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传奇老北京——《日下旧闻考》解读
9042300000016

第16章 内九外七十六座城门(6)

天坛内的东、西两座牌楼,至今尚存,有兴趣者可前往观赏。

戒台寺的石牌坊属戒台寺的附属性建筑,是人们到戒台寺朝佛的必经之路,其位置在戒台寺以东,一里路左右的地方。它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光绪十八年(1892年)重修。

这座石碑坊坐西朝东,采用汉白玉石料錾雕的仿木结构,为两柱单间一楼,庑殿顶,正脊两端饰龙吻,重脊饰垂兽,岔脊上饰戗兽及三走兽。施斗棋五彩,即在石牌坊的檐下,饰平身科五彩单翅单昂斗拱六朵,四角饰角科五彩单翅昂斗拱,斗拱饰莲花座。

斗拱,亦作“抖棋”,为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支撑构件。处于柱顶、额枋与屋顶之间,主要由斗形木块和弓形肘木纵横交错层叠构成,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由于斗拱有逐层挑出支撑荷载的作用,可使屋檐出挑较大,兼有装饰性的效果。斗拱为我国传统建筑造型的主要特征之一。

石碑坊的正面,坊心题有“永镇皇图”四个浅浮雕大字;左边为重修题刻,其年代为“大清光绪壬辰秋季九月六日”;两边浮雕天王像各一尊。其龙门坊上,雕饰一佛二菩萨四供养菩萨像,皆为站像,四供养菩萨两个手提长柄香薰,两个手持佛引。旁边饰菩提树,以象征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成佛。其小额坊上,刻有二龙戏珠图案,两边雕饰佛八宝图案。额坊下,为雕刻云纹图案的雀替。两柱内侧的雀替下,雕饰力士像两尊。

石碑坊的背面,坊心题字为浅浮雕“祗圆真镜”四个大字;左边为创建题刻,年代为“大明万历二十七年岁次己亥季春吉日造”;两边各雕饰天王像一尊。其龙门坊上饰有三世佛及阿难、迦叶二弟子;佛为结跏跌坐于须弥仰莲座上,阿难、迦叶为双手合十而立。两边亦饰菩提树。其小额坊上,亦是二龙戏珠图案,两边雕饰佛八宝图案。

这座石牌坊的坊柱下有鼓形夹柱石。整个石牌坊的斗拱及枋,皆施彩绘,柱子上有浮雕并楷书对联,上联为“日轮星鉴大明洪护梵王家”,下联为“星海空澄广映无边诸佛地”。

总的说来,戒台寺的这座石牌坊,雕琢精细,构图严谨,均衡对称,线条清晰流畅,造型优美生动,表现出工匠们细腻娴熟的刀法和技巧。历经几百年的风雨寒暑,它们依然巍然屹立,显示了我国古代建筑工艺特有的魅力。

十三陵牌坊[属于陵墓祠堂牌坊] 这类牌坊,全国各地虽然为数不少,但还是以北京十三陵的牌坊有代表性,并且是亦为最壮观。它不仅是规模大、年代最早,而且最为完整。

十三陵牌坊位于十三陵主神道最南端,为十三陵陵区入口处的标志。这座高大的石牌坊,作为陵园的前导建筑,为明代以来国内石牌坊中绝无仅有的一件石雕佳作。其宏构巨制和巍峨庄重的雄姿将明代帝王寝陵的磅礴气势,从主神道首端便先声夺人地突出来。

十三陵石牌坊建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其特征是:全都采用汉白玉砌造,通体晶莹光洁。石牌寝的坊为五间六柱十一楼,面宽24米,高14余米。十一楼均为四坡单檐,檐下雕刻斗拱,正脊吻兽,垂脊小兽,额坊上雕刻精美飘逸的云纹。六根大方柱耸立于石基之上,下有夹柱石,夹柱石上雕刻麒麟、狮子,柱脚表面浮雕双狮戏彩球,还有龙和瑞兽等,动物的形象非常生动。

庄亲王墓石牌坊 十三陵还有一座石牌坊,亦称为“龙凤门”,为冲天式牌坊,有横坊而无楼,这座汉白玉制成的牌坊,门南向,三门并排,柱头的云板和异兽构成门上的装饰,结构奇巧。因三门的额坊中央均雕火焰宝珠,故得名为“火焰牌坊”。这座石牌坊的所在地是清代的王爷墓,而石牌坊是墓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墓地下葬有清代的三个王爷。

和硕承泽亲王是康熙十一年(1672年)葬在此处的。为三合土宝顶下砌两层大理石高台,前有碑记和五供。石牌坊就设在这座墓前。

和硕庄慎亲王是清乾隆年间葬在此地的。有两个宝顶,一为三合土夯实的,一为砖砌。两个宝顶前,均各置一碑。

庄襄亲王于清代道光十三年(1833年)埋葬在这个地方,为三合土宝顶下采用大理石筑座,高约4米,直径6米,墓前有螭首龟趺碑。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墓和碑记全遭厄运,毁于一旦,惟独墓石牌坊幸存。

庄亲王墓石牌坊,在今日北京房山区河北乡磁家务村北。这座石牌坊为四柱三门。石柱为方形,高7.5米,宽0.48米。四柱柱顶各有望天狮一座。其柱脚的两侧,有抱鼓石,共8对。牌坊面阔9.8米。三门的宽窄不一:中间的门宽,为3.2米,两侧的门窄,为2.8米。

以上所述,只不过列举了街道牌楼、坛庙寺观牌楼、陵墓祠堂牌坊几种类型中的例子。北京地区,尚存的牌坊牌楼还有不少,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

3.牌坊牌楼始于何时

最后,有必要将牌坊牌楼始于何时说一说。

牌坊牌楼是中国精美的古建筑中的一种。这种精美的古建筑可以说,在世界建筑史上,亦可谓独树一帜。

从我国历史上来看,早在唐代时,就已经出现了牌坊牌楼,例如在《旧唐书》、《长安志》和《两唐京城坊考》里均有记载。发展演变到明清两代,牌坊牌楼在京城就更加普及多见了。据说,明代朱棣皇上永乐年间大规模修建北京城时,曾经计划建若干座牌楼,其中在16座大城门(内九外七)的外面,各建一座。那么,明清两代的北京城,究竟有多少座牌坊牌楼呢?据有关资料记载,总共有35座之多。但是,1949年后,为了改善交通条件,北京街道牌楼多数被拆除,目前保留下来的只有国子监的4座牌楼了。北京著名的东、西四牌楼,就是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掉的。在1955年3月2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建设局档案中记载:“我局于1954年奉指示,拆除东、西四牌楼及北海三座门大高殿牌楼,于1954年12月21日开工,至1955年1月14日竣工。”

牌坊牌楼的结构与区别牌坊牌楼一般是用木、砖石等材料建成。从前,社会生活实践中,尤其是北京人习惯将使用石材建造的称作“牌坊”,或曰“石牌坊”;将使用木材建造的称作“牌楼”。实际上,人们对牌坊和牌楼的称呼没有严格的界限,牌坊,又称“牌楼”;牌楼,也称“牌坊”。

然而,牌坊、牌楼,虽然可以混称,但二者是有一定区别的。因为从造型上看,牌坊的特征是:无楼,亦比较简单,民间尚可以使用;而牌楼则不然,构造比较复杂,雕刻精美,斗拱绘彩画以示尊威、华贵。

牌楼演变为街头标志和装饰性的建筑物 牌坊牌楼是古时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出现的一种门洞式纪念性的建筑。它的作用,除了作为城市——其里坊入口的装饰性的标志而外,还常被用来张贴里坊内所发生的好人好事,起到宣扬正气的作用。多建于庙中、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或街道口,用以宣扬礼教、标榜功德,如众所周知的贞节牌坊、功德牌坊等。

七、中南海瀛台

《日下旧闻考》第二册“国朝宫室”里载的原文:

[臣等谨按]瀛台为明时南台旧址,本朝顺治年间稍加修葺,皇上御书额日瀛台。有木变石在春明、湛虚两楼之中,恭刊御制庚辰题句于上。

圣祖仁皇帝御制瀛台偶作

蝉鸣槐叶绿,鱼跃芰荷风。

太液临斜景,参差更不同。

圣祖御制瀛台诗

红阑桥转白苹湾,叠石参差积翠间。

画舸分流帘下水,秋花倒影镜中山。

风微瑶岛归云近,日落青宵舞鹤还。

乘兴欲成兰沼泳,偶从机务得余闲。

圣祖御制夏日瀛台许奏事

诸臣纲鱼携归诗

西苑颇幽邃,崇台俯畿甸。

鲜云荫修廊,南薰披广殿。

水木既周遭,卉物亦葱蒨。

岚光翠欲流,林晖清可荐。

于兹涤烦暑,敢曰恣游衍?

眺远畅阳和,高居协灵撰。

朝来览封事,湎湎意忘倦。

高阁昼漏移,彤墀集群彦。

靖共往汝谐,勤劬答予眷。

姑为池籞游,从容任所便。

投纶绵鬣飞,举手纤鳞见。

委蛇退食心,庶儿娱式燕。

皇上御制瀛台记

入西苑门有巨池,相传日太液。循东岸南行,折而西,过木桥,邃宇五间为勤政殿。自勤政殿南行,石堤可数十步,阶而升,有楼门向北,扁日瀛台。门内有殿五间,为香康殿。殿南飞阁环拱,自殿至阁如履平地,忽缘梯而降,方知为上下楼。楼前有亭临水日迎薰亭。东西奇石古木,森列如屏。自亭东行过石洞,奇拳峭壁,轇轕蓊蔚,有天然山林之致。盖瀛台惟北通一堤,其三面皆临太液,故自下视之,宫室殿宇杂于山林之间,如图画所谓海中蓬莱者。各曰瀛台,岂其意乎!

卸制瀛台观木变石诗

异质传何代?天然挺一峯。

谁知三径石,本是六朝松。

苔点犹疑叶,云生欲化龙。

当年吟赏处,偶尔抚遐跳。

[臣等谨按]迎薰亭御书额日对时育物。联曰:相于明月清风际,只在高山流水间。藻韻楼折而东南者为补桐书屋,北向者为随安室。

[臣等谨按]补桐书屋东室联曰:摩空野鹤养真性;绕壑风泉清道心。西室联曰:清阴欲凌霄汉上;远意自在山水间,随安室联曰:柳阴分绿龙琴儿;花片飞红入镜屏。

……

解读:

1.皇家禁苑中南海

北京是辽、金、元、明、清五朝建都之地。金代时,中南海这个地方是帝王离宫的西苑,叫“华潭”。元世祖忽必烈迁都后,改建[金]中都城,名为元大都城,中南海成了皇宫的“西内”。明代,中南海被称为“太液池”,又称“金海”。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被封为燕王,镇守北平(今北京),“金海”即“中南海”就成了燕王府。清代,将南海、中海、北海,统称为“西海子”,并列为禁苑。

清代时“西海子”(即“中南海”),林木成荫,尤其是榆树生长得最多最茂盛。而榆树容易生虫子。据史籍载:光绪九年(1883年),一天,慈禧——叶赫那拉氏游苑至榆树下,虫坠衣襟并蜇了手,她大怒,下令将中南海(苑)里的榆树砍尽。

1888年(光绪十四年),慈禧下令重修西苑(即“西海子”)。这座禁苑竣工后,就成了慈禧听政和游乐的好场所。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中南海被八国联军霸占,作为八国联军的统帅部。1911年(爱新觉罗·溥仪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摧毁了清朝统治,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胜利果实,又被历届北洋军阀政府盘踞多年。1928年(民国17年),中南海作为公园正式开放。抗战胜利至1949年前,中南海成为“国民政府”主席北平行营所在地。1949年北京解放后,中南海成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办公所在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居住在中南海。

1898年起至1949年北京解放,在中南海发生了不少重大的政治事件。

1898年,光绪皇帝毅然接受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变法主张,于同年6月11日正式宣布变法,第一道圣旨,就是在中南海瀛台签发的。以后,光绪皇帝陆续下达变法令几十道之多。

以西太后慈禧为代表的封建顽固势力,既不愿意光绪皇帝掌握朝政实权,更不能容忍光绪皇帝变法维新,所以,在1898年9月20日晚发动了戊戌政变。西太后慈禧将光绪皇帝囚禁在中南海瀛台,时间长达十年之多。据说,西太后慈禧临死之前,曾经说过:绝不能让光绪皇帝死在她的后头。结果慈禧指使内监施毒药,将光绪皇帝害死在“涵元殿”。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中南海被联军霸占。中南海西门内的“怀仁堂”,原是仪銮殿旧址。“仪銮殿”建于光绪年间,是西太后慈禧的寝宫。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此时,光绪皇帝正被囚在中南海瀛台。所以,西太后慈禧挟持光绪皇帝逃命于西安。中南海的“仪銮殿”就成为联军统帅瓦德西的统帅部。1901年4月19曰“仪銮殿”起火,烧死一名德军提督,联军统帅瓦德西侥幸活命。

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继位第三年,即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孙中山于1911年12月回国,经17省代表会议推举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2月12日,清帝被迫宣告退位,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力下,1912年4月,孙中山被迫辞职,代表地主买办阶级利益的袁世凯窃据了政权,革命遂告失败。袁世凯当政后,居住在中南海“怀仁堂”,并在这里办公,接见外国使臣,接受百官元旦朝贺。袁世凯倒行逆施。1916年6月6日,在全国人民的声讨中,一病呜呼。

贿选总统、直系军阀首领曹锟曾经将“怀仁堂”作为他的府眷住所。

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直系第三军总司令冯玉祥,于20日从热河前线倒戈,回师北京,发动政变。11月2日,曹锟辞职,被冯玉祥软禁于中南海的“延庆楼”。后因直奉两系联合,营锟获释。1938年,曹锟在天津病死。

2.中南海“瀛台”与“三神山”

清代著名的能工巧匠雷廷昌,其所以能够将“瀛台”(南台)设计成了“人间仙境”,是受自古传说中的“三神山”的影响。因此,这里非常有必要将自古传说的“三神山”,先写在前面,然后再说说中南海的“瀛台”。

(1)“三神山”

自古传说中的“仙山”,即“三神山”,在古籍名著《史记·秦始皇本纪》里有记载:“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从现有资料看,这是最早的记载。从此以后,这“三神山”的名字——蓬莱、方丈、瀛洲,就逐渐在古典小说、戏曲等许多作品里出现了。我国各地,有的风景区,其精美的古建筑,有的取其蓬莱之名称作“蓬莱阁”;有的取其瀛洲的一个“瀛”字命名,如北京中南海里就有一个小岛被命名为“瀛台”,即“中南海瀛台”。

传说的“三神山”是不存在的。唐著名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说:“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著名大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里亦指出:“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可见,“三神山”是不存在的。

三神山既然不存在,为什么流传至今?这无非是强烈反映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而已。传说秦始皇巡幸天下名山大川时,就曾经登临过崂山望“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汉武帝刘彻也好祀神求仙,他不仅在“建章宫”里修建了一座“仙人承露盘”,而且还到过“崂山”,寻求仙药,希望长生不老。

(2)中南海“瀛台”

“南海”,属于北京著名的“三海”(即“北海”、“中海”、“南海”)之一。中海与南海以蜈公桥为界;中海与北海以金鳌玉□桥(即今俗称的“北海桥”)为界。

“南海”中的“瀛台”,明朝称之为“南台”,又名“超台陂”,原为南临一片村舍的稻田,明代帝王常到这里观赏稻波金浪的田园风光。为了满足帝王虚无缥缈的“仙境”生活的意愿,清代能工巧匠雷廷昌产生了将瀛台变成“人间仙境”的造园构思,并将“瀛台”上的小型建筑群,建造得非常精美,格外引人入胜。

将“三海”中的“南台”,改名为“瀛台”,是有一定依据的。如东汉文学家王逸对何谓“瀛”,作了较透彻的解释:“瀛,池中也,楚人名池泽中日瀛。”同时,由于北京“三海”古时确实也曾经叫做过“太液池”,所以后来清世祖(顺治皇帝)将“南台”修改题名为“瀛台”。现在“瀛台”上的小型精美建筑群,是清顺治、康熙年问(1664—1722年)扩建的。精美的主体建筑,有“翔鸾阁”、“涵元殿”(为“瀛台”的正殿)、“香康殿”、“蓬莱阁”和南端临水的“迎薰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