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真:严肃认真
9424600000003

第3章 真诚待人,襟怀坦荡(1)

子产愧对申徒嘉

◎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言。——《荀子·大略》

国侨(?—前522年),姬姓,国氏,名侨,字子产。春秋时期郑国(今河南新郑)人,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国侨是郑穆公之孙,公子发之子,所以又称公孙侨。公子发字子国,其后以“国”为氏。公元前554年任郑国卿后,实行一系列政治改革,承认私田的合法性,向土地私有者征收军赋;铸刑书于鼎,为我国最早的成文法律。他主张保留“乡校”,听取“国人”意见,善于因才任使,采用“宽猛相济”的治国方略,将郑国治理得秩序井然。

春秋时期,郑国贤士申徒嘉与执掌郑国国政的子产大夫共同拜师于伯昏无人,跟随先生学习古代典籍,研讨关于天地万物、人伦社会的根本道理。起初,师兄弟二人几乎每天都一同出入于师门,一同听老师讲课,一同与老师讨论,切磋琢磨,学问日长。渐渐地,子产在出入老师家门时总有意无意地与申徒嘉错开。

子产为什么要躲避申徒嘉呢?原来,申徒嘉曾被处刖刑(古代砍掉脚的酷刑),现在成了只有一只脚的残疾人。而自己呢,不仅四肢健全,政绩卓著,还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掌握国政的贵族大夫。所以,子产总以为与一位受过刑罚、四肢不全的残疾人在一起有失体面。

再说申徒嘉,他本不是碌碌之辈、龌龊小人,也不是真的犯了什么罪而遭此酷刑。相反,他是一位学问精深、见解独到、表里如一、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更可贵的是,他敢于直谏国君的过错,敢于为民请命,所以才触怒了国君。他成为残疾人之后,并没有变成那种猥琐的人,仍然是一如既往,坦坦荡荡地做人、做事。所以,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子产会介意他是一个残疾人。

一天,申徒嘉同以往一样,又邀请子产同自己一同走。子产实在忍不住了,便冷冷地对申徒嘉说:“要么我先出去,你留下;要么你先出去,我留下。”说完扬长而去。

第二天,他们又来到先生家,合堂同席坐在一起听老师伯昏无人讲庄子“万物与我并生,天地与我齐一”的道理。申徒嘉似有所悟,而子产则在想着怎样甩开申徒嘉。到了晚上,还没等申徒嘉站起身,子产便先说了话:“我先出去,你等一会儿再出去;要不然你先出去,我等一会儿再出去。”

申徒嘉说:“自己辩白自己的过错,认为不应该受罚的人比比皆是;受罚时,不为自己辩白,不认为自己不该受罚的人却很少。知道事情的无可奈何而能安之若命,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做到的。进入到羿的射程之内,被羿射中是必然的。然而,有时却没被射中,那是侥幸。经常陪侍昏君,正直的人受罚是必然的,而有的人能全形保命,也只能是侥幸而已。起初,很多人以自己四肢齐全讥笑我的残疾,我非常生气,等来到先生这里之后,这些怒气全消了。这不是先生在用善道教育我,洗去了我内心的灰尘吗?我随先生学习已十来年了,从未感觉到我是被砍了脚的人。现在,我们以形骸内部的精神、道德相交,共同探讨那超越形骸的根本大道,而你却只看我的外表,这不是太过分了吗?”

子产听了申徒嘉的话,脸上一阵发烧,惭愧地说:“请您不要再说了。”

◎故事感悟

在精神与形体这对矛盾中,人应该超越形骸的束缚,追求心灵的美好和精神的自由。一个徒有其表而心灵空虚的人,不是一个完美的人;相反,一个形体残疾而心灵充实的人,却是一个可敬的人。虽然申徒嘉身体有残,但他却有着一颗美好的心灵,我们并没有任何理由和资格去歧视申徒嘉这类人。

◎史海撷英

子产治郑国

子产年轻时,就表现出了一定的远见卓识。郑简公元年(公元前565年),其父公子发率军攻蔡,大获全胜,郑人大喜。而子产却指出,这将导致楚国来攻和晋国的反击,从而使夹在中间的郑国饱受战祸。

两年后,公子发在贵族内讧导致的政变中被杀,郑简公也被劫持到北宫。子产沉着机智,部署周密后始率家兵攻打北宫,在国人的支援下平息了变乱。新任执政公子嘉制定盟书,强调维护个人特权,引起了贵族大臣的反对,但公子嘉仍然打算强制推行。子产力劝公子嘉焚毁盟书,平息众怒,以稳定政局。

郑简公十二年,公子嘉最终因专权被杀,子产被立为卿,任少正。在同霸主晋国的一系列交涉中,他据理力争,不卑不亢,尽力维护郑国的权益。

郑简公十八年,子产随执政的公孙舍之攻打陈国。他非常注意军纪,遵守传统礼制。事后在向晋国献捷时,子产又有理有据地驳回了晋人的责难,迫使其承认郑国的战绩。为此,郑简公给予子产重重的赏赐,他却只接受了与其地位相称的那部分。

次年,楚康王为了慰抚许国率军伐郑,子产主张坚守不战,让楚军获取小利后便满意而归,以换取较长时间的和平。郑人照子产的话办理,果然促成了“弭兵之盟”。

简公二十三年,郑国大臣内讧,执政伯有被杀。子产严守中立,以其卓越的才能受到了多数人的尊重,遂在显贵首领罕虎的支持下,出任执政。

◎文苑拾萃

子产宽猛相济

据史书记载,子产在病中临终前曾有这样一段话“谓子太叔曰: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

子产的话的意思是说,要想治理好一个国家,应该以德去感化民众,用宽宏的态度去教育民众,这样才能使民众心悦诚服。其次,还要配之以刑罚,用威严的法律去约束百姓,严厉惩治那些违法乱纪的犯罪分子。

子产在执政期间,在施政上采用了以宽为主、宽猛相济的治国方针,取得了比较显著效果。比如在发展生产上,他实施丈量土地划定田亩的方法,兴修水利,采用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推动生产发展的措施;在税收制度上,他积极进行改革,以丘为单位(一井九百亩,四井为一邑、四邑为一丘),规定每丘负担军马一匹、牛三头的上缴任务,改变了过去乱摊派的现象;他广开言路,以改进政府的各项工作;同时,他还下令将国家的法令镌刻在鼎上公布于民,并要求国人均要认真学习遵守。

子产宽猛相济的治国良策,在郑国得到了贯彻落实,对当时郑国的生产经济发展、社会的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鲍子都旅途埋银饼

◎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傅玄《傅子·义信篇》

鲍叔牙(约公元前723—前644年),姒姓,鲍氏,亦称鲍叔、鲍子。颍上(今属安徽)人,春秋时齐国大夫,官至宰相,以知人善交著称。鲍叔牙自青年时即与管仲交,知管仲贤。齐桓公即位,齐桓公任命管仲为相,而成霸业。

鲍子都是魏时人一名博学多才、道德高尚的书生。有一年,他觉得自己的学识已经达到了可以从政的水平,就准备动身到京城去应试,等待被国家任用的机会。筹足了路费,鲍子都往车里装些书,驾好马就上路了。

走着走着,鲍子都忽然听到身后有马蹄声,回头一看,是一位青年,骑着马跟在他的车子后面。那青年见他回过头来,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大哥,对不起啊,我惊动您了!”

鲍子都就问:“兄弟你好啊!不知道你要上哪儿去?”

那青年说:“我要到京城去!”

鲍子都高兴起来,说:“太好了!我也到京城去,咱们一路做伴吧!”

那青年又说:“大哥啊,我真羡慕您有那么多的书!可我随身只带一卷,太惭愧了!”

鲍子都一看,他的马背上的确只有一卷简册,便说:“等到了京城,咱们交换着读吧!”

话未说完,只听“哎哟”一声,那青年从马背上栽下来,跌在地上不省人事。

鲍子都连忙停下车,把那青年抱起来,只见他双目紧闭,口吐白沫,双手捂着胸口。鲍子都一边喊:“你怎么啦?你怎么啦?”一边把他放倒平躺,解开他的衣服,为他按摩心口。

鲍子都感到,青年的身体逐渐变凉,胸口已无搏动,呼吸已经停止,他死了。这可怎么办呢?他是谁?连姓名都还来不及通报,他就猝死了,怎么处理他的后事呢?怎么告诉他的家人呢?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路上,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怎么办呢?鲍子都急得团团转。他检查死者的遗物,一匹马和一卷简册以外,还有一个小包袱,沉甸甸的,打开一看,里面是十块银饼。怎么把死者的遗物送还他的家人呢?真犯愁!

鲍子都打定主意,把青年的尸体放到车上,自己骑上那青年的马向最近的村子走去。来到村里,他用一块银饼为死者置办棺材,办理丧事,把剩下的九块银饼包好,枕在死者的头下,又把那卷简册打开,盖在他的身上;又选择一个标志明显的坟地安葬了死者。这一切都办好后,鲍子都驾起车继续赶路。至于死者的马,他让它随在车后,一路精心喂养。他想,待找到死者家人就归还。

鲍子都日行夜歇,终于到了京城城。那匹马原是一路跟在车后,不料刚进京城城门,它却十分起劲地跑在车前。鲍子都赶着车紧紧跟在后面,生怕马走失了。那匹马走着走着,来到一家大户人家门口停下了。正巧门内走出一个老人,看到马“咦”的一声说:“我家的这匹马怎么在这里?”

鲍子都的车赶到后,老人就问:“相公怎么得到这匹马的?”

鲍子都下车作揖说:“老人家,这匹马果真是你家的吗?那我就可以了却一桩心事了!”接着他就把青年的死讯、银饼和书简的下落,都如实告诉了老人。

老人听完鲍子都的话,不禁失声痛哭,说:“那是我的儿子呀!”

后来,老人一家随鲍子都找到坟地,把尸体移回京城重新安葬。开棺的时候,死者家人看到银饼和书简的确都如数随葬。

这位老人是官位很高的关内侯,痛定之后,他想:我失去了一个儿子,但是国家发现了一位诚实的君子。于是,老人就把鲍子都推荐给了官府。

◎故事感悟

鲍子都不仅不贪慕无主的钱财,让死者入土为安,还遵从道义找到死者的亲属。他的这种真诚待人的精神不正是我们当代青少年学习的典范吗?

◎史海撷英

曹操取关中

曹操袭取关中之战发生于建安十六年(211年)七月。曹操亲率大军征讨关中诸将,马超、韩遂等以10万大军拒守潼关。马超、韩遂等被曹操离间战败,逃往凉州,关中为曹操据有。

曹操兵败赤壁,暂时收缩南下的势头,企图向关中、巴蜀地区发展。这时,关中地区虽然主要仍为韩遂、马超集团所控制,但由于他们的势力有限,并未形成关中的主宰,因而除了韩遂、马超之外,还有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孙横、梁兴、成宜、马玩等十多股较大的势力。这些势力,基本上都是互不统属、自相割据。

◎文苑拾萃

《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是宋代人所编著的一部类书。全书共500卷,主要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及释藏﹑道经等和以小说家为主的杂著。由宋代的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十二人奉宋太宗之命所编纂的。

该书的编撰工作开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次年完成。由于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且与《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故而名为《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是分类编撰的,按主题可以分为92大类,下面又分150多个小类,例如畜兽部下又分牛、马、骆驼、驴、犬、羊、豕等细目,查起来比较方便。从内容上看,收录最多的是小说,因此可以说是一部宋代之前的小说总集。其中,有不少书现在都已经失传,只能在本书里看到它的遗文。许多唐代和唐代以前的小说等,都是靠《太平广记》才得以保存下来。

陈纪卖房不欺

◎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韩婴

陈纪(生卒年不详),字元方,颍川许(今河南许昌)人。与弟陈谌俱以至德称,兄弟孝养,闺门雍和。豫州刺史表上尚书,绘象百城,以励风俗。遭党锢后,累辟不就。董卓入洛阳,就家拜五官中郎将。纪不得已而到京师。累迁尚书令。建安元年(196年),袁绍为太尉,欲让于纪,纪不受。拜太鸿胪,卒于官。纪子群尝谌子忠各誉其父公德,相争不决,质于祖父寔。寔道:“元方难为兄,季方(谌字)难为弟。”纪于遭党锢后,发愤著书,号曰《陈子》,凡数万言。

在中国历史上,一些诚实不欺的故事千古流传,能给人以启迪。这里要讲的是后汉时陈纪卖房的故事。

后汉时期,名士陈寔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陈纪,字元方,二儿子陈湛,字季方,都是品学兼优的人。当时,人们称他们父子三人为“三君”。因为他们不仅学识渊博,而且为人诚实不欺,品德高尚。

陈纪在东郡有一所房子,因无人居住,打算卖掉。陈纪请家人找一位买主。经四处打听,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位买房子的人。家人向买房子的人介绍了房子的建筑材料如何好,工程质量如何好,价钱如何公道等等。买房子的人实地察看后,觉得实际情况和所介绍的一样,便决定买下来。

正当双方谈妥,拍板成交的时候,陈纪突然走了出来,对买房子的人说:“这房子的确不错,但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出水之处,每当天下大雨,积水很难排泄出去。这是个很伤脑筋的事情,你要好好考虑。”

买房子的人一听,便不买了。家人埋怨陈纪说,“买卖已经谈妥,就你把缺点说了出来,人家就不买了。”陈纪很不以为然,批评家人说:“为人应当诚实,宁肯房子卖不出去,也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去欺骗别人。”家人听了,感到他的话很在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