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把握青少年心理规律
9197200000011

第11章 心理成长篇(3)

(2)促进第二性征(副性现象)的出现。下丘脑和脑垂体大致按下列年龄,控制不同性别的人性机能的青春发育。

据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发现,目前学生青春发育期有不断提前的趋势,突增高峰年龄为12岁左右。

娜娜比妈妈高了,只是自己生长发育的一部分。读了上面的内容,娜娜是不是知道,自己的身体还有哪些变化?

但是,娜娜还应知道,我国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虽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直处于加速阶段,但是,我们与近邻日本相比,仍有差距。以青春发育突增期的12岁和发育基本定型的22岁两组身高、体重、胸围3项发育指标与日本同龄人相比,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差距。

看了上述数字,娜娜和你的伙伴们有什么感想?

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昌盛,青少年朋友们请注意饮食科学,加强体育锻炼。

青少年成人感的产生

每星期一早晨,学校要举行升国旗的庄严仪式。许多中学都要求初一年级的少先队员,戴红领巾,并在国旗缓缓升起时,向国旗行少先队队礼。为此,教导处和少先队大队经常要检查少先队员们是否戴红领巾。为了遵从学校的要求,少先队员们大都认真做到。可是,国旗刚刚升起,教师喊完“礼毕”,队伍尚未解散,不少学生已经开始解开围在脖子上的红领巾,待走进教室,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已摘下了红领巾。

是同学们不热爱红领巾吗?不,你看,许多同学不是正在细心地折叠、小心翼翼地将它塞进塑料口袋吗?事实上,许多高年级同学,甚至上了大学,还珍藏着第一次入队时戴的红领巾。因为他们知道,它是红旗的一角,每当看见它,总能引起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一、我长大了

那么,初一年级的少先队员为什么不愿戴红领巾呢?这主要是因为许多学生一上中学就认为自己已不是小学生、小孩子了,自己已长大,不应再戴上作为小学生、小孩子标记的红领巾。这就是一种“成人感”。

什么叫“成人感”?一个孩子从小一直处于家长或其他成人的照料、帮助、保护之下,已习惯了他人把自己当做孩子,自己也认为自己是孩子。表现为安于受照顾、被帮助。进入青春发育期后,个子一下子长高了,性机能开始发育了。当他们从镜子里看到自己身体长高了,形态有了变化,与周围成人或幼小的孩子相比,感觉到别人变矮了;由于性机能的发育,女孩子出现了月经,男孩子出现了梦遗,伴随着这些生理变化,还出现了一些过去没有体验过的微妙的难以启齿的欲望。这种对自己的外部形态的观察与内部出现变化的体验,综合出一个结论:我不是孩子了,我长大了。这就是“成人感”。

这种成人感,不少学生在小学高年级时已产生。由于在小学这个社会环境,包括小学教师的教育管理方式,课程设置,以及社会对小学生的期望,这种成年感并不十分突出,也没有得到发展。天天戴着红领巾上学,天天放学排队回家,虽然有的同学也有点不高兴,却也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的不愉快。然而,上了中学,多数学生立刻感到:我是中学生,我长大了,不愿别人把自己当小孩子。不愿戴红领巾,正是为了避免别人将自己错当做小学生、小孩子。

二、成人感的心理过度

成人感的产生是一个人从小到大的重要转变,是脱离幼稚,走向成熟的一种标志。一个人只有当感觉到自己长大时,才会体验到自己肩上所担负的社会职责,才会像前辈一样确立符合社会所需要的目的,去为社会作贡献。

随着成人感的产生,独立、与成人平等、受到成人尊重的需要也产生了。他们要求受到成人的待遇。这种新的需要与周围人们已习惯了的教育管理方式常常产生矛盾;这种新的需要也与自己已习惯了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知识经验、体力发展水平产生矛盾。

如小学时,班主任老师几乎每节课都跟着,大大小小的事情只要听老师的就行;上了中学,班主任老师还要教其他班,许多事情老师还特意要同学自己管,要自己管自己就有点不习惯。这说明刚刚告别童年的少年,尽管有了作成人的要求,也有了作为成人的某些条件与体验,却还不是成人,是半儿童半成人,表现为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

这就是说,这个时期的个子已像成人,而骨骼、肌肉、神经系统、内脏器官、内分泌的发育都未完成,还不能像成人那样承担生活的重任;虽然有着独立解决问题、处理事情的要求,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尚未改变,知识、经验的缺乏,社会视野的狭窄,以及尚未经受困难、挫折的磨炼,致使不少在成人看来比较简单的问题,对于少年仍表现为手足无措,或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

因此所谓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既指实际上还幼稚,还不成熟,还不能完全独立,还需要成人帮助,也指少年本身在心理上有摆脱成人管教、“束缚”的需要,又有希望获得实际帮助的需要。这就是,想独立,想挣脱成人管束,心理上却难于不依赖人;想像大人那样做事,却难免做出幼稚的事。

这是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重要时期。许多少年充分利用这一精力充沛,正在积极发展的大好时光,学习书本知识,学习社会,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活,为一生的事业、成就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少年时期惊人的创造力

你们知道北京二中的刘慧军同学吗?尽管学业任务很重,尽管她的父亲重理轻文,每天下午放学后,她总在学校所在胡同内的小书店中,沉浸在神奇浩瀚的历史海洋之中。第一篇《太平天国的故事》完成时,她才初一。以后经一学期的奋斗,又完成了有二、三十万字的小说——《汉光武帝》。其他还有《耿弁东征记》、《少年皇帝》,都在《儿童文学》上发表过。

刘慧军同学就这样,充分利用少年期尚无沉重的社会与家庭负担,大脑已能承担接受大量复杂信息,进行抽象逻辑思维的大好时机,像蜜蜂一样在知识花丛中采集、吮吸花粉、花蜜。

美国学者莱曼曾研究了几千名科学家、艺术家和文学家的年龄与成就,认为青春期是创造和成长的最佳年龄期;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张笛梅统计,从公元600~1960年,共有1243位科学家、发明家,产生1911项科技发明创造,最后得出结论:青春期是创造的黄金时期,是人的一生中精力最旺盛、思想最解放,最能有所发明和创造的时期。

爱迪生16岁发明了电报自动发报机;伽利略17岁发现了钟摆原理;牛顿23岁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开始从事微积分的创造;瓦特23岁开始研究蒸汽机;海森堡24岁建立了新量子力学;爱因斯坦26岁发表了光电效应……没有少年时期广泛的积累、专注的探索精神,难以在青年时期作出如此重大贡献。

青少年独立意识的觉醒

“不要管着我,不要跟着我,不要每走一步都束缚我,不要照看和不信任我,用襁褓带子捆住我,也不要总是提起我在摇篮里的情景,我已长大成人。我不愿意别人牵着我的手。我面前有一座高山,这是我生活的目的。我看着它,想着它,想攀登它,但是,我想独立攀登到这个顶峰。我已经上来了,迈出了最初的几步;我攀登得越高,发现在我面前的视野越开阔,我看到的人越多。展现在我面前的广阔无垠的一片令人感到可怕。我需要成年朋友的支持。如果,要我讲这话,我感到羞愧和可怕。我希望,大家认定我是独立地、自力更生地达到顶峰的。”

这是苏联著名教育家瓦·亚·苏霍姆林斯基阐述的青少年的一种心理要求,是否符合你的状况呢?

一、挣脱束缚、求得独立

一方要摆脱成人的管束,一方对独立要求的不理解、不放心,造成了两代人之间的矛盾。这对矛盾有时还发展到十分尖锐的地步:对抗、争吵,甚至想离家出走,想脱离父子关系,想自杀……

青少年为什么会有这种挣脱束缚、求得独立的要求呢?这还是成人感的一种表现。

在世界各种动物中,人的幼年时期是最孱弱的。离开了他人的喂食、保护安全、帮助御寒、清洁身体等的照料,是难以成活的。而且,这种依赖他人生活的时间,在各种动物中也是最长的。因此,依赖成人、在成人保护下生活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特点,依赖性也是孩子的心理特点。

青少年由于在包括身高、体态在内的形体上的变化,也由于内分泌,尤其是性激素作用所产生生理变化的体验,使之觉得自己长大了,不是孩子了。长大了,意味着可以独立了,不必事事依赖成人了。

这种独立性表现在哪里呢?

1.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

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的情况吗?那时头脑中的问题特别多,而且一有问题就想问。从“天上的星星怎么是一闪一闪的”,问到“如果我挖一个很深很深的洞,一直挖到地球的那一面,我们能不能掉到美国去”。现在我们头脑中仍有许多问题。例如“太阳系之外究竟还有什么”、“地球上的石油和煤采完了怎么办”、“在太空实验室中,真菌能否生长”。这些问题有时也问他人,但是,更想借助自己已具有的相当的阅读能力,独立进行探讨与思考。这不能不算一种极大的进步。

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即使是思考前人已发现了的结论,仍然是十分可贵的思维品质。其实际意义并不在得出的这一结论,懂得了一个原理,而在于形成一种积极思维的习惯,学会有效思维的技能。这种习惯与技能,无疑对未来的多种工作都是必要的。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他还认为,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自己的道路。毛泽东同志也提醒大家“凡事应该用脑筋好好想一想”。

可见,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而不以他人的头脑代替自己的头脑,无疑是独立性的一个重要标志。

2.自己作出评价

童年时代对事物真假、善恶、美丑、好坏的评价,主要是听从成人的意见。看电影,电视、小儿书时,孩子总要问家长:“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家长的答复,便是孩子的评价。“老师说,王红是好学生。”“妈妈说我很乖。”成人的评价代替了作为孩子自己的评价。

青少年总想自己作出评价,“唐僧有什么好,一点本事都没有”,“为什么要歌颂小草?它东倒西歪,不能成为栋梁之材。如果希望自己当小草,就太没志气了。”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敢于有理有据地与他人的观点进行交锋,这是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的一种表现。

具有这种思维特点的人,往往不采用常规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依赖已有的原理,现成的结论,这种做法,有时不仅会遭到社会习惯看法、传统势力的反对,也会导致自己认识上的矛盾,心理上的不平衡。

科学家特罗特曾说:“如果我们老老实实地观察自己,往往会发现:甚至有些新设想被充分提出之前,我们就开始反驳了。”

因此,提出自己的评价,首先要战胜的是自己心理上的障碍——缺乏自信,其次才应具有不怕辱骂、嘲笑,捍卫真理的勇气。这自然也是独立性的重要标志。

3.自己作出决策

请回想自己小学毕业报考初中填写志愿的情况,无须多说,家长、老师说了算。初中毕业时自己往往已有一定的主见。在《苦恼时……》一文中提到的那位中学生,要报考农校的理由是这样充分,说明了决策前的深思熟虑。198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中学生时装表演》中连获“绽蕾”服装设计大奖赛一等、三等、优秀奖的是黄庄职业高中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薛莉。她在初中毕业时,根据自己从小爱画仕女画,也爱穿漂亮衣裳的特点,暗自决定,报考服装设计专业。

小学时乘车外出,常常要家长带着;春游、秋游,要老师领着。上了中学,尽管教师、家长仍是不放心,总有几个胆大的学生,悄悄商议着,要自己去旅游参观。

独立作出决策是相信自己的力量,心理上断乳的一种表现,就像小鸟的翅膀开始长硬了,要起飞,要自己去觅食了一样。这无疑是迈出了真正独立的重要一步。

4.独立完成任务

在没有成人帮助下完成任务,特别是完成那种比较复杂、比较困难的任务。如独立完成烧饭菜、洗衣被等家务,拆修自行车、半导体收音机,到外联系工作单位等。

独立完成任务是对一个人实际能力的考验,在这种实践活动中,逐渐积累经验,培养克服困难的毅力。许多成人出自对孩子的爱怜,常常给予较多的帮助,尤其在见到孩子有困难时。其实这会挫伤孩子独立性发展的要求,使之难以摆脱依赖性。

小说《海水下面是泥土》中那位当警察的父亲,为了培养少年时代“我”的意志,在狂风巨浪的恶劣气候条件下,划船出海,还强迫“我”跳下海,游回岸。“我”几次三番被巨浪吞没,喊爸爸,喊救命,却得不到一点帮助。“我”为了求生,不断与死亡搏斗,终于游回了岸,取得了生的权利。从此之后,一遇到生死搏斗,“我”总是想起这一次,坚信自己有能力,战胜敌人,这就是独立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作用,这是真正独立的开始。

总之,青少年的独立要求是心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为作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的必要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