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不会粘着电脑,不会盯着屏幕上的涨涨跌跌,没有电脑似乎过得不错。如果你打算拥有一个杰出的企业数年之久,那么股市上每天价格的波动无关紧要。你会惊喜地发现,即便你没有时时刻刻盯着股市行情,你的组合却也表现不错。如果你不相信,就试一试,先试试48小时不看行情,不要看电脑、手机、报纸、电视、广播上任何关于股价的信息,如果两天之后,你持有的公司无恙,请接着试一试三天,然后一个星期。很快,你就会相信,在没有盯着股价的情况下,你的投资很健康,持有的公司也运作良好。
巴菲特说:“我们买了股票之后,即便股市关闭一两年,我们也不会担心。例如我们拥有100%股权的喜诗糖果,我们根本不需要每天有什么报价来证明我们干得好不好。同样的道理,为什么我们需要给可口可乐每天报价呢?”9很清楚,巴菲特告诉我们,他不需要股价来证明伯克希尔的投资是否成功,对于个人投资者也一样。当你关注股市时,只要想着:“近来是否有愚蠢的家伙给我提供了低价买入好公司的机会?”如果是这样,你的水平就和巴菲特差不多了。
就像人们毫无意义地浪费了很多时间担心股市一样,他们同样根本不必担心宏观经济。如果你发现自己在讨论经济是否蓄势待发或可能衰退、利率是否上调或下降、是否有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停下来歇会儿。巴菲特会偶尔关注一下经济大势,但他不会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分析预测宏观经济前景。
通常投资者以分析经济大势为开始,然后根据这个假设,再挑选合适的股票以配合其宏伟巧妙的设想。巴菲特认为这种思维很荒诞。
首先,没有人能预测经济,就像没有人能预测股市一样。其次,如果你只是挑选那些在特定经济条件下才能获利的股票,那么你就不可避免地卷入了投机。无论你是否准确地预测了经济大势,你都需要不断调整组合,以便从下一次经济周期中获利。巴菲特倾向于购买那些在任何经济环境下均能获利的企业。当然,宏观经济环境会影响公司的利润率,但无论经济环境如何变化,最终,巴菲特型的企业都能获利良好。相对于那些仅能在预测准确的情况下才能获利的股票,时间是优秀企业的好朋友。
组织优势
1944年的英国伦敦,在一栋历经纳粹德国大轰炸后幸存的大厦里,温斯顿·丘吉尔发表下议院演说:“我们塑造建筑,建筑也塑造了我们。”这段演讲后来被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学家们所热爱,它也能帮助我们理解伯克希尔的形态以及它的构建者。我们剖析巴菲特的优势,有助于对他所创建的公司的组织结构加深了解。
当巴菲特最早以7美元/股买入伯克希尔的股票时,我不能肯定他是否预见了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但正如丘吉尔所言,公司的确反映了它的建设者的特征,伯克希尔也拥有了巴菲特的深深烙印。
伯克希尔的成功基于三个支柱:
首先,公司的各个子公司产生大量的现金流,向上供给奥马哈总部。这些现金来源于公司旗下巨大的保险业务运作的浮存金,以及那些全资拥有的非金融子公司的运营盈利。
其次,巴菲特作为资本的配置者,将这些现金进行再投资,投资于那些能产生更多现金的机会。于是更多的现金反过来给了他更多的再投资的可能,如此循环往复。你一定能想象这样的画面。
最后一个支柱是去中心化。每一个子公司都有各自富有才华的管理团队负责日常工作,不需要巴菲特操心。这背后的益处在于,可以让巴菲特集中100%的精力,专注于资本配置的工作,这正是他天才所在之处。巴菲特的管理宣言可以总结为:“聘请最好的管理团队,别再为管理操心。”今天,伯克希尔旗下拥有80多个子公司,超过27万名员工,但公司总部仅有23名员工。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组织结构比单一公司结构更有力。《局外人:八个非传统的CEO和他们的成功理性蓝图》的作者威廉·桑代克指出:“巴菲特发展了一种世界观,它的核心着重于建立与优秀的人与企业的长期联系,避免不必要的频繁换手,以免打断复利增长的节奏,这对于价值的创造至关重要。”10
桑代克相信,巴菲特像一个“以减少频繁交易为主要目标的经理人、投资者、哲学家的合体。”11为什么?因为频繁换手存在成本,我不仅仅是说交易成本和资本利得税。在巴菲特心里,换手成本更多地与人性有关。如果你集合了最好的企业,拥有最好的管理层,由最好的股东提供融资,接下来应该是一段长期复利增长的美好旅程,为什么还要打断这个各种强有力因素结合在一起的价值创造的过程呢?
学会像巴菲特一样思考
过去20多年,我写作并四处宣扬巴菲特及其无与伦比的成功,我经常听到的一种说法是:“好吧,如果我也像他一样拥有亿万美元,我也能像他一样在股市上赚很多钱。”我一直没有明白这种说法,照这个说法的逻辑,在你拥有致富的才能之前你必须先有钱。是这样吗?但我必须提醒读者,巴菲特在赚取亿万美元之前,就总结出了一套合适于自己的投资方式。
我将尽可能说服你,根据你自己的财务状况,如果能将他的投资准则,整合进你的思考投资决策体系里,也可以取得巴菲特式的成功。我虽然不能保证,如果你以100美元起步,很多年之后也会拥有亿万美元,但我敢肯定,与那些和你拥有同样财务资源的人相比,如果他们更多依赖的是飘忽不定的投机计划,你一定会干得更好。
让我们假设一个情景,一步一步来。
让我们假设,你必须做出一个很重要的投资决策,明天你将有一个机会挑选一家企业(仅仅一家)去投资,为了增加趣味,让我们假设,一旦你做出决定就不能动摇,你必须持有十年之久。最后,从该企业获得的利润将支持你的退休生活。现在,你应作何考虑?
企业准则
企业是否简单易懂
太多的人买一只股票,却不了解其销售、成本、产品利润等。除非你对于所投资的企业非常了解,熟悉它们的运营模式,否则不可能预见它们的未来。如果你能了解这些经营环节,就可以继续推进你的调研工作了。
企业是否有持续的经营历史
如果想将家庭的未来投资到一个公司里,你必须思考这家公司是否能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你不太可能将未来押在一家没有历史、没有经过经济周期考验、没有竞争优势的新公司身上。你应该确认所投资的公司在过去的长时间里,展示了它强有力的盈利能力。
企业是否有良好的长期前景
最佳的企业是拥有长远靓丽前景的企业,也就是巴菲特所说的拥有“特许经营权”的企业。特许型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是被需要、被渴望、无可替代的,其利润不会受到侵害。通常,这样的企业拥有商誉,能很好地抵御通货膨胀的影响。最糟糕的企业是生产普通型商品的企业,普通型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与其竞争对手没有区别,这类企业极少拥有商誉,它们唯一的竞争武器就是打价格战。普通商品型企业的困难在于,它们以杀价为武器的同行经常会低于成本倾销产品,以吸引顾客,希望留住他们。如果你与低于成本销售的企业竞争,将会厄运连连。
一般而言,大多数企业介于“弱特许”和“强普通”之间。一个弱的特许经营型企业的长远前景要优于一个强的普通型企业。即便一个弱的特许型企业仍然可以具有价格优势,让它赚取超出平均水平的投资回报。相反,一个强的普通型企业,只有在其供应商提供低成本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超出平均的回报。拥有特许型企业的一个优势在于,即便遇到无能的管理层,它仍然能生存,而普通型企业遇到这种情况将会致命。
管理准则
管理层是否理性
你无需盯着股市或宏观经济大势,取而代之的是关注你的现金。公司管理层如何将盈利再投资,将决定你是否能取得足够的回报。密切关注管理层的行为,如果企业产生的现金多于其维持运转所需,这就是你想要的企业。一个理性的管理层只会将钱投资于那些产出更高回报的项目上,如果找不到回报大于成本的项目,理性的管理层会将资金还给股东,通过提高分红或回购股份的形式。非理性的管理层则四处寻找花钱之道,而不考虑将多余的资金还给投资人,他们最终会陷入低效投资的陷阱来。
管理层对股东是否坦诚
尽管你可能没有机会与公司CEO面对面谈话,但你可以通过他们与股东的交流得到相关信息。公司管理层是否以一种你能明白的方式,报告每一个部门的运营情况?他们是否开诚布公地面对失败,就像宣扬成功一样?最为重要的是,管理层是否公开承诺,公司的重要目标是将股东利益最大化?
管理层能否抗拒惯性驱使
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会使管理层陷入非理性行动,并置股东利益于不顾,这种力量就是惯性驱使。像旅鼠一样随大流,他们的行为逻辑就是觉得大家都这么干,一定是对的。对于管理层竞争力的一个衡量标准就是,他们能否独立思考,避免从众效应。
财务准则
重视净资产回报率,而不是每股盈利
大多数投资人通过每股盈利来判断公司的年度表现,看看是不是相对于上一年度有了很大提升或创下新的纪录。但因为公司通常会留存前一年度的部分或全部利润,这就增加了公司的运营资本基数,自然就会提高每股盈利(在股本不变的情况下),因此仅仅看其盈利增长意义不大。当公司宣称“每股盈利创下新高”时,股东们可能会被误导,相信管理层一直干得不错。考虑到公司年复一年资本基础的增加,真正的衡量年度表现的方式是,净资产回报率——运营利润与股东权益之比。
计算真正的“股东盈余”
一个企业产生现金的能力决定了它的价值。巴菲特寻找那些产生现金多于消耗现金的企业。当确定一个企业的价值时,你要明白并非所有盈利都是平等创造的。那些要求大量固定资产才能产生利润的公司,通常会保留大部分的利润,作为专项拨款,去升级生产设备,以维持其竞争力。因此,会计盈余需要进行调整,以反映企业产生现金的真正能力。
对此,巴菲特提出了一个更为准确的词语——“股东盈余”。确定股东盈余的方法是,在净利润基础上,加上折旧、损耗和摊销,减去资本支出。这些资本支出是为了维持公司竞争优势和产量而发生的。
寻找具有高利润率的企业
高利润率不仅反映公司管理层的能力,也反映了其控制成本的顽强精神。巴菲特喜欢那些注重成本控制的经理,憎恨那些放任成本上升的经理。股东们间接地拥有公司利润,每一美元的浪费都会损害公司一美元的利润。多年以来,巴菲特观察到,那些高成本运营的公司总是会有理由保持或增加运营成本,而控制成本良好的企业总能发现方法去削减成本。
每一美元的留存利润,至少创造一美元的市值
这是一个快速衡量指标,它能告诉你的,不仅是公司的力量,而且是管理层配置资源的能力。在公司的净利润中,减去分红,余下的作为公司留存利润。现在,将公司过去十年的留存盈余加起来。接下来,算一算,公司目前的总市值与十年前的总市值之差。如果公司没有有效地使用留存盈利,市场最终会给出一个更低的标价。如果公司市值的上升少于公司留存的利润,说明公司倒退了。如果公司能善用留存利润,获得超出平均水平的回报,那么公司市值的上升将会多于留存的利润总额。这样,每一美元的留存就创造出了多于一美元的市值。
市场准则
什么是企业价值
企业的价值是它预期未来生命存续期内产生的现金流,在一个合理利率上的折现。一个企业的现金流是公司的股东盈余。通过长期的测量,你会明白它们是长期稳定的增长,还是仅仅围绕一个数值上下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