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把握青少年心理规律
9197200000012

第12章 心理成长篇(4)

二、渴望独立与现实依赖的矛盾

青少年的独立性在现实生活中实在是有限的,其原因如下:

(1)青少年在经济上尚未独立,并无经济来源,尚未步入社会,作为独立成员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例如,18岁以下的青少年还没有公民权,没有选举权被选举权,还必须有法定的保护人。

(2)青少年仍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知识与社会经验不足是青少年的天然弱点。尽管主观上想挣脱成人的束缚,客观上却难以独立承担各种繁重、复杂以及危险的任务。就像《海水下面是泥土》中“我”的这次难忘的生死搏斗,虽是完全依靠自己力量独立斗争的,但他的父亲始终紧跟在他后面,并随时准备给予帮助。其实,父亲对风浪的力量,离海岸的距离,以及孩子的体力、游泳技术不会不作估计。没有这种估计,贸然入海,可能导致无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那种想摆脱成人的控制,采取不正当手段搞钱、搞物以及瞒着成人,又没有充分准备条件下的所谓“独立行动”,恰恰不是独立性的表现,而是货真价实的幼稚。

青少年认识的片面性

那时,聂卫平13岁,正逢九段棋手棍原武雄率领的日本围棋代表团在民族宫与中国队交战。卫平费尽心机,从刘仁同志的秘书——他的一个大棋友那里要到一张“请柬”。于是,他破天荒地连逃了3天学,跑到民族宫去看比赛。第三天,妈妈知道了此事,竟找到民族宫比赛大厅,卫平吓得提着书包躲在厕所里,半天不敢出来。回到家里,母亲勃然大怒,对着卫平挥起了鸡毛掸子。

其实,聂卫平最害怕的并不是鸡毛掸子,而是担心父母将此事告诉陈毅伯伯。作为围棋爱好者的陈毅同志,早就告诫过他:“首先是学好功课,然后才是下围棋。”

一、追求独立的困惑

青少年出现“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望东南,忘看西北”,“只见树木,未见森林”,“只思其利,未想其弊”的事情是很多的,也是不足为怪的。

这首先是因为青少年的知识经验不足,往往根据一方面的认识、一方面的因素、一次经验,形成一种看法,决定一种做法,像这样好的一次观看具有国际水平的围棋比赛的机会,小卫平本可以将此事与老师、家长商量,求得一种较好的解决办法,但是,由于他认定老师、家长不会同意,又急于达到目的,就采取背着成人的办法。殊不知,成人是特别需要尊重的。当孩子采取不尊重成人意见的态度去从事某事时,可能导致本可支持的态度变为不支持或坚决反对的态度。

再以离家出走的行为为例,国内外青少年均时有发生,出走的理由:有的认为长大了应自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的认为应挣钱养活自己,自己杀出一条路,让家长吃惊;有的因为学习不好,怕老师向家长告状;有的交了异性朋友,想学电影、小说上的,去“私奔”;有的因为家长、老师批评了自己,赌气出走……

不论出自何种原因,有一点是完全相同的:对离家出走后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未能认真思考,他们对复杂的社会生活缺乏认识,对如何寻找正确的人生道路毫无经验。这就是认识的片面性所造成的一种后果。

二、人生观的困惑

现代中学生是生在互联网全球化开放的时代,也是经济生活以及社会观念发生骤变的特殊历史时期。过多的、难辨真伪的信息,因为缺乏有效的引导,必然造成认识上的片面性,产生思想混乱、信仰困惑。

1.缺乏辩证思维能力,不善于从多种角度进行思考大家在上述材料的介绍中已不难看出,有时青少年并非未占有足够的材料,只是不善于从多种角度去分析。例如,由于想杀出一条路,想经济自立而离家出走的青少年,可能只有急于要做出成绩,赚到钱的短期打算,并没有对自己今后几十年的发展作过计划与设想;只想到能赚钱及赚钱后的喜悦,不去想可能蚀本、赔钱,以及补救办法。又如,听到揭露政府官员腐败和社会道德堕落的事例,对社会产生片面的不正确的看法。

辩证思维能力是随着知识的积累与大脑的发育而发展的。据心理学工作者研究,小学阶段的学生,具体思维能力能得到较好发展;小学高年级至初中阶段的学生,抽象形式逻辑思维已得到发展;大约在高中,尤其在高二、高三年级,辩证逻辑思维才有所发展。当然,这对不同的人来说,发展的速度是不同的,但这种发展的顺序却是不可颠倒的。辩证思维能力弱是不成熟,或称作幼稚的一种表现。

2.自控能力差,易受情感、兴趣的控制少年时代的聂卫平是“一心只钻名家谱,两耳不闻棋外音”的“小棋迷”。浓厚的兴趣加上客观上难得的机遇,完全可能使一个少年忘乎所以。类似他这种为了观看一场比赛,破天荒地逃学的做法,恐怕在不少少年身上都曾经出现过。这当然不是仅指逃学,而是指出自某种兴趣,去做当时不应做的事。这是因为,兴趣是一种带有积极情绪的认识倾向,也就是说,兴趣本身就具有情感色彩。

青少年的神经活动,兴奋与抑制过程有时还不平衡。一时冲动、一时热情、一时激愤都可能使认识发生偏差,行为上铸成错误。所以,不加分析的头脑一热,“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了“哥儿们”,“两肋插刀也在所不惜”之类的愚蠢行为就可能由此产生,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注意。

当然,事情也有另一面。青少年认识上的不全面,并非都产生消极作用。

还记得安徒生的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衣》吧!当时,唯一说实话“皇帝什么也没穿”的人,就是一个孩子。成百上千的成人,看着赤身裸体的皇帝,疑虑重重。他们既不敢相信皇帝什么都没穿,又不敢承认自己看到的皇帝,什么衣服都没穿。因为这不仅可能冒犯圣上,又可能被视作愚蠢。于是一个个随声附和地赞不绝口,夸奖衣服之美丽。这可以说这些成人是很有经验,很善于从多种角度进行思考的,但是,他们的的确确输给了一个幼稚、天真的孩子。

3.多读书学习,克服片面思想

这里借用这个故事,无非要说明青少年貌似不全面的看法,不一定不代表真实,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当然,由于前面提到过的弱点,认识上的片面性也难免出现。

克服这种片面性的办法:

(1)加强学习,全面地占有材料,其中必然包括虚心听取成人意见。

(2)在这基础上学会辩证思考,使自己能从多种角度观察、分析同一个问题。

(3)至于克服自控能力方面的锻炼,一般在学会从多种角度思考时,就能使自己头脑冷静下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出有说服力的观点。青少年完全可以做到这些。

2008年8月31日《光明日报》登载了河北师院附中学生舒滢的一封信《我们只有一个中国》。信中批评了大人们不负责任、恣意浪费可再生与不可再生的资源,环境污染,气候的异常变化,山西煤矿的矿难等。这些青少年听到这些消息无不焦虑担心,他们疾呼:如此下去,炎黄子孙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报复与惩罚。

舒滢同学写得多好,信的内容丝毫没有片面性的痕迹。这是由于他不仅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又对占有的大量材料进行透彻的分析。他所看到的、想到的问题,成人难道未看到、未想到?报刊登载了他的来信,正说明了像舒滢同学这样的青少年,完全可以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他能做到,其他同学也是可以做到的。

青少年成长中的友谊

一、友谊的年龄变化

从小到大,我们曾有过许多朋友。

上小学前,街坊邻居、幼儿园中能和自己一起玩的小朋友,就是好朋友;上小学后,同班同学中能和自己一起上学、一起回家、一起完成作业的同学,就是好朋友。这些好朋友不分性别,主要是地理位置接近。男、女孩子可以在一起过家家、打游戏、跳绳、写作业。到了小学高年级,情况有了点变化:一起上学、一起回家、一起完成作业的好朋友,除地理位置接近外,还要是同性,女生找女生,男生找男生。这表明大家已觉察到男女有别。

上了初中,好朋友的条件又有变化,主要条件是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性,如同爱一门课程,都爱某种课余活动。此时,地理位置的远近已不影响友谊的建立。初三以后,又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到要求在性格、脾气上的相投,能彼此说点悄悄话的同性。临近高中毕业的学生,越发显得成熟,对于友谊的建立,彼此还在思想、品德、理想、价值观等方面提出要求。这不是指自己在择友之前已有明确的标准,而是在相互接触中,大有“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感觉。这种感觉决定着彼此联系的密度。这就是说,这时的朋友,除了性格、脾气可能是互补的以外,很多方面都是一致或相似的。所以,人们常讲:“朋友就是你自己。”

二、少年的友谊

人不能没有朋友,没有朋友的人是孤独的。作为合群动物的人,不仅要吃饭,穿衣,还要互相交往。从人类种族发展史上看,人与其他猛禽猛兽相比,有许多弱点:没有尖爪利齿,也非力大无比。人能生存下来并获得发展,一靠智慧,二靠群体合作。要合作就要沟通,就要交往,要彼此理解各自的需要与目标。在生产不发达的时代,战胜自然、求得生存需要朋友的帮助;在文明社会,求得生存、获取发展,更离不开朋友的理解与支持。

正值童年向成人过渡的青少年时期,尤其需要朋友。这是因为他们既想摆脱成人的束缚,争取独立,却又尚不完全具备自立的条件。童年时代,自己的高兴事、委屈事,一到家就会喋喋不休地告诉父母,其中多数时候是为了使家长分享自己的快乐,得到夸奖或求援于家长,以求得家长的抚慰,消除心灵上的不平衡。

告别童年后的青少年,自认为已长大,不愿像孩子那样事事处处依赖成人。随着知识面、交往面的扩大,随着对复杂的社会生活略有所知,随着性意识的萌发,不同于童年时代的那种心理矛盾时有发生。于是,亲密同学、知心朋友就成为自己陈述观点、讨论问题、倾吐内心活动的主要对象。没有陈述、倾诉的对象,即没有朋友的青少年,很容易产生孤僻、乖戾、抑郁、胆怯、多疑、情感不稳定等心理疾病。

什么是友谊?友谊是朋友之间的情谊。它有3个条件:

(1)彼此无利害观念,能无私地给予而不期望回报;

(2)彼此尊重,尊重对方的信仰、个性、习惯;

(3)彼此倾诉内心活动。

友谊可以在同龄人、同性之中建立,也可以在隔代人、异性之间建立。

青少年的友谊具有纯洁、热情的特征。

青少年之间建立友谊的全部理由大概就是合得来。他们彼此并不对对方父母的职业、经济收入、居住条件、健康状况、脸型身材等加以考虑。好朋友之间真诚相待,共享幸福快乐,互相排忧解难。相聚时感觉到愉悦、满足;离别时体验到失落、惆怅。朋友生病缺课,帮助补课、抄笔记;朋友没有带饭,两人合吃一份;有好电影立即想到请好朋友同去;有了心事,不告诉老师、家长、却悄悄告诉了朋友,请他帮助分析解决。青少年时期建立的纯洁的、真诚的友谊,甚至可以保持终身。

三、学习伟大的友谊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一个世纪来,一直被人们传为佳话,成为青少年的榜样。马克思写《资本论》时,穷得连稿纸都没钱买,小儿子也因没钱医治而死去。恩格斯为了不使马克思因生活问题而分散研究经济理论的精力,整整20年,一直忍受着令他厌恶的商人生活的痛苦。可以说,他为了马克思事业成就,献出了著书立说的宝贵时间,献出了他的聪颖过人的天资。马克思为此曾对恩格斯说:“没有你,我永远不能完成这部著作。坦白地向你说,我的良心经常像梦魇压着一样感到沉重,因为你的卓越才能,主要是为了我才浪费在经商上面,才让它们荒废,而且还要分担我的一切琐碎的忧患。”

有一次,当敌人在谈到“马克思—恩格斯”这个称呼时使用单数词时,马克思高兴极了。这说明他们是一体的,他们的友谊的确是纯洁、热情、真诚、坦率的典范。

四、树立正确的友谊观

有的青少年想,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也是互相无私帮助,彼此不隐瞒真情,这是不是友谊呢?

某校,一天,班主任很严肃地在班里宣布一条消息:王海因触犯刑律被公安部门拘留了。同学们诧异:他是一个守纪律、重友情的同学,怎么会犯法?

原来,王海和同学关系一直都很好。一次,小学时代的两个老同学找他,说他们搞到一支枪,想在他家里放几天。王海知道藏枪非同小可,但又想到好朋友有困难,自己怎能不帮?!就这样,他成了窝藏枪支犯。

这类蠢事在其他青少年身上也可能出现。例如,好朋友贪玩旷课、考试作弊,甚至偷了他人钱物,既不严肃批评帮助,又不揭发、报告,甚至还帮助他掩盖错误。他们认为批评、揭发会伤害感情,是出卖朋友。这其实不是朋友之间的友谊,而是哥儿们义气。

这说明,朋友之间的亲密应是有原则的,这个原则就是有利于彼此的健康成长,有利于社会的集体事业。凡是违背这个原则的“亲密”、“互助”,就是哥儿们义气、姐儿们和气。青少年由于认识水平还比较低下,或者缺乏理智、感情用事,往往不能区别正确与错误,不能以理智控制情感。

另外,青少年的友谊还有待于时间的考验。有的青少年朋友,要好时吃喝不分,同来同往,甚至住在一起,可是,一有点非原则的小冲突,就反目成仇敌,彼此互不搭理。坚持了多年的亲密友谊,就这样毁于一旦,毁于一件非原则小事的分歧上,无疑是一件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