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传奇老北京——《日下旧闻考》解读
9042300000003

第3章 皇城(3)

狮子对我围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为读者所熟知的狮子舞,可以说至迟在唐代已风靡各地,并且至今不衰。电影《少林小子》、电视剧《陈真传》等影片中的舞狮表演,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北京天安门金水桥前,其东西各有一只点缀性的大石狮子,左雄右雌,雕刻得极为精美,威武雄健,真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金水桥头右侧石狮子的腹部,有一块伤痕,关于这道伤痕,有这样两个传说:一是说,明代的将领李国祯被著名农民起义军领袖李白成追击,躲藏在狮子的后面,李自成发现了,举剑狠狠剌去,结果使石狮子受到了损伤。另一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石狮子被侵略军所破坏。

三、左祖右社

《日下旧闻考》第一册“国朝宫室”里载的原文:

太庙在阙左南向。围垣一重,琉璃砖门三间,左右门各一。戟门五间,崇基石阑,中三间前后均三出陛,中九级,左右七级,门内外列戟百有二十,左右门各三间,前后均一出陛,各五级。前殿十有一间,重檐,階三成,绕以石阑,五出陛,一成均四级,二成均五级,三成中十有一级,左右九级。东西庑各十有五间,阶均八级,燎炉二。中殿九间,后殿九间,两庑各十间,后殿东庑南燎炉一,戟门外石桥五。桥北井亭二,六角,间以朱櫺。桥南神库五间西向,神厨五间东向。庙门外之西南,奉祀署三间东向,左右房各三间,垣一重,门一北向,东南宰牲亭三间,前治牲房五间,均西向,垣一重,门一西向,井亭一,六角,间以朱櫺。西南为太庙街门五间,西北为太庙右门三间,均西向。

[臣等谨按]缮修太庙,于乾隆四年工竣。

中殿供奉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世祖章皇帝、圣祖仁皇帝、世宗宪皇帝列圣列后神位。每遇时飨及袷祭之期,恭请奉安前殿,礼成复送至中殿供奉。

后殿供奉肇祖原皇帝、兴祖直皇帝、景祖翼皇帝、显祖宣皇帝列圣列后神位。每岁袷祭,恭请奉安前殿,礼成复送至后殿供奉。其四孟时飨,则遣亲王于后殿行礼。

乾隆五年御制孟秋时享太庙诗

玉斗迥旋届指庚,金舆夙驾紫鸾鸣。

矞皇礼乐陈清庙,糺缦云霞焕宝楹。

陟降俨临神鉴赫,显承佑啓泰阶平。

礼成肃穆瞻霄汉,何限依迟霜露情!

乾隆九年御制孟冬时享太庙礼成述事诗

涤志斋三宿,精禋举质明。

奉时修榆祀,考乐叶诏韺。

馨荐忱爰讬,心忪礼欲成。

假思不可度,颥若有余诚。

如在音容感,孔怀霜露情。

桥山凝望处,忾侵达三京。

解读:

左祖

1.皇家祭祖的太庙

同西方古代社会不同,中国社会并没有明显的自然神和人格神的崇拜,而是以祖先崇拜为其主要特征,这也是中国宗法社会的必然需要。在宗法社会里,人们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和联系的,这必然要求对同一祖先的认同。所以,祭祖活动的兴盛与否,视为国家兴衰的标志,在古代典籍上,将亡祭绝祀视为国败家亡的同义语。在秦代以前,上至天子,下至诸侯大夫、士,皆可将其祭祖的场所称为“宗庙”。

秦始皇灭六国(韩、赵、燕、楚、魏、齐),统一了天下后,不仅是统一了度量衡,而且亦对祭祖的“宗庙”作了新的规定:除皇帝祭祖的场所仍然称作“宗庙”外,其他人祭祖的地方,一律不允许称为“宗庙”。对此,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在《文潞公家庙碑》里,作了这样历史反映性的描述:自秦始皇开始“尊君卑臣,天子之外,无敢营宗庙者。汉世公卿贵人多建祠堂于墓所。”

从我国历史上看:历朝历代,共同的特征是,都在营建尉都——都城时,把修建宗庙作为国家的一件重要大事对待。不过作为目前保存最好、建筑艺术水平最高的皇家祭祖的“宗庙”,还要首推明永乐年间在北京皇宫紫禁城左侧——东面的“太庙”(即今日的“劳动人民文化宫”)。

明永乐皇帝朱棣即位后,决定将国都定在北京,于是大规模营建京都开始了,封建朝廷根据“左祖右社”的传统,以及密切配合帝王精神生活的需要,决定在承天门(即天安门)的东侧,为帝王(皇帝)修建一座祭祀祖先的宗庙,并将“宗庙”改名为“太庙”(取至高无上之意)。

明永乐年间,修建起来的皇家祭祖用的“太庙”,总的归纳概括说来,太庙的建筑,雄伟壮观。平面呈南北方向的长方形,占地面积139650平方米,整体布局非常匀称。这座“太庙”一共有三道围墙,最外面一道长475米,宽294米,其里面便是太庙的第一层院落,院内四周种植满了成行的古柏,东面南端还有一些假山凉亭等。第二道围墙长272米,宽208米,院墙以内正面就是7座单孔石桥各桥两侧都有汉白玉石护栏,在其东面墙的南端,各有黄琉璃瓦悬山顶房屋5间,东边是神库,西边是神厨,是调配备祭品的地方。石桥以北是戟门,戟门东西两侧各有旁门一座,戟门就是第三道围墙的正门,太庙的主要建筑为前、中、后三大殿,都坐落在戟门以内的院落里。

太庙里的三大殿,十分雄伟壮观,金碧辉煌,其中尤以前殿的建筑最为精美。它建筑在周围有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式的台基上,殿的规模为面阔11间,进深4间,重檐庑殿顶。殿的周围,设置雕石护栏,巍峨壮观。大殿的建筑用材,十分讲究,主要梁柱外包均为名贵的沉香木,其余的木构件,也都是金丝楠木制成,殿内天花板及明柱,皆贴赤金花不施彩画。这座前殿,或曰太庙最重点的建筑,是皇帝的主要祭祀场所,每到年末岁尾大祭的时候,将太庙供奉的帝后神主木牌移到这座殿里,举行“袷祭”。前殿两庑各有配殿15间。东配殿是供奉有功的皇族神位的地方,西配殿是供奉功臣神位的地方。东南面有黄琉璃瓦砖砌的燎炉一座,西南有小燎炉一座,是行祭礼时梵烧祭品用的。

北京的“太庙”,是北京最完整的明代古建筑群之一。清代时,虽经历多次整修或者扩建,但是建筑形制和木石结构,大体上还保持着明永乐十八年落成时的原状。

2.年号·庙号·陵号

封建帝王生前,有名字和年号,死后有庙号、陵号。

从中国历史上看,自汉武帝(刘彻)起至元代,皇帝生前的年号,则往往有若干个,造成历史纪年相当纷乱,不仅使人们不好记忆,而且更重要的是给后人学习研究历史造成很大不便和麻烦。如汉武帝刘彻生前的年号就有十个,即建元、光元、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元汉、太始、征和。

但是,历史发展到明代就不同了。皇帝生前,一般说来,只有一个年号。例如,明代第一个皇帝朱元璋生前的年号为“洪武”,第二个皇帝朱允炊,生前的年号为“建文”……

所谓“庙号”,即皇帝死后,在太庙中所立祭祀牌位上的名号,叫“庙号”。例如《旧唐书·高祖本纪》载:“群臣上谥日大武皇帝,庙号高祖。”所以,我国历史上就死后的皇帝简称之为“汉高祖”、“明惠帝”、“明成祖”,等等。

明十三陵,在北京昌平县,距城约44公里的天寿山下方圆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上。十三陵,从明永乐七年(1409年)开始修建长陵起,直到清顺治元年(1644年)修建成思陵止,前后经历二百多年间,十三陵地区成为一般人不能随意踏入一步的“禁地”,驻有大批守陵的卫士。

《日下旧闻考》第一册“国朝宫室”载的原文

社稷坛在阙右,北向。坛制方二成,高四尺,上成方五丈,二成方五丈三尺,四出陛,皆白石,各四级。上成筑五色土,中黄、东青、南赤、西白、北黑。土由涿、霸二州、房山、东安二县豫办解部,同太常寺验用。内壝四面各一门,楔阈皆制以石。朱扉、有櫺。门外各石柱二,壝色亦各如其方。壝北门内西北瘗坎二,北为拜殿,又北为戟门各五间,戟门内列戟七十有二,均覆黄琉璃,崇基三出陛。壝外西南神库五间,神厨五间,井一,均东向。坛垣周百五十三丈四尺,内外丹雘,覆黄琉璃。北门三间,东西南门各一间。循垣东北隅东向正门一,左右门各一,相对阙右门为乘舆躬祭出入之门。坛西门外宰牲亭三间,东向。井一,垣一重,门一,北向。西南奉祀署东西各三间,垣一重,门一,东向。东遣官房一间,南向。东南为社稷街门五间。东北为社稷左门三间,均东向。

解读:

右社

3.社稷坛

今北京天安门西侧著名的“中山公园”,它原是明清时代的“社稷坛”,即为帝王(皇帝)隆重举行祭祀“社稷神”的场所。

其实“社稷神”之说,是在原始社会时期“神农”说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我国远古社会时期,最初是靠男人猎取禽兽来维持生存的。但是,由于猎取禽兽没有保证,就由妇女采集野生植物来补充,后来,经过观察、摸索和无数次的试种,终于成功地使许多野生植物变成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这就是我刚“农业”之始。我国历史上出现了不少有关这方面神奇的记载和传说。如古籍《白虎·号》里记载:“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耕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远古社会“神农”时期以后,奴隶社会以前,即原始社会末期,又出现了“神农”式的两个典型人物,一个是共工氏,其名字叫做“后土”,他能“平九州”,所谓能“平九州”就是后土善于开垦和治理土地,推进了农业发展;另一个是烈山氏(一说为“历山氏”),其子日农,他会种植百谷和蔬菜。总之,由于这两个“神农”式的典型人物,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像“神农”一样,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受到社会上的尊重和爱戴,所以被神化,同“神农”一样,亦被尊为“神”,即将“后土”称之为“社神”(俗称“土地神”);将烈山氏之子称作为“稷神”(俗称“五谷神”)。因此,我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一种祭祀“社稷神”的生活风俗,并且上至帝王,下至民间百姓,均比较讲究祭祀“社稷神”(即“土地神”和“五谷神”)。

而帝王为什么讲究祭祀“社稷神”呢?古籍《白虎通·社稷》里作了比较透彻解释:“王者所以有社稷所?为天下求福报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有土尊;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之也。”不仅如此,而且逐渐形成了祭祀“社稷神”的节日,即每年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对此,《岁时广记·二社日》里作了记载:“《统天万年历》曰:立春后五戌为春社,立秋后五戊为秋社。”那么春秋祭祀“社稷神”(“土地神”和“五谷神”)的节日,即在“社日”这天,民间百姓是怎样祭祀“社稷神”呢?古籍《荆楚岁时记》里作了历史性的记载:“社日,四邻并结综合性牲醪为屋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胙。”唐著名大诗人杜甫在诗作里亦有记载:“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遭田父泥钦美严中丞》诗)

到明成祖永乐年间,大规模修建“紫禁城”(俗称“皇宫”,即今“故宫”)的时候,根据“左祖右社”的制度,建造宫殿的大师们,根据朝廷的决定,紧密配合帝王精神生活上的需要,将“承天门”(即今“天安门”)的左侧,修建成一座皇家祖庙,名曰为“太庙”;将“承天门”(天安门)的右侧原为“万寿兴国寺”改建成名曰为“社稷坛”,成为明清两代帝王每年春秋两季隆重祭祀“社稷神”的场所,并且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

总之,我国古代各郡县都有大小不等的社稷坛,只不过是有不同的称呼罢了,帝王在都城设的“社稷坛”,称之为“太社太稷”,而各郡县设立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坛,只简称为“社稷”;都城设立的“社稷坛”,由帝王主祭;郡县设立的“社稷坛”,由帝王派出的郡县官司吏主祭。而民间百姓怎样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呢?明代著名的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里作了记载,即已经逐渐发展演变成为农家每年一到“立春”和“立秋”后第五个戌日,采取以“湿种”(即浸种)的形式,表示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社稷神”)。不仅如此,而且旧时某些地区的农村,每年春秋一到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节日,还要演社戏,用以酬神祈福,一般均在庙台或野台演出。如鲁迅就有《社戏》一文,描写了清末绍兴乡间演社戏的情形。

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场所,曾被美国侵略军的司令部霸占,美国侵略军的司令部设在“社稷坛”。1914年,为纪念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辛亥革命,于10月10日这一天将“社稷坛”正式开放,取名为“中央公园”,后改为“中山公园”,至今。

从1914年起,社稷坛被辟为公园,在坛墙外四周陆续建起了不少风景建筑,东部有松柏交翠亭、投壶亭、来今雨轩;西部有迎晖亭、春明馆、绘影楼、唐花坞、水榭、四宜轩,另外还有从其他地方移来的建筑和叠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