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这个道理除了老子之外,已经被中国和世界的大师们无数次的说明过,而且可以说是为数不少的管理者们的共识,但是,为什么管理者终究成为战略家的事实却那样的稀少呢。在实际的管理实践中,大家只是说得到做不到罢了,管理者常常承认老子的表述是真理,但是,在声色犬马面前,却很少有人把持得住自己的心态,从而陷入了丧心病狂的深渊,远离了老子所崇尚的“圣人”的行为方式,在老子看来,成为圣人所要进行的修炼要从清心寡欲开始人手,不是嘴上说得道貌岸然,实际上缺乏把持自己的能力所以,管理者要成为卓越的战略家,必须进行人格上的修养虽然战略家离老子称谓的圣人的境界还相去甚远,但是,古往今来,没有一个战略家沉迷在声色犬马的逍遥之中,相反,所有伟大的战略家都好像是清心寡欲的教徒,许多伟大的管理大师和企业家以不为金钱所迷惑的品格,而赢得了巨大的财富,李嘉诚是这样,洛克菲勒也是这样,这真是个有趣的问题,不仅仅经济界企业界是这样,许多伟大的人物都是这样,所以,老子的结论就是:“圣人”的态度是科学的,他们不慕虚荣,务实而不被表面想象所干扰。他们从自身修养的完善人手,最终具备了获得战略的远见的目光,这正是每一个期望成为伟大战略家的管理者的必由之路。
五、战略的先见之明——治之于未乱
原文64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沣,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起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责难得之货;
学不学,复众人之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战略的作用,就是使我们看到未来的状况,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管理企业,有了预见性,才能有备无患。
老子说:当事情在稳定的时候,就容易维持;在没有定局的时候,就容易筹谋;在脆弱的时候,就容易分析判断;在微弱的时候,就容易消散化解。在没有发生困难的时候就要去做好,在没有发生紊乱的时候就要去处理。
这一番言论可以说是战略对于管理的意义的总结,我们制定战略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到有先见之明,从而从管理行为上预先有所准备。
任何事物都是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不管这个事物是好的还是坏的,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还是对发展有所阻碍的,都是这样。
老子举例说:双手搂得过的大树,是从细小的幼苗生长起来的;九层高的楼台,是从一堆土建筑起来的;千里的旅程是从第一步开始的。
所以,从任何事物的原始状态去把握事物的发展,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好的我们就发扬光大。不好的我们就想办法避免。尽管如此,并不是要我们违背“道”的规律,去主观地认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要避免这个问题,就要对我们的是非观念有一个改观,这个改观是要符合“道”的要求的,在老子看来,圣人本身并没有什么好与不好的差别,在圣人眼中,凡是符合“道”的就能发展,凡是违背“道”的只有灭亡。
所以,一个企业的兴之,完全在于企业的建立、企业的目的、企业的行为是不是符合“道”的规律了,如果不符合,那么这个企业的败亡就是不可避免的事,如果企业行为符合“道”的规律,企业的发展才成为可能,而在这里,企业战略的重要性就完全凸现出来,因为,一个企业的行为都要依照战略的要求来进行,而战略总是要走在企业行为的前面,所以,战略是否合乎“道”的规律,则是把握企业生存的根本重要步骤。
对于“道”,老子的态度是一贯的,那就是不遵照自然规律去做的人,就会人为地破坏它。而认为“道”是看得见抓得住的,就会失掉它。因为圣人实行不主观造作的“无为”,所以不会违背“道”,不执著地把“道”看成是肤浅的表象,就不失掉“道”的指引了。人们做事往往半途而废。必须始终如一地谨慎为事,才不会失败。
做到这一点就能够“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作为智慧的管理者,自己的欲望减少到最小的程度,达到没有个人贪欲的境界,这样才能不被难得稀有的东西所迷惑;自己虽然有学问,但不以博学者自居,而以服务群众为己任,以帮助万物自然发展,而不敢自搞一套。这才是符合“道法自然”,而行“无为”的圣人的行为,这样企业的发展就从人为的偶然性,达到了自然的必然性。
六、领导者的战略——百姓皆谓我自然
原文17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其次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是崇尚自然的,自然而然是老子的最高境界,作为企业的管理者,管理企业的最高境界也是要顺应自然规律,减少人为的主观想象,而且,这种主观的想象越少越好,因为,人的主观意志,同自然规律总是有很多的违背之处,减少主观意志,就能减少失误的发生。
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最好的状态就是“下知有之”,员工只要明了管理者的战略思想就可以了,管理者最好不要干预下级的战术,应该给下级充分发挥的空间和自由,因为,战略的执行必须体现在战术的运用上,管理者过多的干预,会束缚下级的手脚,事实上,管理者在战术上不见得比下级高明。因此,老子说:“太上,下知有之”是最好的领导战略。
后面,老子又紧接着阐述了各种境界依次递减的领导战略,老子说:其次是人民接近他,因为这样的领导接近人民,容易赢得大家的拥戴。其次是受到人民称誉的领导,因为他为人民做了好事。
比较不好的领导,就是让人民都怕他,尽管这有利于管理者威信的建立,但是人民只是表面上的服从,内心恐怕早已经升起了怨恨,因为,令人惧怕的领导,容易堵塞人民的言路,使大家不能畅所欲言,这样的领导也不能听到真实的情况,因此,这样的领导布但自己蒙蔽了自己,而且伤害了人民。
如果这种伤害达到了一定的程度,管理者的战略决策就会发生失误,因为他看不到“道”在哪里,因此不能形成好的规划,造成企业的混乱,对人压制,对企业无建树,这样的领导无异于是强暴的人君,这时人们就会起来侮辱他反对他。尽管在现代企业中,人们不会发生那种暴动,但是,员工消极地执行,或人才的远离,恐怕是很多这类领导者最终的结局。
一旦发生了这样的问题,管理者应该反省自己,因为,领导的战略失误,而导致人们的不信任,人们就不信任他。
所以,老子认为,最好的领导战略就是“下知有之”,这样的领导不但优哉游哉,尽量少地干预下级,而多把注意力放在企业的全局上,这样不但下级有发挥才能的余地,而且作为领导的管理者也找到了自己的根本,当管理者的战略成功了,人们都会称赞管理者是一个懂得顺应实际的领导,当企业的战略也顺应了规律的时候,企业发展与领导战略就能形成良性循环,多数大企业正是依靠这样的良性循环而发展起来的。
七、管理者在战略中的定位——绝圣弃智
原文19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为文,不足,故另有所属:
见素抱扑,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老子说:放弃对圣人和精英的崇拜,人民就能发挥更大的能量,不从口头上去宣扬仁义,人民就会恢复到孝和慈的本性。企业放弃投机取巧的心态、以平等的心对待人民,人民就不会产生偷盗的想法。这样才能把人民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
企业管理毕竟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不管这个人是圣人还是精英,战略的意图总离不开员工的执行,可以这样说,员工是实现战略的主题,而管理者的定位只是引导和指示方向的作用。所以,管理者切不可藐视团队的力量,也不应该藐视任何一个员工,因为,管理者领导的是一个企业,任何一个个人都是这个团队组织中的一员,以任何不公正和不尊敬的态度对待员工的事件,都能影响整个企业的精神状态,所以,老子说“绝圣弃智”,不是要我们放弃智慧,而是让我们不要以圣人自居以精英自居,以精英自居的管理者,容易犯自大的毛病,不但会使我们的眼界变得狭隘,也不能看到集体的力量,这样的管理者不能做到“民利百倍”这样对战略的执行是不利的。
如果管理者仅在口头上宣扬仁义道德,实际上,为了企业的利润而不择手段的话,这样的管理者不会赢得信任,因此,老子警‘醒我们不要做嘴上的道德家,而应该把仁义落实在具体的实践当中,仁义本身是一个空洞的文字概念,仁义只有落实在行为上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管理者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恢复员工的孝和慈的本性,仁义都是依靠管理者的行为运用到企业管理上,事实上,如上一章所说,只能是导致“大道废,有仁义”,嘴上说仁义,正是“大道”废弃的象征,而恢复人的孝和慈的本性,战略的执行才能到位。
企业放弃投机取巧的心态、以平等的心对待员工。管理者应该认识到,企业管理是一门科学,不是凭借管理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事实上,有很多管理者都存在投机取巧的心态,无论在对待企业的发展,市场的开拓以及员工的待遇上,都是这样,不能以公平公正的心对待顾客和员工,这样,市场也会放弃使用该企业的产品,因为谁也不会被骗第二次,由此产生对该企业的怀疑与不信任,从而使企业丧失了永续经营的基础。从企业的内部看,对待员工更是这样,如果企业只知道对员工巧取豪夺,不能以人为本的精神对待员工,只知道利用员工,不注重员工的长期发展,员工就不会忠诚于企业,甚至会产生逆反的心理。
总之,老子通过这一章,通过说明“绝圣弃智”,表明管理者在战略执行中的地位,“民利百倍”说明了员工在企业执行中的作用。管理者只有明确了自己和员工在战略执行中的定位,才能清醒地带领企业实现战略目标,但是仅仅注意以上三个方面是不够的,管理者本身,还要做到生活朴素,戒私戒贪,道法自然。“绝”是穷尽的意思,“绝学”是穷尽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的“大道”,这样管理者才能真正做到无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