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经常性的斥责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对责骂习惯以至于渐渐变得麻木,觉得无所谓。孩子如果被骂皮了,甚至到羞耻心荡然无存的地步,便很难教育了。要知道孩子的自尊、灵性和宝贵的想象力。一旦被摧毁,是很难重建的。“那些被认为没有自尊心的孩子,是外界没有给他们提供使自尊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他们的自尊心是残缺的、病态的。”
3.削弱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
从表面看,遭到斥责的孩子很快表示服从,似乎问题得到了解决。但事实上,孩子考虑的只是斥责给自己带来的痛苦体验,而对自己的行为过错本身却很少自我反思,因此,斥责反而会削弱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
4.使亲子关系恶化
经常斥责孩子的父母其实在孩子眼中是缺少威信的,他们只能用呵斥引起孩子的注意,但是会造成孩子心理上与父母的对立情绪。孩子会渐渐摸清了家长的脾性,即使你说话再重,也会对此不以为然。
1.尊重孩子的人格
在大人眼里,往往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殊不知孩子是正在成长中的人,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都会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情感倾向,也需要别人的理解和信任。我们只有尊重孩子,用科学民主的方法对待他们,才能把他们培养成为有高度自尊心和责任感的人。因此,斥责孩子时一定要注意场合和分寸,切莫在大庭广众之下训斥孩子,也不要说粗鲁、讥讽孩子的话。
2.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情绪
在孩子犯了错以后,家长一定要及时控制自己的怒气,不要让它在心中持续,更不要以打骂来发泄,这样不仅使解决不了问题,反而更使孩子内心更加内疚和难受。父母应该对孩子无心的过错予以理解和帮助,在孩子犯错之后多些鼓励和引导,少一些责骂,会使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更有利于改正。
3.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父母在斥责孩子的同时应该明确他的过错在哪里,由于孩子年龄小,知识经验少,能力有限,常常会惹出这样那样的事端来,却不知错在哪里。父母应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价,讲讲道理,同时应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引导他自我反省。
4.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
斥责本身只是一种教育手段,而不是教育目的,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孩子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因此,父母在斥责孩子的同时还要耐心地教给孩子做事的方法。最好是暗示,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判断,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改进。
亲子测试:你是一位控制欲很强的家长吗?
通过这个控制欲调查问卷,你可以测试一下自己对孩子的控制欲状况,并根据测试结果,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适当地加以调节。
本测验共有32题,请仔细阅读下面的题目,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是”“否”来选择您的答案。请在纸上记下题目序号和对应的答案,以便后续验证。
(1)您认为当前孩子的学习竞争很激烈,成绩很重要,其他情感可以先放一放;
(2)您经常与孩子沟通;
(3)您希望孩子能够更加合理地运用时间;
(4)您认为孩子每天必须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5)您很少让孩子参加课外活动;
(6)您有时想知道孩子的日记或是短信内容;
(7)您认为孩子不该带课外读物去学校;
(8)孩子每天出行的路线是你非常熟悉的;
(9)您曾经动手打过孩子或言语刺激过孩子;
(10)您有时会给孩子布置额外的作业;
(11)您曾经指责孩子的想法(或行为)过于幼稚(或是过于理想化);
(12)您经常都会帮助孩子选择外出的服装;
(13)您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帮孩子选择有益的兴趣爱好;
(14)您认为孩子的课余休闲活动对他的学习帮助作用很少;
(15)在孩子征求您的意见时,您较多地否决孩子的想法;
(16)您希望孩子的娱乐时间和方式是合理和健康的;
(17)出于健康考虑,您会要求孩子每天吃够定量的食物或饮水;
(18)您很在意孩子电话(或是手机短信)沟通对象的性别;
(19)您有时会拿别人和自己的孩子比较;
(20)您会主动给孩子买来有益的课外读物;
(21)您注重孩子的合作精神;
(22)您希望孩子的朋友都是自己喜欢的;
(23)您对孩子与异性接触非常敏感;
(24)您会注意孩子在学习上的细节问题,经常加以辅导;
(25)遇到事情(例如争吵),您容易提起孩子以前的过失;
(26)您支持孩子在他喜欢的科目多下功夫;
(27)您经常询问孩子零用钱的用途;
(28)您有几句或者几类唠叨孩子的口头禅;
(29)孩子在一次考试中,没有取得预期的成绩,您会责备孩子;
(30)您希望自由出入孩子的房间;
(31)您觉得自己很了解孩子;
(32)您经常想知道孩子对某件事情的看法。
一、评分标准及说明
每一题都要做,答“是”得一分,答“否”不得分,第9题无论选择的“是”还是“否”都不记分。
(1)如果您选择的“是”在6道题或6道题以下,那麽您对孩子的关注是不够的;
(2)如果您选择的“是”在7至15道之间,您对孩子的控制欲恰到好处;
(3)如果您选择的“是”在16至22的话,您对孩子可能过份控制了;
(4)如果您选择“是”在23道以上,可能亲子之间存在严重的沟通问题,建议必要的时候求助专业人士来帮助您调整亲子关系。
二、问卷有效性测试
为了验证您答题的有效性,请进行以下记分工作:
(1)第9题如果答“是”不得分,答“否”得一分;
(2)5和14题都答“是”或都答“否”,不计分,如果两题的答案不一致得一分;
(3)18和23题同5和14题评分相同。
这3项得分累加为2分或3分,说明你在回答的时候有倾向性,主要考虑的是理想状态,所以本问卷评分的结果不具备参考性。
29.给孩子一个顶嘴的机会
父母要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的顶嘴,若以势镇人,以“大”欺小,只会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导致孩子形成逆反和逃避的心理。
开完家长座谈会,一位年轻的妈妈喋喋不休地数落着孩子:“怎么又考这点分,不是告诉过你要好好学习吗?你怎么就是不听话?”
“我没有不听话!我努力地学习了。”孩子红着脸,低声和妈妈说。
“那为什么还考这点分?你怎么证明你努力了?老师说你上课经常走神。”
“我没有。”
“还嘴硬,你没有,老师怎么会说你?”
“我在思考问题。”小男孩坚定地说道。
“还敢顶嘴!”妈妈一气之下打了小男孩一巴掌,孩子委屈地又哭起来。
很多父母都十分讨厌孩子顶嘴。他们认为,孩子顶嘴是向父母提出挑战,因此他们往往十分恼火,有时甚至怒斥或打孩子一顿。
父母大都有这样的感受,遇到孩子顶嘴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是真的没有办法吗?不是。很多时候,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事,如果孩子顶嘴,就认为孩子没有礼貌,丢了自己的面子。其实,孩子顶嘴的目的并不是要把父母压下去、挑战父母,而是想通过说理来让父母改变最初的想法。所以说,是父母意识上的错误导致无法找到解决孩子顶嘴的办法。
如果孩子与父母经常发生顶嘴,就应该引起父母的注意。一般来说,孩子和父母顶嘴有以下几个原因:
(1)父母和孩子缺乏交流
有些父母一味采用家长制的教育方式,容不得孩子有半点不同意见。然而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逐渐表现出自己的独立性,这时如果父母事无巨细地什么都管,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便会觉得父母对自己的行为干涉太多,就容易与父母顶嘴。家长应多与孩子谈心,多了解孩子的想法,知道孩子想什么、喜欢什么,就可以减少孩子顶嘴的情况的发生。
(2)父母平时对孩子过于溺爱
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会使他们缺乏约束,不懂礼貌,在长辈面前我行我素,而父母又未能及时纠正其行为。等到孩子的坏习惯已经形成,要纠正就比较困难了。
(3)父母自己不够以身作则
父母平时在家中不注意自己的行为,对老人不尊重,往往为了一些小事和家人发生口角,这会对孩子潜移默化的产生不良的影响。父母事事处处应以身作则。倘若父母为人处事和和气气,尊重长辈,便可成为孩子的榜样,孩子也会听从父母的教导而不再顶嘴。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孩子的顶嘴可能包含着许多积极地品质,比如说明孩子有头脑、有个性、有主见,否则孩子对父母“不合理”的要求只会忍气吞声。孩子的顶嘴,是他们对待大人“不合理”要求的公开抗争,也是一种心理宣泄,这样的孩子不会有畏缩心理、压抑心理及懦弱、保守、逆来顺受的性格,在某种程度上也能防止其他一些更为严重的不良心理品质的形成。
有时,孩子顶嘴是对父母教育方式不当的一种提示。比如:孩子做错了事,父母批评不得法,孩子会感到不服气而顶嘴;孩子没做错事,父母冤枉了他,孩子会感到委屈而顶嘴;孩子不想做错事,父母硬逼着他去做,孩子会感到厌烦而顶嘴等等。这时孩子顶嘴并不是什么坏事,它可以让父母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得当。
因此,在孩子与父母顶嘴时,父母应该给予宽容和理解,而不是和孩子“顶”起来,激化矛盾。与其生硬的说:“不许顶嘴!”,还不如说:“宝贝,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是你能换一种口气说话吗?”或者说:“孩子,妈妈不喜欢你这样说话,你应该心平气和地用你的道理来说服妈妈!”如果孩子正在气头上,父母也可以说:“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等你冷静下来我们再谈好吗?”
如果孩子有自己的见解,并且是正确的或者是有道理的,父母就不要随便给孩子吓不听话的结论。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承认自己的不足。
如果孩子不正确,那么顶嘴的这件事还值得探讨。父母可以按照以下的方法给予处理:
(1)控制情绪,不与孩子争吵,给孩子充分的讲话机会,让孩子把想说的都说出来。如果孩子说得正确,父母应该改变自己的看法并采纳孩子的意见;如果孩子说得不正确,父母应该心平气和地让孩子接受父母的要求。
(2)跳出争吵的漩涡,站在第三者的立场,共同与孩子讨论“顶嘴”的问题。把激化矛盾的顶嘴,转化为一种讨论,通过各抒己见,在讨论中明辨是非。这样,正确的观点能够得以显现,错误的认识能够得以纠正,孩子辩论的才能也可以得到发挥。
(3)要确定正确的方法,无论是孩子正确,还是父母正确,都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促使双方接受正确的要求,这就是我们要提倡的民主式家庭教育。在孩子面前,父母说话的语气很重要,这关系到孩子接受父母意见的程度。
正确处理孩子的顶嘴,父母应该本着上适合宽容的原则,少一些“权威教育”,摒弃那种高高在上的权威姿态。父母需要具有足够的民主风范和赏识孩子的意识,把自己放在与孩子平等的位置,要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的顶嘴。以势镇人,以“大”欺小,从而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导致孩子形成逆反和逃避的心理。
30.你已经落伍啦——难以逾越的代沟
“代际冲突”这一差异往往导致两代人在解决问题的方式、评价问题标准等方面产生分歧和矛盾。
家境不错的黎先生为了让宝贝女儿享受更好的教育,决定把女儿送到国外的名牌大学。前两天,黎先生喜滋滋地把女儿从“贵族留学预科学校”接回家度周末。女儿在预科学校一年的花费将近十万元,但是她的成绩并不理想。因此,黎先生对女儿进行了语重心长的询问。第二天,黎先生出乎意料地看到一段令他心寒的文字:“我恨他,我再也不想见到他……”望着女儿稚嫩的笔迹,身为专家的黎先生陡生挫败感,心灰意冷,他不明白:我对她千般呵护,万般宠爱,准备花一百万元送她出国读书,就因为批评几句,她就恨我至此,为什么她一点也不理解我的良苦用心?
臧女士的儿子读高三,正值高考,一家人对他爱护有加,生怕照顾不周,影响孩子复习。一段时间以来,臧女士发现儿子的手机费猛涨,在家也总是遮遮掩掩地捧着电话唠个没完,臧女士刚劝了儿子一句“时间宝贵,少打几个电话吧”。儿子勃然大怒“不让打电话,我就从楼上跳下去”,臧女士哑然。她不敢把这事告诉丈夫,怕丈夫发脾气打孩子,儿子真的跳楼。
一边是家长们的长嘘短叹,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不听话;一边是孩子们唉声叹气,父母怎么就不理解我们呢,他们不也是从我们这个年纪长大的吗?这种相互的不理解形成了代沟。
代沟是指两代人因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道德标准等方面的不同而带来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差异。“代际冲突”即由这一差异而导致的两代人在解决问题方式、评价问题标准等方面产生的分歧和矛盾。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代沟”越来越深,这种现象成了众多家庭教育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回避当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代沟”是客观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