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军事史上传奇丛书:漫长的征程-军事史上的远征
9199500000011

第11章 上古晚期的军事远征(4)

为了巩固自己在高卢行省取得的成果,恺撒认为,莱茵河对岸的日耳曼人和布列塔尼亚的凯尔特人是罗马新行省边界上经常的威胁。于是,在公元前56年至公元前55年的春天,日耳曼人携妻子儿女渡过莱茵河下游,以寻求居住的空地时,恺撒借谈判之机消灭了大部分日耳曼人,少数人过河之后在苏刚布利人的部落里落脚。恺撒渡过莱茵河,企图恐吓日耳曼人并阻止日耳曼人以后再犯莱茵边界。但因苏刚布利人已撤退到内地,恺撒只得在莱茵河右岸停留了18天,然后返回。

公元前55年秋天,恺撒又借口布列塔尼亚人多次帮助过高卢人而对之开战。他率领2个军团在岛上登陆,遭到当地居民的强烈反抗,而罗马舰队又受到风暴袭击,许多船被撞得粉碎,其余的一些,由于失掉了缆绳、铁锚和其他索具,也不能再用来航行。恺撒不得不回师。

公元前54年春天,恺撒再度出征。他率领800只船只组成的舰队和5个军团渡过海峡。布列塔尼人在其首领卡喜维劳恩努斯的组织下进行抵抗,但终于被击败,被迫臣服,并向罗马人交出人质,保证日后交纳贡物。公元前54年至公元前53年冬天,在别尔盖人居住的地区爆发起义,罗马的2个军团几乎被起义者全歼。恺撒闻讯,急忙赶来救援,将起义者残酷镇压下去。

公元前53年至公元前52年冬天,高卢爆发大规模起义,阿维尔尼人部落的维尔琴盖托里克斯成为反罗马派的领袖,起义者宣布维尔琴盖托里克斯为阿维尔尼人的国王和全高卢的领袖。

正在意大利的恺撒火速赶回高卢。他集中自己的队伍打击起义者。自己亲率6个军团突入阿维尔尼人的地区,并且迅速进抵其首府盖尔哥维亚附近。维尔琴盖托里克斯在城内储集了大量的粮食,又在自己的城下筑有设防营地,使恺撒围攻不成而撤退。

随后,恺撒与从塞纳河流域方面退下来的拉频努斯会师,联合向南推进,维尔琴盖托里克斯率骑兵进攻罗马军。骑兵被分成三支,两支列好阵势,摆在两侧示威,一支开始拦在头里,截阻罗马军。恺撒也将自己的骑兵分成三支,前往迎战,同时将辎重拉回到军团中间。经过一番较量,高卢骑兵被击溃。

公元前52年,在高卢中部的阿列吉亚城的附近,双方进行了一次决定性的战役。战前,罗马人在阵前挖了3道宽阔的壕沟和无数的陷阱。每条壕沟之间的距离为100公尺,中间一条灌满了水。壕沟后面耸立着壁垒,壁垒上面每隔25英尺建立一座多层楼塔,最上层可以瞭望,下面几层可以隐蔽很多士兵和各种投掷武器。壕沟内侧是栅栏,再后面为罗马军营。罗马人试图以此阻止高卢人。

高卢人在维尔琴盖托里克斯的指挥下,首先抢占高地,然后用泥土和树枝填满了壕沟和陷阱,迅速接近罗马人的壁垒。随后,一个大队由勇士排成龟甲阵勇猛地冲向罗马人的栅栏跟前,弓箭手和投掷手又从高地向罗马军营投射武器,很多罗马人被箭和标枪杀伤。

恺撒看见起义军快冲到栅栏时,立即命其后卫部队绕过山地,从后面迂回到高卢人的营地,焚烧其军营。起义者立即后撤,被罗马军击溃。之后,起义军退回阿列吉亚城内,开始设防营地。恺撒则令士兵筑造围墙,包围了阿列吉亚。

维尔琴盖托里克斯派自己的骑兵冲出封锁,各人都回到自己的国土,招募战士,组织粮食供应。因为在阿列吉亚有卫戍部队8万多人,加上城内公民,人数不少。而现在粮食只够30天之用的了。很快,从四面八方集合起来的高卢大军20万人来援救阿列吉亚了,高卢人在一个地方突破了罗马人的防线,但很快被拉频努斯击退。饥饿迫使高卢人投降罗马。维尔琴盖托里克斯后被处死。

到公元前51年,高卢的起义都被镇压了下去,山北高卢并入罗马版图,至此,高卢战争结束。

高卢战争中,恺撒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天才,虽所属兵力不多,但他大量使用雇佣军,以夷制夷,因而能够打败高卢人。在整个战争中,恺撒共征服了300多个部落,占领800多座城市,和300多万人作战,其中歼灭100万人,俘获100万人,并夺得了大量的战利品,取得了重大胜利。

罗马远征高卢的胜利,为罗马共和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大量的奴隶与财富源源流入罗马,刺激了罗马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丰饶的高卢地区从此归属于罗马版图,使罗马的疆土扩展到莱茵河西岸和比利牛斯山脉以东,并远至不列颠。同时,高卢战争的胜利,给恺撒带来了极高的荣誉,为他在罗马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独揽大权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第五节罗马远征日耳曼

日耳曼战争,是指罗马帝国初期向外扩张,日耳曼人惨遭蹂躏,在罗马帝国的压榨下,日耳曼人团结起来,揭起了一场反抗罗马统治的斗争。

罗马帝国建国后,对外积极推行侵略战争。在罗马帝国西部,罗马进行了一系列的征战。从公元前16年起,罗马进军阿尔卑斯山东部和多瑙河上游地区,公元前12年以后,又征服了多瑙河中下游地区。与此同时,又从公元前12年至公元5年用了8年的时间将莱茵河与易北河之间的地区吞并,于公元5年在此设立日耳曼行省。

罗马帝国的对外征服不断遭到被征服者的强烈反抗,日耳曼人的反抗斗争尤为激烈。公元9年,罗马帝国派瓦鲁斯到日耳曼行省去担任镇守。瓦鲁斯到任后,对日耳曼人施行残暴统治,贪婪地榨取日耳曼人的钱财,用以奢侈享受,并将烦琐的罗马诉讼程序在日耳曼人中强制推行,对性格暴躁的日耳曼人采取苛刻残暴的统治手段,激起日耳曼平民和贵族的极度不满。在阿尔米纽斯的带领下,日耳曼人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罗马斗争。

起义者领袖阿尔米纽斯,曾在罗马军队中服役,并被提升为骑兵军官,获得罗马公民资格,后又被调到瓦鲁斯军队的司令部工作,十分了解罗马军事和军情,熟知瓦鲁斯的行动。瓦鲁斯在日耳曼的军队共有5个军团,平时均分布于许多地方,从事伐木、架桥和筑路等军事后勤工作。因日耳曼人长期默默忍受压迫,瓦鲁斯在思想上放松了警惕。9月,瓦鲁斯准备带领3个军团和同盟军,从易北河西部的威悉河的夏季营地移向阿里索地区的冬季营地。阿尔米纽斯决定趁瓦鲁斯回阿里索时,将起义队伍埋伏在从威悉河到阿里索之间的条陀堡森林地带,一举歼灭瓦鲁斯。

阿尔米纽斯的叔父西吉斯提是瓦鲁斯的忠实拥护者。他向瓦鲁斯告密,供出起义计划和起义领袖,出卖了阿尔米纽斯。但是,瓦鲁斯不相信这是事实,反认为西吉斯提诬陷好人,想暗害其侄子。因为阿尔米纽斯一直未离开瓦鲁斯,甚至现在仍跟随着他。就这样,约在9月底10月初,瓦鲁斯带领3个军团约2万人马,还带着大量行李、辎重和眷属,按原计划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