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孵前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和前几次的孵化经验设定合理的孵化温度、湿度,设定好以后,旋钮不能随意扭动。刚入孵时,开门上蛋会引起热量散失,同时种蛋和孵化盘也要吸收热量,这样会造成孵化器温度暂时降低,经3~6小时就可以恢复正常。孵化开始后,要对机显温度和湿度、门表温度和湿度进行观察记录。一般要求每隔半个小时观察1次,每隔2小时记录1次,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得到尽快处理。有经验的孵化人员,要经常用手触摸胚蛋或放在眼皮上测温,实行“看胚施温”。正常温度情况下,眼皮感温要求微温,温而不凉。
五、通风换气
在不影响温度、湿度的情况下,通风换气越通畅越好。在恒温孵化时,孵化机的通气孔要打开一半以上,落盘后全部打开。变温孵化时,随胚胎日龄的增加,需要的氧气量逐渐增多,所以要逐渐开大排气孔,尤其是孵化第十四至十五天以后,更要注意换气、散热。
六、翻蛋
入孵后12小时开始翻蛋,每2小时翻蛋1次,1昼夜翻蛋12次。在出雏前3天移入出雏盘后停止翻蛋。孵化初期适当增加翻蛋次数,有利于种蛋受热均匀和胚胎正常发育。
每次翻蛋的时间间隔要求相等,转蛋角度为90o。
七、照检
孵化期间一般照蛋2次,也有在落盘时再照1次的。照蛋的目的:一是查明胚胎发育情况及孵化条件是否合适,为下一步采取措施提供依据;二是剔出无精蛋和死胚蛋,以免污染孵化器,影响其他蛋的正常发育。
1头照
一般在入孵后第五天进行,主要是检出无精蛋和死胚蛋。无精蛋:颜色发淡,只能看见卵黄的影子,其余部分透明,旋转种蛋时,可见扁形的蛋黄悠荡飘转,转速快。活胚蛋:可见明显的血管网,气室界限明显,胚胎活动,蛋转动胚胎也随着转动,剖检时可见到胚胎黑色的眼睛。死胚蛋:可见不规则的血环或几种血管贴在蛋壳上,形成血圈、血弧、血点或断裂的血管残痕,无放射形的血管。
2二照
一般在入孵后第十至十一天进行,主要观察胚胎的发育程度,检出死胚。种蛋的小头有血管网,说明胚胎发育速度正好。死胚蛋的特点是气室界限模糊,胚胎黑团状,有时可见气室和蛋身下部发亮,无血管,或有残余的血丝或死亡的胚胎阴影。活胚则呈黑红色,可见到粗大的血管及胚胎活动。
3三照
一般在落盘的同时进行。此时如见气室的边缘呈弯曲倾斜状,气室中有黑影闪动为活胚蛋。若小头透亮,则为死胚蛋。
八、落盘
孵化到第十八至十九天时,将入孵蛋移至出雏箱,等候出雏,这个过程称落盘。要防止在孵化蛋盘上出雏,以免被风扇打死或落入水盘溺死。
九、捡雏
孵化到205天时,开始出雏。这时要保持机内温度、湿度的相对稳定,并按一定时间捡雏。将雏鸡于孵化后第二十一天大批取出,并用人工助产法帮助那些自行出壳困难的雏鸡。若雏鸡已经啄破蛋壳,壳下膜变成橘黄色时,说明尿囊血管已萎缩,出壳困难,应施行人工破壳。若壳下膜仍为白色,则尿囊血管未萎缩,这时人工破壳会造成出血死亡。人工破壳是从啄壳孔处剥离蛋壳1厘米左右,把雏鸡的头颈拉出并放回出雏箱中继续孵化至出雏。
十、清扫与消毒
为保持孵化器的清洁卫生,必须在每次出雏结束后,对孵化器进行彻底清扫和消毒。在消毒前,先将孵化用具用水浸润,用刷子除掉脏物,再用消毒液消毒,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沥干后备用。孵化器的消毒,可用3%来苏儿水喷洒或用甲醛熏蒸(同种蛋)消毒。
(第七节)孵化效果的检验
使用照蛋器逐天观察胚相,可见到鸡胚发育情况一天一个样。通过照蛋,了解施温及供给其他条件是否合理,以便及时矫正不足之处,达到高产的目的。
一、胚相
1鱼眼珠
鸡蛋孵化24小时后,在照蛋器透视下,于蛋黄原来胚盘的部位,可见一颗透亮的圆形物。它形似小鲫鱼的眼珠(俗称“鱼眼珠”),是初期受精蛋与无精蛋区别的主要标志。
2樱桃珠
鸡蛋孵化到第二天末,可看到卵黄囊血管
区,其形似黄豆大小的樱桃(俗称“樱桃珠”);胚胎心脏已初步形成,并开始跳动;蛋黄吸收了蛋白的水分而显得较大一些。
3蚊虫珠
鸡蛋孵化到第三天末,可见胚胎和伸展的卵
黄囊血管的形状,像1只静止的蚊子(俗称“蚊虫珠”);尿囊开始发育,蛋黄吸收蛋白更多的水分而明显扩大。
4小蜘蛛
鸡蛋孵化到第四天末,胚胎和卵黄中血管形
成小蜘蛛状(俗称“小蜘蛛”);在照蛋器下转动胚胎蛋,蛋黄不容易跟着转动,故又称“落盘”;卵黄囊血管贴近蛋壳,开始利用壳外的气体进行代谢。
5单珠
孵到第五天末,照蛋时可看到头部黑色的眼珠(俗称“单珠”);胚胎已经弯曲,四肢开始发育。
6双珠
孵到第六天末,可见胚体两个小圆团:一个是头部,另一个是增大弯曲的躯干部(俗称“双珠”);这时羊膜开始收缩,胎儿开始运动。
7七沉
孵到第七天末,照蛋时,由于胚胎在起保护作用的羊水中被遮盖而看不见(俗称“七沉”);这时半个蛋面布满血管,胎儿出现鸟类形状。
8八浮
孵到第八天末,照胚蛋正面,易见到胎儿在羊水中浮游(俗称“八浮”);照蛋的背面,将蛋转动,两边蛋黄不易晃动,故又称“边口发硬”;用放大镜能见到胚体上的羽毛原基。
9九摇头
孵到第九天末,鸡胚在照蛋器下,见一头一尾,忽隐忽现,摇摆不定(俗称“摇头”)蛋转动时,两边蛋黄容易晃动,又称“晃得动”;背面尿囊血管很快伸展越出蛋黄的范围。
10合拢
鸡胚发育10~105天,尿囊血管继续伸展,在蛋的背面小端吻合(俗称“合拢”);这是胚胎发育正常与否及施温好坏的重要标志。
11血管加粗
鸡胚发育11~12天,血管分布、颜色渐变深,管径加粗;12天末,背部两侧蛋黄在大端连接。
12长毛
鸡胚发育13~14天,头部和身体大部分已形成绒毛,胎儿与蛋的长轴呈平行。
13长骨内
鸡胚发育15~16天后,是胎儿长骨、长肉的剧烈阶段。由于胎儿长大,蛋内黑影部分逐天增加,小端发亮部分逐天缩小。
14封门
孵到第十七天末,以蛋的小端对准光源,见不到发亮的部分(俗称“封门”);蛋白已完全利用,胎儿下坐到小端。
15转身
孵到第十八天末,胎儿转身,喙朝上气室,气室明显增大而倾斜(俗称“转身”“斜口”);除蛋的大端外,整个发黑(是胚胎长成的标志);尿囊液及羊水明显消失。
16闪毛
孵到第十九天末,胎儿颈、翅部突入气室,可见到黑影在闪动(俗称“闪毛”);这时,绝大部分甚至全部蛋黄被吸入腹内。
17起嘴和见嘌
孵到第二十天末,雏嘴啄破壳膜,伸入气室内(俗称“起嘴”);接着雏鸡破壳,即为“见嘌”。
18出雏
到满第二十一天,雏鸡用喙将壳啄存2/3,以头颈用力往外顶,破壳而出。从“见嘌”开始,到出壳为止,需2~10个小时。
二、照蛋
1照蛋器
是用来检查种蛋受精与否及鸡胚发育进度的用具。目前生产的手持式照蛋器,采用轻便式的电吹风外壳改装而成。灯光照射方向与手把垂直,控制开关就在手把上。
操作方便,能提高工作效率。
照蛋器的电源为220伏交流电(也可用低压交流电)。器内装有15瓦的小灯泡,灯光经反光罩和聚光罩形成集中的光束射出。光线充足,能透过棕色的蛋壳,清晰地照出鸡胚发育的蛋相来。
照蛋器的散热性能应良好,连续工作而外壳不发烫;前端有1个橡皮垫圈,可防止照蛋时碰破蛋壳。使用时,应轻提轻放,不要猛烈震动,也不宜随意拆卸。
2照蛋的方法
一个孵化期中,生产单位一般进行2~3次照蛋。3次照蛋的时间是:头照5~7天;二照11天;三照19
天。
(1)头照:查明种蛋受精与否和胚胎早期发育情况,挑出无胚蛋、散黄蛋和死胚蛋。没有受精的蛋,仍和鲜蛋一样,蛋黄悬在中间,蛋体透明;散黄蛋,一般看不到血管,蛋黄形状不规则,漂悬在蛋的中线附近;死精蛋,则蛋内混浊,可见有血环、血弧、血点或断血管。
受精蛋孵到第五天,若尚未出现“单珠”,说明早期施温不够;若提早半天或1天出现“单珠”,说明早期施温过高。若查出温度不够或过高,都应做适当调整。正常的发育情况是,在照蛋器透视下,胚蛋内明显地见到鲜红的血管网,以及1个活动的位于血管网中心的胚胎,头部有一黑色素沉积的眼珠。若系发育缓慢一点的弱胚,其血管网显得微弱而清淡。
(2)二照:查明中期胚胎的发育情况。发育好的胚胎变大,除了气室部分外,血管布满蛋内全部,而且颜色加深,管径较粗(“合拢”)。气室较以前变大,边界分明。如是死胚,可见蛋内显出黑影,周围见不到血管或有模糊的血管,蛋内浑浊,颜色发黄。
正常发育的鸡胚尿囊,在孵化的第三天末才出现,第四天开始长大,孵到10~105天时在小端结合在一起。如胚胎发育迟缓,则蛋的小端部分显得很透明,这说明尚未“合拢”,应将温度调高一点。
(3)三照:查明后期胚胎的发育情况。发育好的胚胎,体形更大,蛋内为胎儿所充满,但仍能见到血管。颈部和翅部突入气室。气室大而倾斜,边缘成为波浪状,毛边(俗称“闪毛”);在照蛋器透视下,可以观察到胎儿的活动。死胎则血管模糊不清,靠近气室的部分颜色发黄,与气室界线不十分明显。
三、蛋重和气室变化
胚胎发育较慢,与施温的关系密切,同时也与供给的湿度有关。衡量湿度可在每次照蛋的时候,对胚蛋进行称重,看失重的百分比,以便与标准失重进行对照。
另外,还应观察胚蛋气室的变化。失重高,蛋内水分蒸发多,空出的气室必然也大;相反,失重低,水分蒸发少,气室也较小。
鸡胚正常出壳的时间是孵至205~21天,一般8~12个小时内出完,雏鸡孵出后,应观察其活动和身体情况。发育正常的雏鸡体格健壮,活泼,体重合适,蛋黄吸收良好,脐部干净利落,绒毛整洁,色素鲜浓,毛长适中。此外,还要注意有无歪嘴、瞎眼、颅瘤和曲趾等畸形现象。最后统计每一批次入孵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正常受精率为95%~96%;孵化率占入孵蛋的85%,占受精蛋的895%~90%;健雏率占98%以上。
四、孵化不良的原因分析
孵化不良的原因有先天性和后天性的两大类。在每一类中,还存在许多具体的因素。
1影响种蛋受精率的因素
种蛋受精率,高的应在90%以上,一般应在80%以上。若不足80%,应该及时检查原因,以便改进和提高。影响种蛋受精率的主要原因有:种鸡群的营养不良,特别是饲料中缺少维生素A的供给;公、母鸡配种比例失调,鸡群中种公鸡太少;气温过高或过低,导致种公鸡性活动能力的降低;公鸡或有腿病,或步态不正,影响与母鸡交配;公、母鸡体重悬殊太大,特别是公鸡很大而母鸡太小,常造成失配等。
2影响早期胚胎死亡的因素
孵化正常时,在4~5天的胚胎死亡一般占入孵蛋总数的2%左右。若超过这个比例,则应检查原因。影响早期胚胎死亡的主要因素有:种蛋贮存时间太长,很多鸡胚在孵化1~2天内死掉(剖检时胚盘表面有泡沫出现);若不死,今后发育也较迟缓,出壳时间拖长。种蛋受冻,在第一天内死亡很高,蛋黄膜裂开。种鸡群饲料中缺少维生素D及维生素B2,蛋壳薄而脆,蛋白稀薄。早期施温过高也易引起胚胎死亡。
3影响中、后期孵化不良的因素
孵化正常时,全部胚蛋发育、生长较一致,弱胎率不超过5%,第十九天照蛋死胎率不超过2%~3%,移盘后的出雏阶段,死亡不超过6%~7%;出壳的雏鸡活泼健壮。若孵化期间或出雏阶段因管理不周,或因先天性因素(种鸡营养不良,蛋内带致病菌、蛋壳过厚,蛋形过长等),都会使胚胎出现一些毛病,严重者引起死亡。
(1)温度因素:温度过高,很多胚胎破壳时死掉;蛋黄吸收不良,壳内有残留的蛋白和卵黄囊,肠和心脏充血;提早出壳的雏鸡,个体小,绒毛黏着,脐门愈合不良。温度过低,鸡胚发育生长很慢,尿囊充血,心脏肥大,蛋黄呈绿色被吸收且充满在肠道内;雏鸡出壳迟,持续时间很长,有的因无力挣扎而死在壳内;出壳的雏鸡群中,弱雏较多,站立不稳,腹大而有时下痢。
(2)湿度因素:湿度过高,蛋内物质变得不容易吸收,尿囊合拢迟缓;19天时,气室小,界线平齐,失重不够要求;啄壳时,常因蛋白把鸡嘴粘在壳上(干燥后粘得更紧)而窒息死亡;出壳迟,雏鸡绒毛粘连蛋液,腹部很大,弱雏较多;湿度不足,早、中期死胎较多,11天时,气室大而失重多;出壳较困难;绒毛干燥、毛短、发黄、有时粘壳。
(3)通风因素:通风换气不良,早、中期鸡胚死亡率高,在羊水内有血液,内脏器官充血或溢血,雏鸡常在小端啄壳,有时死掉。
(4)翻蛋因素:翻蛋不及时或角度不够,早、中期胚胎易粘附壳膜上死掉;合拢不全,尿囊之外有剩余的蛋白;容易孵出残废和蛋白吞噬不全的雏鸡,尤其是大蛋和长形蛋易形成这种现象。
(5)其他因素:如种蛋在蛋盘的上位置,孵化中胎胚是否受到感染等等都是影响孵化效果的因素。
4影响孵化率和健雏率的因素
统计孵化率的方法有
两种:一为出雏数与受精蛋数的百分比;另一为出雏数与入孵种蛋数的百分比。前者称受精蛋的孵化率,应用较为普遍;后者称入孵蛋的孵化率,计算成本时常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