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拼音名人故事丛书:庄子
9380900000007

第7章 批评 (1)

引言

庄周是个很浪漫的人,但同时他也是个感情很强烈的人,也就是说,他会毫不留情地对自己不爽的事大发议论,那时候他就像一个知识分子而不是文学家啦。可是庄周终究还是庄周,即使是看不惯的事,他也会用故事讲出来,有些故事一听就是他编的,还有一些就不太容易求证,可是咱们又何必管具体人物的真假呢,只要知道庄周想说什么就好了。

事实上,我觉得庄周自己也不太在意真假,也许他的故事来自村夫的讲述,也许来自他的梦境,也许他只是在自己的脑海中对着国王与圣人的咆哮和犀利地嘲讽,但这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毕竟他离我们已经有两千多年,所以他想说什么,要重要过他实际说了什么--没准他自己也是这么觉得的。

楚狂

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吾行却曲,无伤吾足。

--《庄子·人间世》

孔子是那时候的圣人,有一次他去楚国,却见到一个狂人,也就是被一般人觉得是疯子的家伙。这个狂人跑到他门口来唱歌。歌词唱道:"凤凰啊凤凰,你能把这道德低下的时代怎样?将来等不到,过去也回不去喽。天下有道,圣人就有发展;天下无道,圣人只能苟活啦。今天这个时代,能免灾就不错哟。好运比羽毛还要轻,却不知道摘取。坏事比地球还要重,却不知道回避。算了吧,哎哟算了吧,还在别人前头显摆道德呐。惨了吧,哎哟惨了吧,选好了路再走吧。荆棘呀荆棘,别伤了我的脚,我得拐弯走,别伤了我的脚啊!"

这首歌特别有名,特别是第一句,还有一种记载是"凤凰呀凤凰,你的道德怎么这么低下呀。"就更加直白了。为什么呢?因为孔子一直被称为人中的凤凰。就好象老子被形容为龙一样,孔子就是人间的凤,比起无法捉摸的龙,当时人认为凤凰具有高贵的道德,更加接近凡俗的世界。是对孔子的赞美。

这首歌其实是在讽刺和劝告孔子,说他的道理其实对当时的天下什么用都没有。就算他是圣人,但是在这个遍地荆棘的时代,还是老老实实地保着自己安稳吧。我们都知道,孔子没有听这种劝告,继续奔走在乱世里,推销他自己的学说。楚狂的歌,他大概只是笑了一下就过去吧。

楚狂人有没有见过孔子,我们不知道,但庄周写下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定是觉得这歌里有他喜欢的论调。

大盗

孔子与柳下季为友,柳下季之弟名曰盗跖。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穴室枢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不顾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万民苦之。孔子谓柳下季曰:"夫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为人兄者,必能教其弟。若父不能诏其子,兄不能教其弟,则无贵父子兄弟之亲矣。今先生,世之才士也,弟为盗跖,为天下害,而弗能教也,丘窃为先生羞之。丘请为先生往说之。"柳下季曰:"先生言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为人兄者必能教其弟,若子不听父之诏,弟不受兄之教,虽今先生之辩,将奈之何哉?且跖之为人也,心如涌泉,意如飘风,劲足以距敌,辩足以饰非。顺其心则喜,逆其心则怒,易辱人以言。先生必无往。"孔子不听,颜回为御,子贡为右,往见盗跖。

盗跖乃方休卒徒太山之阳,脍人肝而哺之。孔子下车而前,见谒者曰:"鲁人孔丘,闻将军高义,敬再拜谒者。"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曰:"此夫鲁国之巧伪人孔丘非邪?为我告之: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冠枝木之冠,带死牛之胁,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侥幸于封侯富贵者也。子之罪大极重,疾走归!不然,我将以子肝益昼哺之膳。"孔子复通曰:"丘得幸子季,愿望履幕下。"谒者复通。盗跖曰:"使来前!"孔子趋而进,避席反走,再拜盗跖。盗跖大怒,两展其足,案剑嗔目,声如乳虎,曰:"丘来前!若所言顺吾意则生,逆吾心则死。"

孔子曰:"丘闻之,凡天下有三德:生而长大,美好无双,少长贵贱见而皆说之,此上德也;知维天地,能辩诸物,此中德也;勇悍果敢,聚众率兵,此下德也。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称孤矣。及将军兼此三者,身长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齿如齐贝,音中黄钟,而名曰盗跖,丘窃为将军耻不取焉。将军有意听臣,臣请南使吴越,北使齐鲁,东使宋卫,西使晋楚,使为将军造大城数百里,立数十万户之邑,尊将军为诸侯,与天下更始,罢兵休卒,收养昆弟,共祭先祖。此圣人才士之行,而天下之愿也。"

盗跖大怒曰:"丘来前!夫可规以利而可谏以言者,皆愚陋恒民之谓耳。今长大美好,人见而悦之者,此吾父母之遗德也。丘虽不吾誉,吾独不自知邪?且吾闻之,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今丘告我以大城众民,是欲规我以利而恒民畜我也,安可久长也!城之大者,莫大乎天下矣。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汤、武而天子,后世绝灭。非以其利大故邪?且吾闻之,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积薪,冬则炀之,故命之曰'知生之民'。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

"然而黄帝不能致德,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尧、舜作,立群臣,汤放其主,武王杀纣。自是以后,以强陵弱,以众暴寡。汤、武以来,皆乱人之徒也。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辩,以教后世。缝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而欲求富贵焉。盗莫大于子,天下何故不谓子为盗丘,而乃谓我为盗跖?子以甘辞说子路而使从之。使子路去其危冠,解其长剑,而受教于子。天下皆曰'孔丘能止暴禁非',其卒之也,子路欲杀卫君而事不成,身沮于卫东门之上,是子教之不至也。子自谓才士圣人邪,则再逐于鲁,削迹于卫,穷于齐,围于陈蔡,不容身于天下。子教子路沮此患,上无以为身,下无以为人,子之道岂足贵邪?"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黄帝尚不能全德,而战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尧不慈,舜不孝,禹偏枯,汤放其主,武王伐纣,文王拘卣里。此六子者,世之所高也。孰论之,皆以利惑其真而强反其情性,其行乃甚可羞也。世之所谓贤士:伯夷、叔齐。伯夷、叔齐辞孤竹之君,而饿死首阳之山,骨肉不葬。鲍焦饰行非世抱木而死。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自投于河,为鱼鳖所食。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播死。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此六子者,无异于桀犬流豕、操瓢而乞者,皆离名轻死,不念本养寿命也。"

"士之所谓忠臣者,莫若王子比干、伍子胥。子胥沉江,比干剖心。此二子者,世谓忠臣也,然卒为天下笑。自上观之,至于子胥、比干,皆不足贵也。丘之所以说我者,若告我以鬼事,则我不能知也;若告我以人事者,不过此矣,皆吾所闻知也。今吾告子以人之情:目欲视色,耳欲听声,口欲察味,志气欲盈。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天与地无穷,人死者有时。操有时之具,而托于无穷之间,忽然无异骐骥之驰过隙也。不能说其志意、养其寿命者,皆非通道也。丘之所言,皆吾之所弃也。亟去走归,无复言之!子之道狂况汲汲,诈巧虚伪事也,非可以全真也,奚足论哉!"

孔子再拜趋走,出门上车,执辔三失,目芒然无见,色若死灰,据轼低头,不能出气。归到鲁东门外,适遇柳下季。柳下季曰:"今者阙然,数日不见,车马有行色,得微往见跖邪?"孔子仰天而叹曰:"然!"柳下季曰:"跖得无逆汝意若前乎?"孔子曰:"然。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疾走料虎头,编虎须,几不免虎口哉!"

--《庄子·盗跖》

孔子有个朋友叫柳下季,这个柳下季有个弟弟叫跖,古人有时会在人名前头加上一个表示他擅长的领域的前缀,比如盗字,就是表示他是有名的强盗,所以大家都叫他盗跖。盗跖有九千个兄弟,比一般的诸侯都能打,到处抢掠,既不孝敬父母,也不拜祭祖宗,所过之处,人人害怕。

孔子就对柳下季:"你有这么个弟弟不加管教,未免有些丢人,我愿意去帮你说服他。"柳下季说:"你说得倒轻巧,他可不单是凶狠,思路也敏捷得很,又喜怒无常,我看你还是不要去了。"孔子不听,带着得意的学生颜回和子贡去找盗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