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中的花卉,历来为人们所喜爱。老北京时的“右安花畦”,就是赞美“右安门”外花乡的,此处春秋之季百花盛开,艳丽夺目,五彩纷呈,实乃绝妙美景。当时,这里尤以春天的芍药、秋天的菊花最为驰名。因此,在北京人的生活中,渐渐就出了“右安门花畦”的说法。
沙窝黄木
沙窝是对“沙窝门”的简称,也就是现在的“广渠门”。“黄木”是指广渠门的“皇木厂”(其地址就是现在的“北京钢琴厂”)。明代永乐年间,因大规模修建北京城,这里成了贮存木料的地方。广渠门的“沙窝黄木”也就由此得名了。
东便游船
东便门在老北京外城东北隅,这里距通惠河较近。“东便游船”,是人们对乘篷船在“通惠河”上消夏、游玩活动的一种描述。当时东便门“通惠河”上,每年“端午节”前后,尤为热闹;笙歌夹岸,碧浪如鳞,画舫澜桡,衣香人影,城堞咫尺,乘舟而游,野趣盎然。因此“东便游船”成为“东便门”之游览胜景。
西便群羊
早年在西便门外,护城河旁,有数十块白色石头,远远望去,如同一群绵羊在那里吃草,故得名为“西便群羊”。人们将其视为西便门一景。
三、贡院
《日下旧闻考》第三册“城市”里载的原文:
贡院在城东隅,元礼部旧基也。永乐乙未改为贡院,制甚倡隘。嘉靖中,议改创西北隙地,卒未果。至万历二年,因故址拓旁近地益之。
[臣等谨按]改旧礼部为贡院,湧幢小品作正统间事,春明梦余录作永乐间事,两说互异。贡院为无礼朝部旧基,永乐时改为贡院,万历初因故址拓地重逢。本朝三年大比。屡加增葺,益为宏备云。
贡院在崇文门内观星台西北,南向,外东西砖门各一。乾隆二十七年增南面砖门二。砖门外设五城巡墙官厅三楹。东砖门内有明经取士牌楼一,点名厅六楹,守备厅三楹,监试厅九楹,外厅三楹。西砖门内有为国求贤牌楼一,外供给所房九楹,进题公馆六楹,点名厅六楹,守备厅三楹,监试厅九楹,外厅三楹。又东西侧设内砖门房三楹,东西官厅三楹。南面照壁一,中有天开文运牌楼一。第一龙门五楹,有贡院墨字扁一。内东侧五魁祠三楹,西向。第二龙门五楹。第三龙门有龙门金字扁一。东侧都统、参领房十二楹,西侧都统、参领房二十八楹。第三龙门至公堂甬道中,有明远楼二重,下马牌上悬谕旨。东西井三堂七楹,扁日至公,中悬御书旁求俊义四字。联曰:立政待英才,慎乃攸司,知人则哲;与贤共天位,勖哉多士,观国之光。
解读:
贡院
会试是封建朝廷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其考场为京师(北京的别称)礼部贡院,明初在南京礼部贡院举行。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首次在北京礼部贡院举行,永乐十九年迁都北京后,礼部会试一直在北京贡院举行。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贡院举行一次的考试,叫做会试。各省内的举人皆可进京应考。逢衣、戌、丑、未年为正科,若乡试有恩科,则第二年举行的会试称会试恩科。考试时间开始在二月,后来改在三月,也分为三场,考中者称为贡士。
贡士是古代向最高统治者荐举人员的制度。例如古籍《礼记·射义》里“诸侯岁献,贡士于太子。”《后汉书·左雄传》里“郡国孝廉,古之贡士。”在清中,会试考中者为贡士,殿试赐出身为进士。但习惯上将会试考中的称为进士。
贡院为元代时礼部旧基。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改为礼部贡院。明清时期京师朝廷的礼部贡院是明清两代举行乡试和礼部会师的地方。
贡院的建筑格局为四周有两围墙,外墙高一丈五尺,内墙高一丈,墙上以荆棘覆盖。起初的时候,贡院规模是比较小的。万历二年(1574年)进行扩建后,就已有相当的规模了。例如有号舍,又称号房,这是为考生考试时提供居住的地方,当时已经有四千八百余间的号舍了。到清末,又进行扩建和修葺。
贡院的朝向是坐北朝南,在贡院的大门外,其东、西、南三面,各有一座牌楼。贡院的大门(五间)上悬有“贡院”墨子匾。二门(五间)、三门,又被称外龙门,其上悬有“龙门”金字匾,这三门其宽为三间。
再有的建筑,就是两幢楼。一幢名为明远楼,其北就是三堂七间的建筑,名为圣公堂(五间)。在外龙门到圣公堂,其通道的两边,有的就是考场,称之为东西文场。
贡院以内龙门为界,可分为内外两部分。其外,就是指南面的考场,或者说东西文场是考生答卷与外帘官组织及监察考试的地方,其内,就是指北面,是阅卷处,是主考、同考等内帘官批阅试卷的地方。贡院还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在东西文场的四角,各有瞭望楼一座,站在楼上,各号舍内考生的活动一目了然。
据《北京名胜古迹辞典》里写到:
明清两代规定,每隔三年要在此(贡院)会试一次,会试共考三场,每场考三天,共考九天。考试时,考生经搜身进入考场后,考栅上锁,九天中,考生的吃、住都在考棚里。每人一间考棚,一盆炭火及灯烛,稍不留意,就会失火。明代天顺年问,一次考棚失火,烧死锁在里边的考生90多人。光绪三十一年,停止科举考试,贡院渐废。到民国时,因政府财政拮据,将此处所属官产逐渐变卖,此地即成废墟,贡院仅作为地名保存下来。
贡院为什么会建在北京古观象台附近内城的东南方呢?这里有一定讲究的。意思是祝愿科考顺利吉祥!这主要是借用“紫气东来”的祥瑞之意。传说老子出函谷关,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了青牛前来,尹喜便请他写下了《道德经》。后人因此用紫气东来表示祥瑞。诗人杜甫在《秋兴》中写道:“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长生殿·舞盘》中有“紫气东来,瑶池西望,翩翩青鸟庭前降。”
其实,《北京传统文化便览》一书里,对贡院的基本情形,作了历史反映描述性的记载,这里很有必要将其原文转引出来,以供读者们方便阅读和欣赏。其原文为:
贡院明清两代科举考试时乡试、会试的场所。北京的建在内城东南方,今之建国门内。原建筑大门正中悬“贡院”匾,大门内有龙门,再进为至公堂。龙门、至公堂之间有明远楼。贡院两旁建有号房万余问,以供应试者居住。号房以数十间至百间为一列,形如长卷,角卷用《千字文》编列号数。试官入院以后即锁内外门户,不许私自出入。内外门用帘隔开,在外的提调、监试等称外帘官,在内的主考、同考叫内帘官。乡试由顺天府尹掌管,会试由礼部侍郎主持。乡试、会试三年一届,乡试在秋天八月,中试者称举人,可参加会试;会试在来年春天二月(清代改为三月),中试者称为贡士,又称中试进士,一月后到保和殿参加殿试。乡试、会试均分为三场举行,三天一场,先一日入场,后一日出场。试前二日,先编排座位号数,出榜揭示。试日黎明应试者入场。随即封号栅,俟交卷后方离开。黄昏未交卷者给烛3支,烛尽仍不交,则扶出。试卷用墨笔,谓之“墨卷”。交卷后,遂送弥封官编号,运送誉录所用朱笔誊录,谓之“朱卷”。誊录校对毕方送内帘批阅。
四、古观象台
《日下旧闻考》第三册“城市”里载的原文:
今京师巽隅逼城观象台之巅有浑天仪,其质皆铜。有四柱,以龙承之,悬仪于上,制作精工,铜亦古润,作绀色。旁另有一仪,式小不及其半,交道亦减。又有玉衡如尺。又有铜毡象天圜体,外列二十八宿,上列正统七年御制铭。予按此非本朝人所办,意必故元旧物。按宋沈括云,司天监铜浑仪,景德中韩顕符所造,依刘曜时、孔挺、晁宗、解兰之法。天文院浑仪,皇祐中舒易简所造,用唐梁令瓒、僧一行法。至熙宁,括监太史局,受诏改造浑仪,置之天文院,而移天文院旧铜仪于朝服法物库。盖宋世浑仪有三,金人入汴,诸法物俱北去,此固蒙古得之完颜者耳。至正统而重修则有之。且铭有昔作今述句,非创矣。
崇祯二年,礼部侍郎徐光启兼理历法,请造象限大仪六,纪限大仪三,平悬浑仪三,交食仪一,列宿经纬天毬一,万国经纬地毡一,平面日晷三,转盘星晷三,候时钟三,望远镜三。报允。
台上有浑天仪、简仪、铜毡、量天尺诸器。本朝康熙十二年,以旧仪年久多不可用,御制新仪凡六,一天体仪,一赤道仪,一黄道仪,一地平经仪,一地平纬仪。一纪限仪,陈于台上,至今遵用。其旧仪移藏台下。
乾隆九年御制观象台诗
奉若钦维显,研几凛日明。
瑶枢调律纪,珠贯验天行。
翠辇临黄道,星台据月城。
浑仪观建象,神器惕持盈。
命羲仲和叔,在蝽玑玉衡。
授时熙庶绩,敢恃泰阶平。
御制仪象考成序
上古占天之事,详于虞典,书称在蝽玑玉衡以齐七政,后世浑天诸仪所为权舆也。历代以来,递推迭究,益就精密。所传六合三辰四游仪之制,本朝初年犹用之。我皇祖圣仁皇帝奉若天道,研极理数……
解读:
北京文物之最——古观象台
明英宗帝王皇帝,朱祁镇统治期间。
则先后进行修建,紫微殿和晷影堂。
漏壶房等其建筑,基本上形成布局。
明代时叫观星台,清代时叫观象台。
古观象台始于何时,及其历史演变的基本情形可作这样归纳概括性的认识:从我国历史上来说,北京文物之最——位于今日北京东便门东南角楼之北的古观象台,或曰“天文台”,始建于明英宗帝王皇帝朱祁镇当政统治的期间(公元1442—1446年),即在明永乐年间,大兴土木,大规模修建皇宫紫禁城、皇城和内城亦称京城,都一一落成后,没有多少年,于公元1442年到1446年,则先后又兴土木,先后营建成了紫微殿、晷影堂、漏壶以及附属性的建筑,形成了观象台建筑群,基本上形成现在这样的布局。
北京古观象台,这座北京文物之最,在明代时叫“观星台”,到清代时,称“观象台”;1911年辛亥革命后改为“中央观象台”,1929年又改为“同立天文陈列馆”。解放后,则划归北京天文馆管理使用,1982年2月23日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古观象台,历经风风雨雨,其最基本的情形,可作这样归纳概括生的认识:从年代时间上说:1900年8月,八围联军打进了北京城,北京古观象台亦不例外,遭到劫难,像京城许多珍贵的文物或古建筑一样遭到破坏和掠夺。八国联军中的德国侵略军,从京城“东便门”打进了北京城,他们首先占领了北京古观象台,并将侵略的德军司令部,设在观象台,所以,德军统帅兼联军总司令——瓦德西在观象台大开眼界,当他看到中国古观象台的一些举世无双的天文仪器时,兴奋赞叹地说:“这些天文仪器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们的造型和每个仪器上的龙形装饰都是极为完美的。”(引自《北京文物报》)
不仅如此,而且这个无耻的侵略者瓦德西认为:北京占观象台这些奇珍异宝,理所当然是属于他们的战利品,应当运往柏林。
八国联军,其八国不论哪个国,打进了北京城,都想优先或者独占所谓的“战利品”。所以,德军统帅兼总司令——瓦德西提出:古观象台在其德军——军管区内,不言而喻,理应享有挑选北京古观象台的珍宝仪器的优先权利。所以,北京观象台,被德国侵略军劫走了不少珍奇异宝:天体仪、纪限仪、地平经仪、玑衡抚表仪和浑仪等,并于1901年8月,德侵略军撤离北京时,装上德国的“法南厅”号运输舰,强行搬运德国柏林,在德国皇家花园内展出。
法国侵略者的头目,以法佛教士曾经帮助中国制造过天文仪器为借口,向德国侵略军的头目——瓦德西提出:要与德国平分秋色。其结果怎么样呢?最后经过商定:德、法两国瓜分中国北京天象台十件大型天文仪器。
德国侵略军,则优先将挑选好的五大中国北京古观象的珍宝——天文仪器先海运走了;而法国侵略军则劫走德国剩下的五架天文仪: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纬仪、象银仪和简仪。
当时法国侵略军,将劫走的北京天象台珍奇异宝五大天文仪,未及时运走,放置在法国驻华使馆内。但是,法国侵略者们,万万没有料到,迫于当时世界舆论,被迫不得不将这些珍宝仪器于两年后,即1902年归还中国。
德国侵略军,虽然将掠夺的北京古观象台的天文仪海运回到德国柏林,在皇家花园内展出,但毕竟属于侵略性质的掠夺,极为不得德国百姓的心,所以必然要遭受德国广大人民强烈的谴责。例如:德国议会议员瓦拉德提斯博士说:“我个人认为,由德国政府出资把仪器送还给中国,是德国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
那么,最后结果,究竟怎样呢?
《北京文物报》作了这样历史反映性的描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在凡尔赛和会上再次提出德国应将中国的古天文仪器归还。最后,根据凡尔赛条约的第131条规定:在规定之日起一年内把仪器归还中国,所有归还项目的一切开支以及在北京的安装费用,均由德国政府支付。
1920年6月10日,五架大型天文仪器由柏林的波茨坦出发,几经辗转于1921年4月7日,运达北京。
五、皇史宬
《日下旧闻考》第二册“皇城”里载的原文:
皇史宬,藏宝训实录处也。按宬与盛同义,庄子以匡成矢。说文曰:宬,屋所容受也。然殿宇命名,于斯仅见耳。
皇史宬在重华殿西,建于嘉靖十三年。门额以史为□,以成为宬。左右小门曰□历,以龙为□,皆上自制字而手书也。中贮列朝实录及宝训,每一帝开局,纂修告成,正本贮此,实录中诸可传诵宣布者日宝训。宬中四周上下俱用石甃,中具二十台,永陵,定陵各占二台。
[臣等谨按]史宬二字,燕都游览志作史畿,谓成与盛同义。春明梦余录谓以史为□,以成为宬,嘉靖自制字也,今作史宬。□历门额今无考。
永乐中,命解缙纂集类书为文献大成,嫌其未备,乃命姚广孝重修。永乐五年十一月告成,凡二万二千二百一十一卷,各以韻为类,赐名永乐大典,副本贮皇史宬。
[臣等谨按]嘉靖十三年始建皇史鹿,永乐大典于永乐五年,云副本贮皇史宬者,就其后存贮之地而言也。
王立道皇史皮颂
惟古有史,君举必书。
左言右动,载笔罔虚。
赫赫管彤,螭坳侍立。
东马南狐,各专其职。
惟我有明,肇自太祖。
太宗仁宣,英宪孝武。
煌煌帝业,洋洋圣谟。
超墳袭典,溢于翰觚。
纲罗散失,广记备搜。
郡国所上,太史所修。
芸籖缥帙,金匮成收。
简册既繁,先后靡一。
于惟我皇,览于前籍。
因而出之,爰正爰辑。
缮录靡忒,校警孔精。
诸臣成勤,用观厥成。
逎害厥藏,倣古石室。
司空载营,石室有翼。
匪栋匪楹,不节不梲。
斵之袭之,有贲其饰。
瑰阶玉磩,廊其靓深。
疏以琼户,启以朱扃。
昔藏名山,京师留副。
制崇兰台,严先四库。
其在于今,乃知其陋。
百千万年,与国永寿。
[臣等谨按]皇史成仍明旧制,在南城南,尊藏本朝实录、玉牒。内有碑二,一恭刊御制恭瞻皇史宬诗,一恭刊御制恭送实录至盛京诗。其旧存明实录,移贮内阁书籍库。
乾隆十五年御制恭瞻皇史宬诗
五代神谟秘典垂,崇宬扃錀壮鸿规。
兰台令史无惭笔,纶阁元臣有职司。
百世聪听钦宝训,万年永茂衍宗枝。
瑶函金匮前朝制,殿鉴兢兢念在兹。
解读:
皇史宬
北京最古老的皇家档案库,可以说:现在已经成为北京文物之最。
开始,对皇史成,可用七字白话,作这样归纳概括性的理解和认识:
档案馆集中统一,保管其重要档案。
从历史角度上看,周朝始就有天府。
汉朝的称为兰台,和东观唐朝史馆。
元代时称为阁库,明朝称其皇史宬。
皇史宬最初名为,神御阁后皇史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