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辛弃疾文集4
9020800000054

第54章 贺新郎

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1〕,孟公瓜葛〔2〕。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3〕。笑富贵干钧如发〔4〕。硬语盘空谁来听〔5〕?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6〕。事无两样人心别〔7〕。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8〕?汗血盐车无人顾〔9〕,千里空收骏骨〔10〕。正目断关河路绝〔11〕。我最怜君中宵〔12〕,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13〕!

【题解】

陈亮读到作者《贺新郎》(把酒长亭说阕)以后,写了一首和章,全词是:“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长安今馀几,后死无仇可雪。犹未燥当时生发。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胡妇弄,汉宫瑟。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龙共虎,应声裂。”用简洁的语言直截了当地阐明抗金大计,表达不能忍受祖国遭到分裂的信念。作者看到陈亮的和作,马上写了这篇答词,时间还在淳熙十五年的岁末。这首词再次用追述的语言抒写两人的友谊,并认为,两人所以气味相投,瓜葛相连,是有共同的认识基础的。这基础就是对富贵权势的蔑视。陈亮虽然是布衣,却有拒绝当国者以官职相诱惑的勇气;而作者被废黜六七年,其间也绝不低耳俯首、诌媚权贵以求复职起用。在坚持高尚气节方面,两人虽曲高和寡却九死不悔。上片是在记事中有所抒怀,下片则以议论和抒情为主。作者认为,置神州离合于不顾和人才备受压抑,是南宋投降派的两大罪行,也是造成祖国分裂的根本原因。作者虽然痛感前途艰险,却仍然表达了“试手补天裂”的态度,在悲愤的氛围中展示奋发有为的豪情。慷慨悲歌,可以说是超过了前一首。

【注释】

〔1〕似而今:如今日。臭味:气味。《左传·襄公八年》:“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注:臭味,“言同类也”。元龙:陈元龙,见《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注释。陈元龙比陈亮。这一句是比喻陈亮像当世的陈元龙,在关心天下兴亡上与自己志同道合。〔2〕孟公:指陈遵。《汉书·游侠传》:“陈遵字孟公,杜陵人也。……居长安中,列侯、近臣、贵戚皆贵重之。牧守当之官,及郡国豪杰至京师者,莫不相因到遵门。遵嗜酒,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瓜葛指交游好友。开头三句的意思是:年龄老大,不堪提起,只有结交了陈亮这样的朋友,最值得称道。〔3〕两句说陈亮痛饮高歌,豪气干云,惊得楼上的积雪飞舞起来。〔4〕笑富贵千钧如发:共同嘲笑在别人眼中如同千钧重的富贵,在我们却如一根头发相似。一钧等于三十斤。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危如一发引千钧。”清人全祖望在《陈同父论》中曾说“同父当上书时,敝屣一官,且有逾垣以拒曾觌之勇”,即表明了陈亮对待富贵权势的态度。〔5〕硬语:指坚定有力的话语。盘空:在空中盘旋缭绕。韩愈《荐士》诗:“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界(ao)。”谁来听:有谁来听。下文用“记当时只有西窗月”作答,表现作者和陈亮蔑视富贵的言论,在当时实在是空谷足音,孤立无援。〔6〕乐府杂曲中的鼓吹曲辞中有《将进酒》曲。鸣瑟:演奏中的瑟,换鸣瑟,换一支曲子。〔7〕事无两样,事理没有什么不同的。这个“事”,应当指恢复大计。人心别:只是人心有所不同。郑谷《十日菊》诗:“自缘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这里的人心别专指投降派的卖国行径,与大多数抗战人士的愿望相违背。〔8〕渠依:复数人称代词。渠原为他,侬原为我,渠依可视为“这些人”。问渠依神州毕竟,几番离合,试问这些人,神州还要经过几次分裂统一?意即还能忍受祖国分裂到几时。〔9〕汗血:千里马。《史记·乐书》载汉武帝伐大宛,得千里马。应邵注解:“大宛马汗血霑濡,流沫如赭。”盐车:说用汗血干里马拉盐车。《战国策·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腑湛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以幂之,骥于是俯而喷,仰而呜,声达于天。”无人顾:是说世无伯乐,千里马落了个拉盐车的下场。〔10〕骏骨:骏马的尸骨。《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遗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期年千里马之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结合上句,千里空收骏骨,意思是,国有千里马,却让它拉盐车,虽摆出一副诚心求马的姿态,岂不是没用吗?这是痛斥南宋统治者压抑人才,扼杀人才,却又空喊重用人才的虚伪行径。〔11〕目断关河路绝:极目望去,道路封闭,不通关河。〔12〕怜:爱重。中宵舞:半夜起舞。《晋书·祖逖传》:“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琨逖并有英气,每语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13〕试手:一试身手。《补史记·三皇本纪》:“女娲氏……当其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聚芦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于是地平天成,不改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