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率:为人表率
9429100000008

第8章 品德出众(6)

廖永忠跟随朱元璋下南昌,援安丰,决战鄱阳湖。廖永忠乘飞艇前线指挥,陈友谅军死伤无数。第二天,廖永忠亲率俞通海等战将以七舟为先锋,满载芦苇乘风纵火,焚敌方战船数百艘。又以六舟为敢死队,深入敌阵,血战于敌方指挥中枢,纵横驰骋,敌方震惊,以为神兵。混战之中,击毙陈友谅,陈军霎时土崩瓦解。接着挥军征讨陈友谅的儿子陈理,陈理被迫投降。凯旋还京之日,朱元璋以漆牌亲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八字赐与廖永忠,悬于城门。不久,明军乘胜前进,廖永忠率水师配合大将军徐达攻取淮东,横扫张士诚,力克淮东诸郡,攻占了张士诚的后方重镇德清和平江,以功官拜中书平章政事。

廖永忠以征南副将军身份率明军水师自海道会合大将军汤和讨伐方国珍,令方国珍全军投降,进而攻克福州。廖永忠平定闽中诸郡后,朱元璋拜廖永忠为征南将军,以参政朱亮祖为副将,由海道直取广东。廖永忠先发檄书给在广州督战的元朝左丞相何真,晓以利害。何真权衡利弊,奉表请降,明军旋即接管东莞和广州。廖永忠在珠江口擒获海盗邵宗愚,细数其残暴罪行,押赴刑场当众斩首,令广人大悦。九真、日南、珠崖、儋耳等30余座城池皆望风而降,纳印请吏。廖永忠乘胜进取广西,连降梧州、浔州、柳州、象州诸路,最后攻克南宁,两广悉平。廖永忠善抚绥,民怀其惠,为之立祠。

洪武二年九月,廖永忠凯旋回京,朱元璋命太子朱标率百官于城郊十里迎接。晋见完毕,仍命太子送廖永忠回府第,可见朱元璋对廖永忠宠爱有加。年底,廖永忠又率军平定泉州和漳州。洪武三年,廖永忠跟随大将军徐达北征,打垮了元朝的残余势力。凯旋之日,朱元璋封廖永忠为德庆侯,食禄1500石,予世券。

洪武四年,廖永忠以征西副将军的身份跟随大将军汤和率明军水师伐蜀,廖永忠领兵先行。明军水师溯江而上,先破旧夔府守将,进至三峡瞿塘关。瞿塘关山峻水急,蜀人设铁锁桥横据关口,舟不得进。廖永忠密遣数百人持干粮水筒,弃舟翻山渡关,出其不意,直插上游。西蜀山高林密,廖永忠令将士皆身穿蓑衣,鱼贯穿行。深夜五更时分,廖永忠率奇兵从背后发动突然袭击,破其陆寨,两路明军上下夹攻,大破蜀军。廖永忠马不停蹄,率水师直捣重庆,蜀主明升投降。至此,蜀地悉平。洪武六年,廖永忠督水师出海抗倭,消灭了大批入侵东南沿海的日本倭寇,有效地保卫了明朝海疆。

◎故事感悟

廖永忠骁勇善战,英勇无敌,帮助朱元璋打下了天下,无愧于“功超群将,智迈雄狮”的称号,堪称将士学习的榜样。

◎史海撷英

廖永忠失言丧命

廖府有个管家,姓陶单名一个则字。陶则生得乖巧机灵,见主人整天皱眉少语便忙前忙后,讨他喜欢。李太白有诗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廖永忠终日狂饮,难免发泄一些牢骚。一日,廖永忠酒至半酣,又对管家说起牢骚话来。

廖永忠道:“当年老子与兄长廖永安带了上千水军在巢湖当大王,自由自在。投朱元璋时几个将领中数老子年轻。朱元璋问老子‘你亦欲富贵乎?’老子答:‘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朱元璋称赞不绝,老子从此把一切都交给了他。出生入死,未有一日安闲。”

管家附和道:“侯爷慧眼,选对明主,才有今日富贵。”

廖永忠不平道:“富贵个屁!当年老子兄弟二人在巢湖和俞氏父子相互支援,日子过得也很不错。朱元璋依靠巢湖水军渡江,攻采石、占太平,擒陈也先,破蛮子海牙,杀进集庆,当了吴王。但只给老子一个建康翼统军元帅的官儿。后来征陈友谅、伐张士诚,老子的功劳都在李文忠、冯胜之上。朱元璋虽以漆牌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八字给我,而论功行赏却在诸人之后。而兄长廖永安太湖被俘,张士诚本想用张士德来交换,偏偏朱元璋不肯。致使兄长被囚长达八年,最后死于狱中。俞氏父子比我兄弟更惨,他们原是巢湖大户人家,生活富足,衣食不愁。中原兵乱,结寨巢湖,有战船千艘。投了朱元璋后,俞廷玉最先战死于长江。俞通海胥口激战,失却一目。虽失去一目,鄱阳湖大战,救元璋于危急,最后竟死于平江役中。通源随从大将军徐达征战南北,虽然受封南安侯,但身上伤痕累累,百病缠绕,已经去日无多。通渊在军中转战十余年,仅充参侍舍人。立了许多战功,不过授个都督佥事。”

管家听了不敢附和,只说:“侯爷不必计较,自古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侯爷受皇上封赏,年奉数千担,良田几百亩,给用有余,后半生也可坐享清福了。”

廖永忠道:“话虽如此,但看那淮西出来的徐达、常遇春辈武功、才能本属平常,可是一直居于统帅位置。汤和、邓愈等人韬略战功与老子不能同日而语,地位却比老子显赫。而李文忠、朱文正、沐英等乳臭小儿,从军不过数年,竟当上统领一方的大都督。朱元璋待我们巢湖水军何其薄也!”

管家道:“徐达、常遇春武功盖世,执掌帅印也是应当。”

廖永忠愤愤道:“如果没有老子的瓜步功劳,朱和尚最多不过是个吴王,哪里当得上皇帝!”

管家听了一怔,连忙道:“侯爷喝多了,喝多了。”便扶廖永忠上床。

廖府这个管家本是朱元璋安排的坐探,为人颇有心计。朱元璋早有灭廖永忠之心,接到密报,正中下怀。次日就有一道御旨来传廖永忠,要他进宫议事。廖永忠进了宫门还未上殿,便有武士截住,宦官前来宣旨。廖永忠急忙跪下,脑子里嗡嗡作响,不知是祸是福。只听得宦官最后说道:“廖永忠僭用龙凤,有诸不法事,赐死。”廖永忠猛地站起,张口想要分辨,马上被武士捆绑结实,口里塞上布团,推出午门砍了脑袋。此时为洪武八年三月,廖永忠享年53岁。

金銮殿里,气氛萧杀,大臣们不敢私语。朱元璋高坐龙椅之上,有太监在宣读诏书:“洪武四年,廖永忠伐蜀,率先进入蜀主明升的寝宫,在明升的床上戏弄宫女,有僭越之罪。洪武五年,廖永忠追击元军到和林,虏获元廷车仗、祭器数件,私自留在府中,至今没有上交,有蓄意谋反之心。两罪并罚,处以死刑,已经执行。”

谋反为十恶之首,谁还敢为他鸣不平!

此时,又有一队军士进入廖永忠的府第,当场砍了陶则的脑袋。随后,官员将廖家童仆全部遣散,家产没收入库。

◎文苑拾萃

洪武通宝

明代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1368年)命京城(南京)工部宝源局及各省宝泉局铸行“洪武通宝”,由工部主管铸钱,下设宝源局。朱元璋为避讳元朝的元字,把所铸之钱的钱文一律叫通宝而不叫元宝,而不只是为避讳他自己的名字,以后所铸之钱也都没有元宝钱文。洪武通宝钱制沿续元末朱元璋所铸“大中通宝”的形制分为五等,规定小平钱每文重一钱,折二钱重二钱,当三钱重三钱,当五钱重五钱,当十钱重一两。同时继铸大中通宝钱。洪武八年,发行“大明宝钞”纸币,规定大明宝钞每贯合铜钱1000文或值银一两,宝钞四贯合黄金一两。并且实行铜钱与宝钞并用的政策,但禁止金银流通,有金银只能向政府兑换。明朝为推行纸币的流通,当年就停止了中央及各地方钱局铸钱。到第二年全部停铸铜钱。明朝洪武十年,恢复宝源局与各省钱局铸小钱至洪武二十年后又停铸。洪武二十六年,改变钱制,重新铸五等钱。按洪武元年铸行规定,后又改铜钱每文重一钱两分。其他四等钱,依照小平钱之重递增。洪武二十六年七月只准京师宝源局铸钱,其他各省再次停铸。到八月,因宝钞流通受阻,为坚决实行纸币制度再次禁止使用铜钱,直到明宣宗宣德末年,历时长达41年。

明朝贤相“三杨”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

杨溥(1372—1446年),字弘济,湖广石首(今属湖北)人,正统九年三月至十一年七月(1444—1446年)任当朝首辅,时人称为“南杨”。杨溥与杨荣同为建文二年进士,同授编修,但是两人的仕途经历却大不相同。杨荣因其后被检入内阁,又不断跟随成祖北征而成为永乐朝的近臣。杨溥却因为被选侍太子朱高炽为洗马,成为太子身边的官僚,也因此而遭到汉王朱高煦夺嫡的威胁,并且一度为这场夺嫡斗争而入狱。

所谓“三杨”,指明朝前期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他们都是历经成祖永乐、仁宗洪熙、宣宗宣德、英宗正统四朝(1403—1449年)的宰辅重臣,在朝臣中德高望重、声誉卓越,是明朝前期政坛上的风云人物。因居地、郡望不同,时人称杨士奇为“西杨”、杨荣为“东杨”、杨溥为“南杨”。在三杨的合力辅佐下,明朝在洪武之后的半个世纪内,出现了一个“天下清平,朝无失政,中外臣民翕然”的大好局面,因此,《明史》有“明称贤相,必首三杨”的说法。可见,三人确实是居功至伟。

三杨皆于建文帝时期进入翰林院,前后侍奉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代皇帝,是名副其实的四朝元老。洪熙元年(1425年),仁宗朱高炽嗣位,杨溥入内阁与杨荣、杨士奇等共典机务,开始了三杨共同辅政时期。仁宗勤于政事,修建弘文馆,与大臣们谈论经史,不知疲倦。三杨帮助仁宗制定国策,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俨然一派和平景象,创下了明朝政治中的一段佳话。

三杨中,杨士奇先后受到仁宗、宣宗、英宗三位皇帝的重用,他在文渊阁处理政事40年,任职时间是明朝最长的。他为官处事,顾全大局,不计小处,兢兢业业,关心民情,请求减免赋税,缩减官田,审理积案,减汰工役,安抚逃民,惩治贪官污吏,深受百姓拥戴。同时他慧眼识人,善于选拔新人,他推荐的于谦、况钟、周忱后来都成为明朝名臣。杨荣在文渊阁任职也长达38年,他机敏通达,善于观察,思维敏捷,多谋能断,深受成祖赏识。成祖性本威严,凡遇大臣议事未决,或至发怒,只要杨荣到了,成祖马上就会变怒为喜,议事就会有好的结果。成祖注重边政,杨荣以通晓边务为成祖所倚重,他曾五次随君出塞,两次巡边。他重修太祖高庙实录,总裁仁宗、宣宗实录。成祖誉为岁寒松柏,仁宗赐银印,文称“绳衍纠缪”,给他凭借此印可以上疏密奏朝政好坏的权力。皇室对杨荣的优遇可谓隆厚,而他却未恃宠骄矜,仍坚持“事君有体,进谏有方”的本分。

杨士奇杨荣这两人各有长处,能够互为补充,取长补短,正如明宣宗朱瞻基所言:“杨荣明达有为,杨士奇博古守正……事涉军旅,则多从杨荣;事涉礼仪制度,则多从杨士奇。”尤其可贵的是,他们处处以国家大事为重,能够相互谅解,不以个人恩怨影响国家事务。据史书记载,杨荣有时不能廉洁奉公,曾经多次接受边关大将馈赠的良马。事情传到宣宗耳中,宣宗向杨士奇对证,杨士奇却大力称赞杨荣长于军务,是他和其他朝臣所不能相比的,不能因为他犯了这样的小错误就抓住不放。宣宗听完则笑着告诉他,杨荣曾经在自己面前说他和夏原吉的坏话,杨士奇听后,不仅没有愤怒的表示,反而请求宣宗能够像信任他一样信任杨荣。后来杨荣听说了这件事,感觉自己非常对不起杨士奇,内心十分惭愧,从此两人尽释前嫌,视为知己。

杨溥不像他们那样杰出,且性格内向,但是他操守很好,朝中大臣对他都很服气。宣宗十分信任这几位阁臣,对他们提出的建议总是能够认真对待,虚心接纳,君臣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史书记载说:“当是时,帝励精图治,杨士奇等同心辅佐,海内号为治平。帝乃仿古君臣豫游事,每岁首,赐百官旬休。车驾亦时幸西苑万岁山,诸学士皆从。赋诗赓和,从容问民间疾苦。”在三杨执掌内阁的时期里,朝廷政治清明,海内太平,天下井然,百姓殷富,出现了所谓的“仁宣之治”的局面。这种盛世的形成,三杨功不可没。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初三,明宣宗朱瞻基去世,杨士奇、杨荣、杨溥等拥立朱祁镇为帝,是为英宗。朱祁镇是宣宗朱瞻基的长子,宣宗驾崩时,朱祁镇年仅9岁,于是朝臣有人欲立哀王为帝。在杨士奇、杨荣等人的力争下,朱祁镇终于继承皇位,以第二年为正统元年。三杨在这非常时期的正确做法使仁、宣时期“海内富庶,朝野清晏”、“纲纪未弛”的安定局面得以继续维持。同时,由于英宗的登基是杨士奇、杨荣、杨溥等元老重臣努力的结果,所以英宗自然十分仰仗他们,于是三杨依然在朝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能够遵从宣宗遗嘱,在太皇太后的领导下尽心辅佐幼主,对稳定明王朝政局、保持良好的局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时,侍奉朱祁镇读书的太监王振因善于迎合朱祁镇的心理,深受朱祁镇赏识。朱祁镇即位后不久,升任他为司礼监太监。他倚仗英宗的宠信,多次私自作决定,干预朝政,压制百官。正统二年(1437年)正月末,太皇太后准备诛杀王振,英宗带着五位辅政大臣为其求情方免一死。此后,王振虽有收敛,但太皇太后及三杨死后,他便开始飞扬跋扈,开明朝宦官把持朝纲之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