使得明朝的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民户达1605万户,人口达6054万人,垦地面积达850万顷,成为明朝的鼎盛时期。

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诏令天下立社学,府、州、县每50家要设社学一所,用于招收8—15岁的民间儿童入学。儿童入学后先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然后学习经、史、历、算等知识,同时必须兼读《御制大诰》、明朝律令;另外还要讲习社会之礼。但是,由于太祖本人文化水平不高,将许多自己所厌恶的语句(如“民贵君轻”)一一删去,致使明科举之八股文亦是呆板之至。整体而言,洪武年间文化教育虽不若唐宋之风,但对于元末之文化衰退而言,朱元璋之功亦不可小觑。

为了彻底解决蒙元贵族的残余势力,洪武帝从明朝建立开始就不断北伐。洪武二年(1369年),明军追击北元残余势力,俘虏丞相脱火赤以下一万余人,北元皇帝逃到漠北几百里外。洪武三年(1370年),明军再次北伐,于沈欲口大破元军主力王保保,俘虏文济王以及国公阎思孝、虎林赤、察罕不花、韩扎儿等10万余人。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军越过长城,轻骑雪夜奔驰,偷袭元军大寨,最后在蒙古捕鱼儿海大败元军,俘虏北元残余势力8万人。蒙古从此一蹶不振,分裂为鞑靼、瓦剌、兀良哈三大部。

◎文苑拾萃

朱元璋建明朝

明朝(公元1368—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简称明,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统一王朝。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1644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占北京,明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清军入关后,在南方一些明朝大臣拥立皇族建立几个小朝廷(史称“南明”),至1662年被清朝完全消灭。台湾郑氏政权继续沿用南明永历年号,直到1683年清朝平定台湾。明朝历经16帝,享国祚276年。南明历经四帝,历时18年。台湾郑氏政权历时21年。

贺龙赔礼致歉

◎君子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诚之。——《论语·卫灵公》

贺龙(1896—196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贺龙原名贺文常,字云卿,中国湖南桑植县人,有白族血统,1955年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贺龙早年曾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又回到湘鄂西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新中国成立后,贺龙先后担任西北军司令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等职。

当年在湘鄂地区作战时,有一天,部队在一处平阳地休息。贺龙坐在草地上同干部、战士们聊天。警卫员把马拴在樟树下面,缰绳刚系好,那马一退,腿一滑,踏坏了地里的几株苞谷。警卫员十分难过,向贺龙报告说:“贺总指挥,只怪我不小心,有几株苞谷苗给马踩坏了。”贺龙走过来,心疼地说:“可惜,可惜!在这山界上,种几兜苞谷也是不容易呀!要照价赔偿。”

警卫员向周围望了一望,山高谷深,到哪去找主人呢?他说:“我骑马到附近走一走,找到寨子,问问这块苞谷地是谁的。”

“嘀嘀嗒嗒!”集合号吹响了,队伍马上就要出发了。贺龙想了想,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大洋,对警卫员说:“弄块手帕,把大洋包着,捆在木棒上,插在这里。等我们打完仗后,回来再打听这家主人,当面道歉!小鬼,以后要注意啊!”

一切都做好后,队伍继续前进。

过了半个月,他们又回到了这个地方。贺龙一进寨子,就向农会干部打听那块苞谷的主人。真是巧极了,那主人是田大娘,就住在这个寨子里。田大娘50来岁,家境贫寒。那块离寨子一二十里远的地,是她去年开的一块生荒。贺龙了解清楚后,便向田大娘家走去。

到了田大娘家,还没进屋,贺龙就高喊起来:“田大娘在家吗?”

“在呀。”田大娘出门一看,“哟,是贺总指挥。”原来在欢迎红军进寨的时候,贺龙给乡亲们讲了话,所以田大娘认得贺龙。田大娘见总指挥来到自己家,欢喜得不得了,倒水、递烟忙个不停。

贺龙坐下,微笑着说:“大娘,今天我一来看望您老人家,二来赔个不是!”

贺龙把马踩坏苞谷苗的事讲了一遍,然后诚恳地说:“那时候,打仗任务急。今天没事,我特地向你道歉!”

这下,田大娘全明白了。她连忙从柜子里取出那块大洋,双手捧着,含着泪,望着贺龙道:“贺老总,这钱,我不能收啊!红军是我们穷人的亲人,苞谷苗又不是故意踩坏的,马又没有知识,踩就踩了吧,不用赔!”

贺龙笑着解释道:“您老人家一定要收下。红军有个老规矩,损坏老百姓的东西要赔偿,我是总指挥,要带这个头。”说完,告别了田大娘,转身跨出门槛,大踏步地走了。

田大娘望着贺老总离去的身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故事感悟

作为军队的首领,贺龙赔礼致歉的行为值得我们当代人,尤其是青年朋友好好学习。

◎史海撷英

陈庄战斗

1939年9月,八路军第120师在河北省灵寿西北陈庄进行了一次歼灭战。

1939年8月,冀中八路军第120师主力大部在贺龙等率领下向晋察冀边区腹部转移,于9月间到达河北省行唐、山西省灵丘集结。9月25日,日军由灵寿向晋察冀边区腹地发起进攻,占领慈峪镇。27日上午,日军直奔陈庄,袭击晋察冀边区后方领导机关。第120师在陈庄东南设伏,并以719团坚守白头山阵地,以另一部警戒灵寿、行唐增援之敌。28日拂晓,敌人烧毁了村里的房屋后,沿磁河南岸向东撤退。8时,敌先头部队进入预伏区,第120师发起阻击,将日军全部包围在高家庄、破门口、冯沟里3个村庄。下午7时,第120师发起总攻,将敌分割围歼,日军死伤众多。同日,灵寿、慈峪之敌1000余人沿磁河来援,被八路军阻击于白头山下,激战竟日,敌仍不得前进。29日晨,被围于破门口、冯沟里的敌人已伤亡过半,遂向南突围,又被包围于鲁柏山高地。第120师以炮轰和步兵冲锋轮番向敌攻击。敌困守山头,陷入绝境。当夜,第120师发起全线总攻击,突破敌军阵地,将敌大部歼灭。南逃残敌又被全歼。陈庄战斗,经6天5夜激战,歼敌水原旅团长以下1280人,俘敌16人,缴获山炮3门、轻重机枪23挺、步枪500余支、战马50余匹。这次战斗的胜利,为巩固北岳地区,粉碎即将到来的日军大“扫荡”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文苑拾萃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又称“湘鄂西苏区”,位于湖南、湖北两省西部边界地区。1928年初,贺龙、周逸群到达湘鄂西,领导土地革命,并先后开辟了湘鄂边和洪湖两个革命根据地。1930年,红二军团成立,湘鄂边和洪湖两个根据地连成一片,发展成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不久,成立了中共湘鄂西特委和湘鄂西联县政府,红军和地方武装发展到3万余人。1932年秋,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未能粉碎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退出洪湖革命根据地。

郭沫若“负荆请罪”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

郭沫若(1892—1978年),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著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作为著名社会活动家的郭沫若,同鲁迅一样,始终站在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学生时期就因开展学生运动被开除,为此还引出一段负荆请罪的故事。

1939年3月初,郭沫若乘坐飞机由重庆回故乡东山沙湾探亲。在县城,他打听到中学时期的老师帅平均还健在时,当晚便叫堂侄陪他前去探望。正当帅老师对郭沫若的来访感到惊愕时,郭沫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向老师请罪。

郭沫若的负荆请罪是有缘由的。帅平均老师留日归国后,曾担任过郭沫若的国文教员兼授东洋操。后来,郭沫若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开除离校。帅老师是力主开除郭沫若的关键人物。因此,郭沫若对帅老师极为不满。他在《我的幼年》里,讥讽帅老师是一个只懂东洋操的冒牌留学生。这可惹恼了帅老师。从此,只要谁提到郭沫若这个大文豪,他便大动肝火,骂他是“叛逆”。郭沫若的大哥郭开文为此写信批评郭沫若不该以文毁人,何况这个人又是师长呢。后来郭沫若也认识到自己言辞偏颇,便在再版的《革命春秋》中删去了讥讽老师的那段文字。他还决定,此次回故乡一定要向帅老师“负荆请罪”。

学生跪地请罪,感动得帅老师声泪俱下。于是,师生重归于好,畅谈了别后之情。

◎故事感悟

战国时期,曾经有个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在中国近代,又出现了郭沫若“负荆请罪”的佳话。廉颇、郭沫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

◎史海撷英

一二·九运动

1935年的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史称一二·九运动。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回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文苑拾萃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哪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