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济:济危扶困
9428900000006

第6章 情系大众苍生(4)

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军开始向辽东进军。唐太宗对部下说:“现在四方基本安定,就剩下这块地方了。趁我还没死,良将们还有精力,一定要解决掉。”

当年夏季,唐将李勣率军突然出现在辽东城下,高句丽士兵大惊。随后,营州都督张俭和将领李道宗也率兵进入辽东,击败高句丽兵,斩首数千。

四月,唐军攻破高句丽盖牟城,俘虏两万多人,缴获粮食十多万石。五月,另一路唐军从山东渡海攻破高句丽卑沙城,俘虏八千人。这是百年来中国军队第一次打过鸭绿江。

不久,李勣、李道宗率军进逼辽东城下。高句丽派来数万援兵。有人建议,高句丽军人多唐军人少,应该坚守。但李道宗说:我们就是杀杀他们的锐气。李勣说:我们就是替皇上扫马路的,现在马路不干净,我们怎么能躲呢?

于是,虽然唐军处于劣势却进攻猛烈,高句丽兵被冲乱阵形大败而归。唐太宗大军一到,把辽东城围得水泄不通,日夜攻打。乘刮南风之机,唐太宗指挥士兵点燃城池西南楼,顺风放火。高句丽军难以抵抗,辽东陷落。唐军杀高句丽兵一万多人,俘虏一万多人,掠取百姓四万多人。

攻克辽东后,唐军向白岩城进发。六月,白岩城不战而降,唐军继续向安市进发。高句丽将领高延寿等人率靺鞨、高句丽兵十五万救援,被唐军击败。高延寿等人来到唐军营乞降,进门就跪伏在地。唐太宗问道:“东夷小子,……现在你们还敢与我天子打仗吗?”高延寿等人都不敢回答。唐太宗将降军中的高句丽军官、酋长三千余人虏往中原,其余高句丽人全部释放。

安市城小但坚固,在城主杨万春的抵抗下,唐军围攻数月无法攻克。最终,唐太宗决定暂时停止这次出征。九月,唐军班师。

此次出战,虽重创高句丽,但战事持久,耗费巨大,而最终也未能灭亡高句丽。因此,唐太宗认为这次属于战败,痛心地说:如果魏征还活着,肯定不会让我进行这次远征。

此次征战意义重大,这是自三国时毋丘俭攻破高句丽屠王城以来的上百年里,中国军队第一次真正战胜高句丽,收复了今天辽宁一带很多南北朝时期被高句丽夺取的土地,为后来唐朝彻底征服朝鲜打下了基础。

◎文苑拾萃

襄 国

襄国是河北省邢台市的别名。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赵孝成王就将信都(邢台)作为陪都,以法定的形式固定下来。李公绪所著的《赵记》中记载:“赵孝成王造檀台,有宫,为赵别都,以朝诸侯,故曰信都。秦末赵歇据之,项羽更名曰襄国。”

这一记载也说明,历史上将信都改名为襄国的人是项羽。当时,项羽在封张耳为常山王时,仍然是用信都的名字。不久后,项羽就将信都改为襄国,这一年是公元前206年。《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有“襄国之名”,但并没记载是项羽所改。后来西晋的司马彪在其撰写的《后汉书》中,第一次提到襄国的地名是始于项羽,后来史书便逐渐沿袭这一说法了。

那么,项羽为什么要把信都改名为襄国?

据《元和郡县图志》中记载:“盖以赵襄子谥名也。”我们知道,谥名是指古代最高统治者死后的名号。赵襄子的本名为赵无恤,死后才被称为赵襄子。研究者认为,由于邢台曾是赵襄子的地盘,因此后来项羽便称邢台为襄国。

到了西晋末年,羯人石勒建立后赵,都城为襄国,置襄国郡,邢地属之。隋开皇十六年,废掉襄国郡置邢州。

从公元前206年项羽将信都改为襄国,到隋朝置邢州,襄国时而为郡,时而为县,成为邢台市的历史名称,存在了800多年。因此,如今的邢台也被称为邢襄。

孙思邈解百姓疾苦

◎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墨子》

孙思邈(541年或581—约682年),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耀县)人,是著名的医师与道士。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据《新唐书》中记载,孙思邈7岁就学,日诵千余言,精通百家学说,善于谈老子、庄周之道,擅长阴阳、推步,妙解数术,兼好释典。孙思邈从小多病,“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周围的百姓都很贫苦,很多人因为没钱治病而死去,因此他18岁时立志学医,终身勤奋不辍。他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18岁之后就“志于学医”,最后终有所成。相传,孙思邈曾经做过唐太宗的御医,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曾以高官厚爵与之,都被他婉拒。上元元年,他称病退隐山中,唐高宗以良马赐之。

孙思邈本是雍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他从7岁开始读书,将近成年,喜谈老庄及百家之说,也喜谈佛学。

北周宣帝时,王室多生事故,政局不稳,孙思邈不愿出仕,遂隐居太白山,成为道士。他曾对自己的父母说:“再过五十年,当有圣人出世,到那时我可以出山,为人治病或做些有益于人民的事。”

到了唐朝的时候,唐太宗和高宗都曾征召授官,可孙思邈仍是坚辞不受。上元年间,他又抱病请归,唐高宗赐给良马一匹,又将鄱阳公主故宅赐给他居住。

年轻的诗人卢照邻患有风湿病,求孙思邈治疗,并留居孙思邈住处。卢照邻深知孙思邈历史知识渊博,通古今之变、精阴阳数术之学。当时,卢照邻所见的孙思邈已是百岁的高龄老人,可他耳不聋、眼不花,真可谓是个聪明博达、长生不老之人。

孙思邈坚信“人有可治之疾,天有可消之灾”。据传,孙思邈得昆明池龙宫仙方30首,为人治病,方方均见奇效,后来总结治病经验而著《千金方》一书,多以动物昆虫入药。相继又多以草木为药,著《千金翼方》30篇,每篇皆附龙宫仙方一首,传之于后世。

孙思邈是什么时间离开人世,不易考究。

传说安史之乱后,唐玄宗李隆基逃避西蜀。有一天他梦见一位白须老者,身着黄色上衣,前来拜见唐玄宗道:“臣孙思邈,结庐峨眉山多年,今天听说皇帝銮驾幸临成都,故来谒拜。”

唐玄宗说:“朕久闻先生大名,今先生不远而至,必有所求。”

孙思邈说:“臣居云泉,好服食金石之药,闻此地盛产雄黄,请皇帝赐臣八十两,望速遣使送至峨眉山来。”

唐玄宗梦中应诺,悸然醒悟,唐玄宗马上派侍臣陈忠盛持雄黄,前往峨眉。

陈忠盛奉诏不敢怠慢,所持雄黄斤两不亏,急奔峨眉而来。

当他行至屏风岭时,忽见一老叟貌甚俊古,穿一身黄衫立于岭下,对前来的陈忠盛道:“你是大唐天子派来的使臣吗?我就是孙思邈。”

陈忠盛应诺,急忙拜道:“皇帝命我送雄黄八十两给孙先生,万望笑纳。”

那老叟躬身接过雄黄说:“孙某蒙天子大恩,今有表谢。”

这时山里无翰墨纸张,陈忠盛命随从拿出笔墨。未及纸张铺好,那老叟指一石说:“表已写就,刻于石上,君可抄录下来,上呈天子。”

陈忠盛等人一看那石头上,果然刻有红砂所镌百余大字,正是《谢表》,遂令人誊写完毕。

此刻工夫,一转身,那老人与石俱不见踪影。陈忠盛等人打马下山,将此事报闻玄宗。唐玄宗问所见那老叟之相貌与衣着,果与梦中相同,唐玄宗甚觉稀奇。

自此以后,孙思邈在峨眉一带云游四方,时隐时现。咸通末年,峨眉山下,一民家小儿,十余岁,不食荤血。他的父母乐善好施,将这孩子送给白水僧院为童子,服侍方丈,亦学禅诵经。

一天,有一个客人来到此地,那客人自称为孙处士,随手从袖中掏出汤末一把,令童子如煎茶一样,将汤末熬煎。

待童子熬好之后,孙处士稍饮一口,余者皆令童子饮尽。那童子颇觉汤味极其鲜美,下肚后,心胸顿觉舒朗宽畅,赞羡不已。

孙处士说:“这本是专门为你送来的。”

说毕,处士出门远去,那童子乘汤之美兴,突地腾空而飞,众人闻见,无不惊异。再环视僧寺院中,那熬汤之器皿早已化为金。从这以后,常有人看见孙思邈经常云游于峨眉山一带。

◎故事感悟

孙思邈云游峨眉山的故事,毕竟只是传说。他老人家虽然长寿,也未必能活到天宝乃至咸通年间。而唐玄宗的梦幻更为虚妄。但它反映出人民的愿望:像孙思邈这样为人治病、解除人民病苦的人,应该长留人间。

◎史海撷英

《千金要方》

《千金要方》是一部综合性的临床医著。该著作积累了唐代以前的医疗诊治经验,对后代的医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则能救人于危殆,因此要方的价值当胜于此。故而用《千金要方》作为书名,简称为《千金方》。

《千金要方》共30卷,是唐朝时期的孙思邈于永徽三年(约652年)撰成。

孙思邈有感于当时的方药本草巷秩浩繁,仓促之间求检不易,因此博采群经,删杂去复,并结合个人的诊疗经验撰写而成。

其中,卷1为医学总论及本草、制药等;卷2—4为妇科病;卷5为儿科病;卷 6为七窍病;卷7—10为诸风、脚气、伤寒;卷11—20系按脏腑顺序排列的一些内科杂病;卷21为消渴、淋闭等症;卷22为疔肿痈疽;卷23痔漏;卷24解毒并杂治;卷25备急诸术;卷26—27为食治并养性;卷28为平脉;卷29—30为针灸孔穴主治。总计233门,合方论5300首。

该书中所记载的医论、医方等,比较系统地总结了自《内经》以后至唐初的医学成就,是一部科学价值较高的著作。

李皋开仓济灾民

◎爱人若爱其身。——《墨子》

李皋(733—792),唐宗室,字子兰。唐太宗最幼子曹王李明的玄孙,嗣曹王。历任衡州、潮州刺史。780年,李皋担任湖南观察使。李希烈叛乱时,李皋为江西节度使,率军讨伐李希烈。之后,历任江陵府尹、荆南节度使。修复堤坝,开辟五千顷良田,建造由脚踏木轮推进的战舰。

在我国古代,皇帝贵为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就连他说的话都是“金口玉言”、不可违抗,如同法律一般。

在这样的社会中,尽管谈不上拥有法治,但一些相关的规定还是非常严格,这样的规定不能触犯,更不能违反。

当时,官员遇到重大事件,没有及时报请上司或是没有得到上司的批准便自作主张擅自处理,往往会落得个“专擅”的罪名。要是恰巧遇到需要皇帝批准才能办理的事,那就更加麻烦了。这种情况需要等待皇帝下达“圣旨”,才能依旨行事。如果先行处理,往往会惹来杀身之祸。

唐肃宗时期,有这样一个为救民于水火,不怕杀头,擅赈灾粮的好官,他就是当时深受百姓爱戴的父母官李皋。

李皋,字子兰,是唐朝皇室的后裔。他的祖父是死在武则天的手中,家里的壮年人统统被诛杀,小孩子也都被卖为奴。唐中宗以后,李皋家的爵位才得以恢复。

安史之乱以来,温州屡遭战乱,百姓家中均无隔夜之粮,生活苦不堪言。李皋正是在这个时候来到了温州任上,任温州长史。因为他措施得力,将温州境内管理得井井有条,没有多久就监管全州的政事。

李皋上任之初,温州境内出现少见的旱灾,情况十分严重,导致李皋所辖境内颗粒无收,一时间粮价暴涨,一斗米要卖数千钱。

饥民们纷纷奔走求粮而终无结果,眼看着有不少人饿死街头。但百姓们却不知道温州官府的粮仓里存有数十万石粮食。但是,李皋还在赴任的路上,谁敢那么大胆,轻易开仓放粮呢?

常言说得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怎样救济灾民是李皋的事情。在李皋没有到任之前,谁都不能轻易插手此事。更何况没有朝廷的旨意就开仓放粮,是要掉脑袋的,谁都承担不起这样的罪名。

李皋还未到任,便遇到这样棘手的事情,心急如焚。眼看着饥民饿死路旁,他顾不得多想,日夜兼程赶到州府衙门。

李皋带着满身的疲惫,顾不得换下满是尘土的衣服,便直奔粮仓,砸开门锁,开仓放粮。他告诉手下人把仓门拓宽,开仓把粮食贷给饥饿的百姓。

听了李皋的话,手下的官员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他们深知此事非同小可,恐怕要惹来杀身之祸,于是纷纷劝李皋先奏报朝廷,再开仓发赈济粮。皇帝的旨意一下,开仓放粮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但没有旨意,私自放粮就是死罪。

李皋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官员,又回想起沿途饿死的百姓,含泪说道:“看看这境内的百姓吧,再不开仓放粮,就会有更多的人饿死,诸位于心何忍?人命关天的大事,如何等得?”

李皋愤然脱去身上的官服,接着说道:“倘若杀了我李皋一人,能救活成千上万的百姓,李皋宁愿一死,以谢百姓!”

官员们都被李皋的话语所感动,和李皋一起开仓放粮。

事情处理妥当后,李皋马上上报朝廷请求处罚。得知此事的唐肃宗并没有治李皋的罪,反而嘉奖了他。由于李皋的措施得力,及时赈济饥民,挽救了数十万人的生命。

这样的事在李皋的身上有很多,救民安民是李皋为官之根本。

唐贞元初年,李皋任江陵尹时,汉水古堤因为年久失修,紧靠古堤的两大片土地经常遭灾,导致田地荒芜,无人垦种。

得知此事的李皋组织百姓修堵古堤,重新得到了良田五千顷。为了使这片良田有人耕种,他允许流民自占田地,又在江南废州上盖起房舍,使得2000余家百姓安居在此。

◎故事感悟

李皋虽身为皇族,但却深知百姓的疾苦,这可能与他的生活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李皋体察民情,救民于水火,不怕丢官、不怕杀头的精神为后人所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