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法家的法术管理——领导者的权与势
9239900000011

第11章 安危之道(1)

一、维护安定和秩序之法

无意度为,七日有信而无诈。

维护企业秩序的方法有七种:一是依据人的是非决定赏罚。军有军法,家有家规。纪律是领导者意图得以实现的保征。领导者和下属都必须严格遵守制度。公司制定出来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能成为摆设。作为领导,你应当以有效的手段保证其得以贯彻落实,以制度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加以惩治或奖励,坚决执行。管理工作只有得到执行者的拥护才是正确的管理。

二是依据人的善恶给予福祸。这是管理者平衡下级的一种有力的工具。不良的情绪,积累久了容易出事。个人的牢骚积久了会引起社会动荡。在一个团队里,员工的挫折感产生以后,就必须及时引导或让其宣泄出来。当员工感受到心头憋闷时,管理者应创造条件使他们得到宣泄。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摆脱挫折感的困扰,重新焕发工作热情。

三是依据法律制度判决生死。一个集体,必须形成良好的风气才能成大事。凡有害群之马,一定要及时开除出员工队伍,以防微杜渐。必须形成良好的风气才能成大事。曾国藩特别强调风气的要性,他手下的湘军吏治清明,管理严格,他说:“余亦深知驭军驭吏皆莫先于严。”四是对贤圣与不肖的人不表现出喜爱与厌恶。领导待人要持以公正,对待下属更应该如此。只有做到一碗水端平,才能服众。

所谓用人要公,是指使用人才时应当以企业整体目标或多数人的心愿及利益为目的。只有用人以公,下属才能有平衡感,有希望,有苦干精神。领导所制定的计划和策略才能让下属一丝不苟地去完成。否则,下属就会在企业领导“私欲”的支配下,成为工作机器。

“用人以公”客观上能够激发下属的集体意识和群体力量。因为公正本身是重要的条件。

五是对聪明人和愚人不做赞扬与责难。领导带领自己的团队有所成绩之后,应该与下属分享功劳,分享成功的幸福和喜悦。如果领导能乐于和下属分享成功的荣耀,下属做事也会分外卖力,希望下次也一样成功。人人做事都希望被人肯定,即使工作未必成功,但始终是卖了力,也不希望被人忽视。但是,仅仅赞扬和批评就会引起其他员工的妒嫉,应该直接给予物质奖励。古代的领导者多把钱财花在志士能人身上,对职员过于吝啬的后果并不好。领导要多谢自己的下属,并庆幸自己有一班如此拼搏的下属。事实上功劳归谁管理者都清楚,只是管理者应该与他人多多分享。

六是依据客观标准办事不做主观猜度。在做决策之前,一定要好好调查,全面分析。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尤其是不同意见。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做决策。想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往往并不容易,有时管理者会受到身边人的蒙蔽,有时会受到个人好恶的影响,有时会只见其一,不及其余。

七是守信用不欺诈。“必诚必信”,做人必须诚实守信。诚实是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守信是恪守信约,说到做到。我们常说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讲的就是做人处世的信用度。一个不讲信用的管理者,不会赢得信任。在管理工作中,做广告做宣传,树立在公众中的形象,就是想提高公司、企业的信用度。信用度高了,人们才会相信你,和你有来往,成交生意,企业才能发展起来。顾炎武曾以诗言志,“生来一诺比黄金,哪肯风尘负此心”,表达自己坚守信用的态度。

为了防止失信,为人办事要量力而行,不要做“言过其实”的许诺。因为,诺言能否兑现除了个人努力的问题,还有一个客观条件因素的制约。平时可以办到的事,由于客观环境变化了,一时又办不到,这种情形是常有的事。

二、危机的25个征兆

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

浅薄而易见,漏泄而无藏,不能周密而通群臣之语者,可亡也。

《弊非子·亡征》很刚而不和,愎诔而好胜,不顾社程而轻为自信者,可亡也。

作为管理者,随时都在危险之中,偌大一个企业要管理,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应付,还要随时防范身边的小人搞阴谋诡计,颠覆和推翻自己,所以,一个领导的日子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好过。一着不慎,便身败名裂。

有鉴于此,韩非子给管理者提出了关于危机的忠告。管理发生危机,大抵有如下一些征兆:1.在小企业里,如果领导能力差,下级的能力强,领导的权力轻,下级的权势却很重,这样就容易导致下级不服从上级的矛盾,结果员工也不知道服从谁的命令了。

2.不重视制度建设,管理层内部勾心斗角,不努力搞好自己分内的事,只想获得外援。管理必须有法可依,如果没有制度,大家各说各有理,当然容易乱套。

3.领导层是一群书呆子,喜好所谓学术活动,说得多做得少,业务无人抓,员工只好在外干私活。管理的精髓在于理论联系实际。4.喜好建筑豪华的建筑,购置昂贵的小车,肆意挥霍浪费,增加企业的负担。

5.迷信邪教,尊奉鬼神,办事要选良辰吉日,这只能说明领导者无知和无能。

6.领导听取意见只认官职大小,不加以考察验证,不重视与下沟通,不沟通领导就会变得闭塞,容易形成瞎指挥。

7.不能任人唯贤的企业,职务可以通过个人关系或通过行贿得到,这样人才就不愿意留在这样的企业中效力,因为他们觉得前途无望。

8.管理者不能办事拖沓而没有成效,软弱胆怯而缺乏当机立断的气魄,心中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因而作不出决定性意见的领导,不能把管理搞好。

9.管理者头脑简单,不注意保密、泄露机要,将下级私下打上来的小报告公开通报。下次谁要对这样的领导说真话,谁就是傻瓜。

10.不听劝谏却自以为是,不顾企业的安危,而轻易盲目自信,这样企业也会有败亡的危险。

11.企业内有杰出人才不用,却要到国外引进人才;选拔人才不是根据严格的考核调试,而是根据名气大小;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引进人士的待遇总是要超过常年在本国效力的人士。

12.狂妄自大,不自量力;企业乱得一场糊涂,自我感觉还很好;不看自己的实力,却轻视来自同行业竞争的威胁,这样就会导致鸡蛋碰石头。

13.企业小,力量弱,却不肯埋头苦干,处于防守的地位,却偏要挑战强敌,这是自取灭亡。

14.经常更换领导层,下级就会考虑另作打算。因为大家都人心惶惶。

15.管理者胆小怕事,不敢坚持自己的立场;虽然早就看出问题却优柔寡断,知道应该怎么做也下过决心,这样执行力就弱。

16.管理层中有两个强人争权,各自培植自己的力量,争权夺势,这样就不会把精力集中在发展上。

17.管理者听信身边宠信的小人的意见,引起管理层和员工不满,员工的积极性遭到打击。

18.管理者怠慢侮辱属下,对父辈兄长无礼,对员工的劳累不加体恤,员工就不会忠诚。

19.管理者喜欢以自己的小聪明改动制度,时常用自己的私行扰乱制度的执行,朝令夕改,政策前后矛盾,这样制度就会成为一纸空文。

20.没有很好的地理优势,也没有雄厚的资金积累,缺少核心技术,这样的企业没有竞争力。

21.管理者没有很好的接班人,让没有能力的人掌权,结果导致下级掌握实权,管理就容易乱套。

22.管理者性情偏激而急躁,处理事情轻率而好冲动,脾气暴躁轻易发怒而不考虑前因后果,违背了科学管理的原则。

23.左膀右臂之间相互嫉妒,搞得员工也互相攻击,对这样的人,管理者却听之任之。当断则断,一山不容二虎。

24.出身于权贵之家的人被重用,有功的人却被罢免;徒有虚名的人受到举拔,而多年勤勤恳恳工作的人却得不到重用,拉关系讲人情,人才就会失去钻研业务的动力。

25.见到对企业有利的事不去争取,听到对企业有害的事不加以防备,管理方面一窍不通,这是管理者的严重失职。

韩非子说:大树之所以被折断,肯定是内部被虫蛀了;墙壁之所以倒塌,肯定是里面有了裂缝。但是,蛀空了大树不遇到大风也未必折断,有裂缝的墙不遇到大雨也未必倒塌。

管理一个部门,不要被暂时的平安蒙蔽了眼睛,要时刻警惕,一旦时机成熟,危机就不可避免了。

三、企业的六种危道

《韩非子·安危》危道:_曰斫削于绳之内,二日断割于法之外,三曰利人之所害,:四曰乐人之所祸,五日危人于所安,六曰所爱不亲、所恶不疏。

使企业危机的错误行为有六种:一是循私枉法,破坏法度。韩非子认为:商汤和周武王都反了法度,他们自立为天子,天下的人都称赞他们,所以天下至今都得不到治理。

领导应该把法度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贤能的人置于法度之上。贤能的大臣应该能够治理混乱的企业,使卑微的领导受到尊敬。如果没有法度,贤能的儿子不为父亲办事,大臣不为领导效劳,反而会危害父亲或领导。

商汤、周武王的行为,坏了天下的法度,没有遵循治天下的一般法则,影响到现在的领导用人也没有法则,所以田氏篡夺了齐国的政权,戴氏篡夺了宋国的政权,都是用了所谓贤能而有智慧的人,根本是因为破坏了法度。

二是超越法律,随意裁决。凭借私心的好恶去管理企业,是最大的弊端,这样的管理者如同自私的领导。在治国的时候,自以为能治。管理者过于自信或自卑都会导致以心治国的情况,这样危害极大。因为以心治企业会主观随意,管理者的欢乐和悲愁影响管理企业的方针和政策。人们随着管理者的心思和行为摆动,结果无所适从。凭借个人的好恶,必然会放弃法术,管理就会杂乱无章。企业没有统一的部署,使下级和员工没有一致的步伐,企业就没有个有序的管理。韩非子说:放弃法术以心治国。再高明的领导也是治不好企业的,使用规矩,只有一般才能的领导谨守法术治国,也可以做到万无一失。

三是害人以得利,就是想通过陷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利益。有一次,韩昭侯洗澡的时候发现澡盆里被人放上了一些石子。韩昭侯不动声色,私下问左右的人:“这位负责我洗澡的人如果免职了,有没有接任的人?”左右的人说:“已经确定过一个接班人。”韩昭侯说:“好!你去把那个家伙叫来,”那人来了之后,郊昭侯便大声呵斥到:“你好大的胆子!为什么要在我的澡盆里放石子?”那人面如土色,如实招供说:“我该死,我是等不及了,想让您把现任管洗澡的人免职,让我抢班上岗,早点得到这份工作,才干出这等缺德事。”这正是欲害人而先害己。

四是不对危机加以警觉。齐景公问大臣:“现在市场上什么东西贵,什么东西便宜啊?”大臣说:“现在市场上普通人穿的鞋子很便宜。但是有一种特殊的鞋子叫踊,是专供受过断足之刑的人穿的,那东西很贵。”“怎么会这样呢?”齐最公不解地问。“因为现在好多人都被断过足,所以,踊供不应求啊!”齐景公听了吓一跳:“原来是这样!看来寡人是太残暴!”于是齐景公立即下令,减去了五种刑罚。

事实上,刑罚如果运用得当,虽多也无妨;如果运用不得当,虽少也不好。容忍坏人和犯罪分子,他们就伤害善良的老百姓。如果放松刑罚,实行仁慈宽松的政策,实际上是有利于坏人,伤害了好人。

五是不要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憎恶。郑庄公打算提拔高渠弥担任郑国执政的卿相。但是郑庄公的大儿子,也就是后来的郑昭公,很憎恶高渠弥。就向父亲劝谏,叫父亲不要提拔高渠弥。可是郑庄公不听,还是提拔了高渠弥。等到郑昭公即位后,高渠弥担心郑昭公会把自己杀掉,就先下手为强,把郑昭公给杀了,然后立公子变为国君。高渠弥之所以没有死在前面,就是因为他对憎恶自己的人报复及时,而且报复到位。公子因怎么能批评他报复过分呢?郑昭公作为领导,本不应当把自己的憎恶表现出来让人知道。某人知道领导憎恶他,就容易想办法打主意,用阴谋诡计来对付领导,领导就危险了。

六是不要因为找到了贤人,管理者自己可以高枕无忧了。卫灵公的时候,弥子瑕在卫国专权,一手遮天。卫灵公很反感。有一天,一位艺人来为卫灵公作表演,他见了卫灵公就说:“我的梦终于应验了!我昨天做梦见到了灶君,今天果然见到了您。”灵公大怒:“放肆!我听人们说,见到领导,应当是梦见太阳,怎么会是梦见灶君呢?”艺人回答说:“太阳普照天下,无论什么物体都挡不住他的光芒,而灶君呢,那灶堂口就那么点儿大,只要一个人挡在灶堂口,后面的人就看不见里面的火光了。如今是不是有那么一个人,挡住了国君您的光芒呢?如果是那样的话,我昨天梦见灶君,就不奇怪了!”卫灵公若有所悟,于是疏远了弥子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