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传奇老北京——《日下旧闻考》解读
9042300000021

第21章 北京著名的天地日月坛(2)

概括说来,到了明清两代时,封建帝王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于是密切结合祭祀天地口月的需要,取其历史上最早测定出的“冬至”、“夏至”和“春分”、“秋分”四大节气之口,祭祀天地日月神,《明宫史》中载:“凡冬至圣驾躬诣圜丘郊天,由正阳门出也。”“凡遇夏至圣驾躬诣方泽坛祭地,即由安定门出也。”每年春分日(寅时)进行祭口,即“圣驾春分躬诣朝日坛……则由朝阳门出。”每年秋分(亥时)祭日,即“圣驾秋分躬诣夕月坛,则由阜成门出。”

地坛原称方泽坛(据古“天圆地方”之说,故名为“方泽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名为“地坛”,清代屡经重修。位于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外路东。

地坛的主要建筑——祭台,根据古代“天圆地方”之说,不仅将建筑设计成为方形台,而且还按照古代“天为阳地为阴”的认识和说法,将铺砌坛使用的石数,皆运用“阴阳数”中的“阴数”。为什么?则需要先将“阴阳数”说一说。

阴阳数何谓“数”?古人已经作了概括性的解释,即“数者,一十百千万也。”(《汉书·律历志·上》)而“数”,在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亦深受“阴阳说”的影响,即将十位数中的双数(偶数)二、四、六、八、十,名为“阴数”;将单数(奇数)一、三、五、七、九,名为“阳数”。

根据古代“天为阳,地为阴”的说法,天坛建筑群中的“圜丘坛”,则讲究运用“阳数”中九之“天数”,例如,“圜丘坛”,分高矮三层,最高一层台面直径是古尺九丈;中间一层台面的直径,取“阳数”即“天数”三、五的倍数,为古尺十五丈;下面最大一层台面的直径,取“阳数”即“天数”三、七的倍数,为古尺二十一丈;三层台面的直径,其总和是“天数”五、九的倍数,为古尺四十五丈。

而地坛,则讲究运用“阴数”,即双数,例如:上下两层石质方形台,皆运用的是“阴数”,即双数。不仅如此,台面铺砌使用的石数,也皆运用的是“阴数”。

祭台的上层坛面,其中心铺砌为36块较大的方形石块,按纵横各6块排列;四周用较小的方形石块铺砌,围绕着36块中心石四面向外砌出8圈,最外一圈92块,最内一圈36块,这样上层坛面积共有512块,加上36块中心石,则共有548块。

祭台的下层坛面,亦同上层一样,是从坛四周向外各砌出8圈,最外一圈为156块,最内一圈为100块,合计为1024块。祭台上下两层,坛面的总面积为1572块。

然而,更有趣的是:绕坛有一条水池,其长、深、宽,亦取的是“阴数”:长50丈,深8.6尺,宽8尺。根据古代“天圆地方”之说,就取一“方”字,并取“水池”之意,二者联系一起,故“地坛”,原名为“方泽坛”。

每年一到夏季农历五月夏至即祭地。一般说来,皆由皇帝亲祭。如果出现皇帝不能亲祭时,亦要由亲王和大臣代祭。比较典型的例子,如乾隆皇帝做亲王时,就曾经代表雍正皇帝进行过两次祭地的活动。

祭地时,在“祭台”上层的南面,正位为皇地祗,配位为先皇的神主;在“祭台”下层的东边,为“五岳”和“四海神位”,两边为“五镇”、“四海神位”。上下层的各神位,皆各覆以三层明黄幄幔。

每年在“夏至”日出前举行祭礼。此时,祭台灯火通明,香烟袅袅。在古乐声中,身穿祭服的皇帝,在神位上香,行三跪九拜礼,同时还要献帛,献爵、进俎,直到最后理完祭品,祭地的活动仪式才宣告结束。

《日下旧闻考》第五册“郊垌”里载的原文:

朝日坛在朝阳门外,缭以垣墙,嘉靖九年建。西向,为制一成,以春分之日祭大明之神。坛方广五丈,高五尺九寸,坛面用红琉璃,阶九级,俱白石。櫺星门西门外为燎炉瘗池,西南为具服殿,东北为神库、神厨、宰牲亭、灯库、钟楼,北为遣官房,外为天门二座。北天门外为礼神坊,西天门外迤南为陪祀斋宿房五十四间。护坛地一百亩。

春分祭大明于朝日坛,间岁亲祀,以甲、丙、戊、庚、壬年行事。大明之神位版,金地朱书,其祝文,红纸版朱书。

日坛在朝阳门外东郊,制方,西向,一成,方五丈,高五尺九寸,面甃金砖,四出陛,皆白石,各九级。圆壝周七十六丈五尺,高八尺一寸,厚二尺三寸。壝正西三门六柱,东南北各一门二柱,柱及楣阈皆白石,扉皆朱櫺。墟西门外燎炉一,瘗坎一,西北钟楼一,壝北门外东为神库、神厨各三间,宰牲亭、井亭各一,北为祭器库、乐器库、椶荐库各三间。西北为具服殿,正殿三间,南向、左右配殿各三间。卫以宫墙,宫门三,南向。坛坦周二百九十丈五尺,西北各门一,皆三门,北门西角门一,覆均绿色琉璃。

乾隆二十三年二月御制

朝日坛礼成纪事六韻

朝日东门外,春分阳德雍。

躬亲应戊岁,祭礼遡天宗。

在俎阵驿角,承筐奠赤琮。

元端服惟盛,大采意弥恭。

三献酌清齐,旋宫奏夹钟。

翘瞻坛馗焕,瑞拥旭光浓。

乾隆三十九年御制仲春朝日坛礼成述事

天宗三复地宗三,祭典惟崇冠五堪。

况已多年执礼阔,适当刚岁寸诚参。

荣光烛鼎祥烟郁,和气浮卮瑞露湛。

临照炎精仰咫尺,法钦阳德敢徒谈?

《日下旧闻考》第五册“郊垌”里载的原文:

元京城门西之左曰平则,明改平则曰阜成。

[臣等谨按]阜成门,明正统四年改,本朝因之。

夕月坛在阜成门外,缭以垣墙,嘉靖九年建,东向,为制一成。祭用牲玉献舞如朝日仪。惟乐六奏,从祀二十八宿木火土金水五星周天星辰。坛方广四丈,高四尺六寸,面白琉璃,阶六级俱白石,内櫺星门四,东门外为瘗池,东北为具服殿,南门外为神库,西南为宰牲亭、神厨、祭器库,北门外为钟楼、遣官房。外天门二座,东天门外北为礼神坊。护坛地三十六亩。祭之日以寅,祭之时以酉。

夕月坛每三岁一亲祭,以丑、辰、未、戌年行事,朝日则遣文臣,夕月则遣武职。

秋分祭夜明于夕月坛。夜明之神东向,二十八宿之神、周天星辰之神、木、火、土、金、水星之神南向。夜明之神位版黄地素书;五星、二十八宿、周天星辰之神俱绿地金字。

月坛在阜成门外西郊,制方,东向;一成,方四丈,高四尺六寸。面甃金砖,四出陛皆白石,各六级。方壝周九十四丈七尺,高八尺,厚二尺二寸。壝正东三门六柱,西南北各一门二柱。柱及楣阈皆白石,扉皆朱櫺。壝东门北门外,燎炉各一,瘗坎一,东北钟楼一。壝南门外西为神库、神厨各三间,宰牲亭井亭各一,南为祭器库、乐器库各三间。

乾隆十三年皇上御制八月朔日

秋分夕月诗

少采当秋仲,禋宗重夜明。

九经循白道,万物荷西成。

朔魄将临望,亏轮本是盈。

银蟾与丹桂,斋语任閒评。

解读:

4.日坛和月坛

东有日坛,西有月坛

开始,需要从日影先说起。

(1)日影

古时将“日影”称为“日景”。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古代科学家们就已经用“土圭”(古观测仪器)对“日影”进行观测,不仅发现和确定出了“冬至”(古时,称日南至、日至、短至),而据经两年的观测记载发现:冬至正午(古时称“日中”)时的日影变化,是不相同的;但经过连续4年的观测后,日影才恢复到原处,即“日影”的变化,基本上相同了。我国古代科学家,将连续4年对“日影”变化观测累计的时间,即将1461天作为一个周期,并把这周期分4份,每份为365天多(多四分之一天)为了计时上的方便,就取其整数,将365天确定为一年的时间。

总之,春秋时期,我国古代科学家们通过对“日影”较长时间的观测后,不仅确定出“冬至”以及一年的时间为365天,而且还确定出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大节气,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演变到秦汉年间,已经形成我国独创的比较完整的一套农业“二十四节气”,这对农业生产,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日坛

我国古代,有人将太阳称为“大明神”,而且生活中,逐渐形成多种形式的祭日风俗。例如,从前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中和节”,就是属于祭日风俗。古籍《帝京岁时纪胜》里记载:“京师于日(二月初一)以江米为糕,上印金乌圆光,用以祭日。”

特别是明永乐和嘉靖年间,大规模修建北京城时,封建朝廷密切结合皇帝祭祀天、地、日、月神精神生活上的需要,取我国最早测定出的“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大节气之日,进行祭祀天、地、日、月神。而且,修建北京城时,不仅是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和嘉靖九年(1530年),分别在京城的南面和北南,各修建了一座祭祀天、地神的天坛和地坛;而且于明嘉靖九年分别在京城的东面朝阳门外和西面阜成门外,亦各修建了一座祭祀日月神的日坛和月坛。每年“春分祭日,秋分祭月”。(《帝京岁时纪胜》)

日坛落成后,就成为明清两代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处所,每年春分口出(寅时)行祭礼。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北京著名的日坛公园了。

(3)阴阳历

阳历,是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作为一个月。按现代科学精确的时间计算,一个月的时间是29天12小时14分3秒。为了计算上的方便,就取其整数,规定大月为31天,小月为30天,积十二月为一年。

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作为一年。精确的时间,一年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

阴历与阳历相比较,积累起来,3年就要相差上一个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古代科学家,经过精心研究后,发明创造出相当科学的“三年一闰,十九年七闰”的法则。具体说,就是在19年的时间里,有7个闰年,闰年多加一个月,即闰年一年为13个月,平年12个月。这种历法,不仅反映了月亮圆缺变化的规律,而且亦与地球绕太阳一周作为一年,春夏秋冬天气冷热变化的规律,基本上相符合。这就是我国独创的世界闻名的“阴阳历”(亦称“阴阳合历”),并且至今,我们使用的农历,就是这种“阴阳历”。

为了纪念古代科学家在历法方面的重大贡献,人们不仅将月亮视为“夜明神”,而且逐渐形成多种形式的祭月风俗。

那么如何进行祭月呢?《中国名胜词典》作了介绍,即“每年秋分亥时(人定亥时)行祭礼,配祀28宿,木火金水土五星及周围星辰。”北京阜成门的“月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夜明神”(祭祀月亮)的好场所。如今,这里已成为北京著名的“月坛公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