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报:知恩图报
9431500000019

第19章 报答恩情显情真(3)

这时,无助失望的王国军却被一位陌生人看出了心事。他感到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抬头一看,身边站着一位看上去和蔼可亲的中年人。

他善意地问:“兄弟,怎么这么垂头丧气的?遇上什么难事了?我听你口音是浙江人。”他用手指了指自己说:“我是宁波知青,也许可以帮到你。”

王国军呆在了当场。他的心跳突然跳得很快,也许经历过的人才能理解,当时那种欣喜和激动是无法用文字来表达的。

他连忙鞠躬行礼,并把自己的苦水全倾倒了出来。听了王国军的诉说后,那位好心人做了自我介绍:“我叫李信国,宁波知青,现在在黑龙江七台河桃山煤矿工作,这次是陪一位工友来医院治病的。”

李信国沉思一会儿又说:“你有难处我可以帮你。兄弟啊,你一定要站起来,好好活着!”就这样,李信国垫付了所有住院的医药费,在手术单上以亲兄弟名义签了字。

三天后,医院为王国军做了第一次“剔肉敲骨”的大手术。王国军躺在病床上,疼痛刺心,不能动弹。那位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大哥”在一旁照顾自己矿上的工友,还要照顾这位萍水相逢的小兄弟,忙了那头又顾这头,一刻也不得消停。

王国军的伤口经常局部化脓,“大哥”就用盐水给他的腿清洗消毒。为避免生褥疮,“大哥”每天为他擦背翻身,喂饭,喂水,抓药喂药,端屎端尿,无微不至。就这样,李信国大哥无怨无悔地照顾了王国军4个多月。

王国军病愈康复出院后,李信国还掏钱陪王国军来到了他日夜想念的北京天安门,游览了长城和故宫,还买好回程车票,交给他一路所需的费用。当王国军不好意思地谢绝时,李信国就说:“穷家富路嘛,大家是兄弟,何必客气。”

当再次回到余姚后,王国军牢记救命恩人李大哥的嘱咐:“要站起来,好好活着!”

千里寻医的坎坷和艰难磨砺了王国军的人生。怀着对救命恩人的感恩之心和对生他养他的父老乡亲们的情感,他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当时,小曹娥榨菜年年丰收,却打不开销路,农户的收入还是徘徊在贫困线上下。王国军想:没有李信国和我的家人,就没有我王国军,知恩图报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在家人的鼓励和朋友们的帮助支持下,他动起了为小曹娥经济发展出力的念头。他先推销榨菜,打开了销路,为菜农分忧。后来又当上了榨菜厂厂长。

在收购鲜头榨菜时,他总是提高价格,以此来感谢乡亲们的恩情。受月饼真空包装的启发,有人提出榨菜加工后用真空包装。接受新鲜事物很快的王国军不久就搞出了试制,生产出真空包装榨菜。有了真空包装后,榨菜的销路大大拓宽,远到美国,近到韩国,产品供不应求。在商海的沉浮中他发现榨菜必须解决保鲜的难题,他开始着力开发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王国军成立了王龙集团,本人也当选为宁波优秀企业家、宁波第三届科技十大青年、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

王国军想,我办企业不仅为了自己,更是知恩图报,回馈社会。人活百岁,留下的不应该仅仅只是物质上的东西吧,美德爱心这样的精神财富更加珍贵。所以,他从2001年开始每年投入165万多元热心慈善事业。其中村企帮困50万元,镇公益事业建设35万元,助学25万元,帮困结对数十万元。他还在余姚市慈善总会建立了100万元慈善冠名爱心基金。

2008年2月17日,为了24年前的那份恩情,王国军踏上了前往黑龙江七台河市看望恩人家人的路。

当听到恩人去世的消息,王国军悲痛万分!

王国军来到恩人李信国的墓前祭奠,出资在七台河市公墓买了地。还给李信国家人一笔可观的生活费,留下名片,嘱咐“有事一定要找我,我将竭尽全力”。为纪念已故的救命恩人李信国,王国军千里奔波,在七台河市桃山煤矿设立了每年20万元“李信国教育基金”,他想让更多的孩子像李信国大哥一样做善良的人!他完成了萦绕心中多年的宿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将对个人的感恩扩大为一种社会责任,并在企业每年设立了公益、慈善、助学、帮扶等基金,持续了9个年头,传为佳话。

是啊,感恩是人性中最基本的情感元素之一。感恩之情深挚绵长,唯有恩恩相报,形成良性循环,社会才能发展进步。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还是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友爱。

◎故事感悟

对王国军来说,几十年来始终都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最终尽自己所能回报了对方,这种“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行为让人敬佩。王国军的善举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史海撷英

北京举办奥运会

2008年8月8日至24日,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此次奥运设置了三大理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29届奥运会举行了28个大项、38个分项的比赛,产生302枚金牌。共有2万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参加北京奥运会。让该次赛事除大部分比赛在北京举行外,帆船比赛在青岛举行,马术比赛在香港举行,部分足球预赛在天津、上海、沈阳和秦皇岛举行。2005年7月8日,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第117次全会上,决定由香港协办2008年奥运马术项目,是奥运历史上第二次由不同地区的奥委会承办。

◎文苑拾萃

宏词下第感恩献兵部侍郎

(唐)皮日休

分明仙籍列清虚,自是还丹九转疏。

画虎已成翻类狗,登龙才变即为鱼。

空惭季布千金诺,但负刘弘一纸书。

犹有报恩方寸在,不知通塞竟何如。

43年寻找恩人

◎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格言

1967年7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勤部驻武汉办事处发出嘉奖令,为驻九江市某部警卫排战士张小明记三等功一次,以表彰他奋不顾身抢救九江落水女孩余月仙的行为。43年过去了,救人者与被救者再也没见过面,但是他们彼此心中一直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牵挂。后来,“小战士”张小明终于找到了当年的小女孩余月仙,演绎了一幕延续了43年,并且还将延续下去的真情故事。

“张小明同志于1967年6月2日上午,由陆军171医院看病返部途中,不顾个人安危,奋勇抢救一溺水儿童脱险……为了表彰先进,决定给张小明同志记三等功一次,以资奖励。”43年过去了,张小明仍然珍藏着这份已经发黄的嘉奖令。年过花甲、现居浙江临安市玲珑街道的张小明老人回忆起了43年前自己入水救人的经过。

1967年6月12日上午,张小明在九江市烟水亭附近等公交时,突然听到甘棠湖畔有人大声呼喊:“救命啊!救命啊!”听到呼救声,张小明立即飞跑过去,得知有一个小女孩刚刚落入水中,现在已经沉入湖底。张小明一听,顾不得脱去衣服,立即跃入水中,一个猛子扎到湖底。第一次没有找到小女孩,张小明露出水面,深吸了一口气后,又一个猛子钻到湖水,摸索了一阵后,终于摸到了小女孩,张小明就使劲把她托出水面。小女孩被救出水后,已经昏迷不醒,张小明立即运用平日学到的急救知识对小女孩进行简单抢救后,又在市民帮助下,迅速将女孩送到附近医院。直到小女孩脱险后,张小明才悄悄离去。医护人员和热心市民再三询问他的姓名和部队,他只丢下一句:“我是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

不久,海军后勤部驻武汉办事处政治部给张小明记了三等功。1969年3月,张小明转业回乡,先后在当地农机厂、县乡镇企业局工作至退休。

从医院离开后,张小明就再没有与被他救起的余月仙及其家人联系过,但是,他的心中却一直在牵挂着这个小女孩。“这个小女孩恢复得好吗?有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又经常猜测这个“小女孩”的命运:“她有没有考上大学?她该结婚成家了吧?她的生活幸福吗?”冥想之中,他常常默默地为这个小女孩祝福。“虽然我只是在救她的时候见过她一次,可是这么多年来,我却一直如同思念亲人一样牵挂着她!”张小明动情地说。

张小明退休在家后,对当年抢救过的小女孩的牵挂与日俱增。“她现在应该儿孙满堂了吧?她生活得还好吗?”带着这份浓浓的牵挂,张小明曾给九江市委宣传部及新闻媒体写信,请求帮助寻找当年的“小女孩”余月仙。2010年6月底,余月仙终于被找到了:她从九江市甘棠环卫所退休后,居住在浔阳区甘棠街道办赵家花园。

“当年我只在病床上依稀看过恩人一眼,但是,43年了,我心里从来没有忘记过张小明叔叔的救命之恩,我们也一直在寻找着恩人!”余月仙深情地说,当年张小明离开后,父母从病危通知单上的签字得知救人的战士名叫张小明,于是他们拿着病危通知单寻找张小明。遗憾的是,他们刚刚打听到恩人所在的部队,余月仙的父亲就被打成右派关进“牛棚”。1972年父亲平反后,再次来到部队寻找恩人,可是张小明已经转业回乡。

“我出院后,每次看到解放军,都要上去问他们认不认识一个叫张小明的叔叔。父母直到离世前还一再叮嘱我,有机会一定要找到恩人!”余月仙深情地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是救命之恩。但是我没有什么报答恩人的,只想当面向恩人说一声:‘谢谢你’!”

2010年6月中下旬,在新闻媒体与热心市民的帮助下,当年的小女孩余月仙找到了。

7月的九江,酷暑难耐,当年的“小战士”张小明和“小女孩”余月仙电话一接通,心潮就都开始沸腾。

“恩人啊,我终于找到了你!这么多年来,你一直在牵挂着我,我们也一直在牵挂着你啊,你过得还好吗?”话未开口,余月仙声音已经哽咽。

“我很好、很好!这么多年了,终于找到你了,我终于心安了!”电话那头,张小明也是哽咽不止,“也谢谢这些年来你们对我的牵挂!”

“你是我的恩人,更是我的亲人。有机会我一定去浙江看望你!”余月仙说。

“好啊,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多走动走动!”张小明高兴地说。

“是啊,其实,我们早就是一家人了!”听了张小明的话,余月仙再一次泪流满面,她对着话筒,不停地喃喃地说。

◎故事感悟

为了感恩,寻找恩人43年,这实在是让我们感动和敬佩!感恩是一种美德,一种情感,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它来自于对生活的爱与希望。学会像余月仙一样感恩吧!我们从父母和师长那里学会感恩,我们还要教给我们的孩子学会感恩。在感恩的心情中,我们定将成为更健康、更完整、更完美的人。

◎史海撷英

中国举办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2010),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中国上海市举行。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元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规模最大的记录。

◎文苑拾萃

感恩书事寄上集义司徒相公

(唐)李洞

积雪峰西遇奖称,半家寒骨起沟塍。

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

授钺已闻诸国静,坐筹重见大河澄。

功居第一图烟阁,依旧终南满杜陵。

乐颐赤足奔父丧

◎世上万般哀苦事,无非死别与生离。——明·冯梦龙

乐颐(生卒年不详),字文德,南阳涅阳人。

乐颐少年的时候,无论是说话或做事都十分谨慎小心,待人接物也特别和蔼诚实。家里人看他这样,个个心里乐滋滋的;邻里们见他如此,人人夸赞他一定是个有出息的好孩子。他读书十分勤奋,诸子百家,儒墨法杂,无不通晓。长大以后乐颐做了京府参军,由于他能力超群,秉性忠厚,在任期间深得上司的赏识,也深得同僚们拥戴。

后来,他父亲在郢州家里病故,乐颐得到噩耗以后,急急忙忙跑到上司那里请假回家奔丧。由于思亲情切,半路上他常常哭得死去活来。他想起父亲对他的养育和教诲,想起自己的成长过程,每一步都深深地印着父亲的苦心痕迹。路上,他嫌车子走得太慢,索性跳下车子,飞一样向家乡的方向跑去,可由于感情太悲慽,没跑多久,他就累得晕倒了,醒来以后,他才发现鞋子跑丢了,脚也磨破了,血糊糊的。一个商贩看他累得实在太可怜,问明原因以后,强拉着他坐上了拉货的大牛车。就这样,一路上忧心如焚,几经周折,总算回到了家里。

乐颐年轻的时候曾经得过一场重病,他被病痛折磨得白天坐不稳,黑夜睡不安。白天,他常常躲在院子的角落里装做干活的样子,为的是不让老母亲为他担心。夜里,因为他的卧室与他老母亲的居室只是一墙之隔,为了不让老母亲发现他的病情,于是他强忍住剧痛,决不发出一声呻吟;有时他站起来走动,脚步也是轻轻的;有时他咬住被子,握紧拳头,强制自己躺在床上,所以他盖的被子被他咬碎了一大片。在他患病期间,他也跟平时一样,按时问候母亲的起居饮食,从来没有间断过。

◎故事感悟

乐颐少年时说话做事都十分小心,待人接物也和蔼可亲,经常受到邻里的夸奖。他长大后常常想起父母对他的养育之恩,当他得知父亲病故后,便什么也不顾地一心往家奔,甚至嫌车子走得慢,跳下车子奔跑回家,以致累得昏倒在地,鞋也跑丢了,脚也血肉模糊。这样的孝心真是感天动地,同时也说明了我们作为人子要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怎么做都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