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报:知恩图报
9431500000015

第15章 师恩、亲恩当回报(8)

◎故事感悟

朱丹溪一生与母亲相依为命,为了能治好老母亲的胃疼病,他改行学医。他深深地懂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个道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将母亲的病治愈了,而且他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医生。他这种报母恩无怨无悔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史海撷英

刘聪登基

西晋怀帝永嘉四年(310)七月十八日,汉帝刘渊去世,太子刘和继位。

呼延攸才智平庸,刘渊一直没有给他升官,他心中十分不满。侍中刘乘和楚王刘聪有旧怨,看到刘聪被任命为大司马、大单于、录尚书事,心里很不服气。担任卫尉的西昌王刘锐因为没有得到刘渊的临终授命,感到蒙受了奇耻大辱。这三个人都想把刘渊生前封的王杀死,由他们取而代之。于是,三人一起来见刘和。呼延攸说:“先帝临终思虑不周,竟然让齐王、鲁王、北海王在京都统领重兵,还让楚王率十万军队屯驻近郊,恐怕陛下要永远受制于人。”刘和是呼延攸的外甥,听呼延攸这么一说,他也觉得自己的处境岌岌可危。

七月二十日夜晚,刘和下诏召安昌王刘盛、安邑王刘钦进宫,让他们率兵攻打刘聪。他们俩都是刘渊安排的领武卫将军,掌管禁军,但他们俩都不想出兵。刘盛说:“先帝尸骨未寒,楚王也没有罪过,兄弟之间怎么能互相残杀呢?”

呼延攸和刘锐在一旁喝道:“陛下叫二位领军来,是让你们服从命令,领军竟敢胡言乱语!”

刘锐一声令下,他的随从乱刀砍死刘盛。

刘钦连忙匍匐在地,战战兢兢地说:“我听从陛下的调遣。”

第二天,呼延攸率兵攻打齐王刘裕,刘乘率兵攻打鲁王刘隆,尚书田密、武卫将军刘璿攻打北海王刘乂。刘裕、刘隆先后被杀死。呼延攸、刘乘怀疑刘钦有异心,也把他杀死。刘锐率兵到单于台攻打刘聪,没有取胜。七月二十三日,刘聪攻克西明门,刘锐逃进南宫。第二天,刘聪抓获刘锐、呼延攸和刘乘,马上把他们全部斩首示众。刘聪还在光极殿西室杀了刘和。

文武百官纷纷请刘聪称帝。刘聪考虑到刘乂是单太后所生,提出把皇位让给刘乂。刘乂流着眼泪坚持请刘聪即位。刘聪推辞了好久,才说:“现在天下大乱,内忧外患,诸位王公大臣既然认为我比刘乂大几岁,让我担当国家重任,我又怎么能逃避责任呢?不过,等刘乂长大,我还是要把皇位还给他的。”刘聪于是正式登基做了皇帝。

◎文苑拾萃

老生常谈

尚书何晏听说平原郡人管辂精通占卜之术,就派人请管辂来自己家。魏齐王正始九年(248)十二月,管辂到何晏府邸拜访,两个人自然谈论起《周易》来。尚书邓飏正好也在场,他问管辂:“先生自己说对《周易》很有研究,可说话时又从不涉及《周易》的内容,这是为什么?”

管辂微微一笑,说:“精通《周易》的人是不说《周易》的。”

何晏不由得拍掌笑道:“这话太精辟了!”

聊了一会儿,何晏对管辂说:“请先生为我占卜,看我能不能位列三公?”

管辂说:“古时候八元、八凯辅佐虞舜,周公辅佐成王,他们都仁厚谦逊,所以多福多寿。这种事不是占卜能决定的。”

何晏听了,心里不太痛快。他又问:“这几天我总梦见几十只青头苍蝇落在我的鼻子上,轰也轰不走,这是怎么回事?”

管辂微皱双眉,说:“这可不太好。鼻子是天中之山。《孝经》里说:‘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青头苍蝇这种又脏又臭的东西聚集在鼻子上,怕是地位高的人快要下台,轻佻奢侈的人快要灭亡了。尚书别再干不合礼法的事,这样,不但可以位列三公,也可以赶走那些苍蝇。”

何晏没有说话,邓飏却不以为然地说:“你这是老生常谈。”

管辂说:“今天却是老生见到了不生,常谈遇上了不谈。”

管辂回到家里,把这些都告诉了他舅舅。他舅舅责怪管辂说话太直,太露骨,替他捏一把汗,管辂却满不在乎地说:“我那不过是和死人说话,有什么好怕的!”

舅舅听了大发雷霆,斥责管辂太狂傲,不知天高地厚。

不久,何晏、邓飏等人果然受曹爽牵连而被灭族。管辂的舅舅听说以后,惊讶地问管辂:“你怎么知道何晏、邓飏会有灭顶之灾?”

管辂淡然一笑,说:“邓飏走路时松松垮垮,站着时歪歪斜斜,好像没手没脚似的,这就叫鬼躁;何晏看上去魂不守舍,面容憔悴,萎靡不振,这就叫鬼幽。这都不是能长久享福的貌相。”

陈颜冒死救父

◎人亲莫不欲其子之孝。——《庄子·则阳》

陈颜(生卒年不详),卫州汲县人,世代务农为生。据《金史》记载,陈颜的父亲陈光被家奴诬告而获死罪,陈颜请求替父亲顶罪。后来真相大白,父子双双获释。金太宗得知此事专门下发诏书,为陈光、陈颜父子立下匾牌,予以表彰。

陈颜家祖祖辈辈都是以种地为生。他父亲陈光在北宋末年,被选为武举。北宋官府调他当寿阳县尉,他还没来得及去上任,寿阳就被金兵攻下来了。当时他正病在汴梁城里,又赶上金兵攻打汴梁。

这时,汲县已被金兵占领了。陈颜住在家里不知父亲病情怎样,又听说金兵攻打汴梁,心里十分挂念父亲的情况。一天晚上,他偷着出汲县城,到汴梁去探视父亲。因为他常去汴梁,路比较熟,他摸黑出城后,走小道,抄近路,很快来到汴河岸上,从芦苇深处没人走的地方蹚过汴河,沿着河走,一直走到汴梁城,正好从河道口爬进城里。在兵慌马乱中找到了父亲住处,看到父亲病已经好了,正愁出不去城呢。于是他扶着父亲,从爬进城的那条路逃出城去,回到汲县老家。

这时汲县的金兵正在布告安民,搜查散兵游勇,让街道举报。陈光有个家奴,因为过去恳请东光改变自己的家奴身份而被拒,就反咬一口,落井下石,诬告陈光曾经和贼寇一起杀过人。

陈光被捕下狱了,在严刑拷打下,被迫招认了,在狱中等待处死。

陈颜为救父亲,四处奔波,都没有成功,最后,冒死投到太守官府,申诉父亲的冤枉,甘愿替父亲死,自己入狱,请放出父亲。姓徐的太守被陈颜的孝行所感动,他也听说陈光是没到任挂名的寿阳县尉,不可能勾结贼寇杀人,但因为陈光自己已经招认了,不敢决定怎么办。正在这时,安抚使来汲县视察。徐太守便把这件事向安抚使报告了。安抚使传讯了原告和被告,弄清了真相,释放了他们父子二人。

◎故事感悟

兵荒马乱之际,陈颜好不容易将父亲从是非之地救出,又陷入了牢笼。为了再一次救父,陈颜以自己代父去死,好在最后真相大白,父亲得救。否则真要酿成冤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陈颜为了救父亲,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他的壮举令那些不知图报父母恩的人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