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其东城区,沙滩南北池子南。
南池子南口路东,始建于明嘉靖年。
明清时属皇家的,最大的其档案馆。
北京最古老的皇家档案库:皇史宬,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距今已有400多年。
北京最古老的皇家档案库,就是指:明清时期的皇家档案馆——皇史宬。
这里说的所谓“档案馆”,就是指:集中统一管理、保管重要档案的机要部门。我国中央及各地区都建有此种机构。从我国历史上来说,从周朝开始就有“天府”;汉朝的兰台、“东观”,唐朝的“史馆”,元朝的“架阁库”,明朝的“皇史宬”,清朝的“内阁大库”,都是中国历代王朝集中保管档案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新型的中央档案馆于1959年建成。
明朝的皇家档案馆,初建时,定名为“神御阁”,建成后敕赐名为“皇史宬”,为什么?是何意思?据古籍名著《说文解字》释:“屋所客受也。”清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注释云:“宬之言盛也。”顾名思义,皇史宬即属收藏皇家重要档案文献的地方。
在今日北京东城区,沙滩之南,北池子之南,南池子南口路东,有一座朱红围墙的古建筑群,它就是我国的明清时代的皇家档案馆——皇史宬。
皇史宬,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竣工于嘉靖十五年,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档案馆。明清时代的皇家档案馆,其建筑的基本情形,则大体上是这样的:皇史宬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皇史宬门,正殿,东西配殿,御碑亭等,其四周围以红色墙围绕,总面积达8400多平方米。
皇史宬内的主要建筑:正殿坐落在高大的台基上,其四周绕以汉白玉石护栏,面阔九间,覆盖的是最高级黄琉璃瓦,庑殿顶,拱券式砖石结构,属于无梁建筑,其门设两重,殿内筑有一座1.4米多高的汉白玉须弥座,其上放置有152个雕云龙纹铜皮樟木柜;而珍贵的樟木柜,最突出的特征是:能防虫害;樟木柜又名曰为“金柜”,其柜内,则曾经收藏着历朝的实录、圣训、玉牒以及《永乐大典》副本、《大清会典》等重要文献。其殿内的两侧,且放置着有两块石碑,一块是《恭瞻皇史成》七言古诗一首,均由清高宗乾隆皇帝御笔,可见前面的《乾隆十五年御制恭瞻皇史宬诗》。
总之,皇史宬主要的建筑正殿最突出的特征是:可以防火、防潮,非常有利于档案文献的保管,可以说是一座集艺术性、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的精美而又非常精巧的建筑,充分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创造性。
其正殿前的东西两侧,均有配殿,与正殿相比较,其规模较小,为木砖结构。
东配殿之北,设置有御碑亭,重檐、四方形,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亭中立有《重修皇史成记》石碑,碑文详细记述了修建皇史成及其收贮典籍的历史情况。
其实,《北京名胜古迹辞典》里,对“皇史成”作了比较详细,亦比较全面的描述,这里有必要将其原文转引出来,以供读者们方便阅读和欣赏,其原文为:
[皇史宬]在东城区南池子南口东侧,是我国保存皇家史册的档案库。
皇史宬又名表章库,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距今已有470多年的历史,隆庆二年(1568年)、清嘉庆年间(1807年)、解放后于1956年进行过修缮。整个建筑由皇史宬门、正殿、东西配殿和御碑亭组成,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
正殿“皇史宬”建筑在2米高的台阶上,外形为一般宫殿式建筑,红墙黄瓦,金碧辉煌,但在结构上与众不同,殿面宽九间,庑殿顶,黄琉璃筒瓦,脊、大吻、顶部装饰的垂兽、仙人也都是用黄琉璃砖烧制的,墙身以灰色磨砖,厚达5米,裙肩部分是采用汉白玉雕成的须弥座,额枋、斗拱、门、窗也都是用洁白的汉白玉雕成,额枋上施以描金旋子彩画,正面开五个门,门分两层,外层为实踏大门,内层为朱红隔扇门,东西山墙有两面对开的窗子,整个建筑全部为砖石结构,台基四面设有滴水龙头,围以汉白玉栏杆,望柱头上浮雕翔凤盘龙,台南有八级垂带踏跺,中间为浮雕双龙戏珠的御路。殿内屋顶为拱券式,没有梁、柱,故称“无梁殿”。地面铺设浮雕海水游龙的汉白玉须弥座一个,高1.2米,宽大几乎与屋相同,须弥座上放置着152个收藏档案的鎏金雕龙铜皮樟木柜(即“金匮”)。柜高1.31米,宽1.34米,厚0.71米,这种建筑形式和内部设置,不仅能防火、防潮和避免虫咬鼠伤,而且能经受数百年的风雨侵蚀,明清两代皇室的大量重要档案,如明代的“实录”、“宝训”;清代的“实录”、“玉牒”、“圣训”等,都珍藏在这里,《永乐大典》的副本、《大清会典》、《朔汉方略》内阁副本等珍贵史料,也存贮于此。
皇史宬于1982年重新粉刷装饰并举办了“皇史宬展览”,对外开放,展出的清代“实录”紫红色的缎面上绣着龙云翔凤图案,装潢精美,色泽鲜艳。在展室中还有清代“圣训”(即皇帝谕旨)、清代皇族家谱,这本皇族家谱长约80厘米,宽约4.5厘米,厚约1米,是一部巨型书籍,据说是用上万张高丽纸装订成的,重150多公斤,可谓“世界图书之最”。皇史宬已于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北京的牌坊牌楼
《日下旧闻考》第二册“京城总记”里载的原文:
旧土城一座,周围六十里克复后以城围太广,乃减其东西迤北之半,创包砖甓,周四十里其东南西三面各高(指城墙)三丈有余,上阔二丈,北面高四丈有奇,阔五丈。濠池各深阔不等,深至一丈有奇,阔至十八丈有奇。城为门九:南三门,正南曰丽正,左曰文明,右曰顺承;北二门,左曰安定,右曰德胜;东二门,东南曰齐化,东北曰崇仁;西二门,西南曰平则,西北曰和义。各门仍建月城外门十座。
洪武初改大都路为北平府,缩其城之北五里,废东西之北光熙、肃清二门,其九门仍旧。
大将军徐达命指挥华云龙经理故元都,新筑城垣,南北取径直,东西长一千八百九十丈。又令指挥张焕计度故元皇城,周围一千二百六十丈,又令指挥叶国珍计度南城,周围凡五千三百二十八丈,南城故金时旧基也。
坊三十三:五云坊、保大坊、南薰坊、澄清坊、皇华坊、贤良坊、明时坊、仁寿坊、思诚坊、明照坊、蓬莱坊、湛露坊、昭回坊、靖恭坊、金台坊、灵椿坊、教忠居贤坊、寅宾坊、崇教坊,以上二十坊属大兴县。万宝坊、时雍坊、阜财坊、金城坊、成宜坊、安富坊、鸣玉坊、太平坊、丰储坊、发祥坊、日中坊、西城坊,以上十三坊属宛平县。
京师虽设顺天府两县、而地方分属五城,每城有坊。中城曰南薰坊、澄清坊、仁寿坊、明照坊、保泰坊、大时雍坊、小时雍坊、安福坊、积庆坊、东城曰明时坊、黄华坊、思诚坊、居贤坊、朝阳坊。南城曰正东坊、正西坊、正南坊、宣南坊、宣北坊、崇南坊、宗北坊、西城曰阜财坊、金城坊、鸣玉坊、朝天坊、河漕西坊、关外坊。北城曰崇教坊、昭回坊、靖恭坊、灵椿坊、发祥坊、金台坊、教忠坊、日中坊、关外坊。每城设御史巡视。所辖有兵马指挥使司,设都指挥、副都指挥、知事……
解读:
北京的牌坊牌楼
老北京牌坊牌楼,很有名特点突出。
东城有东四牌楼,西城有西四牌楼。
前门外有五牌楼,国子监四座牌楼。
街道有街道牌楼,坛庙有坛庙牌楼。
1.坊的建置在北京延续多年
开始,需要从坊的建制在北京延续多年说起。
据考古研究发现,唐古都长安城,将大街划分成一块一块的,像菜畦一样。每一块被称做“坊”。长安城一共有110坊,每个坊都有名字,如唐大诗人白居易先后在新昌坊、宣平坊、昭国坊和常乐坊居住。
老北京城的建置,亦深受唐古都长安城建置的影响,在外城、内城、皇城,皆有不少“坊”。
老北京的“外城”有八坊今日北京“正阳门”(俗称“前门”),及其东侧“崇文门”(俗称“哈达门”),西侧“宣武门”(俗称“死门”),被人们通称为“前三门”。前三门以南,直至“永定门”,其范围“计长二十八里”(《宸垣识略》),皆为老北京的“外城”,也叫做“外罗城”,老北京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还习惯管它叫做“帽子城”。城墙“高二丈”,城门有七座;南面的正门,名为“永定门”,其东西两侧,东曰“左安门”,西曰“右安门”。外城的东西两侧,各有一门:东曰“广渠门”,西曰“广宁门”。外城的东北隅和西北隅,亦各有一门:“东便门”和“西便门”。
老北京外城的坊,都集中在外城南面的正门“永定门”及其东西两侧的“左安门”和“右安门”之内,有八坊:正东坊、正西坊、正南坊、正北坊、崇南坊、宣北坊、宣南坊、白纸坊。
内城有二十坊老北京城的内城,亦称“京城”,“周四十里”,城墙“高三丈五尺五寸”。(《宸垣识略》)内城,有城门九座:南面有“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内城的北面有“安定门”、“德胜门”;内城的东面有“朝阳门”和“东直门”;西面有“阜成门”和“西直门”。据古籍《宸垣识略》里记载:自“明永乐七年为北京城,十九年(指永乐十九年)乃拓其城。本朝鼎建以来,修整壮丽,其九门之名,则仍旧焉。”
老北京的内城坊,皆集中在北京四面的城门之内。
南面的正门“正阳门”及东西两侧的“崇文门”和“宣武门”之内,有三坊:南薰坊、澄清坊、大时雍坊。
北面的“安定门”和“德胜门”之内,有七坊:教忠坊、崇教坊、昭回坊、靖恭坊、灵椿坊、金台坊、日忠坊。
东面的“朝阳门”和“东直门”之内,有五坊:明时坊、黄华坊、思城坊、南居贤坊、北居贤坊。
西面的“阜成门”和“西直门”之内,有五坊:阜财坊、咸宜坊、鸣玉坊、日中坊、金城坊。
皇城有六坊“皇城在京城中,周十八里有奇。”(《宸垣识略》)皇城的正门,创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门”,清顺治八年(1651年)改建后,称为“天安门”。“天安门”之内“紫禁城”(俗名“皇宫”)南面的正门“午门”之南,有“端门”。皇城的东面和西面,各有一门:东曰“东安门”,西曰“西安门”,皇城的北面,曰“地安门。”
皇成的坊,集中在“东安门”和“西安门”之外,各有三坊。“东安门”外的三坊,为保大坊、仁寿坊、明照坊;“西安门”外的三坊,为积庆坊、安福坊、小时雍坊。
这里需要说一下的是“小时雍坊”,在今日北京西单“中友百货大厦”的后面(北面);其一处精美的古建筑,一片平房,其平房的南门,其西侧的墙壁上,镌有西城区文物局保护的文物单位——小时雍坊的标志,现在已经被拆除掉了!
当然,以坊命名的,还有,如“白纸坊”等。
古籍名著《天府广记·城坊》中有“坊”的记载:“京城之地分为五城,每城有坊”。五城,指东城、西城、南城、北城和中城。书中列出了各城坊的名称。从《天府广记·城坊》的坊记载来看,显然“坊”是指五城内以行政区划分的一种“单位”,坊以下分若干街巷等。每坊皆有坊门,或曰“牌坊”。特别是“牌楼”,尽管后来演变为一种造型美观、结构繁杂的街头标志和装饰性的建筑物,但仍然与“坊”的建置密切相关。例如北京著名的东四牌楼和西四牌楼,就是与京城“坊”的建置不可分离的。对此,清人朱一新在《京师坊巷志稿》里记载:“东大市街有坊四:东曰履仁、西曰行义,南、北曰大市街。俗称东四牌楼大街。”“西大市街坊四:东曰行仁、西曰履义,南、北曰大市街,俗称西四牌楼大街。”
北京著名的东四、西四、东单和西单四座牌楼,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皆地处内城商业繁华闹市,四座牌楼分别修建在四个主要的街口上。
四座牌楼的建筑皆同,均为四柱三门七楼式。四根主柱下面有一米多高的汉白玉夹柱石,各柱顶部前后斜向支撑着一根创柱。老北京城的这种街道牌楼,以木质结构为主,大小不等,形式多样。大者,如“外城”的五牌楼,是一座入根五间十一楼的大型牌楼;小者,如国子监街的四座牌楼,为两柱一间三楼的小型牌楼。
其中,如西四牌楼,明代时还有杀人的刑场,当时称“西市”。斩刑在西边牌楼下执行,而凌迟(剐刑)则东边牌楼下。明末杨士聪所撰写的《甲申核真略》记载:“西四牌楼者,乃历朝行刑之地,所谓戮天子市者也。”直到清代,刑场才移至宣武门外菜市口。
牌坊牌楼,尽管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大体上有如下几种情形:(1)街道牌楼。木质结构的这种街道牌楼,是我国古老城市街景的特殊建筑。它大大增强了古城的历史文化艺术面貌。比较典型的例子,有东四、西四牌楼,东、西长安街牌楼,正阳门(俗称“前门”)五牌楼等,其共同的特点是美丽壮观;还有老北京帝王庙前横跨羊市大街(今阜成门内大街)的两座景德街牌楼,是一座三问四柱七楼的牌楼,完全为木结构,造型优异,雕饰精美,堪称“牌楼的杰作”。(2)坛庙寺观牌楼。这种牌坊牌楼全国各地虽有不少,但还是北京的最具有代表性。例如,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内,都有不少牌楼。其中,特别是天坛的“圜丘坛”每面的三列牌坊具有代表性。寺观的牌楼有大高殿和帝王庙牌楼,北海天王殿,西山卧佛寺,香山昭庙和国子监的琉璃牌楼,雕制烧造都十分精美,色彩艳丽,可称得上是一座艺术品了。(3)陵墓祠堂牌坊。最为著名的是北京十三陵的牌坊,在现存的石牌坊中不仅最具有代表性,而且规模大、年代久远。(4)桥梁津渡牌楼。这类牌楼,不仅是桥梁津渡的指示标志,而且给桥梁津渡增添了艺术价值。老北京城这类牌楼,亦有不少,如原来北海大桥两头的“金鳌”、“玉□”牌楼,以及今日北海公园团城后面,通往琼岛的“堆云”、“积翠”牌楼,都是相当雄伟壮观的。它们都是三间四柱三楼的木牌楼。
2.北京的古牌坊牌楼列举
国子监街牌楼[属于街道牌楼]此类牌楼,现在仅存有国子监街牌楼了。这座牌楼的位置在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原名为“成贤街”)。
国子监简称“国学”,建于元代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明清增修。内有彝伦堂、辟雍亭;其东西两厢为率性、诚心、崇志、修道、正义、广业六堂,陈《十三经》石碑198座(现移于东西夹道);六堂北首为绳愆厅、博士厅及敬一亭,今首都图书馆所在地。国子监原是元、明、清三代的国立大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学府,是为封建帝王培养“圣贤”的地方。这条街上的四座木制彩绘牌楼由此而得名“国子监街牌楼”。
这四座牌楼,街东、西两端路各立一座,街中段立两座。牌楼横额上书“国子监”三个大字。这四座牌楼,均为一间二柱三楼式,柱为朱红漆出头冲天式,楼顶为绿色琉璃瓦顶,正脊两端有吻兽,垂脊顶端置小兽。国子监街牌楼,是北京惟一保存完整的街道牌楼,是珍贵的艺术遗迹。
天坛圜丘坛两座牌楼和戒台寺石牌坊[属于坛庙寺院牌楼] 这类牌楼尚存一些,代表性的是天坛公园内的两座牌楼或戒台寺的石牌坊。
天坛创建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永乐十八年(1420年),为明清两代封建帝王祭天的地方。天坛落成后,因合祭天地,故初名为“天地坛”。明世宗(朱厚熄)当政期间,于嘉靖九年(1530年),在京城的北郊安定门外,另建了一座地坛,初名为“方泽坛”,故京城南郊的“天地坛”改名为“天坛”,沿用至今。
“天坛”,实际上是“圜丘”和“祈谷”两坛的合称,两坛同建于南北一条“中轴线”上。“圜丘坛”在天坛内的南半部,它坐北朝南,四周绕以红色宫墙,上饰绿琉璃瓦,并被人们俗名为“子墙”。子墙的四周,各有一座大门。东面的叫“泰元门”,俗称为“东天门”,西面的名为“广利门”,俗称为“西天门”。南面的叫做“昭亨门”,俗名为“南天门”。北面的名曰“成贞门”,俗称作“北天门”。
在“南天门”外,有东、西两座牌楼,明清两朝帝王祭天时,都要在西牌楼下轿,然后步入昭亨门(正门)。昭亨门,就是举行雩礼,为百谷祈求膏雨的地方——圜丘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