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法家的法术管理——领导者的权与势
9239900000012

第12章 安危之道(2)

如果领导只是被一个无才无德的人挡住视线,那还不至于影响领导本人的明察。因为领导至少还睁着眼睛在看;如果领导自己没长进,又被一个所谓贤人挡住了视线,那可就很可怕了。

韩非子提出导致危机的错误行为,大体也可以分成四类,第一类是随意破坏法律制度,第二类是祸害别人,第三类是不对危机加以警觉,第四类是防范所谓能人。

四、战事虽危可以得贵

战之为:事也危》而民为之者,日:可以得贵也。

韩非子说:战争这件事是危险的,而百姓却能积极地参加战争,原因是:从中可以得到尊贵的地位。

韩非子认为,应该用爵位提高人们参加战争的积极性,危险同时提供了机会。

在当前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发展面临空前挑战的时候,企业的决策稍有失误,便有可能引发巨大的损失甚至灾难性的后果。

企业在应付各种突发危机事件的同时,总是希望寻找一个正确的危机管理的方法,或者用眼下时髦的词,叫做“解决方案”,即危机管理。但是,危机管理绝不是危机出现了以后才开始的管理,危机管理可以说是“刀尖上的舞蹈”,既是危险,又是机会。

危机管理分为三个层次。

最低级的层次是正确地应对和处理危机。当危机发生时,能够冷静思考,正确应对,解决危机。可是,危机的爆发毕竟是造成了损失,即使处理得当,也只能是减少损失,而不能彻底避免损中间的层次是化解危机,就是在危机爆发之前,于其尚在胚中就将其化解。这需要修炼管理技能的时间就要长得多,而且要有运行良好的日常工作的监督和反馈机制。任何危机的爆发,都有形成的过程,处理得当,则可以事半功倍地化解危机。比如,核心人才的流失,一定是他对工作的环境、待遇或是公司发展的战略感到不满意和不适应,而这些,都是会通过平时的工作表现出来的。最高的一个层次,则是真正的高手之道,那就是利用危机,甚至制造危机,为我所用。

“非典”期间,许多制药和相关行业的企业,通过利用这次危机带来的机遇,通过大胆、正确、有效的行动,达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在全国人民热情响应“勤洗手”的号召时,威露士以“家庭消毒专家”身份亮相,取得了销量、品牌双丰收,一举奠定了在重点城市的布局定位,这是善于利用外部危机的典型案例。

内部危机如果利用得当,也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新亮点。某企业的一个主要经销商突然由于财务结构问题面临倒闭。对企业来说,销售渠道一段时间的空白,就意味着这一段时间内,把市场拱手让给了竞争对手,很可能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而该企业大胆突破思维,利用危机带来的机会整顿和调整分销渠道,以部分直销代替原来的分销商面对大客户。同时,减少了原来的销售层次,直接供货给终端分销商,既降低了分销成本,又更好地掌握了客户信息。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个主要分销商的倒闭,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机会,下如此大的决心,变革整个分销体系。

更高的高手,甚至可以做到设计危机,通过危机引诱竞争对再用事先设计好的战略来攻击竞争对手。如某品牌食品,一直宣称不含某种添加剂。而其竞争对手,突然发难,指责其产品中检测出含有某种添加剂,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而该品牌,却借势申请第三方权威机构对所有同类产品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唯有该产品含有的这种添加剂最少,远远低于标准。而原先指责其的那家公司,产品中则被检测出超过标准含量的添加剂,一举被曝光,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善用危机的管理者“以正合,以奇胜”,利用好危机这个事件,把坏事变成好事,可以有效快速地起到别的方法起不到的作用。我们说危机是机遇,而这个机遇就是变革的动力所在,这正是韩非子的变法学说在管理学上的实际应用。

五、虚礼是致乱的祸首

一般人行礼,别人回报以礼就轻松愉快,别人不回以礼就指责埋怨。行礼本是为了沟通人们朴实的心意。现在却为人们提供了互相指责的尺度,怎能不发生争执呢?有争执就会有祸乱,所以说:礼,是忠信淡薄的表现,是祸乱的开端。

韩非子认为,一般人不能把无私作为行礼的原则,他们行礼时总是要求得到对方的回敬,如果对方不回报以礼,就会指责埋怨,造成双方争乱的结局。

人们常说“虚礼”,这是几千年来人们对礼仪的深刻总结,礼尚往来固然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表现,但是,谁都知道在这礼仪的背后,有时包含着尊敬,有时却暗含着杀机。

所以,对于礼节上的事不必过于认真,为了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真刀真枪地干起来,的确不是智者所为。即使在礼仪的背后真的存在较大的利益的冲突,也应该奉行先礼后兵的原则,这样做,即为自己的征伐的行为营造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已,将对手置于失礼于先的被动境地。

礼仪存在于人类任何地方。只要有人存在,就有礼仪存在的必要。因为,这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在企业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礼仪的问题,韩非子告诉我们,人们往往把礼仪上的欠缺当作人们真实的想法,由此而引起人事的纠纷。

管理者也往往把礼仪的行为,错误地作为人的亲疏厚薄的一种标准,这就大错而特错了。正因为管理者,对礼仪这种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导致了一些奸佞小人的产生,历史上,所有的奸佞的小人,无不是礼仪周全的典范,但当这些小人一旦得势,实行杀伐的恶毒,比任何人都要强烈。所以,韩非子认为,礼,是忠信淡薄的表现,是祸乱的开端。

《后汉书·卓茂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卓茂字子康,是南阳郡宛人。号称性格宽厚仁慈,谦恭友爱。一次,卓茂调任密县县令,总是用善行来教导大家。有人告发卓茂下级亭长接受了他赠送的米肉,卓茂让左右回避,而后问那人说:“亭长是向你索要了吗?是你有事托他而接受你的米肉吗?还是平日自己因为恩情而赠送给他呢?”那人说:“是我自己去送给他的。”卓茂说:“你赠送,他接受,为什么要告发呢?”那人说:“我私下听说贤明的领导,使百姓不害怕官吏,官吏不收取百姓财物。现在我害怕官吏,因此送他米肉,官吏已最终接受,所以来告发啊。”卓茂说:“大凡人类之所以比禽兽尊贵,是因为有仁爱之心,知道互相尊敬的事啊。现在邻里年长的人尚且送他们礼物,这是为人之道中用来使人互相亲近的方式,何况官吏和百姓呢?官吏只是不应该凭借威势权力硬要索取礼物罢了。大凡人出生以后,就成群聚居,混杂相处,所以有了纲常礼义,以便互相和睦交往。你岂不想学习这些,难道能高飞远走,不住在人间吗?亭长向来是好官吏,年节时赠送他米肉,是礼节啊。”那人说:“如果像这样,那么刑律为什么禁止这种事呢?”显然,从刑律的角度讲,卓茂是很难自圆其说的,正是因为卓茂这样把人情礼节凌驾于法律和制度之上,索贿受贿、贪赃枉法的行为才屡禁不止,很多贪官都是打着礼节的名义,背后干的却是不可告人的勾当。

唐朝大奸臣李林甫,官至宰相。为人奸诈阴险。其手段是厚结宦官、妃嫔,迎合玄宗,排除异己l;表面上示人以友好,而暗中陷害,世称“口有蜜,腹有剑”;收罗党羽,结党营私;唯庸才是用,以固其权。他广收贿赂,生活奢侈。致朝风日益腐败,终于酿成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

一个真正忠于领导的下级,对于真相的阐述和执著,不会因为照顾礼仪的需要而不明言,这就造成了一个事实,就是一些提出反对意见的下级,给人一种不尊重领导的感觉。而且,有一些领导对这样的下级从心眼里也不太喜欢。这不能不说明,这是一个管理者虚荣心的体现,这样的工作作风显然不是一个求真务实的领导所有的。

所以,“礼”是一种文明的行为方式,但是,“礼”永远是“虚的东西大于实”的东西,在管理上,管理者应该少讲求一些“虚”的东西,这样靠献媚与吹捧为生的小人就减少生存的空间了,这对一个讲求科学管理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好事。

六、欲制物者防微杜渐

《弊非子·喻老》是以欲制物者,于其细也。

韩非子说:要想控制事物,一定要从小事上人手管理。

作为管理者无论是管理企业和个人修身都要从大事着眼,从小事做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古至今,正是由于对小事的重视,才有了许多功成名就的人,正是由于对小事的重视,才有了许多成功的企业。反之,如果只有远大的理想,只有远大的宏伟蓝图,只关心一些大的问题,而忽视了工作中的某些小事,结果可能是功亏一篑。

扁鹊去谒见蔡桓侯,在旁边站了一会儿。扁鹊说:“君王有病在皮肤里,如果不医治恐怕要加重。”桓侯说:“我没有什么病。”扃走出去后,桓侯说道:“医生爱医治没有病的人,借以显示他的医术高明。”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谒见蔡桓侯,说:“君王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了,再不医治便会越发厉害。”桓侯不理睬。扁鹊走出去了,桓侯又很不高兴。

再过了十天,扁鹊再去谒见桓侯,说,“君王的病已经蔓延到肠胃里去了。再不医治将会越发严重!”桓侯仍是不理睬。扃鹊走出去了,桓侯又很不高兴。

又隔了十天,扁鹊一看见蔡桓侯,扭头便走掉了。桓侯特意找人去问他是什么缘故。

扁鹊说:“人的病要是在皮肤,用汤药洗或者用热敷,药力都是可达得到的;病在肌肉里,扎针的功效是可以达到的;病在肠胃里,服剂汤的力量也是能够达到的;病在骨髓里,那便属于掌管生死大权的神明的事情了,就无可奈何了。如今君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便不再敢要求给他治疗了。”过了五天,桓侯浑身疼痛,叫人到处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往秦国去了。于是桓侯便死了。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是老子的一段话,韩非子采取“扃鹊说病”这一历史传说或民间故事,加以点染,改编为寓言,便恰好用以说明老子的意思。

一切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如果能够寻见了它发生的根源,把握了它发展的趋势,就可以从开始时给它施加影响,引导它朝着有利于人类需要的方向成长。看来是难事也必定作于易,看来是大事也必定作于细,要“早从事焉”,否则,便免不了要步蔡桓公的后尘。

浮躁是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当今世界经济迅速发展,是,有很多企业由辉煌走向衰败,存活不到几十年,有的甚至只有几年,这是一个很严酷的现实。有的企业只注重企业如何扩大、增强的问题,而没有静下心来去研究市场、研究产品、研究企业制度。

某种产品刚一兴起,类似产品一哄而上。有些企业盲目投资扩张,头脑发热,看不到企业经营的风险。前几年,秦池老窖,把巨资投入了广告中,仅凭一个广告就想让自己的企业翻上几番,结果事与愿违。

2003年重庆开县的井喷事故,正是由于在事前准备和事后抢救中的一些小事上的疏漏,才导致234人死亡,900多人受伤的不幸伤害。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在比较中日两个民族的认真精神时曾说:“如果让一个日本人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人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每天都会坚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让一个中国人去做,那么他在第~天可能擦六遍,第二天可能擦六遍,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会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后来,就不了了之。”这也许是日本产品能够争霸全球的根本原因,虽然事情小,但是,认真的精神足以支撑起一个世界经济强国。这就是日本人给我们的启示。

要经营管理好企业,就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从小事做起,拒绝浮躁,把每一件事做细,做透。

注意观察,防微杜渐,也是管理者必须做的工作,韩非子还讲述这样一个传说。相传纣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太师箕子见了便恐惧起来。在他看来,使用象牙筷子决不会放到泥碗里,必定要放在犀牛角或玉石做成的杯子里;有了象牙筷子和玉杯,决不会喝大豆必定要吃牦牛、大象和豹子的肉;吃牦牛、大象和豹子的胎,决不会穿粗麻布短衣坐在茅屋下进餐,必定要穿着织锦绸衣、扩建宫室高台。箕子说:“我害怕它的结果,所以恐惧这个开端。”果然,过了五年,纣王做肉林、设铜烙炮肉,登上酒糟堆成的山,去欣赏下面的酒池。纣于是灭亡了。

所以,箕子看见象牙筷子便知道天下将有大祸。韩非子说:“能够看到细微末节的叫做明察。”由小可以见大,由近可以见远,由始可以察终,由今天可以预料明天。韩非子说: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日:见小日明。能发现和关注细微末节的小事也就能做好管理天下的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