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刚·刚强不屈
9424400000021

第21章 秉正不屈的胡铨

逸伦之士,不以否塞而薄其节。——葛洪

胡铨(1102—1180),字邦衡,号澹庵。南宋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爱国名臣,庐陵“五忠一节”之一。

胡铨自幼聪慧好学,博闻强记。

胡铨生活在金兵不断南侵的时代,血腥的现实使他养成了疾恶如仇的品性。面对严峻的形势,胡铨以救国救民为己任,誓将一生献给抗金事业。

南宋建立伊始,急需人才。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25岁的胡铨满怀报国热情参加进士考试。

宋高宗见到胡铨的文章后大加赞赏,想点他为头名状元,但是有的考官认为他言辞过于直率,最后他名列第五,被任命为抚州军事判官。

宋高宗建炎三年,金兵大举进攻南宋。隆裕太后为躲避金兵追击,逃至吉州。胡铨闻讯,立即招募乡勇入城固守,协助官军抵御金兵。由于胡铨抗敌有功,被提拔担任承直郎。

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胡铨升任枢密院编修官,掌管全国军事文件。

绍兴八年(1138年),奸相秦桧定主和之策,朝野一片哗然。当时,身为枢密院编修官的胡铨对此坚决抵制,上书宋高宗,指出秦桧卖国求荣的险恶用心,点出了危险性:“此膝一屈不可复伸,国势陵夷不可复振。”

胡铨声明自己“不与秦桧等共戴天”,要求皇上砍下秦桧项上人头,然后“羁留虏使,责以无礼,徐兴问罪之师”,否则,他宁愿“赴东海而死”,也不“处小朝廷求活”。

这篇奏章不但使“当日奸谀皆胆落”,而且令“勇者服,怯者奋”。

金人闻讯后,急忙以千金购得此文,读后“君臣失色”,连连惊呼“南朝有人”、“中国不可轻”。

秦桧对胡铨恨之入骨,以“狂妄凶悖,鼓众劫持”的罪名将他管制,最终将他贬到吉阳军(今海南省三亚市)。

到海南后,胡铨不以个人生死为虑,把心思全放在海南的文化教育事业上。他著书立说,讲经授徒,为发展海南的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胡铨流放23年,至宋孝宗即位后才重被起用,历任国史院编修官、权兵部侍郎等职。

胡铨始终坚持抗金,反对议和,他那疾恶如仇的高尚爱国情操永不磨灭。

2000年元月,江西省举办了一次很有价值的“千年回眸”,评选本省千年来最杰出的十位历史名人,胡铨被评为“脖子最硬的人”。

故事感悟

胡铨的一生忠诚、正直,正如他在《乾道三年九月宴罢》一诗中所写:“久将忠义私心许,要使奸雄怯胆寒。”胡铨被流放23年,但始终坚持抗金、反对议和,爱国之情长存,不愧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者。他的事迹和精神当与岳飞、文天祥一样,永垂青史。

史海撷英

胡铨入朝为官经历

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胡铨殿试中魁,皇帝见到他的试文大加赞赏,欲钦点为状元,但有个别考官认为胡铨的言辞过于直率,指出了当朝时弊,切痛了统治者的要害,而遭排挤,后录在进士第五名,任命他为抚州军事判官一职。因其父病故,在家守孝,未赴任。

当年正值金兵攻打南宋,遣派精兵强将从洪州(今南昌)赶至吉州(今吉州区)追捕南逃的隆裕太后。吉州太守陪隆裕太后向赣州逃命后,吉州城内兵无一卒,官无一人,金兵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吉州城。

在家守孝的胡铨闻之,立即招募乡勇组成义军,与金兵展开了争夺吉州城的战斗。在战斗中胡铨采用了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在敌人面前佯攻一会儿便走,敌人追来就快速退去,敌人停驻又偷袭一阵。敌人恼羞成怒,骑兵、步兵一齐上,一路追至青原山、天梁山。一进山敌人失去优势,骑不能快,追无踪迹,攻不可入;相反,在山中胡铨率部游刃有余,常让敌人坐以待毙。因而每次战斗,胡铨都获大胜,金军进退两难,无奈之下只好弃城遁北,吉州城失而复得。

胡铨守城有功,很快提拔进朝廷做官。后因上书反对秦桧的投降行径,得罪了时任宰相的秦桧,被这伙奸党罗织罪名,流放外地。据说胡铨每次遭流放,天梁山的树木就要枯萎一片。胡铨过了23年的流放生活,天梁山中的树木从未茂盛过。秦桧死后,胡铨重返朝廷,官复原职,天梁山才得以繁茂郁葱起来。

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胡铨辞官还乡,孝宗问他要到什么地方去,他说“归庐陵”。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胡铨卒于故里,谥号“忠简”。家乡人民为纪念他,把他安葬在天梁山下的泷江河畔(今青原区值夏中学旁),便于后人永远缅怀、祭奠这位忧国忧民的南宋名臣。

文苑拾萃

菩萨蛮

胡 铨

银河牛女年年渡,相逢未款还忧去。

珠斗欲阑干,盈盈一水间。

玉人偷拜月,苦恨匆匆别。

此意愿天怜,今宵长似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