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内射作用
内射作用是一种与外射作用相反的心理防卫术。它是将外界的吸收到自己的内心,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的一种心理防卫术。事实上,人们的思维及行为,往往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的心理活动。特别是在早期的人格发展过程中,婴幼儿最易吸收、学习别人,特别是自己父母的言行与思维,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人格。
“孟母三迁”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故事。就是现在,人们在搬家时,也无不事先探听周围邻居各方面的情况。至于孟母为何三迁,大家又为何如此关心周围的环境,理由很简单,因为懂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这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现象,就是内射作用的结果。
内射作用通常是毫无选择性地、广泛地吸收外界的东西。但有时却是通过特别的心理动机,有选择性地吸收、模仿某些特殊的人或物,我们将其称为仿同作用。“仿同”是指一种吸收或顺从另外一个人或团体的态度或行为的倾向。当个体欲吸收他人的以增强自己的能力、安全,以及接纳等方面的感受时,就可采取仿同的心理防卫术。比如说,女孩子因喜欢、羡慕妈妈,结果模仿妈妈,学妈妈擦口红,穿妈妈的鞋和衣服等。通过仿同,有助于小孩性格发展的成熟。
一般说来,仿同的动机是爱慕,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有时却是由2种心理防卫机制而产生的。举例来说,一少女自称生平最讨厌遇事大声吼叫的女人,可是自己遇到了生气的事,却总是控制不住大吼大叫,而事后又每每因其失态而懊悔。经深入查询,发现这个女孩有一个非常专横的母亲和一个非常柔顺的父亲。对于家中的事情,父母之间一旦存在意见分歧时,只要母亲大声一吼,父亲就俯首称是,照母亲的意思去做。做女儿的生长在这种环境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认知,即遇到问题不分对错,只要谁的声音大,谁就得胜。虽然她理智上知道大声吼叫是不好的,但是在潜意识中,却处处模仿她母亲的粗陋行为,因为她觉得这才是制胜之道。一方面她对母亲的这种行为很反感,另一方面又觉得这是应付困境的好办法,只要她面临困境时就大声吼叫。这种一方面感到反感,另一方面又去仿同的现象,称之为“反感性仿同作用”。
仿同的心理防卫使用过甚或仿同了错误的模式,其行为反而会变得不正常。充满矛盾的仿同,有时易导致多重性格。上述这些仿同现象,基本上源于“内射”作用。因内射作用主要是婴儿早期心理机制的特点,是人格未成熟时所表现出的心理活动,故内射作用被认为是不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之一。
五、退行作用
退行作用是指回复到原先幼稚行为的一种心理防卫术。我们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的人格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走向成熟的。因此,人在长大以后,应付事情的方式会有很大改变,比较成熟。
比方说,小孩一旦有了排泄的欲望,就会随地大小便,而成人则会考虑到适当的地点或时间;小孩一遇到不如意之事,就痛哭流涕,而成人则会因需要懂得“饮泣吞声”或“强抑悲痛”,甚至强颜欢笑,即既要考虑到什么是社会可接受的行为方式,也要考虑怎样的反应才有效且合适。不过,有时人们在遇到事情后,会放弃已经达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恢复使用原先较幼稚的方式去应付困难,或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就是退行作用或退行现象。
这种现象,是在遭受外部压力和内心冲突不能处理时,借此退回到幼稚行为以使自己感到舒服、安慰的一种心理防卫法。这种现象各年龄阶段均可看到。由于环境的刺激,儿童会放弃已经养成的习惯而恢复到更小时候的水平。例如有一个5岁孩童,本来已经学会了自行大小便。后来突然开始尿裤子、尿床。为此,他母亲烦恼异常。经过仔细分析,才了解到这家就近添了一婴儿,母亲把全部精力都放到了小弟弟身上,整天“端屎端尿”,而无暇顾及“不惹麻烦”、“能自己照顾自己”的“乖哥哥”。这个男孩子发觉不能像从前一样获得父母亲的照顾,乃改为退行。
事实上,人一生中,难免有重回到未成熟时代的表现以重温旧梦获取满足的时候,只要无伤大雅,均可不用进行心理调节。比如,父亲与孩子捉迷藏,像个小孩子似的趴在地上玩。这种短时间、暂时性的退行现象不但是正常的而且是极其需要的。
可是假如一个人遇到困难时,常常退行,使用较原始而幼稚的方法应付困难,或利用自己的退行来获得他人的同情和照顾,以避免面对的现实问题或痛苦,就成了心理问题了。因为退行作用毕竟是一种逃避行为而不是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况且不成熟的行为几乎无法避免地把困难加重得越发不可收拾。
假如一个人在小时候遇到困难时,常发生头痛、肚子痛、手脚麻木等现象,且一头痛就可不去上学,肚子一痛就不用考试,手脚一麻父母就会特别照顾。到长大以后,遇到不能应付的困难时,就易退行,采用同样的方法处理,而“产生”头痛、肚子痛等现象,以此逃避现实的困难。
六、幻想作用
幻想作用是指一个人遇到现实困难时,因无法处理而利用幻想的方法,使自己从现实中脱离开或存在于幻想的境界中,以其情感与希望任意想象应如何处理其心理上的困难,以得到内心的满足。它是一种与退行作用十分相似的心理防卫术。它可以说是一种部分的、且为思维上的退行现象。
例如,一个在现实中备受欺凌的女孩,她可以想象自己有一天会碰到一位英俊的王子,且助她脱离苦境带来幸福……这是西方童话中的“灰姑娘幻想”。如果一个男孩子觉得处处受大人限制时,往往会沉浸在“孙悟空式”的白日梦中,认为自己如果有七十二变的能耐就好了。对能力弱小的孩子说来,以幻想方式处理其心理问题是正常的现象。但如果一个成人仍然常常采用这种方式应付实际,就是毛病了。特别当他将现实与幻想混为一谈时,就沦为病态了。
理想化作用是幻想作用的表现之一。它是指对另一个人的性格特质或能力估计过高的现象。当一个孩子对父母理想化时,便树立了一种典范且确信自己同样伟大。他自傲而安全地感受到,他的父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他的母亲是最美丽动人的。理想化作用对一个人的安全感有帮助,但会酿成虚幻的自尊,因为理想化作用带有浓厚的自我陶醉色彩。
同其他心理防卫术一样,幻想作用有其积极的一面。比如它能使人获得满足感,使人感到精力充沛和斗志旺盛等。然而,幻想作用也易形成人的陷阱,因为幻想作用往往通过夸大他人的优良表现,从而宽容自己对失望和挫折的反应,形成以他人的成就来代替自己的努力实践的倾向。由于这种满足感是理想化的,而非自己努力的结果,过分使用就会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导致一些实际上和情绪上的困扰。
七、潜抑作用
所谓“潜抑作用”,是指把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念头、感情和冲动不知不觉抑制到潜意识中去的一种心理防卫术。它是种心理防卫机制中最基本的方法。
一般而言,人们都具有将一些所不能忍受或能引起内心挣扎的念头、感情或冲动,在尚未为人觉察之前,便抑制、存储在潜意识中的倾向,以使自己不至于知道,保持心境的安宁。这些存储在潜意识中的念头、感情和冲动,虽不为人知,却可能不知不觉影响到人们的日常行为,往往做出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来。换句话说,潜抑作用乃是把不愉快的心情,在不知不觉中,“有目的地忘却”,以免心情不快。它与通常所谓的“自然遗忘”,即因记忆痕迹的消灭而自然忘掉的情形性质不同。它与压制作用也不一样,压制作用是指有意识地抑制自己认为不该有的冲动与欲望的现象。
潜抑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常可见到,只是不被人注意罢了。比如说,接到一封信,如果信的内容使我们觉得不愉快而不愿意回信时,往往会把回信这件事“忘掉”。在心理治疗过程中,也常常可以发现这种潜抑作用。一位求治者详细地向施治者述说他小时候的事情。从四五岁上幼儿园开始,到如何进小学、念中学……结婚、工作等,事无巨细,说得十分详细。尽管他每次与施治者会谈时,总是试图尽量把过去的生活史详细讲出来,但他却一直到几个月之后,才说出自小时父母分居以后,他一直与母亲同床而眠直到15岁。
当施治者问他为何没将这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讲述出来时,他却大表惊讶地问:“哦?!我没告诉你吗?我以为已经讲过了……”“也许我认为没什么特别的,所以没告诉你……”从心理学观点来分析,他并非忘了,也非故意隐瞒,而是因为他对此事特别敏感,认为自己的毛病是缺乏男子汉气概。而这些问题的成因乃是因为与母亲同床而眠的缘故,心里觉得羞愧、难过。所以,使用心理防卫机制,把有关这件事的记忆及其连带而来的不愉快的感觉,一起潜抑下来。因而他会一时想不起来。
同其他心理防卫术一样,潜抑作用也具有二重性。就其积极方面而言,它能帮助人们控制足以引发罪恶感受的冲动或与道德伦理相违背的念头,以及它能通过一种暂时的“遗忘”来保护受创伤的心灵。但潜抑作用也是一种消极的逃避行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八、转移作用
转移作用是指,把对某一方的情绪反应转移到另一方的心理防卫术。这是人们常有的倾向,即把自己对某一对象的情感,诸如喜爱、憎恶、愤怒等,因某种原因无法向其对象直接发泄,而转移到其他较安全或较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例如:
一位丈夫在办公室里受了上级的责备,一肚子的气因工作而不敢发作,只好忍气吞声。但一回到家中,可能就会对妻子粗声粗气,甚至发一阵子脾气,而做妻子的莫名其妙,一肚子火没处发,刚好小儿子在旁边,便顺手给了儿子一巴掌。儿子平白无故地挨了一巴掌,满腔愤怒,真想回敬一下,但孩子当然不能打妈妈,回头一看,小花狗正在摇尾巴。他走过去抬起脚就给了小花狗一脚……
本来是丈夫受了上级的气,转来转去,最后发到了小狗身上。尽管怒气没有发到本来的对象身上,但因为得到了转移,出了气,心情也就舒展多了。这是因为对某一对象的情感、欲望或态度,是不为自己或社会所接受的,所以把它转而移到另一个比较可以接受的对象身上,以减轻自己精神上的负担,即为“转移作用”。
一般说来,人们所转移的对象,与原来的对象有相似关系,具有代替的性质,像小孩子喜欢吮奶头,长大了没有奶头可吮,便改为吸吮手指头,再大一点时改为咬笔尖,更大时,变成抽香烟或嚼口香糖,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有一位母亲,带着她的2岁孩子来找心理医生咨询。
最近她发现孩子常常抱着自己的小枕头到处跑,怎么打骂都不听。同时,不管在家里或者在外面,常常吵着要枕头,并且常用手指头捏着枕头的角,玩个不停。如果妈妈带他外出,非要拖着一个枕头不可,使妈妈又气又急。后来,心理医生从妈妈那里了解到,这个孩子出生不到半年,妈妈的父亲突然得了重病,为了照顾其父亲,只得把小孩留在家里让丈夫照顾。在这一段时间里,每当小孩哭的时候,丈夫就扔一个枕头让他抱着玩,因此,他无形中养成了习惯,把枕头角当成奶头吮吸,或用手指头去玩弄,把对母亲的依恋转移到了枕头身上。
转移作用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经常出现。求治者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小时候对其重要人物(通常是自己的父亲)所表现的关系,转移到施治者身上,形成了病人与医生的普通医患关系之外的另一种关系,即为“移情关系”,这种关系也是转移作用的一种。
九、反向作用
反向作用是指,采取一种与原意相反的态度或行为的心理防卫术,它是人们为处理一些不能被接受的欲望与冲动所采用的防卫手段。人有许多原始冲动和欲望,由于是自己及社会所不容忍和不许可的,故常被压抑而潜伏到所谓的潜意识之中,不为自我所觉察。这些欲望及冲动虽然被抑制下去,但并未被改变或消除,仍然具有极大的驱动力,随时在伺机爆发。所以为防止这些冲动爆发出来,不得不加强防御。例如:
有位学生因为在学校一言不发而被送来就诊,咨询结果发现他不仅不主动讲话,而且在老师询问或斥责他时,反而用手捂紧嘴巴,因此被认为是精神错乱者,通过反复询问后才得知其不爱讲话的原因:这个学生以前脾气很暴躁、有话必说、有气必发。直到不久以前,一次在发脾气时,他拿刀子威胁表哥,表哥因害怕不慎跌倒而被他的刀子刺成重伤。
他与表哥一起长大,平时感情很好,只因一时冲动,几乎置表哥于死地。他因此后悔不已,从此很怕自己发脾气,见到刀、剪刀等锐器,都要退避三舍,不仅如此,而且会用左手抓紧自己的右手,唯恐一时控制不住,会抓起刀去杀人。至于上课捂住嘴,是因为有一次老师因一件事情而斥责他,他心里很生气,但一觉察到自己在发火时,就惊恐起来,担心会破口大骂老师,甚至动武,所以连忙用手将嘴捂住。
他这种过分小心的行为,是反向作用的典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