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最初叫“梁”,或叫“徒杠”。据史籍记载:秦以前,将桥叫做“梁”,或“徒杠”,直到三国时期,也还将桥叫做“梁”。如三国魏文学家嵇康在《琴赋》载:“乃相与登飞梁。”再如《孟子·离娄下》载:“岁十一月,徒杠成。”有关桥的记载,始见于《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五十年,初作河桥。”对秦以前将桥称作为“梁”或“徒杠”,东汉经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里作了说明:“梁,小桥也,徒步作也。杠,横木也。”其实所谓“杠”,就是架于水上,横亘如梁,仅供徒步之用,这种简单的桥被称作独木桥。
仅有供徒步之用的独木桥,不能完全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因而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交通桥。古时的交通桥,依外观及结构性质分,约有梁式之桥、拱桥、绳桥三种不同的形式。梁式之桥,则大体上可分为主桥、浮桥、飞桥,等等;拱桥大约有五边形拱、圆拱、瓣拱、平拱、尖拱、椭圆形拱等;绳桥有竹索、藤索及铁索之分。绳桥盛行于陕、川、黔、滇诸省,盖因山溪深谷急湍,不能建立柱墩之桥身,故悬长绠为渡。
我国最早的一座石柱墩桥是位于西安市以东10公里,横跨于灞水之上的灞桥,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早在春秋初,秦穆公与东方诸公争雄,改滋水为灞水,就修建了桥梁。据《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载:王翦伐荆,“始皇亲自送至灞上”。汉时,高祖刘邦亦曾到过灞上。隋开皇三年(583年),又在秦汉桥南修了南桥,后经历代重修,这就是现在的灞桥。
古灞桥是沟通长安与潼关以东广大地区之间的咽喉要道。由于人们常常在灞桥送往迎来,所以,产生了许多引人入胜的诗情画意,南北朝的《三辅黄图》里,就有“跨水作桥,都人送客到此,折柳为别”的记载。
这种折柳相送的生活风俗逐渐形成,并被沿袭下来。每当春夏之交,灞桥沿岸,翠柳低垂,与碧绿的灞水相映,其景格外绮丽动人。唐古都长安城人送客,讲究送到灞桥,折柳赠别“秦楼月,年年柳色,灞桥伤别。”就是著名诗人李白描写送友人至灞桥赠别时的情景。
如今,经过整修的古灞桥已焕然一新,灞桥风姿更加动人,它既是交通桥,又是供人们游览的文物桥了。
全旧著名的石拱桥赵州桥建于隋开皇大业年间(590—608年),此桥在河北赵县,原名安济桥,因赵县又称赵州桥。唐中书令张嘉贞《石桥铭序》曰:“赵郡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
赵州桥为单孔,圆弧,南北向,全桥长50.82米,宽9.69米,由二十八道独立石拱纵向并列砌筑,净跨37.35米,跨度大而弧形平。桥拱肩敞开,大石拱上两端各建两个小拱,靠桥堍的两小拱净跨3.81米,近桥中央的两小拱净跨2.85米。
唐中书令张嘉贞之所以说赵州桥“制造奇特”,是很有道理的。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座桥的设计,既能减少水流的阻力,又能减轻大拱券的地脚载重,这种拱肩加拱的“敞肩拱”形桥,可以说是世界桥梁史上的首创。从这座桥的装饰来看,也巧夺天工。主要表现在桥两侧板和望柱雕刻精美,跌宕多姿,并且由于桥身巨大空灵,寓秀逸于雄伟之中。
颐和同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桥为大型拱桥,具有与一般石桥不同的美,给人以曲线优美柔和之感。当游人身临其境时,就会发现其拱洞倒映于水中,呈现出珠链般的圆环,使湖面景物平添无限姿色,将颐和园衬托得格外优美。
颐和园里这座精美的古建筑十七孔桥,是为了配合颐和园全景观整体布局上的需要而设计的。它自东堤通向南湖岛,桥长150米。人们游园时,无论是漫步堤边,还是泛舟湖上,放眼望去,十七孔桥犹如雨过天晴出现的长虹卧在昆明湖的水波上。十七孔桥被人们誉为“昆明湖上的第一桥”,在全国所有的古典园林中,恐怕是独一无二的。十七孔桥与其他桥不同的是兼有苏州金带桥和北京卢沟桥的特点,桥栏望柱上雕有神态不同的石狮544只。石狮威武凶猛,形象生动。其桥上联额,均为乾隆皇帝所书。
十七孔桥题额是修蝀凌波。“修”长也。“蝀”,即“螮蝀”,就是指“虹”。《尔雅·释天》解:“虹”,亦作“螮蝀”。十七孔桥是座比较长的桥,其题额意思说,十七孔桥如长虹一般凌驾于昆明湖碧波之上。
十七孔桥还有一个题额是:灵鼍偃月。鼍,又叫避龙,即扬子鳄,古人迷信,故称“灵鼍”为一种“神兽”。“偃”,意为“卧”该题额意为:十七孔桥犹如鼍龙横卧在昆明湖上,如偃月一样美丽好看。
7.昆明湖中的“三岛”
颐和园装景的艺术大师们,将颐和园建成有山有水(万寿山和昆明湖)的园林,并巧妙装景点缀上了许多精美的古建筑——楼、台、亭、阁、殿、轩、斋、廊,在昆明湖中恰到好处地装景点缀上了三岛——南湖岛、藻鉴堂岛、治镜阁岛,以此象征自古传说中的“三神山”。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自古传“海中有神山,名口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从现有资料看,这是最早的记载。从此之后,“三神山”的名字,就逐渐在不少的文学作品里出现了。我国有的风景区,不少精美的古建筑其取名,有的就取其“蓬莱”名曰为“蓬莱阁”,或曰蓬莱仙阁;有的就取其瀛洲的一个“瀛”字,如北京中南海的“瀛台”就是如此。
其实,按照实际情况来说,人们早就认识到传说的“三神山”是不存在的。对此,唐大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里亦云:“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昆明湖分为三个主要水域,并将每一水域巧妙而又恰到好处地点缀上一座岛屿。这三座岛屿,把虚幻的仙境展现于皇家御园,寄托着封建帝王所求长生不老的幻想的一种美好的愿望。
昆明湖中的“三岛”,其“装景”点缀的不论是亭、台、楼、阁,还有殿、堂、寺院,随着春夏秋冬四季规律性的变化而变换着它们的美丽风姿。
南湖岛 岛上的主体建筑是涵虚堂,南有露台,绕此石造雕栏。涵虚堂在南湖岛“广润雨祠”北,“云香阁”建筑西北处。清漪园时为“望蟾阁”,仿武昌著名的“黄鹤楼”而建造的。
从颐和园造园装景整体上来讲,可以说南有涵虚堂,北有排云殿、佛香阁,隔湖相望,的确使其风景格外不一般。
乾隆曾赋诗精心描绘南湖岛的美丽:
一径石桥通,崇台迥据中。
四时延座景,八面纳窗风。
霄映漪光碧,波含倒影红。
隔湖飞睇者,望此作蟾宫。
又诗云:
高阁湖心号望蟾,每来小坐未曾淹。
何当坐里拔金镜,为忆阶前响玉籖。
虚阁情知景无二,因缘时见晓余尖。
却欣八面珠帘卷,水色山光取次拈。
然而非常可惜的是,咸丰十年(1860年),涵虚堂毁于英法联军。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建改为一层,即今日人们所看到的。
这里特别需要说一说的是,过去人们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年年都能够有个丰收的好年景,就把希望寄托在“龙王”身上,于是就出现了在水边岸上修建龙王庙的习俗。颐和园就将龙王庙建筑在南湖岛上。龙王庙门上刻着“广润灵雨祠”,是乾隆皇帝的儿子——仁宗嘉庆皇帝御书的。
这个匾额,还有一个传说。说有一年京城久旱不雨,眼看着颐和园南湖岛里的水要干涸了。嘉庆皇帝从圆明园来到了颐和园南湖岛上的龙王庙拈香祈祷,向龙王求雨。礼毕銮驾回到圆明园,尚未坐定,就听见雷声隆隆,下起了瓢泼大雨,喜得嘉庆皇帝立即写出了“广润灵雨祠”这一龙王庙的门额。
还传说,宋真宗赵恒曾诏封四海龙王,封海龙王为广润王。因颐和园昆明湖曾名为“西海”,或曰“西湖”,所以就取其“广润灵雨祠”作为岛上龙王庙的门额了。
藻鉴堂岛在颐和园西堤的西侧——养水湖中的岛上有一座精美的古建筑,名曰为藻鉴堂,它是清漪园的旧名。
《今日北京》一书里,对藻鉴堂基本情形,作了这样的捕述:“在颐和园西南湖中,为园中小园林之一。清乾隆年始建。内有藻鉴堂、烟云舒卷殿、春风啜茗台等建筑。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重建。”
乾隆有诗云:
湖上构疏轩,湖色窗中滟。
虚明涵万象,名之曰藻鉴。
谋目对有本,澄心看不厌。
掠珠燕颉颃,吹毅鱼喁噞。
秋夕月娟娟,春朝风潋潋。
于水彼曾云,于人吾方念。
治镜阁岛 昆明湖三岛中的治镜阁岛上的治镜阁,其所以取其一个“治”字,其意为“治理”之意,“镜”为明察政治。
不论什么时候,也不论什么性质的社会,就其“明察政治”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治镜阁,它的位置在西堤西侧湖中,是乾隆皇帝当政期间建造的,其阁名为清漪园时的旧名。治镜阁岛上的治镜阁,原为三层精美的古建筑,下层为圆城,故俗称为“团城”,该岛俗称为“团城岛”。其团城,有四门绕以曲池中,复为重城有四门。
乾隆有诗云:
湖中峙城阁,向题日治镜。
是盖有二义,申之以斯咏。
一曰镜古治,善政与恶政。
一曰镜今治,敬胜及怠胜。
敬则其政善,民安与俗正。
怠则其政恶,君骄而臣佞。
敢不戒其怠,犹恐驰兹敬。
求治忌太速,亦足滋为病。
无逸而有为,永言励吾行。
然而极为可惜的是,此阁在1860年毁于英法联军,并且至今仍然为废墟,未被修复。
三、德和园大戏楼·长廊·石舫
1.德和园大戏楼
德和园颐和园内的德和园,位于仁寿殿的正北,其原址为乾隆时的“怡春堂”。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毁于战火。1892年重建,改名为德和园。这座精美的古建筑群,是由颐乐殿、大戏楼(俗名大戏台)和后照殿等组成。其中大戏楼是德和园的主体建筑,它是专门供慈禧太后看戏赏乐的好地方。
所谓“德和”,陶冶性情之意。而陶冶性情,其形式有各种各样,当然包括看戏、欣赏音乐。
“德和”之语,古代典籍已有记载,如《左传》:“君子听之以平气其心,心半德和,故诗为了丁乘之宝也。”《汉书·礼乐志》里亦有记载:“闻其音而德和,省其诗而志正。”
大戏楼与北京现存的钟楼、鼓楼、正阳门箭楼、德胜门箭楼,以及东便门的西南角楼一样,是一种高层建筑,只是其用途不同罢了。
大戏楼为翘角重檐三层,高21米,底层舞台宽17米,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戏楼,建筑十分独特,三层舞台之间均有天地井通连,可表现升仙、下凡、入地等情节。底层舞台底部有水井、水池,可设置水法布景。例如,表演孙悟空大闹天宫或《白蛇传》里的水漫金山寺节目时,台上台下还会喷水冒烟,演员可以借助于技术设备,一齐腾空上升,或同时潜入地下,使观众不易捉摸。著名的京剧演员谭鑫培、杨小楼等,都在这台上演过戏。
慈禧太后与其他封建统治者一样,希望长生不老,永享人间的富贵荣华,很愿意听关于长寿的祝词。而唱戏祝寿,又是慈禧喜欢的一种方式。因此,当德和园大戏楼落成后,大戏楼最高层的匾额和楹联偏重强调了祝寿。
大戏楼上层的匾额为:
庆演昌辰
“昌辰”,为美好的时刻。“庆演”为祝寿演出。所以说,“庆演昌辰”的意思是良辰吉口祝寿演出。
大戏楼上层楹联:
八方开域皆为寿
兆姓登台总是春
所谓“八方”,是古时对四方(东、南、西、北)四隅(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总称,这里指普天下。所谓“开域”,原指开拓疆土,这里为治理国家之意。所谓“兆姓”,亦称“兆民”,指天下的黎民百姓。如《尚书·五子之歌》里记载:“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
将“八方”、“开域”和“兆姓”与“皆为寿”、“登台总是春”联系在一起,大戏楼上层的这副楹联的意思是普天同庆共祝寿,万民歌舞一派春光。
德和园大戏楼中层匾额:
承平豫泰
这一匾额的意思为:天下太平以音乐歌功颂德。“承平”,是指天下太平。所谓“豫”,即用音乐歌功颂德。“泰”意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大戏楼中层楹联:
七政衍玑衡珠联璧合
四时调律吕玉节金和
所谓“七政”,古时是指日、月及五星(金、水、木、火、土)。所谓“衍”,为观测、测量、推演之意。所谓“玑衡”,即璇玑玉衡,《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卷》里作了这样的解释:从汉代起,认为璇玑玉衡是仪器的也大有人在。汉代孔安国说:“瑾玑玉衡为‘正天之器,可运转’,肯定璇玑玉衡为仪器。”《汉书·律历志上》里,对何谓“珠联璧合”作了解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后来逐渐演变成比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凑集在一起。所谓“律吕”,《汉书·律历志》里作了解释:“律有十二,阳入为律,阴六为吕。”所谓“玉节金和”,指乐器间调之调整适宜,或曰调整得恰到好处。
所以,德和园大戏楼中层楹联的意思为:用浑天仪观测天象,明星辰,群星荟萃,预示着天下人才济济;用律吕奏春秋冬夏四时之音,各种乐器音调和谐。
德和园大戏楼下层匾额:
驩胪荣曝
这一匾额的意思为:欢乐的演出,荣誉的献艺。“驩”,同欢;“胪”,意为呈献;“荣曝”,供献之意。
大戏楼下层楹联:
山水协清音龙会八风凤调九奏
宫商谐法曲象德流韵燕乐养和
这一楹联是宣扬天下太平的一派大好形势。山水奏出清越之声,吸引蛟龙起舞,凤调九奏招来百鸟朝凤,雅乐伴以古调,广泛传布圣德之音,俗乐流风余韵,使人心旷神怡。
2.颐和园著名的长廊
廊始为屋檐下的过道或独立有顶的通道,即人们习惯称的“走廊”等。唐诗人李商隐在《正月崇让宅》诗里,就恰到好处捕写了“廊”:“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廊”这种建筑形式,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特别是随着造园装景艺术不断向前发展的需要,逐渐发展成为相当讲究的装景点缀性的精美建筑。
尽管在全国各地许多园林里,都有各种各样精美的“廊”,特别是“长廊”,但最长、最精美、最具代表性的,则应属于北京颐和园著名的长廊。
北京颐和园著名的长廊 是中国古建筑中造园装景点缀性的、最精美、最长的长廊。因为它长,所以人们将这座长廊,还俗称为“千步廊”。它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东部起点邀月门,在乐寿堂西,门前的一株白玉兰是百年老树,在月光下,皎洁的花朵晶莹似玉。因此,人们取其意,给它取名为“邀月门”。“邀月”,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那么,长廊西部的止点,为何名曰“石丈亭”呢?
这是因为此处有玲珑湖石,高丈余,人们以石奇高大者为石丈,与“亭”相联系,遂将该亭命名为“石丈亭”了。“石丈亭”为“清漪园”时旧名。
那么,颐和园长廊始建于何时,究竟为什么要修建这座长廊呢?
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首建此廊,专为其母孝圣皇太后沿廊漫步、观景和观雨赏雪之用。
明代著名的造园大家计成和清朝李斗,都对廊在园林艺术中的作用有独到的见解。
明代造同家计成在《园冶》里说:造园“装景”,其“廊宜曲宜长则胜。”清朝李斗在《工段营造录》里亦云:造园“装景”,其廊“随势曲折谓之游廊,愈折愈曲谓之曲廊,不曲者修廊,相对者对廊,通往来者走廊,容徘徊者步廊,入竹者竹廊,近水者水廊”,等等。
尽管造园装景有各种各样点缀性的长廊,但其特征,基本上如明计成和清李斗以上所说。中国传统的古建筑,最基本的特征是“均齐划一”,讲究“中轴线”和“左右对称”,然而缺乏错综变化,形成无趣味的“正统”格局。但是,颐和园精美的古建筑——长廊,却冲破了古建筑传统性的“正统”格局,而因地适宜变化。其所以会出现变化的新格局,主要是因为符合了“造园”是属于一种综合艺术的要求,盖冶美学土木植物等各种科学于一炉而集其大成,使“造园”才会出现兼有人为胜于自然之奇,浓丽应富于错综变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