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用这样的指导语:“好了,治疗结束了,你可以舒舒服服地睡一觉,睡醒后你一定会精神饱满,头脑清醒。”
催眠治疗的疗程,一般是1~5次,间日或3日1次,3次后每周1次,最多不超过10次,每次半小时左右,疗后还要加紧个别心理治疗,以消除病因。
3.催眠疗法的效果
催眠治疗在精神科及其他科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其主要适应于神经症,如转换性协议脱离、焦虑状态、精神性头痛、神经性抽动症、厌食症,以及胃溃疡、结肠炎、高血压、慢性哮喘、冠状动脉机能不足等。此外,还可作为镇痛手段,在“催眠麻醉”下施行外科手术。
必须指出的是,催眠治疗是一项严肃的工作,与巫医与巫术有严格的区分,亦不可视为儿戏,任意滥用。一般只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医生和精神科医生在出于研究和治疗的需要时,并在求治者自愿配合的情况下,方可使用。而且,催眠疗法除具有疗效快、疗程短的优点外,也有其缺点:①并非任何求治者都能成功地接受催眠治疗;②疗效往往不甚巩固。在使用时必须注意这两点。
建立心理防卫机制
当一个人在心理上受到挫折或出现困难时,有许多方式可以应付与适应。比如,采取行动直接去处理问题、消极地暂时躲避,或退行改用较幼稚的方式去应付等。只要我们认真回想一下,就不难发现在过去诸多经历中屡有此类情况。即在遇到或挫折时,常常会使用一些心理上的措施或应激,不至于引起情绪上的过分痛苦与不安的自我保护方法,我们将其称为心理防卫机制。
心理防卫机制属于一种心理适应性反应,这种反应典型地采用习惯性和潜在意识的方式,以消除或保持一个人的内心焦虑、罪恶感以及失去的自尊心。这种心理防卫机制大都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也就是说,是在不知不觉中使用的。比如“酸葡萄”的故事中,狐狸只吃不到长在高树上的葡萄,便说:“反正是酸葡萄,没什么好吃的。”
用心理防卫观点来解释,也可了解因吃不到葡萄而委屈沮丧时,把葡萄说成是酸的和不好吃的,吃不着(遭受挫折),心理也就不会那么难过了。
一、心理防御机制的功能
每一个人在其行为发展过程中,均会逐渐学会种种防御性反应,以便在自我受到侵袭时,随时采取自动的防卫行为。心理防卫机制具有以下功能:
(1)减低情绪冲突;
(2)从自身内在具有危险的冲动中保卫自己;
(3)缓和伤感经验和情绪的感受;
(4)减轻失望或失望的感受;
(5)消除个人内在态度与外在现实之间的冲突;
(6)协助个体保持其充实感和价值观。
一般说来,心理防卫机制几乎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地使用,并不算毛病,也不是消极之举。因为在我们的生活环境里,处处都会遇到许多挫折与困难,不能一一直接去处理应付,有时便需要依赖心理上的机制和措施来适应。这是一种正常且健康的心理现象。例如,一个人近来常受人欺负,又因无法反抗而难过,遂自我解嘲说:“虎落平原被犬欺。”因为人在受人欺负时,自尊心受到打击,所以在心理上改变一下现实,认为别人是犬,自己是虎。老虎当然比犬强,在心理上获得自我满足,心里也就不那么难过了。但假如把现实情况歪曲得太厉害,把自己当成皇帝,当成神,以弥补自己的自卑感,或将别人都视为敌人,形成妄想状态,与现实完全脱离,则就变成病态了。可见,同一种心理防卫术由于其使用的范围程度有别,便有健康和病态之分。
二、心理防卫机制的4种类型
心理防卫的机制很多,按照个人心理发展程度的成熟性可分为4类:
(1)自恋心理防卫机制。包括否定、歪曲、外射诸法,它是一个人在婴儿早期使用的心理机制。早期婴儿的心理状态,属于自恋的,即只照顾自己,只爱恋自己,不会关心他人,加之婴儿的“自我界限”尚未形成,常轻易地否定、抹杀或歪曲事实,所以这些心理机制即为自恋心理防卫机制。
(2)不成熟心理防卫机制。包括内射、退行、幻想诸法。
(3)神经症性心理防卫机制。是儿童的“自我”机能进一步成熟,在儿童能逐渐分辨什么是自己的冲动、欲望,什么是现实的要求与规范之后,在处理内心挣扎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机制,如“潜抑作用”、“隔离作用”或“反向作用”等。
(4)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指自我发展成熟之后才能表现的防御机制及防御的方法,不但比较有效,而且可以解除或处理现实的困难、满足自我的欲望与本能,也能为一般社会文化所接受,这种成熟的防卫机制包括压抑、升华、利他、幽默诸种。
三、心理防卫术的作用
心理防卫机制有积极与消极两种作用。
(1)其积极作用表现为:对偏激或攻击性行为有缓解作用;能暂时消除内心的痛苦和不安;可能引导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等。例如,升华作用可以将不被社会所接受的动机或行为转变为可接受的动机或行为,使个体心理上获得满足。又如,补偿作用能使人变得更聪明、机敏,能取长补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减轻某些挫折感。
(2)其消极作用主要有:心理防卫机制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并不能真正解决,往往带有一种“自我欺骗”的性质。它常常只起到使人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有时还会使实际问题复杂化,提高心理冲突的程度。
总之,建立心理防卫机制的目的在于处理自己与现实的关系,以消除心理的挫折,求得内心的安宁,是一种“自我”保护方法。虽然方法种类繁多,但互相渗透、互相联系,很少单独作用。而同一心理现象,往往也可使用不同的心理防卫机制来解释和说明。
在通常情况下,一般人常用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也常用社会症心理防卫机制,只是偶尔使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至于神经症患者,虽然也用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但主要还是使用神经症心理防卫机制。只有精神病患者,才使用精神病心理防卫机制。换句话说,随着个人的成熟及其健康状况,每个人都会使用不同水平的心理防卫机制。而从临床心理学来说,心理医生懂得心理防卫机制的原理与方法,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病人的症状和心理问题,对心理治疗极具指导意义。
实现心理防卫的方法
当人遭遇挫折时,常会心情不愉快,甚至痛苦焦虑。为了不让这些不愉快、痛苦的情绪压抑折磨自己,特别是长时间地折磨自己,就要尽量避免或减轻焦虑心理的发生。我们将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学到的某些对付或适应挫折情境的方式称为防卫术。
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一种保持生理、生化活动相对稳定和平衡的能力一样,心理活动也同样具有恢复与保持情绪上的平衡并保持心情安定与稳定的机能,这就是本章所述的心理防卫机制。心理防卫机制本身并非异常或病态心理,但是运用过分或不当,以致阻碍个人对周围社会环境适应,就可能导致心理变态。
通常人们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心理防卫:
一、否定作用
1.否定作用的概念
所谓“否定作用”,是一种否定存在或已发生的事实的潜意识心理防卫术。它是最原始最简单的心理防卫机制,它将已发生而令人不快或痛苦的事情完全否定,以减轻心理上的痛苦。这种防卫术能使个体从难以忍受的思想中逃避,也同样可借此逃避个体难以忍受的愿望、行动、事故,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焦虑。
我们曾注意到,年幼的儿童不慎将花瓶或杯子摔破后,会知道闯了大祸而用双手把眼睛蒙起来,不敢再看已被打破的东西。其情形如同沙漠里的鸵鸟,当被敌人追赶而难以逃脱时,就把头埋进沙里。因为危险在眼前,情感上难以承受,把眼睛蒙起来,抹杀已发生的事实,以免除心理上的负罪或痛苦。这种“眼不见为净”,即为“否定作用”的表现。
2.否定作用的表现
否定作用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见:
(1)父母很可能对自己孩子的生理或心理方面的缺陷尚未察觉或不予承认,哪怕是孩子的缺陷早已人人皆知;
(2)罪犯入监后,在严密的监禁之下,有时也会失去他们对现实的知觉,甚至感到被监禁于己并非事实;
(3)一些接受手术的人有时也会忽略事实,而产生其手足或器官仍然存在的错觉;
(4)患有歇斯底里性麻痹和其他歇斯底里反应的心理症患者,经常会防卫性地否定事实而忽视实际存在的痛苦,甚至以一种欣悦的方式表现出来;
(5)患有忧郁性心理症者,可能不敢面对现实而缺乏感受;
(6)紧张性精神分裂患者可能否定自身的存在,甚至否定整个人类世界的存在。
可见,有些轻微的否定在日常生活中以不足为训的行为表现出来,而有的否定却成为一种严重的精神病症状。
3.否定作用的案例分析
在临床上,也不乏“否定”的例子。
有一位妇女,自幼父母双亡,后来结婚生有一女,她极为疼爱,视其为宝贝和骨肉。但非常不幸,一天女儿因车祸意外死亡,当有人来家里告诉她这个消息时,她不肯信,也不去认尸,坚持认为弄错了人,女儿没有死,放了学就会回来。下午她照常烧好女儿最喜欢吃的饭菜,摆好碗筷,等待女儿回家吃饭。到了晚上,仍照往日习惯,为女儿铺好床,好让女儿一回来就可就寝。她不准丈夫或任何人提及女儿已死的事,也拒绝去办丧事,坚信女儿一切都很好。显然,这位妇女精神已崩溃,把女儿已死之事完全予以否定,欲通过否定作用来避免这件事所带给她的打击和痛苦。
事实上,否定作用并不有使我们完全否定问题存在的事实,只是使我们否定对这些问题存在的注意力而已。不过,有时否定的心理防卫机制可以说是一种在心理压力中保卫自己的感觉,或给人多一点时间作考虑与作决定。然而,不可忽略的是否定作用在一般行为表现上,足以妨碍人们对问题的适应,因为其机理是躲避问题以代替面对问题。
二、歪曲作用
所谓“歪曲作用”,是把外界事实加以曲解、变化以符合内心的需要。歪曲作用无视外界事实,与否定作用有相同的性质,属于精神病的心理防卫机制。因歪曲作用而表现的精神病现象以妄想或幻觉最为常见。妄想是将事实曲解并且坚信不疑,如相信有人危害他、配偶对他不贞、夸大性地相信自己是神或皇帝等。幻觉乃是外界并无刺激,而由脑子里凭空感觉到的声音、影像或触觉等反应,它与现实脱节,严重歪曲了现实。
有一位化验室的技工,突然语无伦次,说他是著名化学家,且最近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还说他是当代某著名女影星的情人。他不仅这样说,而且真的确信。接到一封普通的信,便认为是挪威政府寄来的,是邀请他到挪威去领取诺贝尔化学奖的;由于语无伦次、行为怪异,路人便好奇而取笑他,他却认为在祝贺他当选为某工厂的厂长;听到收音机里女影星唱的歌,则认为是他妻子唱给他听的。
导致其产生虚幻的原因何在?经查询方知他在最近的化学检测考试中名落孙山,比他年轻的同事反而升了级,在心理上受到了极大挫折。更糟的是,女朋友此时也不理睬他了。在这种双重心理打击之下,他的精神彻底崩溃了。因此,他把一些外界所看到、听到的事实加以曲解、变化,以符合内心的需求,用夸大的想法来保护其受挫的自尊心,这是歪曲作用的特例。
三、外射作用
外射作用又叫投射作用,是凭主观想法去推及外界的事实,或把自己的过错归咎于他人的一种心理防卫术。日常生活中常出现这种“外射”现象,即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想法。所谓“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亦多情”,即为此例。中国古代“临渊羡鱼”的故事,是讲二人在潭边看鱼,其中一人道:“老兄,你看这些鱼是多么快乐呀?”另一人却说:“老兄呀,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汝非鱼,焉知鱼之乐)回答道:“老兄呀!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呢?”(汝非我,知我不知鱼之乐)其实鱼乐与不乐,只有鱼自己才知道,而那位老兄不过是把自己的态度和感觉“投射”到鱼身上去罢了。这种把自己的动机、想法、态度或欲望“投射”到外界的客观现实,称之为“外射”。作为心理防卫机制的外射作用,是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感觉或想法外射到别人身上,以避免意识到那些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感觉或想法。比如,一个打架的儿童反责与他争吵的小朋友,说是小朋友先动手,他才还击的;一个心怀偏见的人会否定自己的感受而说他不会愤恨别人,只是别人恨他。
又如,临床中一位病人,在银行工作,常常产生把钞票偷来自己用的念头,但又为产生这种坏念头而惭愧。结果,外射到别人身上,说别人怀疑他有偷用公家钞票的意念。经过这种外射作用之后,他一来不再觉得自己原有偷窃的欲望而觉得不好;二来因别人怀疑他有这个意图,他也就不敢真的去偷公家的钞票,从而达到了自我防卫的目的。
某些外射行为可认为是人们自然而不可避免的失误,是一种人人极其常用的心理防卫术,借此对错误的行为予以饶恕与解脱。但是责怪他人成为一种习惯,总是将自己的过错归咎于他人,就会妨碍我们与他人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不仅干扰了我们看到真实的自己,而且容易对他人形成敌对的、难以容忍的,以及怀疑心重的态度,从而把过错外射到外界及怀疑他人而引起诸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