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怎么管好叛逆的孩子
9153300000018

第18章 别做孩子的“阿拉丁神灯”(5)

作为父母,不管我们的孩子保守的是什么秘密,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当他决定对我们缄口,他就与自己的灵魂立下了一个承诺。而无论我们以什么手段去挖掘这个秘密,实际上我们就在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了一道伤痕。

秘密是孩子成长的养料。允许孩子有秘密,孩子的生活才有可能更加得精彩,孩子才有可能更加的独立和成熟。

(1)培养孩子的隐私意识

隐私是个人的事,他不会对他人及社会产生不良影响,但是一个人的隐私被他人知悉,则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消极后果。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他们几乎没有自我保护能力,隐私更容易被他人知悉或者侵犯。具有一定的隐私意识,有利于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2)相信孩子的能力,大胆地放手

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一切的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父母应该相信孩子自己能解决问题,放心地让孩子自己面对困难。不要直接干涉孩子的问题,而是给予一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为孩子创造独立的空间

孩子大多希望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在这片天地里,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没有父母的干涉。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愿望。我们可以给孩子一间单独的房间,让孩子给抽屉上锁,自己不留“备份钥匙”,给孩子的房间单独电话(不是分机),允许孩子与他(她)的圈子有联系。

(4)不偷窥孩子的秘密

有些父母喜欢偷看孩子的日记,偷听孩子的电话,私拆孩子的信件等等,千方百计地想知道孩子的秘密。而孩子一旦发现父母偷窥自己的秘密,就会失去对父母的信任,把本来想对父母说的一些心事咽了下去。

(5)为孩子保守秘密

无意中发现孩子的秘密,或者承诺替孩子保守秘密时,父母应该要保护好孩子的秘密,不要轻易对第三人提及,否则不仅会伤害孩子的感情,也会使家长失去孩子的信任。

想象一下下列的情况:

你走进你儿子的屋子去吸尘,无意中发现他的日记就放在桌子上,日记本是关着的,但是没有上锁,也没有放在抽屉里。

你女儿每晚都把无绳电话拿进自己的房间,打上很长时间,有时电话的另一头是个男孩。

你那不满十岁的孩子常常把吃了一半的三明治放在书包里,因此你每星期总要帮他清一次书包,但是上一次你打开书包时,没有看见未吃完的三明治,却发现了一张写着他名字的小心折好的字条。

你打开日记吗?你拿起听筒吗?你念那张字条吗?

26.就是不肯去学校的孩子

孩子怕上学,在心理学上被认为是患了“学校恐惧症”。这种病的症状多发生在儿童由家庭生活走向学校生活的转变时期,其实每个小孩都会在某个时候对上学多少有些抗拒。

宝妈倾诉:我有一位八岁的女儿,小学二年级。本以为她能很快乐,可她却不像其他的小朋友那样爱上学,宁愿一个人呆在家中。我和她爸好说歹说才把她送到学校,可是总要惹她大哭一场。有时她还中途逃学,这更使我们忧心忡忡,因为现在的交通事故太多了,我们很害怕,不知道该怎样治好她的“恐学症”。

孩子怕上学,在心理学上被认为是患了“学校恐惧症”。这种病的症状多发生在儿童由家庭生活走向学校生活的转变时期,也就是说,在儿童学龄期比较常见的一些。患“学校恐惧症”的孩子,多有下列表现:不爱上学,想和爷爷奶奶呆在一起,或宁愿自己呆在家里。爸爸妈妈送孩子上学时,他们总要哭闹或发脾气。严重患者甚至会产生一些身体上的反应,如头痛、恶心、肚子痛、浑身颤抖不已等症状。

虽然“学校恐惧症”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表现,但家长们不必为此着急焦虑,这种症状只是孩子从一种生活转向另一种生活时产生的不适应心理,家长只要正确引导,症状就会很快消失的。

其实每个小孩都会在某个时候对上学多少有些抗拒。中小学生的种种心理病中,近来增加最显著的就是害怕上学,不肯到学校去。

以下是孩子不肯上学的几种常见原因和解决之道焦虑:孩子不喜欢上学,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一与家人分开就焦虑不安。这中情况最常发生于家庭气氛紧张期间,或孩子就要去另一学校就读的时候。父母如果反应不当,可能令孩子焦虑加深。孩子如果是刚开始上学,家长须注意头几天上学前和孩子道别的方式。

家长必须多鼓励子女,而且不要太注重学业成绩。只要子女已尽了力,即使考试成绩不好,也不应苛责,父母要求不过高,子女便无须承受过大压力,于是焦虑减少,念书也就不感到辛苦了。

寂寞:有些孩子不喜欢学校是因为没有朋友。如果小孩总是自己一个人,或者假装生病逃避课外活动,又或以送贵重礼物来讨好别人,很可能就会在学校没有朋友。

教孩子社交技巧可帮助孩子解决感觉寂寞的问题。应多为孩子创造与他人互动的机会,例如让孩子帮助老师派发本子,或者全家去餐厅吃饭时让孩子练习点菜。父母也要传授孩子一些结交朋友的技巧。

受欺负:有些学生讨厌学校是因为害怕同学。如果孩子过分沉默焦虑,在学校没朋友,或突然自信心低落,那他可能在学校受人欺负了。

解决此问题最常见的方法是向老师报告,但这是不够的。向老师报告并不能保证不会再受人欺负。最要紧的是帮助孩子采取主动,让孩子觉得自己有能力找到防止欺负的办法。

学习困难:有些孩子不肯上学是源于生理问题。有些孩子不喜欢学校可能是因为患有学习障碍。他们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无论他们怎么努力,进步都很有限,加上家长和老师不予体谅,久而久之,自然抗拒学习。有学习障碍的孩子常常精神沮丧,老是没法完成学校作业,或者似乎总是不听从老师的话。他们也许无法记住简单的事情。

家长要主动和学校商量解决之道。

怕老师:如果孩子经常抱怨老师“太凶”“不公平”,该怎么办?

家长该去找老师说明孩子的个性,这通常可改善老师和孩子的关系。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教孩子自己面对困境,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孩子好学上进,培养孩子积极的生活态度。父母应找机会带孩子到他们工作的地方去,让他们知道父母工作的情况,体会父母辛苦工作的样子。从而让他们了解刻苦是生活中应有的历程,只要肯努力,就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1)给予实际的期望不要用野心来期望孩子将来做科学家和律师等。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特殊的天分,都能走出自己的路。

(2)相互分享父母应多花时间关心子女,跟他们分享喜悦和忧虑。

(3)以身作则,把应有的生活态度传达给子女。

(4)作好学习的准备。

心理上的准备:在孩子将进幼稚园、小学和中学时,父母可带他们到学校走一走,让他们了解一下学习环境,认识老师和熟悉学习情况。

心智上的准备:教孩子从小把话讲清楚、说完整、培养全面的思考;孩子观念的成长,必须在名词底下有具体的例子,这样他们才能归纳出具体的属性,从而发展出那个名词的观念;好奇也是心智上的一种准备,懂得怀疑,好奇地问问题,才能不断创造新的东西,不断进步。培养孩子对事情感到好奇的原则,仔细聆听孩子的发问,欣赏童心的情趣;避免直接给孩子答案,以免抑压孩子的好奇、思考和继续追问的天性。给机会让孩子思考,并与孩子一起寻找答案;让孩子从实践中学习;随时准备回应。父母应随时准备和孩子分享学习的经验,将分享的气氛和习惯带动出来,这样,家里就有很多谈话的题材和沟通的管道。

(5)与老师合作。

要懂得欣赏老师,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贬抑老师,或与老师发生冲突,否则,孩子就会看不起老师,这会对孩子造成学习上障碍。父母应多和老师沟通,增进彼此得了解,寻找适合孩子学习的有效方法。

(6)专注学习。

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和时间阅读,别干扰孩子阅读,列下粗略的时间表,留意学习进度。有效的练习方法:父母应有步骤的讲解,先示范,然后让孩子做一次,不好的地方当场改正,再让他独立地做一次;密集式练习,但每次练习时间不要太长,有错要及时正,注意预习和定时复习。

27.我家孩子冷如“冰”

让孩子承担自己的责任,要让孩子学会感恩。

孩子感情冷漠,不体谅家长,这是许多家长的抱怨。家长含辛茹苦,无微不至关心孩子,这不但不能打动孩子,反而招来责怨甚至厌烦,这让家长很受伤。问题是,现在这样“冷血”的孩子越来越多。

有位母亲诉说了她的苦恼和委屈。女儿上高二后学习吃力,成绩下滑,在家话越来越少。为了节约时间,让女儿专心学习,生活上她对女儿照顾得周到备至,到现在,她还是替女儿洗所有的衣服。女儿对此从未表示过感激,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这还不要紧,最让她伤心的是,有一次她见女儿放学回来闷闷不乐,就想跟她聊聊天,问她怎么了,结果得到的回答是,滚,别让我看见你们!这位母亲说着说着就抽泣起来。

父母在孩子面前谨小慎微,当牛做马,成了孩子的奴仆,这样就能真正帮助孩子吗?这样就能打动孩子、得到孩子感激和体谅吗?未必。长久以来,孩子对父母这种廉价的爱早已经习以为常,以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无需感恩更无须报答,所以对父母的百般疼爱反映淡漠,表现麻木。心情不好的时候他会责怪你打搅他,讨厌你多事,甚至会对你大加斥责。

要得到孩子的理解和体谅,要让孩子感激你的爱和付出,首先要让孩子学会爱别人,让孩子懂得付出,要孩子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要孩子体验到生活的辛苦,这样他才能珍惜别人的关爱,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现在的问题是,孩子在生活上毫无责任,对自己毫无责任感,更不要说对家人了。如果说他还有责任,他的责任就是学习,学习之外的事情都是别人的责任。而进入高二以后,家长在学习上对孩子帮助又是微乎其微,你解决不了他的问题,他自然要烦你。

总之,最根本的是要让孩子承担自己的责任,要让孩子学会感恩。而要做到这些,必须先让孩子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父母的良苦用心。孩子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做,不要代替他,这是最起码的。要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不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更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在此基础上,父母的关爱才能触动孩子,才能在孩子心里得到回应。这样孩子才能慢慢学会理解父母,体谅父母,并逐步学会关爱别人。

不要以为只是为孩子当牛做马就能让孩子感激你,因为孩子最需要的不是这些。要得到孩子的理解和尊重,还要真正理解孩子,走进孩子内心,成为孩子的朋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和孩子平等交流,孩子才会向你打开心扉。

28.你到底要不要听我的

不是好孩子需要夸奖,而是夸奖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责骂,而是责骂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

孩子们更需要的是榜样,而不是批评。

——(法)儒贝尔

情景一:

饭桌上,冉冉不小心,饭碗掉到了地上。顿时,碗破饭撒,冉冉被吓呆了,母亲怒不可遏,一把把孩子从凳子上拽下来,大声斥责道:“这么大的孩子,连个碗都端不好,别吃饭了!”孩子伤心地哭了,母亲见状更是生气,厉声喝道:“还有理哭啊?闭住嘴,滚到你屋里去!”冉冉抽泣着,难过地回到自己的房间。

情景二:

陶陶,一个上小学的孩子,因学习不好,总是被父母责骂,有时还被“棍棒侍候”。有次考试考的全班倒数第一,数学只考了40分,妈妈看到成绩单后立即大发雷霆,“怎么这么笨啊?才考这么一点分!脑子里装的是豆渣吗?傻瓜也能考得比你好…”可他妈说他的时候,他根本不为所动,好象妈妈骂的不是他一样。

骂完之后,陶陶回到自己房间,跟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该怎么玩还怎么玩。往后,他妈妈的责骂一如既往,男孩却变得越来越不喜欢上学,慢慢开始了旷课,打架,最后成了街头小混混。

在我国的教育传统中,做父母的管教孩子就免不了经常训斥和责骂。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好好管教是怎么会成才呢?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认识。在生活中,有些父母一见到孩子犯错就会出来指责:“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甚至恨铁不成钢地辱骂:“你怎么这么笨、这么蠢”……

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成熟,在责骂声中长大的孩子只知道听从大人的指示,从不敢有自己的见解。他们既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没有自己的判断力,从而在问题面前变得胆怯、没有主见,更谈不上什么创造性了。

另外一种危险就是过度的管教、斥责引起子女的反感,甚至憎恨,以至于对父母的斥责置之不理,表面上遵从,而内心里不满,形成逆反心理,事事与父母对抗,这样就等于父母用自己不停地训斥把孩子推上了歧途。可见斥责带给孩子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1.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发展

经常斥责孩子,容易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使孩子常常惶恐不安,性格容易变得内向、被动、依赖、遇事没有主见,只会等待大人的命令,而不敢自行作出判断,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独立性的发展,也会对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