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南山的小月氏,归属汉朝后,服从汉朝的调遣,参与各种事务。神爵元年(前61年)西羌大起义爆发,诏酒泉太守“破羌将军(辛)武贤将兵六千一百人,敦煌太守快将二千人,长水校尉富昌、酒泉侯奉世将媾、月氏兵四千人”,出征西羌。婼即婼羌,是居于张掖、酒泉间的婼羌人。“起酒泉、张掖以隔婼羌,裂匈奴之右臂”,即指这支婼羌。仅冯奉世所领婼羌、月氏兵共四千人,每族以二千计,当时参与军队的小月氏达二千人;按一户一丁、五口人计,小月氏人已在万人以上。
居延汉简387·1,甲1793条简文记:“小月氏、印羌人”。武帝时,汉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居延为防御匈奴南下的要塞。后来,酒泉小月氏人有至居延屯戍者。
至西汉末年,小月氏的人口又有发展,在河西地区已经起着重要作用。
(二)东汉时的小月氏
东汉初年,窦融称河西五郡大将军,属下就有一大批小月氏兵。建武八年(32年),光武帝刘秀西征天水隗嚣,窦融从河西“率五郡太守及羌虏小月氏等步骑数万,辎重五千余辆,与大军会高平第一(宁夏固原)”。小月氏兵的具体数字不详,总在数千。战后,小月氏等随大军西还所镇。
后来,部分小月氏人越祁连山南入湟中。早在西汉宣帝时,有诏令酒泉侯冯奉世等“人鲜水北句廉(祁连)上”,镇压西羌的计划;湟水流域的羌人也曾出精骑至酒泉、敦煌的祁连山北坡强收小麦,可见湟水流域、青海湖地区和祁连山北的酒泉、敦煌间通过托兰河和疏勒河谷的交通是早已通行的。但是,经西汉之世,小月氏并未进入湟中,直至王莽设立西海郡,下辖五县,也未见小月氏在青海湖周围和湟水地区活动的记载。当时,小月氏还在酒泉、敦煌郡的管辖之下。
东汉前期,北匈奴频繁南下,“河西郡县城门昼闭”。与此同时,湟中地区出现了小月氏人的活动。《后汉书·邓训传》记:“先是小月氏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皆勇健富强,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虽首施两端,汉亦时收其用。”邓训任护羌校尉始于章和元年(88年),此“先是”所指应在汉明帝、章帝年间(58~88年),三十年间人居湟水流域的小月氏,已是拥兵二三千骑、人口万余人,兵强马壮的一支重要力量,与汉朝关系密切。当时,西羌首领迷唐率兵来攻邓训,欲迫使小月氏兵冲锋在前。有人提出纵羌胡相攻,互相残杀,邓训以为不然,令不得战,“遂令开城及所居园门,悉驱群胡妻子内之,严兵守卫。羌掠无所得,不敢逼诸胡,因即解去。”邓训这次采取的保护小月氏等诸胡的行动,立即引起了小月氏等诸胡的信任和感激,表示愿听命于邓训。训遂抚养其中少年勇者数百人,以为义从兵,这是汉代义从兵制的开始。义从兵中有小月氏,也有卢水胡。
当时,湟中地区的主要矛盾是汉朝政府与西羌各部落的矛盾,东汉政府在统一金城郡、陇西郡的过程中,血腥镇压了先零、烧当等羌部落,西汉时兴起的先零羌。已呈部落离散的状态,接着而起的烧当等羌,又不断遭到东汉的排挤与压榨,以烧当为首的诸部一次又一次起来反抗东汉的压迫、屠杀,战争接连不断。小月氏与卢水胡等新迁民族夹于其中,有时依附于诸羌,有时归属汉朝,邓训“赏赂离间”的策略,只能起一时的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东汉政府实行民族压迫的总政策。永元四年(92年)邓训死,聂尚、贯友、史充、吴社、周鲔依次接任护羌校尉,小月氏或被官军征发,参与镇压羌人的战争,或依附于羌人的反抗行动。汉朝的政策一方面利用其维护汉朝的统治,另一方面“隔塞羌、胡交关之路”,使其与西羌的关系疏远,限制其发展。
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年)、顺帝永和二年(137年),桓帝建和二年(148年),西羌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起义。这三年实际是起义过程中掀起浪潮的标志,而各地的反抗斗争几乎没有中断。诸胡中的小月氏或参加西羌起义,转战于凉州、并州、司隶、益州,或被官军征发参加镇压羌人的战争。史书记载起义的军队,多是羌、胡并列,官军也有羌、胡兵,仅护羌校尉庞参就有羌、胡兵七千余人。其中的胡包括小月氏。越到后期,双方争夺诸胡的斗争更加突出,阳嘉四年(134年)马贤发羌、胡兵击杀羌首领良封,永和三年(138年)烧当羌那离“复西招羌、胡”。五年(140年),且冻、傅难种羌“与西羌及湟中杂种羌胡大寇三辅”。建和二年(148年)“西羌及湟中胡复叛,为寇益州”。争夺的结果,随着东汉政府的衰败,诸胡与西羌的关系更加密切。中平元年(184年)北地先零羌及河湟羌胡起义爆发,“共立湟中义从胡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攻占金城。北宫伯玉是卢水胡还是小月氏胡,无法断定,但说明迁入惶中的诸胡,不仅势力得到发展,而且与羌人杂居,关系非常密切,得到羌人的信任与拥护。
随着起义的发展,羌、胡兵东至三辅,南入益州,凡是羌人深入到的地方,就有卢水胡和小月氏参与其间。从此,小月氏人从湟中发展到三辅、蜀西北。小月氏在向东发展中,董卓起了推动作用。卓是陇西临洮人,少游羌中,与羌胡关系密切。河湟羌胡起义后,卓为汉破虏将军,在天水一带镇压羌胡,数年间,部下就有大批“湟中义从及秦胡兵”。郑太对卓陈词十条,第七条云:“且天下强勇,百姓所畏者,有并、凉之人及匈奴、屠各、湟中义从、西羌八种,而明公拥之,以为爪牙。”“湟中义从”成为董卓兵力的主要成分之一。董卓失败后,其所领的小月氏胡散居内地。
(三)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小月氏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注引《诸葛亮集》载建兴五年(227年)刘禅诏书云:“凉州诸国王各遣月支、康居胡侯支富、康植等二十余人诣受节度,大军北出,便欲率将兵马,奋戈先驱。”这是小月氏胡人以支为姓的最早记载。月氏、康居均称“凉州诸国王”,自然是凉州境内的居民,非西迁的大月氏和昭武九姓中的康国。凉州当时已属曹魏,而小月氏王遣使至蜀,愿共同伐魏,除忠于汉室的正统观念外,在与同魏接触十余年间,对魏军不满,恐怕大有关系。
《三国志·魏书·张既传》:黄初元年(220年)“凉州卢水胡伊健妓妾、治元多等反,河西大扰。”而《文帝纪》黄初二年(221年)冬十月条注引《魏书》又称:“十一月辛未,镇西将军曹真命众将及州郡兵讨破叛胡治元多,卢水封赏等,斩首五万余级,获生口十万。”前者卢水胡冠于伊健妓妾之首,治元多或可释为卢水胡,或释为别族,而后者则称治元多为叛胡,而卢水胡仅指封赏,可见治元多并非卢水胡,疑是他族。《蜀书·后主传》延熙十年(247年)条记:“凉州胡王白虎文、治无戴等率众降,卫将军姜维迎逆安抚,居之繁县。”《姜维传》称其为“胡王治无戴等举部落降”,维“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可见来降者甚众。刘后主诏书中有凉州诸国王月氏、康居各遣使诣蜀,《蒋琬传》又称凉州“羌、胡乃心思汉如渴”,此降蜀之胡王治无戴应与月支使者支富为同族,支、治一音之转,各书写法不同而已。由此上溯,魏初凉州起兵的治元多,也是支姓,即支元多。东汉末,金城、西平、武威等地的卢水胡、小月氏,以湟中为中心,连成一片,当卢水胡伊健妓妾起兵时,小月氏人治元多参加,治元多被称为叛胡,与卢水胡人封赏区别开来。《三国志》成书仓促,支、治混一,至《晋书》,则无治姓了。
晋怀帝永嘉三年(309年),“平阳人刘芒荡自称汉后,诳诱羌戎,僭帝号于马兰山。支胡五斗叟、郝索聚众数千为乱,屯新丰,与芒荡合党,寻为晋军镇压。刘为匈奴,称帝马兰山(陕西铜川北),马兰为各族杂居区。支胡起兵后屯新丰(陕西临潼东),此支胡当居于关中。前赵刘曜都长安,置单于台于渭城,左右贤王以下皆以胡、羯、鲜卑、氐、羌为之,关中少数民族大多置于单于台治下。部下有尚书郝述、都水使者支当。郝姓在匈奴中有,卢水胡中有,支胡中也出现,而支姓当为小月氏人无疑。
与此同时,上党武乡羯人石勒起兵,招集十八勇士,号称十八骑,有汉、匈奴、羯人,还有小月氏人支雄、支屈六。刘渊封石勒为晋王,支雄任将军,勒称赵王,雄以中垒将军,与王阳“专明胡人辞讼”。石虎(季龙)立,雄为龙骧大将军。石季龙部下还有一位小月氏人支重,于晋永和五年(349年)为晋所俘。小月氏人在前赵、后赵政权中,都起过重要的作用。
这批小月氏人的来历,《唐故江州寻阳县丞支公(光)墓志铭并序》称:光“其先琅邪人,后赵司空始安郡公日雄七世孙也。永嘉之乱,衣冠违难,鳞萃江表,时则支氏浮江南迁。其后派别脉分,因居吴郡属邑。”琅邪是小月氏右苴渠王封侯所在,从酒泉至琅邪时带有部分族人。元封四年(前107年)封侯,太初元年(前104)死,侯除,历时四年。随从族人落户琅邪,历四百余年至支雄,成为后赵创业名将。又《唐故鄂州司士参军支君(叔向)墓志铭并序》称:“其先琅邪人,居云阳。晋末崩离,遁累叶于江表。”可见西晋末年,琅邪小月氏人族众散离,部分西迁,至陕西寻求同族,而支雄则参加石勒起兵,转战黄河流域。其余部众随晋室南迁,流寓江表。琅邪小月氏如此,而随瓤滠侯居于河东者,历汉、魏、晋三代,也应有所发展,他们与冯翊杏城等地的支胡有无关系,还待继续考察。
氐人苻坚建立前秦,冯翊护军郑能进所撰《邓太尉碑》中列举杂户七千,夷类十二种中第六种即为支胡。立碑人列举甚众,皆有官职,但其中不见支姓,可见小月氏势力很小,尚未进入前秦冯翊官场。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关中发生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小月氏起义。对此,《南齐书·魏虏传》记载最详,云:
北地人支酉聚数千人于长安城北西(《通鉴》作“石”)山起叉,遣使告(齐)梁州刺史阴智伯。秦州人王度人(《通鉴》作“王广”)起义应酉,攻获伪刺史刘藻,秦雍间七州民皆响震,众至十万,各自保壁,望(齐)朝廷救其兵。宏遣弟伪河南王斡、尚书卢阳乌击秦、雍义军,斡大败。酉迎战,进至咸阳北浊谷。围伪司空长洛王缪老生(穆亮,字老生),合战,又大破之,老生走还长安。酉等进向长安,所至皆靡。遣伪大将杨大眼、张聪明等数万人攻酉,酉、广等并皆杀。(《通鉴》依《魏书》作“酉等进向长安,卢渊、薛胤等拒击,大破之。降者数万口。渊唯诛首恶,余悉不问,获酉、广,并斩之。”)
据《魏书·卢渊传》:仅卢渊所将兵力为七万,优于义军。义军正逢南齐武帝死,失去援助,故遭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