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员工有绝招
9172100000015

第15章 与员工沟通的绝招(1)

记住下属的名字

大大小小的出版物上,无一不印有作者的大名。大部分电影、电视观众对影视片前后一长串的名字感到讨厌,而有名字者本人的心情却完全相反。

法国大作家雨果最热衷的,莫过于希望有朝一日巴黎能改叫做雨果市。点名的时候,如果念错了字,即使那人来了,也不会答应。写错了名字,即使比他的本名更优美,都只能使人扫兴。

不论是在报纸上,还是在文件上,只要知道自己的名字准在这长长的名单之中,首先寻找的就是自己的名字。谁都希望自己的老师、领导者能尽快地知道自己的名字。那么人们对自己的名字为什么如此感兴趣呢?

原因很简单:人人都希望受到尊重,这是自尊的一种表现。美国成人教育家戴尔·卡耐基说:“记住别人的姓名并容易地呼出,你即对他进行了巧妙而有效的恭维。”

某煤矿发生一起井下塌方的严重事件,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都非常惨重。灾后,救灾和恢复生产的任务极为繁重。当时,工人们思想混乱,各方面的困难都很大,解决得不好,整个企业就有倒闭的危险。为此,上级派了一个姓熊的科长前去帮助进行救灾和恢复生产的工作。

这个熊科长以前曾以工作组副组长的身份在这里工作过一年多,全矿500多个工人,绝大部分人他能叫出名字来。他一到矿上,就和工人们一起动手干。直接指挥救灾的矿长,由于很少下矿井,对井下的情况和井下工人都不熟悉,指挥很不得力。在这种情况下,熊科长就在现场直接叫着每个工人的名字,组成一个个抢救班子和突击队,然后自己和大家一起干。大家都乐意听他的安排,使救灾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很快恢复了生产。后来工人们联名上书,硬是请上级批准,留下他当了矿长。

某校新来了一位年轻的实习老师,在短短一个月的共同生活中,他和学生们相处得很好。在实习结束的欢送会上,他没有唱歌,也没有讲故事,而是含着泪花一口气说出了全班48个同学的名字。当时同学们又惊讶,又激动,一个劲地鼓掌。在任教的老师中,他是最年轻的一个,也是时间最短的一个,但他在同学们心里的印象却是最深的。

就是这个班的一个同学后来也当了教师,也学着那位实习老师的做法,新学期接新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记住学生的名字。这个办法十分灵验,不出一个星期就和全班学生建立了感情,工作开展得十分顺利。

这两个生动的事例说明,领导者、教师记住下属、学生的名字是多么重要。对领导者来说,这是一项奇妙的领导艺术。当然,人数较少的单位不存在这个问题,对人数多的单位来说,领导者如果掌握了这一艺术,就可以大大改善与下属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指挥自如,使工作顺利进行。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觉,30年甚至40年不见的儿时朋友或者同学见面,如果仍然能叫出自己的名字,该是多么的高兴。接触很少或者仅在很短的时间内会过一面的人下次见面时,如果能叫出自己的姓名,会使人有一种一见如故之感,使人感到格外亲切和高兴。如果一个单位人数很多,某人很少与领导者打交道,估计领导者根本不认识他,但有一天,领导者走到他面前,紧握着他的手,像老朋友一样叫他的名字时,他将会感到很高兴。他准会说:“在这样的人手下工作有意思。”

记住下属名字的方法

罗斯福总统知道一种最简单、最明显、最重要的得到别人好感的方法,就是记住别人姓名,使人感到被重视。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为罗斯福制造了一辆汽车。当汽车送到白宫的时候,一位机械师也去了,并被介绍给罗斯福,这位机械师因为很怕羞,躲在人后没有同罗斯福谈话。罗斯福只听到一次他的名字,当他们离开罗斯福的时候,罗斯福寻找这位机械师,与他握手,叫他的名字,并感谢他到华盛顿来。

拿破仑三世(即拿破仑的侄子)曾自夸说,虽然他国务很忙,但他能记住每个他所见过的人的姓名。这说明,能不能记住下属的姓名,与忙与不忙没有必然的联系,关键在于是否尊重自己的下属。

当然,记住下属的姓名,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需要下一点工夫,还得有一套方法。一般能记住大量人的名字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是当对方介绍姓名时,要聚精会神,并记在心里。有的人虽主动问对方“尊姓大名”,但对方介绍时却又显得心不在焉,对方还未走,就已经忘记了他是谁,哪里还谈得上下次见面!有的人记忆力强,有的人记忆力差一点,这是事实。如果记忆力差,可以运用拿破仑三世的方法,可以说:“对不起,我没有听清楚。”让他再说一遍,加深记忆。还可以在逐字听的时候,用每个字造一个词或者一个词组,帮助加深记忆。比如,你的下属叫马胜长,你就说“马到成功的‘马’,胜利在望的‘胜’,长命百岁的‘长’是吗?”这就使人印象深刻多了。

二是记住每个人的特征。人有多方面的特征,有外形的特征,如眼睛特别大、胡子特别多、前额很突出等;有职业上的特征,如他最擅长某一项技术,在某一项技术、学识上有受人称道的雅号等;名字上的特征,有的名字故意用些生僻的字,或者很少用来做名字的字,有的名字与某几个人的名字完全相同,这本来是没有特征的,但可把“同名共姓”作为一个特征,再把他们区别开来就容易了。把名字与这些特征联系起来,就容易记忆了。

三是备个小本。如果是尊贵的客人,切不可当面拿出小本来,只能背后再记。但对下属,你可以说:“我记忆力差,请让我记下来。”下属不但不会讨厌,还会产生一种自重感,因为你真心实意想记住他的名字。为了防止以后翻到名字也回忆不起来,除了记下名字以外,还要把基本情况如单位、性别、年龄等记下来。这个小本要经常翻阅,一边翻一边回忆那一次会见此人时的情景,这样,三年五载以后再碰到此人,你也可以叫出他的名字来。

四是多与下属接触。百闻不如一见。有不少的领导者,一有时间就深入到基层,同他的下属或一起干活,或一起玩乐,或促膝谈心,或共商良策。这样的领导者,不但能叫出下属的名字,连下属在想些什么都说得出来。

对有的下属只可“求”,不能“帮”

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在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的本领胜过他人,性格很傲慢,包括对自己的领导者。领导者究竟应如何同这样的下属相处,使之成为知己,乐意为自己所负责的事业奋斗呢?

有人使用过很多办法,都没有达到目的。用批评的方法显然不能解决问题。正面教育的办法也收效甚微,因为道理改从他们的口里说出来,也许还要更漂亮些、充分些。用“帮”的办法也不能使之受到感动,有时甚至很反感。那么,用什么办法好呢?

办法总还是有的:这样的人只能“求”,不能“帮”。

有个工厂仅有两个工程师,其中一个自恃有一技之长,很高傲,很少与工厂的其他人往来,对厂领导也是冷冷的。前几任厂长觉得不屑和这样的人深交,反正他又不敢不完成工作任务。大概这位工程师也有这样的想法:工作上你没法挑剔我,奈何?后来,另一位工程师当了厂长。新厂长觉得那位工程师虽然完成了任务,但还有很大潜力没有发挥出来。如果他们两个合作得好,像一个人一样,一定可以把工厂治理得更好,会有一个大的发展。于是,他就千方百计去接近和了解他。

一个星期天,工程师家里做了很多煤球,本来骄阳似火,再过几个小时就干了,就可以收了。不料一下子风云突变,一场大雨即将来临。厂长见状,赶忙带着自己的小孩去帮助收煤球。厂长用手在脸上不断地抹汗,因为煤球未干透,抹得满脸墨黑,活像个黑人。工程师家里的人都很感动,很感激。开始工程师没有在家,等他回来,煤球已收了一大半。他回来后,不但自己不参与一起收,还硬要大家不收了,理由是煤球还没完全干好。拦不住,他就用锄头把没收的扒到一块,大部分给他弄坏了。接着,他叫儿子买了冰淇淋送到厂长家里,像是感谢,又像“偿还”。以后,态度仍然是冷冷的。

过年的时候,过年的物资什么都有,就是鲜鱼缺货。工厂原与一个渔场挂了钩,但是落空了,到了“小年”还有很多人家里没有鱼。厂长有很多亲戚在附近的农村,给他送了不少鲜鱼。工程师是外地人,本地没有亲戚。厂长于是就选了两条又大又肥的活草鱼给他家送去。开始他硬是不收,因拗不过厂长,只好收了。过后不到两个小时,厂长家里就收到他家答谢的一块好瘦肉。厂长有意过了一下秤,用市场上的价格一算,价钱与鱼肉刚好相当。“回礼”稍稍重一点点。大年初一工程师“例行公事”般地到厂长家里拱拱手,祝贺春节,态度依然是冷冷的。

春节期间,一位从外地一个大工厂回老家过春节的高级工程师来到厂长家里,拜年之后,提出两厂合作生产两种新产品。初步分析,上这两个项目都是可行的,有利可图。厂长准备春节假过后一上班就请厂领导班子讨论这两个项目。可是,对这项目中的一些技术问题他一时还想不明白。他觉得,一个工程师出身的厂长不能这样马马虎虎。于是晚饭以后他就翻书,一直搞到深夜4点多钟,仍未找到答案。第二天一清早,他只好去请教那位工程师,并说明他已找遍了书本。这本来是工程师所学过的专业,但因为问题比较复杂,工程师一时也答不上来。但是,这次他态度很温和,满口答应一定把问题搞清楚。当天晚上厂长送走最后一批“拜年”的客人之后,已经是深夜12点了。他和妻子稍稍打扫一下室内的果皮、纸屑之后,就准备睡觉了。“笃笃!笃笃!”又有人敲门,厂长诧异,以为这时还有人来“拜年”,把门一打开,原来是那位工程师。厂长从来没有看见过他在自己面前这样高兴过。他告诉厂长:他整整查了一天资料,大量的资料证明,这是两个好项目,应该抓住不放。这时,厂长又“求”他:请他做一个项目的负责人,做一个项目的技术顾问。他满口答应了。

第二天天刚放亮,厂长家里又有人敲门,一开门,又是工程师。原来他回家以后又继续查阅资料,整个晚上都没有睡觉。他把这两个项目研究得更透了,希望厂长能下决心把这两个项目搞上去。他滔滔不绝地向厂长解释,给厂长鼓劲,直到厂长家把早点摆上桌。他也没客气,就在厂长家里用了早餐后才走。

厂长为有两个好项目能够上马而高兴,更为有一个不能轻易成为别人朋友的朋友而高兴。他回顾与工程师相处的过程,得出一个结论:求人就是尊重人。

“求”下属“帮忙”要真心

如果求下属帮忙的正好是他办不到的事,会使下属感到难堪。因为有些事情,不解释又不好,解释又解释不清楚,这种时候很难堪。所以,在求下属帮忙时,事先要做点调查研究,不要造成尴尬的局面。

如果求下属帮忙的事情不是他的所长而是他的所短,则更使下属难堪,还有可能会引起误会——他会以为你在变法子揭他的短:你如确实需要人帮忙的话,为何偏偏找上我呢?一个人的“短”是不轻易袒露的,“护短”是人之常情。如果你偏要揭“短”,不管你有意也好,无意也罢,都只能使问题更糟。相反,一个人的“长”一般都是想显露的,用人所长,这是最使人自豪、惬意的事情,何况是求人所长呢?

求下属帮忙的事,一定要是他所爱好的。我们常说,不能“强人所难”。一个人不高兴做的事情,是很难做好的。如果求下属做的事是他不喜欢做的,你又以领导的身份出现,实际是“求”人所难。“求”人所难的事情,要么是做不出来,要么就是做出来了,也会很不高兴,甚至是在痛苦的心境下做出来的;这怎么能增进感情,怎么能激励下属的精神和意志呢?

求下属帮忙,一定要是真实需要,不能实际不需要却用这样的方法去试探、“考验”你的下属。否则,就只能使你的下属看出你的虚伪,看出你的狡诈,甚至觉得你很卑鄙。

求下属帮忙,只要不是出于卑劣的目的,就应该不以为耻,要坦诚相求。越是这样,下属就越觉得彼此的心贴得很近,也就越乐意帮助你。否则,躲躲闪闪,下属就会觉得你缺乏诚意,他也就不诚心了。

领导者也要“家访”

领导者的家访要做到“一报”“三访”。

1.“一报”,即向家属报告下属的情况

除了必须让家属掌握,以便让家属一起帮助改正的错误、缺点外,主要是报告下属的优点和工作成绩,让家属觉得自己脸上有光,觉得自己的亲人更加可爱可敬,觉得自己要更好地支持自己的亲人搞好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讲下属的优点和成绩一定要实事求是,这样才能由衷地赞赏,也才能调动家属的感情。下属的成绩有大有小,优点有多有少,不出意外,他们的家属已经大致了解了他们的情况。哪怕是很小的成绩,很少的优点,受到领导者的肯定和赞许,家属也会感到高兴。如果说过了头,家属反会觉得不自在。如果下属存在较严重的错误或者较多的缺点,当然必须告诉家属。因为下属的错误和缺点如果被动地让家属发现,往往招来埋怨,产生隔阂。由下属自己或者领导者主动告诉家属,则可以得到家属的谅解、关心和帮助。但也必须实事求是,缩小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扩大了会导致反感甚至绝望。切忌用“告状”的方式,只能用关心的商量的口气,共同寻求进行挽救和共同帮助改正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