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传奇老北京——《日下旧闻考》解读
9042300000001

第1章 皇城(1)

前言

多年来,在日常学习和写作的生活中,特别是撰写有关祖国首都——北京内容的文章和书时,都没有离开过不断地学习和查阅古籍名著《日下旧闻考》。于是,我逐渐产生了一种想法:《日下旧闻考》一共八册,内容极其丰富多彩,但是许多内容早已经过时了,许多内容里说的北京的东西,亦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我想能不能以名著《日下旧闻考》解读为书名,将历史文化名城祖国首都——北京,最主要、最突出、最重点的精美建筑、造园装景反映或曰表现出来呢?在这种梦想和追求的思想导向下,多年来就不断地精心努力撰写北京内容的文章和书,经过多年的积累,条件基本上具备了,所以,经过收集整理和加工,形成了本书。

高桂莲施连芳

2010年7月间于北京

一、北京天安门

《日下旧闻考》第一册“国朝宫室”里载的原文:

正阳门之内为大清门,三阙,上为飞檐崇脊,门前地正方,绕以石阑,左右石狮各一,下马石牌各一。

乾隆十九年御制大清门诗有序

我太祖神武明哲,创业开基,日不暇给,而勤于庶政。建二木于门,俾下情欲达者书之以进。法贻百世,泽永万年。令许投书异缿筒,无声听俾下情通,古风淳噩非缘袭,谤木尧年圣制同。

[臣等谨按]大清门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大清门外俗称棋盘街,乾隆十四年修葺,周围石阑,以崇体制。

大清门之内,千步廊东西向,各百有十间,叉折而北向各三十四间,皆联檐通脊。(《太清会典》载)

[臣等谨按]凡吏兵两部月选官制签,刑部秋审,礼部乡会试磨勘,俱集于廊房之左右。廊房之外,东为户部米仓,西为工部木仓。

千步廊东接长安左门,西接长安右门,门各三阙,东西向……

解读:

1.天安门广场历史演变的基本情形

从《日下旧闻考》里记载的历史资料来看,明清时期,天安门之南,正阳门之北,大清门之北,有东西千步廊等建筑:据此可以判断明清两代时,没有“天安门广场”之说:后来发展演变:天安门之南,正阳门之北,大清门内东西两侧的千步廊等建筑,以及千步廊东接长安左门,西接长安右门,都先后被拆除掉了!

这样,就自然而然形成了如今的天安门广场。

今日的天安门广场上,有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诚等人精心设计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正面(北面)镌刻着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鎏金大字;碑的背面(南面)是毛泽东主席撰文、周恩来总理手书的碑文。人民英雄纪念碑不仅是一座表彰人民英雄千古不朽的丰碑,也是一座相当完美的艺术珍品。

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再往南就是1976年11月开始动工建造,1977年9月落成,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的正方形大厦——毛主席纪念堂。

毛主席纪念堂往南即天安门广场最南端,就是老北京内城亦称京城,南面的正门——正阳门(俗称“前门”)精美的古建筑——正阳门城楼,及正阳门箭楼。

《日下旧闻考》《国朝宫室》篇里记载的“长安左门”,其位置在今曰“劳动人民文化宫”(即原为左祖“太庙”)前面的长安街大道上。“长安右门”,其位置在今曰“中山公园”(即原为右社“社稷坛”)前面的长安街大道上。

从前,老北京人习惯将“长安左门”、“长安右门”,给俗名为“东三座门”和“西三座门”。

但是,在1949年10月1日国庆大典新闻纪录片里,人们看到的天安门前长安街大道上的“东三座门”和“西三座门”已经不复存在了。解放后,20世纪50年代,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老北京城,城市改造时,坐落在长安街大道上的“东三座门”和“西三座门”,都被拆除掉了。’

长安街大道上的“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虽然被拆除掉了,但是“长安”二字被保留了下来,这就是北京“长安街”一名的由来。

然而,这里还需要说的是:从前,老北京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习惯将“长安左门”称之为“龙门”;将“长安右门”称之“虎门”,为什么呢?这其中有一定的缘由。

2.龙门、虎门、进士题名碑

《日下旧闻考》载的“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均有不同的说道。

先从长安左门(俗称“龙门”)说起。

明清两代,由于实行科举制度,所以就出现了:每三年一次在京都——北京举行科考,时间是在春季农历或曰阴历三月间。地方各省进京应考的举人,必须首先集中在内城亦称“京城”南面的正门——正阳门(俗称“前门”)之内的“大清门”内东侧的千步廊,待朝廷礼部经会试(即指《日下旧闻考》里记载的“礼部乡会试磨勘”)考中为贡士之后,再由贡士经殿试考中者,才能被皇帝赐为进士。进士分为三等,即将殿试名列第一者,名曰为“状元”(俗称“头等状元”);将殿试名列第二者,称之为“榜眼”(俗称“二等状元”);将殿试名列第三者,叫做“探花”(俗称为“三等状元”)。凡是经殿试考中,上了“金榜”的,统一给美称为“登龙门”。一登“龙门”身价百倍,高官厚禄,接踵而来,因此老百姓将“长安左门”给美俗称“龙门”。

但大清门内西侧的干步廊和长安右门,其用途与东侧的干步廊和长安左门截然不同。朝廷规定:每年各省在秋季以前,将平时判处死刑并未立即执行的案件,必须上报京都——北京朝廷的刑部,但各省上报的案件,必须首先集中于大清门内西侧的千步廊,由刑部会同负责审查案件的官署大理寺等进行审核之后,奏请皇帝裁决。然后,由朝廷将皇帝的裁决,经天安门送出长安右门,公布于众,名曰为“秋审”,即将胆敢侵犯王法的重犯,押出长安右门宣明正法。这样,显然好似一比:谁一旦被押入这种虎几,冉难生还。因此,老百姓将长安右门亦给起了个绰号,呼之为“虎门”。

说起北京的“龙门”(东“长安左门”的美称)与进士题名碑来,这与古时选拔、考核官吏的科考制度有着密切关系。早在汉唐时期,就有选拔、考核官吏的制度,而且还有一定的标准要求。如科第,《汉书·元帝纪》里记载:

诏丞相、御史举质朴、敦厚、逊让、有行者,光禄岁以此科第郎、从官。

对此,唐训诂学家,颜师古亦作了认识性的比较透彻解释:

始令丞相、御史举此四科人以擢用之,而允(现)在郎及从官,又令光禄每岁依此科考校,定其第高下。

明清实行殿试科考制度。那么,明清两代,经殿试考取为进士的,究竟有多少人呢?在今日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成贤街,元、明、清三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庙大成门及先师门两侧的进士题名碑上有记载:明清两代先后举行进士考试二百零一科,取中进士共五万一千六百二十四人。这么多进士,在题名碑上均有铭刻,但“明永乐十年(1412年)以前的题名碑在南京国学”,在北京孔庙保存下来的进士题名碑,是“永乐十四年丙申科起至崇祯十年两碑”,以及“清顺治三年(1646年)丙戌科起至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止共一百一十八块”。这些进士题名碑,对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来说,是重要的文献资料。

附上:与科考密切相关的一个传说性的故事。

科考进士与李白争口气趣谈

我国历史上,唐代科考的科目中,以进士为最重要。并且是被历代相沿,一直被沿袭到明清两代。

早在唐朝玄宗皇帝统治时期,杨国忠和高力士为朝廷文武百官中比较著名的两个大臣,他们二人的权力都很大。杨国忠是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杨贵妃堂兄;本名钊。天宝初年因贵妃为玄宗所宠,他由监察御史升侍御史等职,不久被玄宗皇帝赐名为“国忠”,身兼十五使职,权倾内外。高力士是高州良德(今广东高州东北)人,本姓冯,后为宦官高廷福养子,改姓高。玄宗时知内侍省事,进封渤海郡公,四方奏事都经他手,权力极大。而李白与贺知章,皆为唐代著名的大诗人。

杨国忠和高力士,虽然是朝廷中的大官,但由于他们二人的人品不好,人们很讨厌他们。而李白和贺知章虽然不是什么大官,但由于他们二人的诗作和人品都非常好,因此深受人们的敬重和爱戴。

古都长安城,是唐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有一年,李白初次进都城——长安,就住在非常普通的一家小旅店里。家住长安的大诗人贺知章,得知名震天下的大诗人——李白到长安城来了,他就很快到小旅店前来拜访李白。

两位诗友,见了面,不言而喻,当然都非常高兴了。李白将他进都城长安准备科考的打算,一五一十地同诗友贺知章说了。说完,李白又拿出诗作给贺知章看。贺知章看完后,连声称赞,并尊称李白为谪仙人(古时称誉才学优异的人,谓如人世的神仙)。贺知章解下身上佩带的金龟换酒,与李白共饮。

贺知章回家后,心想,李白如此有才,我应该帮助他考上进士。他琢磨来琢磨去,觉得没有别的什么好办法,只好自己亲自出面,专门去找一下朝廷中认识的熟人杨国忠和高力士说个情,请他们二人多关照一下。

而朝廷中的杨国忠和高力士,每次都趁当主考的机会,广收贿赂,大发主考财;他们二人一见贺知章前来替李白说情,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认为贺知章亦是接受了贿赂,才会前来替李白说情,贺知章走后,他们二人暗中一商量:将李白的名字记下来,到科考那天有意偏不录取他。

到科考这天,果然如此。当李白交考卷时,杨国忠一看名字是李白,便拿起笔将考卷胡乱一涂,边涂边当李白的面说:“写这样的文章亦前来科考?像这样的水平,只能给我磨墨!”杨国忠说完,把考卷就递给了高力士,高力士接过去,他根本没有看,开口就气势汹汹地骂道:“磨墨亦不配,只能配给我脱靴子,还差不多!”李白听了,心里非常气愤,深深感到对自己是个莫大的侮辱,但又有什么办法呢?只好忍气而归,暂住诗友贺知章家里。

李白住在诗友贺知章家里,日子没过多久,朝廷中发生了一件事儿,就是渤海国派使者递给朝廷一封国书。由于这封国书文字非常奇特,朝廷中的文武百官谁都不认识,玄宗李隆基皇帝大为恼火,说:“本朝文武百官,怎么弄的,这么多大臣,怎么对渤海国递交来的一封国书,都认识不下来?这岂不是会被小邦之国耻笑吗?这怎么能行?”气得玄宗李隆基皇帝昏头昏脑,亦不理论了,下了一道谕令:限三天之内,如无人能认识下来,在朝的文武百官一律罢免……

朝廷中的大官,杨国忠和高力士一看玄宗李隆基皇帝下了谕令,亦被吓得魂不附体,急忙到大诗人贺知章家里前来求援,恳求贺知章能够帮个忙。

贺知章就把杨国忠和高力士前来求他帮忙的事儿,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白。李白一听笑了,说:“我还以为出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呢!原来是这么个小事儿,渤海国的那种奇特的文字我认识。可惜我没资格上朝给皇上读啊!”诗友贺知章听了,非常高兴地回答道:“上朝见皇帝好办,让杨国忠和高力士二人奏请皇上下谕旨:请你上朝。”

其结果,这件事情,真的办成功了。

后来,从朝廷里传出:赐李白穿上状元服上朝,朝见玄宗李隆基皇帝。李白上朝的表现,非常不一般,很有气势,很有气魄。将渤海国递交的国书接到手之后,他先默默地很快看了一遍,然后稳稳当当立即在文武百官们的面前,一清二楚地将渤海国递交的国书读了下来,群臣们听了,个个无不打心眼里佩服!这时,玄宗李隆基皇帝比平日亦格外喜笑颜开,问:“李白,你看这件事儿,怎么办好呀!”李白听了,立刻回答,并且回答得亦很干脆:“此事,极简单!待臣亦用他国的奇特文字,替皇上您给渤海小邦之国,回上一封国书就是了!”

玄宗李隆基皇帝听了大诗人李白的这番话,觉得言之有理!心里亦很欢喜,心中暗想:“李白不愧为名震天下的大诗人……”于是,玄宗李隆基皇帝就命人:将文房四宝准备好,赐李白坐下,请李白替皇上李隆基给渤海小邦之国写回敬的国书。

这时,大诗人李白心中暗想:“弥补前些日子受杨国忠和高力士侮辱的好机会到了!”李白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于是他向皇上提要求说:“让臣替皇上您起草国书,这件事情,我想非同寻常,需要杨国忠给我磨墨,需要高力士给我脱靴子!其所以要采取这种做法,目的是让它从朝廷中传出来,以示让那小邦渤海之围不敢轻视。”玄宗李隆基皇帝听了,心里觉得哪还顾得上这些,只顾让李白来解决大问题,其他什么都好办!所以,玄宗李隆基皇帝二话没说,就满口答应了下来。然后,玄宗李隆基皇帝立即下令照办了。闹得杨国忠和高力士二人,只好一个给李白磨墨,一个给李白脱靴子。

总之,大诗人李白经过精心想出的巧妙办法和安排,终于将前些日子受杨国忠和高力士的侮辱,就这样恰到好处,回敬并弥补了过来,亦痛痛快快争了口气!

3.以“棋盘”命名的街道

人们比较喜欢玩的围棋和象棋,因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使北京街巷地名,亦不例外,亦受到影响。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夺取天下,当上皇帝后,于永乐年问,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大规模修建北京城,并且将北京城修建得非常有特色,概括说来,可以叫做:不仅有重城,即外城(亦称“外罗城”)和内城(亦称“京城”),还有“皇城”和“紫禁城”(俗称“皇宫”),城套城。

也就是“皇城”的范围内,即在今日天安门广场,更具体地说是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地方,原有一座“大清门”,其“门前地正方”,棋盘似的,人们为了以示纪念流传千古的我国传统棋种在社会上产生的深远影响,就将这个棋盘似的地方,给命名为“棋盘街”了。明清两代时,“棋盘街”在老北京城是相当著名的。因此,清于敏中等编纂的《日下旧闻考·国朝宫室》里亦作了历史反映性的描述记载:

正阳门之内为大清门,三阙,上为飞檐崇脊,门前地正方,绕以石阑,左右石狮各一,下马石碑各一。

大清门外俗称棋盘街,乾隆四十年修茸,周围石阑,以崇体制。

其实,不仅是《日下旧闻考》第一册“围朝宫室”里有记载,而且在《日下旧闻考》第三册“城市”里,亦还作了这样历史反映描述性的记载:

大明门前棋盘大街,百货云集,乃向离之景也。

棋盘街在正阳门内,直宫禁大明门之前。每朝会诸典,京营先期领营军护卫驻足其中,树帜甚盛。若乃天街步月,虽城中多旷,观乎此属第一。

二、皇城

《日下旧闻考》第二册“皇城”里载的原文:

皇城在京城中,周十八里有奇,缭墙袤三千三百四丈有奇。正南曰大清门,少北曰长安左门,曰长安右门,东曰东安门,西曰西安门,正北曰地安门。大清门之内曰天安门,天安门之内曰端门,端门之内,左曰阙左门,右曰阙右门。(《大清一统志》)

[臣等谨按]国家定鼎燕京,宫殿之外,环以紫禁城。紫禁城外,重以皇城,甃以砖,朱涂之,上覆黄琉璃瓦。城四门,正南门于顺治元年上大清门牌额。天安门为皇城正门,明曰承天门。顺治八年重修工成,改定今名。地安门明曰北安门,亦顺治九年改定。

皇城广袤三千六百五十六丈五尺,高一丈八尺,下广六尺,上广五尺二寸。

解读:

开始,有必要从“皇城”说起。

1.皇城

京城里套着皇城,其皇城在京城中。

皇城的东西南北,其范围周十八里。

其南门曰天安门,东安门及西安门。

其北门曰地安门,这就是皇城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