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真:严肃认真
9424600000002

第2章 导言

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规范之一,历来被视为“立人之大节”,“治世之大端”。所谓真实,就是指人们内心的善恶、正直,不违本意的荣辱标准,也就是“不从枉”、“羞为非”的羞恶之心。它要求人们做事要襟怀坦荡、真实诚恳、辨知荣辱。

历史上真实的佳话不胜枚举。当然,传统意义上的“真实”有许多是同封建道德观相联系的,但从做人的品格讲,严肃认真于己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是对自身人格和未来面目的一种尊重;于人则是一种交往的道德,是把握了良心和正义的一种大度和自信。所谓情操、襟怀、气节、信仰等为人的美好品格,其实都是以严肃认真为基础的。生活中离开了“真实”二字,交友不会是个好朋友,经商不会是个好商人,为官更不会是个好干部。凡是变心的朋友、变味的商人、变质的干部,大多是从不严肃、不真实这个缺口渐变的。

人的立身之道各有差异,以勤补拙、以苦砺志都可以成为立身做人的要素,但无论怎样都不可缺少严肃认真、襟怀坦荡这一立身之本。

“诚于中,必能形于外”。内心纯净无染,一片至诚,外在就坦荡正直,可敬可信可靠。在工作中,不能缺少真诚的心。坦诚相待,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才会相互尊重,合作关系才可能持久,才会有凝聚力。管理者缺乏应有的真诚,怀着利用的心态来管理下属,就会导致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人才流失,一个尔虞我诈的团队早晚要分裂。

一个真实的人,首先是要对自己真实,不欺骗自己,不夸大自己,并能面对荣誉保持本色。其次就是真实地看待自己,不隐瞒自己所犯的错误,虚心改过。要正确看待自己的利益与他人的利益的关系和自己尊严与他人尊严的关系,做到公平公正。再次就是要学会客观地看待社会和人性,顺其自然,适应社会。

在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对广大青少年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不仅要继承传统美德,而且还要根据社会的需要提升、光大严肃认真这个传统美德。

美德百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