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长廊,就是属于因地适宜变化新格局的一座精美的古建筑。它依山面湖,依山势而曲。游人行其问,可凭栏远眺,移步换景,欣赏湖光山色。例如,观览雨中景色时,天连水,水连天,特别是暴风骤雨,使得平静的湖面,一下子变得波涛汹涌;观赏雪景时,漫天皆白,如镜湖面上雪花如柳絮飞扬。在养云轩钟院门额上,镌刻的“川泳云起”,以及其两侧镌刻的“天外是银河烟波宛转,云中开翠幄香雨霏微”,恰到好处,高度概括了这里烟波浩渺、雨雾迷离的自然美丽的景致。长廊蜿蜒于万寿山南麓,昆明湖边。它将如画的景区、景点,巧妙而自然地串联成一线,为颐和园旖旎的风光镶上了画框,把昆明湖和万寿山之间美丽的景色,衬托得更加层次分明。
若说起精美的长廊本身来,其特征亦非常突出:重彩髤漆;彩绘亦非常不一般,它能使游人欢欢乐乐观赏到各具内容、无一雷同的大小一千四百多幅苏式彩画。这些彩画,除西湖风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等外,还有人物故事,如“武松打虎”、“张飞夜战马超”、“大闹天宫”等,以及翎羽花卉,等等。
造园装景艺术大师们,将精美的长廊,同万寿山与昆明湖有机结合起来,使其成为点缀和丰富颐和园山水画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长廊依山面湖,因山势而曲。尽管它不像万寿山那样,具有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然而它却巧妙而富有变化地保持着古建筑讲究“左右对称”的传统。具体表现在:从万寿山前山山脚下的“云辉玉宇”牌楼起,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的这条中轴线来分,长廊的东西两侧各有两座亭子和一座临水亭,相当讲究左右对称,但却并不给人呆板、平稳的感觉。这几座亭子即:留佳亭、寄澜亭、清遥亭和秋水亭。长廊东侧的临水亭,名为“对鸥舫”;西侧的临水亭,叫做“鱼藻轩”。特别是留佳亭等四个象征着春、夏、秋、冬的八角亭,不仅建筑物本身是东西两侧各相对称,而且其匾额,亦是讲究对称的。
3.昆明湖水上石舫
古代,舫本指竹木筏,后来通指船,如三国时魏国王粲《赠蔡子笃》诗:“舫舟翩翩,以溯大江。”我国古代,人们将两船相并亦称“舫”。又如《国策·楚策一》:“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索隐》:“舫,谓并两船也。”后来,在社会生活中,亦就逐渐演变成为将小船称之为“舫”了。如游舫、画舫。例如南宋词人姜夔《凄凉犯》:“追念西湖上,小舫携歌,晚花行乐。”
颐和园昆明湖上的石舫,其前身为明代时圆静寺的放生台。乾隆皇帝下谕旨营建清漪园时,拆掉了圆静寺,建起了万寿山大报恩延寿寺,将圆静寺的放生台改台为“船”,始更名为“石舫”。1755年始建的这座石船,其船体是采用巨大的石块雕造,建造成有两层舱楼。继圆静寺的放生台之意,每年一到农历四月初八“浴佛日”,即“浴佛节”,乾隆皇帝都要陪着他的生母孝圣皇太后到这个地方放生,表示他们信佛的虔诚。有点滑稽的是,这位孝圣皇太后也常在这里垂钓。她可曾想到过她钓上来的正是她以前放生的鱼虾?
这仅仅是昆明湖水上装饰景点“石舫”来历的一说。还有一说就是: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始建的这座“石舫”,除了用来观赏昆明湖景色外,更重要的是还用它来起一种警戒作用。乾隆皇帝曾经写过一篇《石舫记》,叙述建造石舫的原委,并援引唐代著名宰相魏徵谏唐太宗李世民所用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其意是说,船是由水浮起来航行的,但是使船翻沉覆没的也是水。《日下旧闻考·国朝苑囿》里,亦确有这方面情况的记载,例如“御制石舫记”云:
……石舫,盖筑之昆明湖中,不依汀傍岸,虽无九成之规,而有一帆之概。弥近烟云之赏,迥远风浪之惊。鸥鹭新波,菰蒲密渚。涌金漪而月洁,凝玉镜而冰寒。四时之景不同,朝暮之观屡易。彼之青雀黄龙,虽资济川,亦虞穿线,则何如一肖形而浮坎止艮,义两存焉。非徒欧米之兴慕也。且田盘之浮石,奇则奇矣,而或需乎云;香山之绿云,似则似矣,而或乏乎水。若夫凛载舟之戒,莫磬石之安,虚明洞达,职思其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
这里进一步指出,取“载舟之戒”才能奠就江山永固,如磐石之坚。
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就是:乾隆皇帝要冲破宰相魏徵的名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于是就下谕旨在昆明湖上建造了一座石船,命名为“石舫”,这样水就不能覆舟,用其来象征清王朝的统治,坚如磐石般地巩固。
后来,慈禧下令第一次重修石舫时,仍然沿袭乾隆皇帝时的做法,将石舫当放生、垂钓之用。然而在第二次重修时,其变化就比较大了,乃仿翔凤火轮样式,建起两洋舱楼,增设了“机轮”。石舫长36米,船楼为木结构,舱内墁花砖,嵌五色琉璃,陈设为西洋桌椅。因为盛夏季节,慈禧常常要在舱楼上用早点,吃夜宵,故又将石舫改名为“清晏舫”。
四、西堤六桥·铜牛和“耕织图”
《日下旧闻考》第五册“国朝苑囿”里载的原文:
昆明湖东西为长堤,西堤之外为西湖,其西南为养水湖。
[臣等谨按]昆明湖东堤设牐及涵洞,随时啟闭,西堤有六桥,详后条。
[臣等谨按]文昌阁御题额日为章于天,曰穆清资始。长桥南额日修蝀凌波,北日灵鼍(龟)偃月。廊如亭之为昆仑石,勒御制诗。其旁范铜为牛,背镌御制金牛铬,恭录卷内。
乾隆二十九年御制西堤诗
西堤此日是东堤,名象何曾定何稽?
展拓湖光千顷碧,卫临墙影一痕齐。
刺波生意出新芷,踏浪忘机起野跨。
堤与墙间惜弁地,引流种稻看连畦。
西堤之北为界湖桥,为桑苎桥,中为玉带桥,稍南为镜桥,为练桥,再南为柳桥,桥之北景明楼。
[臣等谨按]西堤六桥并直亘昆明湖。
乾隆二十年御制耕织图口占诗
玉带桥西耕织图,织云耕雨学东吴。
水天气象略如彼,衣食根源每廑吾。
解读:
根据《日下旧闻考》“国朝苑囿”里涉及的内容西堤六桥和东堤铜牛,以及“耕织图”可以以《西堤六桥》和《铜牛和“耕织图”》为题目,分别地说一说。
1.西堤六桥
西堤是颐和园里的西堤,是清乾隆年间修清漪园时,为了配合颐和园造园装景整体上的需要,仿著名的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而建的。
颐和园,每年凡一到早春时节,这里的景观格外不一般,柳条吐绿,桃花放红,一条色彩缤纷的长堤,浮现在昆明湖的岸边上,人们行走在长堤上,宛如漫步在江南三月的西子湖畔(杭州西湖),其佳景真可堪称为“西堤春晓”,或叫做南有“苏堤春晓”,北有“西堤春晓”,再加上点缀了相当精美的古建筑——西堤六桥,这样,将昆明湖西边的西堤装饰得更加美丽了。
西堤六桥《日下旧闻考·国朝苑囿》载:颐和园内西堤之北为界湖桥,为桑苎桥(后改为豳风桥),中为玉带桥,稍南为镜桥,为练桥,再南为柳桥,桥之北为景明楼,西堤六桥并直亘昆明湖。
豳风桥它是一座平面长方形的屋顶。但从它的造型来看,可以说基本上与练桥相近似,亦为亭式桥,或曰亭桥。其桥西,则有耕织图、水村等景点,颇有江南水乡特色。
据《日下旧闻考·国朝苑囿》载:豳风桥原名“桑苎桥”。那么为什么被改名为“豳风桥”呢?
传说其原因是“桑苎”发音相近似“丧主”,而老佛爷慈禧丈夫文宗(爱新觉罗·奕□)咸丰皇帝“□”与“苎”同音,尽管奕□已驾崩多年了,但仍然是要讲究避讳,所以“桑苎桥”就被改名为“豳风桥”了。取这个名是,《诗经·豳风·七月》篇的“豳风”之意。桥西有仿汀南乡村的景点,又照顾到原“桑苎”的含义,这样,就两全其美了。
练桥这座桥精美的古建筑,在镜桥之南,为清代时的清漪园的旧名。这座桥为四角重檐攒尖顶,供观景与休憩之用。
这座桥,其名的由来,可以说是取意于南朝诗人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余霞散成绮,澄汀静如练。”唐代的大诗人杜甫在《画鹰》诗里云:“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珠。”练,其本意为把生丝煮熟,使之柔软洁白。然而,这里指水流之势的特点如“练”,即昆明湖之水,南流之势似如匹练,所以这座桥被命名为“练桥”。
柳桥西堤六座桥中最南端的这座桥,也是相当精美的,据说是清漪园被改名颐和园时,才被改名为“柳桥”的。然而这座桥的取名,据考证是出自大诗人杜甫的诗句:“柳桥晴有絮。”
乾隆赋诗云:
著个轻舠弄拍浮,漾沿直到柳桥头。
漫漫晴落谢家雪,却似山阴访戴游。
玉带桥西堤第三座桥,名曰玉带桥。其最明显的特征是桥拱高而薄,造型轮廓为流畅挺拔的曲线(尤其是在摄影图上看,相当明显),其桥身、桥栏,皆选用青白石和汉白玉石雕砌,洁白如玉,宛如玉带,故被命名为“玉带桥”。其桥的题额、对联,均为乾隆皇帝所书。
《颐和园楹联镌刻浅释》一书云:
玉带桥对联(东面):
螺黛一痕平铺明月镜
虹光百尺横映水晶帘
意思是:湖中的玉带桥好比一弯黛眉平放在明镜之上,又如百尺虹光横照在水晶帘中。
玉带桥对联(西面):
地到瀛洲星河天上近
景分蓬岛宫阙水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