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严:父严子立
9425000000005

第5章 父严子立(3)

文章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鬼神信仰”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它与山川祭祀、祖先祭祀并列。自商周以来,历代帝王无不亲登祭坛祭祀,而记载神鬼传说的典籍,除《楚辞》、《淮南子》外,《搜神记》称得上其中的集大成者。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书为我们保留了不少珍贵的材料,是后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传说及神话不可多得的珍本。

诸葛亮训励子侄

◎不厚其栋,不能任重。——《国语·鲁语》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大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诸葛亮在世时为蜀汉丞相后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谥为忠武侯,所以被称为武侯、诸葛武侯,此外因其早年外号,也称卧龙或伏龙。

历代位居高官者,事务繁忙,多无暇教诲子弟,而其子弟缺乏训教,又可托庇于父兄余荫,故不思进取,安享富贵者颇多,有些人甚至倚仗父兄权势,横行不法,为祸一方。当然,各代也有一些官员十分重视对子弟的教育,三国时蜀汉的贤相诸葛亮就是其中之一。

诸葛亮辅佐刘备创立蜀汉政权,在刘备死后,执掌朝政大权达十余年之久,平定南中,北伐中原,日理万机,事必躬亲。但在繁忙的公务中,他仍不忘教育子侄,时刻关心着他们的成长。

诸葛亮有两个儿子。诸葛乔本是其兄诸葛瑾的第二个儿子,因诸葛亮婚后多年无子,故过继给诸葛亮。诸葛乔原字仲慎,过继后改为伯松,他“与兄元逊(即诸葛瑾长子诸葛恪)俱有名于时,论者以为(诸葛)乔才不及兄,而性业过之”。但他不幸于后主刘禅建兴六年(228年)去世,年仅25岁。诸葛瞻(227—263年)字思远,是诸葛亮40多岁时才得的亲生儿子。

诸葛亮曾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以训厉臣子。陈寿编定《诸葛亮集》时列为《训厉第六》,唐宋时期尚有《集诫》二卷,如今,仅存《诫子书》、《诫外甥书》等三篇佚文。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提出对后代在道德修养方面的要求: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还特别提到饮酒要适度,不可过量:

夫酒之设,合礼致情,适体归性,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主意未殚,宾有余倦,可以至醉,无致迷乱。

这可能是针对当时宴饮中经常为追求宾主尽欢而不加节制的情况撰写的。

此外,他还在《诫外甥书》中谈道: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强调“志当存高远,慕先贤”,不能“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

诸葛亮不仅以言教,更重要的是进行身教。他自己一生勤勉,为兴复汉室的大业,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他在给后主刘禅的表奏中说:“臣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妻子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仰给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他还在给李严的信中讲:“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完全做到了在《诫子书》中所说的“俭以养德”。

诸葛亮让孩子从小就在艰苦环境中磨炼,不让他们贪享安乐,而且杜绝他们的特权思想。自己率军出征时,也将诸葛乔带在身边,他在给长兄诸葛瑾的信中说:“(诸葛)乔本当还成都,今诸将子弟皆得传运,思惟宜同荣辱。今使乔督五六百兵,与诸子弟传于谷中。”

他期望孩子们能通过自身修养以及艰苦环境的锻炼,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在他临终的那一年,他给诸葛瑾的信中还谈道:“(诸葛)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诸葛亮不仅对身边的儿子诸葛乔、诸葛瞻以及外甥等严格要求,对于远在东吴的侄子诸葛恪也很关心。他听说孙权准备任用诸葛恪为掌军粮谷一职时,特别写信给陆逊说:“家兄年老,而恪性疏,今使典主粮谷,粮谷军之要最,仆虽在远,窃用不安。足下特为启至尊转之。”孙权遂改用诸葛恪统兵。

诸葛乔虽然英年早逝,但诸葛瞻自小在其父的关怀教诲之下,到蜀汉后期已成为执政大臣。他虽然没有父亲安邦定国的智略,但当邓艾攻蜀之时,他拒绝诱降,率军奋力作战,最后与儿子诸葛尚一起战死沙场,为国捐躯,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

诸葛亮训励子侄的故事,被后世传为美谈,并以之教育子弟。十六国西凉统治者李暠就曾写诸葛亮训诫以教诸子。诸葛亮告诫子侄的一些话语,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都成为历代传颂的名言。

◎故事感悟

诸葛亮在日理万机、事必躬亲的繁忙公务中,仍不忘教育子侄,时刻关心着他们的成长。他不仅以言教,更重要的是进行身教,他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为后世不少名臣终身效仿的典范,也是其子孙后代尽忠事业的座右铭。

◎史海撷英

诸葛亮的青少年时代

诸葛亮的童年时期,正值中国历史上的战乱时期。他三岁多那年,即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当权者开始镇压黄巾起义,在镇压农民起义中壮大起来的豪强地主武装之间,为争地盘也开始相互的厮杀和混战。

琅琊郡属徐州,被豪强们当做必争之地,陶谦、吕布、曹操曾先后占据和抢夺此地。徐州战乱不止,诸葛玄一家为避战乱离开家乡,先投奔袁术,后又投奔荆州刘表,最后在襄阳住下来。

诸葛亮17岁时叔父诸葛玄去世,诸葛亮失去了依靠,便带着弟弟诸葛均在襄域西20里地的隆中村安居下来,他购置了一块田产,盖了几间草房,开始过着边耕种、边读书的隐居生活。正如他二十年后在《出师表》中所讲“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在隆中的生活过了十年,这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经史和诸子百家著作,尤其喜欢读《申子》和《韩非子》等法家著作。他被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人物的“治世理论”所折服,他深知,在这动乱时期,法家的思想包括其治国经验、法术是最切合、最实用的。他博览群书,刻苦地钻研,使他获得了丰富的政治、军事和历史知识。这十年也是诸葛亮拜师交友、增长见识和学问的过程。

那时,荆州地区相对战乱少,中原地区的学者名士纷纷避乱来到此地。比诸葛亮年长的有大名士庞德公、号称“水镜”先生的司马徽、沔南名士黄承彦(即后来诸葛亮的岳父)等人,他们都成为诸葛亮的忘年之交。这些人思维精密、学识渊博、见解独到,诸葛亮向他们虚心请教,从他们身上学到不少东西。由司马徽介绍,诸葛亮又拜汝南灵山隐士酆玖为师。酆玖熟谙韬略,深通兵法,他传授给诸葛亮三部兵书,这对诸葛亮日后辅佐刘备带军打仗起了极大的作用。

顾恺之焚子券书

◎人家之兴替,在义理不在富贵。——《陆九渊集》

顾恺之(344—405年),字长康,是中国东晋时代的画家,约364年在南京为瓦棺寺画维摩诘像,引起轰动。366年当上大司马参军,392年为殷仲堪参军,405年升为散骑常侍。顾恺之多才,工诗赋,善书法,被时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他的画风格独特,被称为“顾家样”,人物清瘦俊秀,所谓“秀骨清像”,线条流畅,谓之“春蚕吐丝”。著有《画论》、《魏晋胜流画赞》和《画云台山记》三本绘画理论书籍,提出“以形写神”、“尽在阿堵中”的传神理论。其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

东晋时期,南方的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官僚及其子弟经商与放高利贷的现象日趋增多。对这种现象,许多清廉正直的官员颇不以为然,不但不经营,而且还严格约束子女和家人,禁止他们从事这项活动,顾恺之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位。

顾恺之,东晋南朝时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是当地的著名士族高门,累代出仕。顾恺之历任御史中丞、度支尚书、吏部尚书等要职,并屡次出任州、郡长官。

顾恺之“尚俭素,衣裘器服,皆择其陋者”。这种说法,是对顾恺之生活的真实写照。他崇尚的是勤俭朴素,他穿的衣服以及使用的器物,都是非常普通的。

顾恺之不但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而且重视对子女和家人的管束,家庭关系融洽,为乡里所称道。

顾恺之有五个儿子,其中三子顾绰不听教诲,经营高利贷,家产丰饶,乡里士族、平民欠顾绰债务的人很多。顾恺之屡次加以禁止,但顾绰执意不改。

顾恺之出任吴郡太守以后,对儿子顾绰说:“我经常劝诫你不要放债,也明白贫困是不能过活的。别人欠你的债不还,我在这里做官,可以为你催债。我要是不在这儿为官,将来别人欠你的债,就不好讨要了。你的所有的债券都在哪里呢?”

顾绰听后十分高兴,以为父亲终于也耐不住清贫了,就把一大橱各种文券都交给顾恺之。

顾恺之将文券全部烧毁,并让人宣告远近,说:“负三郎债,皆不须还,凡券书悉烧之矣。”

顾绰知道后,连死的心都有了,一连几天都水米不进,但也无计可施。

东晋时期,高利贷盘剥是使平民百姓破产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凭借官府势力催讨债务是当时的主要收债手段。

高利贷与官府势力的结合,则逼得百姓无处求生。这样过度压榨百姓是一种竭泽而渔的方式,既破坏了百姓的生存基础,也不符合政权的长远利益。后来,也有不少士大夫对此提出过批评,但像顾恺之这样不顾自家利益,付诸行动的人却极少。

◎故事感悟

顾恺之焚烧券书固然是为维护士族不经商的清高形象,但此举对于管束子女和家人的行为,也有重要的现实的意义。

◎史海撷英

“三绝”顾恺之

顾恺之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绘画大家,当时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顾恺之的绘画作品,在当时享有极高声誉,谢安曾惊叹他的艺术是“苍生以来未之有也!”

顾恺之曾为南京瓦棺寺绘壁画募得巨款,可见他的绘画作品的价值。在修建瓦棺寺时,顾恺之认捐了百万钱。他在庙里花一个月时间绘画了一幅维摩诘,画完后要点眸子,提出要求:第一天来看的人要施舍10万,第二天来看的人施舍5万,第三天的随意。据说开门的一刻,那幅维摩诘像竟然“光照一寺”,令来观的施者们瞠目,于是得到百万钱。

顾恺之的绘画作品内容,除政治名人肖像和神仙图像外,还画佛教图像,这是当时的流行题材。另外,还有飞禽走兽、花鸟等。

他画的名士肖像,改变了汉代以宣扬礼教为主的画风,反映了观察人物的新方法和艺术表现新题材的目的,即离开礼教和政治而重视人物的言论风采。这标志着绘画艺术视野的扩大,为人物画提出了新的标准,即表现人的性格和精神特点。

顾恺之在他的著作论述中,反复强调描写人的神情和精神状态。

◎文苑拾萃

顾恺之的遗存著作

顾恺之生前所著有《启蒙记》3卷,文集20卷,但皆已失传。他的画论在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记录里而得以保存了3篇,即《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

顾恺之艺术理论的中心组成部分有传神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

“传神”,即重视精神状态的表达。他认为,“手挥五弦”尽管是很细致和难于掌握,但比“目送飞鸿”的精神状态和内心活动的表达容易。

在画论中,他明确提出“以形写神”的概念,其目的是达到画品人物的形神兼备。

他所提到的“迁想”,是画家观察对象体验生活中的揣摩、体会,以致构思,即想象思维的过程。而“妙得”,就是巧妙地把握对象内在的本质。

“迁想妙得”就是做到主、客观的统一和作者与表现对象及读者相互间思想的交融,这些论点,可以说是“谢赫六法论”的先驱,对后代中国画创作和绘画美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隋文帝执法惩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修权》

隋文帝杨坚(541—604年),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我国古代著名政治家,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文帝在位期间疆域辽阔,人口达到5000余万,是人类历史上农耕文明的巅峰时期。

隋文帝于北周大象三年(581年)代周,建立隋朝。之后,攻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中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在位期间,他继续推行均田制,扩大垦田面积;重新编定户籍,削弱豪强势力;废除九品官人法,确立三省制,简化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集权,使国家“令行禁止,上下化之”,“虽未能臻于至治,亦足称近代之良主”。

秦王杨俊是杨坚第三子。在灭陈战争中,他作为山南道行军元帅,督率30总管、水陆十余万人,屯驻汉口,为上流节度,曾降服陈朝的罗喉等,颇受世人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