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传奇老北京——《日下旧闻考》解读
9042300000002

第2章 皇城(2)

老北京城,概括来说,最突出的特征是:城套城。外城亦称“外罗城”,它包括在京城(内城)的南面,即俗称的“前门”(正阳门)以南到“永定门”,《宸垣识略》里有记载:“嘉靖二十三年”,亦就是说,在明世宗朱厚熄皇帝当政统治期间,“筑重城包京城南面,转包东西角楼,止长二十八里。为七门:南曰永定、左安、右安,东曰广渠、东便,西曰广宁、西便。”

从前,老北京时,人们喜欢说:“内九外七皇城四”;而所谓“内九外七”是指:内城有九座城门,外七,即指外城有七座城门;“皇城四”,指皇城有四座城门。今日北京“天安门”,就是皇城南面的正门,最初称“承天门”,后改称为“天安门”;皇城的北门曰地安门,东曰东安门,西曰西安门。

皇城范围有多大,有多少门?古籍名著《宸垣识略》里有记载,指出:“皇城在京城中,周十八里有奇”;“东曰东安门,西曰西安门”;“正北曰地安门”;皇城南面的正门“曰天安门”。

最后,必需要说明的是:至今,北京社会生活实践中,并且亦是比较普遍的,人们认为:皇城的城墙,都被拆除掉了,仅存有东皇城根和西皇城根的地名了。

其实并非如此,皇城的城墙,既不是像皇宫紫城的城墙那样高大,又不是灰色的城墙,有缺口,而是正如《日下旧闻考》第二册“皇城”里指出的“甃以砖,朱涂之,上覆黄琉璃瓦”,亦就是说,皇城的城墙不是很高的,红墙,其上覆盖的是黄琉璃瓦。今日,中南海南门,或曰国门——新华门,西至府右街,东一直延伸到北京饭店之西——南池子南口,其一道红墙上,覆盖着黄琉璃瓦,就是皇城的城墙,被保留了下来,人们坐1路、4路等公交车,在公共汽车上,人们只要稍稍注意一下:就能观赏到皇城的城墙。

2.天安门

天安门原承天门,其前面有金水桥。

皇上走中间御路,其两侧为王公桥。

金水桥东西两侧,各一对石狮华表。

最初天安门,只不过是一座黄瓦飞檐三层楼式的五座木牌坊,其牌坊正中高悬“承天门”匾额。

然而,因为“1457年丁丑明景泰八年”,“七月承天门灾”(指失火承天门被毁)。8年后,到了“成化元年(1465年)”,明宪宗朱见深下谕旨:命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皇城南面的承天门。但这次重建,就不是原来那样一座黄瓦飞檐三层楼式的五座木牌坊了。重建的承天门是扩大为九开间的规模宏大的城楼式建筑,是为今日天安门城楼的建筑形制或曰“形式”而打下了基础。清顺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福临下令大规模重建承天门,并更名为“天安门”。

金水桥分为内外金水桥。

其“内金水桥”,位于皇宫紫禁城南面的正门——午门内,太和殿(俗称的“金銮殿”)南太和门前,其广场之南的白玉石桥。

其“外金水桥”就是:今日北京人们熟知的天安门前的金水桥,七座并列三孔拱券式白玉石桥。这金水桥是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重建的,南临天安门广场。

七座桥居中的一座为封建帝王(皇帝)的专用桥,名曰为“御路桥”。其东西两侧之桥,名曰为“王公桥”,供宗室亲王通行;而王公桥的左右两侧,其桥名曰“品级桥”,供三品以上的文武百官大臣行走。其品级桥的东西两侧,即最外边的桥,名曰为“公生桥”,供四品以下的官员通行。

3.皇帝考文武百官

天安门原承天门,为皇城南面正门。

阴阳说影响此门,取阳数面阔九间。

其门钉八十一枚,皇帝要考问百官。

心中没底之大臣,被吓得直打哆嗦。

今北京天安门,原为明清两代皇城南面的正门。建筑大师们巧妙而又恰到好处,将受崇的“九”之“天数”,运用到城门楼的建筑上。将承天门城楼建造成为面阔九间,歇山式屋顶,是九条脊;檐角小兽,亦为九: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门扇采用的是“四九”的倍数,为三十六扇,五扇门的门钉,都取的“九九”的倍数,故门钉为九行九列,“九九”八十一枚。

再例如,北京天坛内的精美建筑,如祈年殿,其建筑高度,建筑宫殿的大师们,亦取其九之“天数”,建筑成为“九丈九”(《奇门遁甲》),象征高——天有九重;天坛中的圜丘坛,分高矮三层,最高一层台面的直径,为古尺九丈;三层台面的直径,其总合是“五九”的倍数,为古尺四十五丈。显然,亦是取其受崇的“九”之“天数”进行建筑的。

巧妙而恰到好处,运用格外受崇的“九”之“天数”,使我国古典名著,有的也受到了影响。例如《西游记》里说的孙悟空会“七十二变”,亦是取其“八九”的倍数;猪八戒会“三十六变”,取的是“四九”的倍数。

生活方面的例子就更多了,如“九九歌”、“九九消寒图”、“冬九九”等。

封建社会中朝中的文武百官,不论谁,一旦触犯龙颜,就会受到廷杖的酷刑。京城的文人墨客,密切结合明永乐年间大规模修建北京城一事,编造出或曰打造出朱棣皇上登金銮殿嬉戏考问朝中文武百官大臣们的传说。

传说的基本情节,大体上是这样的:朝中文武百官大臣,三跪九叩首,三呼万岁之后,朱棣皇上用目光向群臣来回扫了一番。此时,金銮殿内外格外的肃静,真是鸦雀无声。群臣听见的,只有皇帝一个人在金銮殿宝座上的说话声:“朕来问问你们知道不知道:天子穿的龙袍为何要绣金龙九?”皇上的话音刚落,一位老臣立刻回答说:“请允许老臣禀报皇上,因九为天数,天大地小,故阳数之极——九的天数,格外受崇,以示尊皇,故龙袍绣金龙九。”皇上听了高兴地说:“回答得好!”接着皇上又问:“朕这些年来大规模修建北京城,特别是紫禁城,难道说就没有运用九之天数吗?”群臣听了,互相间你看我,我看你,有的大臣因心里没有底,就开始有点心里打鼓了:有的大臣,因为一点也不懂,心里就更慌了,恐怕让自己回答问题。皇上提问完了,沉闷了一会儿,没有人言语。这时,皇上的龙颜开始流露出不高兴了,大声说:“这么多大臣,难道都不知道吗?”

“禀报皇上,臣想回答,但不知从哪里开头说起合适?”一位大臣这样向皇上反问了一句。皇上立刻说:“你愿从哪儿说起都行”。

“臣从京城开始说吧,京城的城门,亦取其天数,为九门,紫禁城内屋宇的间数,亦取其天数,为九千九百九十九间;皇城的正门,承天门城楼的间数,为面阔九间,亦是取之九的天数。禀报皇上:臣看连城门楼上的门扇,也是用的九的天数,即四九的倍数,为三十六扇。”这位大臣回答到这儿,皇上就不让他往下说了,心想:“这位老臣,朝中的一些事情,看来他都能弄得一清二楚!”于是皇上说:“站在你身旁的那位大臣,现在朕让你来回答问题!”皇上一边说,一边用眼睛紧盯住那位大臣。偏巧,这位大臣是个武将,只懂得打仗事,哪里懂得承天门城楼建筑的一些事儿,吓得他心里直打哆嗦,哆嗦也躲不过,皇上问他:“刚才,你听见你身边的老臣说了吧!连五扇门的门钉,也是取九之天数,那么朕来问你:五扇门的门钉是多少数呢?”这位武将大臣,被皇上问得张口结舌,只是说:“是,是,是!”说不出道道来,急得脸上直淌大汗。皇上一看他这幅模样,生气了,即触怒了龙颜,赐他廷杖二十棍,命令文武百官前往午门西墀观刑,以示打一做百。

这位武将大臣身穿囚服,被捆绑押送至午门的东侧,按倒俯卧在地,足足打了二十棍,被打得死去活来,吓得群臣个个心里直打哆嗦。

廷杖后,那些不懂建筑的大臣们,个个都偷着登上承天门——天安门城楼上,亲自数一数五扇门到底是多少门钉?一数,果然五扇门的门钉,取的都是九的天数,即九九的倍数,故门钉为九行九列,九九八十一枚。

4.天安门前的华表

天安门前面点缀,其精品立有华表。

望君出天安门外,望君归天安门内。

诽谤木立之于朝,让人写诽谤谏言。

天安门前面华表,属全国最为优秀。

今日天安门内外的两对华表,可以说是属于我国各地保留下来的许多点缀性建筑物——华表中最优秀的。

从我国历史上来看,华表起源甚早。相传尧舜时在交通要道,讲究竖立木牌,让人在上面写谏言,名曰:“诽谤木”,或简称“谤木”,也叫“华表木”。《淮南子·主木训》记载:“臣闻尧舜之时,谏鼓谏木,立之于朝。”

到了汉代,华表木就发展演变为通衢大道的标志。因为这种标志远看好似花朵,故称“华表”(古时,用字“花”同“华”)。汉代还讲究在邮亭之地竖立华表,可使送信人不致迷失方向。《说文·木部》:“桓,亭邮表也。”宋人徐锴又作了进一步说明:“亭邮立木为表……表双立为桓。”因此,华表亦称为“桓表”。

后来,华表逐渐发展演变成为桥头和墓地等处的装饰性建筑小品。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中,汴梁虹桥两端就画有两对高大的华表,顶端白鹤伫立,神态生动各异。唐诗人杜甫有诗曰:“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的石造联拱桥,即著名的卢沟桥,其两头也有华表4座,高4.65米,石柱上端横贯看云板,柱顶有莲座圆盘,圆盘上雕有石狮子,庄严秀美,气势非凡,为石桥增添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装饰。唐高祖李渊献陵和高宗李治乾陵前装饰的石柱华表,雕刻工艺精巧,造型美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华表逐渐成为点缀性建筑小品,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的承天门(即今日称的“天安门”)后来相配的两对“华表”,可以说是:巧妙而又恰到好处,点缀了整个精美的皇宫紫禁城和承天门,即给今日的天安门建筑群增添了古老建筑艺术性的整体感。

天安门内外的两对华表,用汉白玉雕刻向成,以巨大高耸的圆柱为主体,通身雕有缠柱云龙,柱上横贯一块美丽的云板,好似行云插入天际。顶端承露盘的蹲兽栩栩如生。

华表顶上的异兽,是古时传说中的一种神奇动物,其特性善吼叫,名口“吼”(亦作“犼”)天安门内的华表,面向北的“吼”,名为“望君出”,即希望皇帝经常走出深宫去体察民情;天安门外华表顶上面向南的“吼”,名为“望君归”,即希望皇帝出宫在外的时间不宜太长,要赶快回宫,以免耽误国事。

5.天安门前的石狮子

天安门金水桥前,点缀性其石狮子。

其桥头两侧石狮,其腹部有块伤痕。

石狮子雕刻艺术,从印度传入我国。

多方面文化影响,给人以艺术享受。

游览我国的古建筑,人们常常可以在宫、庙、墓、桥头、门口或栏杆、立柱上看到石狮子的形象。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这些石狮子陪伴着沧桑巨变,目睹着朝代的兴衰更替,已成为我国古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饰物。这些石狮子雕刻艺术起源于何地何时?又如何来到我国的建筑物中“落户”?颇值得追溯一番。

先从真狮子说起。它的故乡在非洲、印度、南美等地,我国古代没有野生的狮子。不过狮子的形象却早为我们祖先所熟知。从宋、清两代搜集的周代铜器的精绘印本中,已见有狮子的立体形象。东汉时,章帝(刘炟)章和六年,亚洲西部的一个古国(伊朗高原东北部)——安息国王阿萨息斯一世,就曾把狮子作为贡品献给皇帝刘炟。

随着佛教的传入和盛行,狮子便在人们心目中成了高贵尊严的“灵兽”,这是由于佛教很推崇狮子并大加宣扬狮子。我国亦很快从印度等地传进雕刻石狮子艺术,并且出现陈列于墓前的现象。如四川省雅安县高颐墓前的石狮子,就是属于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石狮子,是东汉时期的遗物。

到唐代时,石狮子雕刻艺术达到了顶峰,由于采用传神的创作方法,使石狮子完全中吲化了。可举一实例,如陕西省成阳市东的唐顺陵的石狮子,雕刻艺术大师将石狮子雕刻得异常壮丽,而且逼真:头披卷毛,张嘴扬颈,四爪强健有力,神态显得盛气凌人……

明代后,石狮子雕刻艺术,不仅比唐代更加提高,而且人们对于石狮子雕刻艺术这种精神艺术美的享受,其范同亦比以前广泛了。不仅宫殿、府第、陵寝,甚至一些住宅,都用石狮子守门。在门楣檐角、石栏杆等建筑上也雕刻上石狮子,作为精美的装饰。如闻名中外的卢沟桥,其两边140个柱头上,都雕刻着玲珑活泼的石狮子。其姿态各种各样,或坐或卧,最小的仅有几厘米,但却雕刻得活灵活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