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军事史上传奇丛书:漫长的征程-军事史上的远征
9199500000012

第12章 上古晚期的军事远征(5)

行进途中,西吉斯提再次提醒瓦鲁斯,不能疏忽大意,瓦鲁斯仍旧不听。队伍很快进入沼泽和森林之中,作盘旋前进。忽然,阿尔米纽斯不见了,同时接到报告,前卫部队遭到阻止。这正是日耳曼人的起义信号。直到这时,瓦鲁斯才如梦初醒,立即命令部队改道,沿多仑的隘路直接向阿里索进发。但由于有大量的辎重和行李相随,还有眷属同行,行动十分缓慢,加之听到起义的消息,人心惶惶,眷属们吵吵嚷嚷,使本来就缓慢的队伍更难以加速。罗马军正在森林里砍树寻路,不料暴雨从天而降,地面路滑难走,被暴雨折断了的枯树烂枝不断地打在罗马人的头上,军队秩序混乱,车辆难于前进,十分狼狈。突然,阿尔米纽斯率领起义军出现在面前,对罗马军队发起进攻,密集的标枪和箭石射向罗马人。瓦鲁斯命令队伍反击,组织一部分士兵坚持抵抗,一部分士兵迅速利用一个小高地构筑设防营地,总算顶住了起义军的攻击。为了迅速摆脱起义军的围攻,第二天上午,瓦鲁斯命令士兵赶快焚烧车辆,之后整理队伍,准备轻装撤退,并派一部分士兵作掩护。但是,队伍在森林中行走了一天,却仍然没有走出森林,他们迷失了方向。就在这时,起义军又出现了,他们又一次发动进攻,使瓦鲁斯的军队再受损失。

第三天上午,罗马军继续组织前进,行至途中,又遇到特大暴雨。大家在泥泞中艰难地步行,齐膝深的雨水使之难以立足。大雨损坏了他们的兵器,浸透了士兵手中的防盾牌,弓弩和标枪也无法使用。正在这时,阿尔米纽斯再次率领起义队伍向罗马人冲来,罗马军难以抵挡,纷纷逃跑,队伍乱成一片。起义军紧追猛杀,瓦鲁斯和其他一些高级将领纷纷自杀。罗马的3个军团被消灭。

之后,起义军接着又向阿里索进攻,很快将阿里索包围。驻守阿里索的罗马军团奋力抵抗,在一天夜里冲破义军重围,迅速与在爱提拉的罗马军团会合,力量加强。起义军未加追赶,自行撤退。

瓦鲁斯战败自杀的消息传到罗马,罗马君主奥古斯都痛心疾首。3个罗马精锐集团的损失对奥古斯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条陀堡森林大战之后,日耳曼人摆脱了罗马的统治,获得了独立。

罗马远征日耳曼虽以失败告终,但对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条陀堡森林大战是世界历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大战,它使日耳曼人摆脱罗马统治,获得了独立。此后,整个莱茵河以东地区又重归日耳曼人,罗马北部边境确定在沿莱茵河与多瑙河以南一带。日耳曼人反抗罗马的斗争能取得胜利,主要原因是,这是被征服地区居民反抗征服者的正义战争。起义者利用罗马统帅骄傲轻敌的弱点,选择有利地形,对敌人予以攻击,加之天公作美,使不熟悉道路的罗马人受到暴雨袭击,最后被起义军彻底消灭。

§§§第六节犹太战争

犹太战争,是公元1世纪前后发生的犹太人民反抗罗马帝国统治的两次伟大起义。罗马先后派出远征大军进行镇压,结果犹太人民寡不敌众,惨遭失败。战争中犹太民族遭到血腥屠杀,国破家亡,被掠为奴,四处飘零,开始了一个伟大民族悲壮的全球流浪史。

公元前1012年,大卫征服了犹太王国,建立了统一的以色列国家,定都耶路撒冷,国势达到鼎盛。在其子所罗门统治时期(前972~前932年),建成了耶路撒冷第一圣殿。这时的以色列虽不能凭武力称霸,却也能以外交和经济联系而成为西亚南疆颇负盛名的繁荣之邦。但好景不长,所罗门死后,国家南北分裂,以色列定都撒马利亚,犹太则仍以耶路撒冷为都,两国对峙局面维持200年之久。公元前721年,亚述国王萨尔贡二世攻陷撒马利亚,灭了以色列,并掳走27 290人。南方的犹太国靠耶路撒冷的坚固城防虽免灭顶之灾,但仍被迫臣服于亚述。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摧毁了耶路撒冷城,圣殿遭洗劫焚毁,犹太王被挖去眼睛,系上锁链,举族解送巴比伦,在那里作为囚徒生活达半个世纪。公元前539年,巴比伦王国被波斯消灭。波斯人出于进攻埃及需拉拢人心的战略考虑,把犹太人送回巴勒斯坦,允许他们在耶路撒冷再建圣殿、恢复家园。后来,经过亚历山大的入侵、托勒密王朝的管辖和玛卡贝王朝的统治之后,犹太人所生息的巴勒斯坦地区于公元前65年又被罗马铁蹄所灭,犹太人的国家不复存在。

罗马帝国将巴勒斯坦地区设为犹太省,对犹太人进行压榨和奴役。繁重的苛捐杂税和官吏的暴戾无道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强烈不满。公元66年,罗马总督野蛮地劫掠了犹太人奉为神圣的耶路撒冷神殿及其宝库。本来就极端痛恨罗马统治的犹太人民,见到罗马人洗劫圣地的野蛮暴行,实在忍无可忍,于是纷纷拿起武器,起来反抗。

犹太人起义的主力是城市贫民、中层市民和农民,狂热党徒杰罗特和短刀党徒西卡里领导了这次起义。起义军消灭了耶路撒冷城的罗马敌军和地方贵族,并占领该城。

公元66年11月,罗马远征讨伐队和诸属国国王的军队均被起义军彻底击败。于是,尼禄皇帝派大将韦帕芗统领大军6万人征讨犹太起义军。公元67年,罗马军队侵入加利利地区,遭到6.5万犹太起义军的顽强反抗,未获成功。

公元69年,韦帕芗当上罗马帝国皇帝,遂命其子第度全力进攻。公元70年4月,罗马大军围攻耶路撒冷城。为保卫这座圣城,起义军民英勇战斗,作出巨大牺牲。第度竭尽全力始得破城,接着便对犹太人进行残酷镇压,被钉在十字架上处死的起义者不计其数,被卖为奴者达7万之众。据说,此次犹太战争中起义人民死难者多达110万,耶路撒冷古城惨遭蹂躏,圣殿被洗劫一空,七宝烛台等圣物被运往罗马。罗马曾为纪念这次胜利建立凯旋门。

但是,起义军的反抗斗争仍未中断,起义军余部继续坚持斗争了好几年。公元73年,起义军最后一座堡垒马萨达要塞被攻陷,起义军杀死自己的妻儿之后,集体自杀,壮烈牺牲,第一次起义宣告结束。

由于罗马帝国推行高压政策,犹太人的反抗怒潮终于在公元131年汇成又一次大规模起义。公元131年,哈德良皇帝禁止犹太教徒举行割礼和阅读犹太律法,要在耶路撒冷城建立罗马殖民地和罗马神庙,并把犹太人赶出圣城。犹太人面对国家被灭、圣城被占的严重危险,忍无可忍,终于在“晨星之子”西门的领导下揭竿而起。起义群众达20万之众,他们占领罗马殖民地,杀死殖民者,攻城陷镇,势头迅猛。哈德良皇帝派大批军队疯狂镇压,以毁灭性的军事行动征伐3年,毁灭城市50余座、村庄近1 000个,屠杀犹太人达58万。

“晨星之子”西门领导的起义壮举为犹太民族树立了斗争不息的榜样,也使罗马当局下决心斩草除根,不让起义重演。公元135年,耶路撒冷城被彻底破坏,遗址翻耕成田。杀戮之后残存的人民多被掳掠为奴,整个巴勒斯坦田园荒芜,庐舍为墟。于是犹太人开始了背井离乡、流浪异地的长期民族漂泊史。

罗马帝国远征犹太,前后延续7 年,彻底地暴露了罗马帝国黄金时代的残暴本性,也树立了犹太人为保家卫国、捍卫自由和独立而英勇斗争的光辉典范。但由于敌人的强大和凶残,敌我力量悬殊巨大,两次犹太人起义终被镇压。犹太战争,罗马帝国把一场镇压起义的征讨发展到灭绝种族、铲除国家的极端战争,给犹太民族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