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辛弃疾文集4
9020800000034

第34章 水龙吟

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渡江天马南来〔1〕,几人真是经纶手〔2〕?长安父老〔3〕,新亭风景〔4〕,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陆沉,几曾回首〔5〕!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6〕,公知否?况有文章山斗〔7〕,对桐阴满庭清昼〔8〕。当年堕地〔9〕,而今试看,风云奔走〔10〕。绿野风烟〔11〕,平泉草木〔12〕,东山歌酒〔13〕。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14〕,为先生寿!

【题解】

甲辰岁是淳熙十一年(1184),作者四十五岁,寓居上饶,为韩元吉六十七岁生日而作。宋人以词祝寿非常普遍,词中大多是恭维喜庆的一些客套话,不落窠臼者少见。而这首词却就南宋当局所面临的最紧迫的民族压迫问题发表评论,立意迥然高出侪辈。是一篇不同凡响的寿词。词是从责备南宋高宗孝宗两代的当国者庸碌无能、成为误国罪人入手的。词中还认为,解决民族矛盾,创建不朽功绩,是一切爱国志士的历史责任,这既是在鞭策和鼓舞友人,也是自我的激励。词到换头之后,虽然从评论天下大事过渡到祝贺韩元吉的生日上来,但仍然指出,裴度、李德裕、谢安这些人虽然可以优游于各自的山庄别墅,但那都是在完成了辉煌大业之后。而今天正是国家前途和命运面临着危机的紧要关头,还是待重整河山完了再为先生祝寿吧。全篇虽然结合着个人祝寿的内容,却完全没有脱离天下苍生的大计,有慷慨激昂的议论,也有深沉的忧国之情,气势雄伟,辞情并茂。用典虽多,却不显堆砌。

【注释】

〔1〕用晋朝南渡事比附宋室南迁。《晋书·元帝纪》:“天意人事,又符中兴之兆。太安之际,童谣曰:‘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及永嘉中,……王室沦覆,帝与西阳、汝南、南顿、彭城五王获济,而帝竟登大位焉。”用天马比喻宋高宗南渡,在江南立国。张孝祥《满江红·于湖怀古》词:“蹙踏扬州开帝里,渡江天马龙为匹。”〔2〕经纶手:指可以经理天下大事的人物。这两句是用问语指责从南宋建立至今,当国执政者没有几人是治理天下的能人。这差不多是否定了南宋统治集团中的所有决策人物,但这里却不便指责皇帝。〔3〕长安父老心系官军北伐。《晋书·桓温传》:“温遂统步骑四万发江陵,水军自襄阳入均口,至南乡,步自淅川,以征关中。……温进至霸上,(苻)健以五千人深沟自同,居人皆安堵复业,持牛酒迎温于路者十八九,耆老感泣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霸上,地名,在长安东。〔4〕《晋书·王导传》:“过江人士,每至暇日,辄要出新亭饮宴。周顗(yǐ)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涕。惟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耶?’众收泪而谢之。”新亭,在建康江宁县南。这两句是说,使中原沦陷,不能恢复,责任在当国者,即南宋的投降派。〔5〕夷甫:晋王衍的字。《晋书·桓温传》:“温自江陵北伐,……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能不任其责!’”平乘楼指楼船。王衍是西晋的宰相,当国家危机之际,只顾个人利益,亡国败家,丧失民族气节,是有罪之人。《晋书·王衍传》载:“(衍)妙善玄言,惟老庄为事。……拜尚书令、司空、司徒。衍虽居宰辅之位,不以经国为念,而思自全之计。……及石勒、王弥寇京师,以衍都督征讨诸军事,持节,假黄钺以距之。……举军为石勒所破。……自说少不豫事,欲求自免,因劝勒称尊号。勒怒曰:‘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自首,何得言不豫世事耶?破坏天下,正是君罪!’……使人夜排墙填杀之。”神州:中国之称。陆沉:陆地沉没,指亡国。〔6〕算:作为词中领字,有“数来数去”或“遍查”的意思。平戎万里:万里之外平定戎虏,北戎,北方少数民族。真儒:唐宣宗曾称宰相裴休为“真儒者”,见《新唐书·裴休传》。宋人多以真儒称真正的儒者。《河南程氏文集》卷一一《明道先生墓表》:“周公没,圣人王道不行;……学不传,千载无真儒。”〔7〕:文章山斗:用《新唐书》赞美韩愈的话赞美韩元吉。《新唐书·韩愈传》:“至贞元、元和间,愈遂以六经之丈为诸儒倡。……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8〕韩元吉著有《桐阴旧话》一书。韩元吉是北宋韩维的玄孙,韩家在京师有宅第,门前多植桐木,世称桐木韩家。这一句是说韩元吉出身名门。满庭清昼:在桐树的遮蔽下,夏日满庭凉爽。〔9〕堕地:出生。傅玄《豫章行》:“骥堕地下走,虎生而斑。”黄庭坚《次韵邢敦夫》诗:“渥洼麒麟儿,堕地志千里。”〔10〕风云奔走:即风云会合的意思。用风云比喻机会和遭遇,用奔走比喻为创业而奋斗。《后汉书·刘玄传》:“圣公靡闻,假我风云。”李贤注:“言圣公初无所闻,假我中兴风云之便。”同书《马武传》:“成能感会风云,奋其智勇。”王安石《次韵和甫咏雪》诗:“奔走风云四面来,坐看山陇玉崔嵬。”〔11〕《新唐书·裴度传》:“时阉竖擅权,天子拥虚器,缙绅道丧,度不复有经济意,治第东都集贤里,沼石林丛,岑缭幽胜。午桥作别墅,具燠馆凉台,号绿野堂,激波其下。度野服萧散,与白居易、刘禹锡为文章,把酒穷昼夜相欢。不问人间事。”〔12〕《旧唐书·李德裕传》:“东都于伊阙南置平泉别墅,清流翠筱,树石幽奇。初未仕时讲学其中,及从官藩服,出将入相三十年,不复重游,而题寄歌诗,皆铭之于石。”《唐语林》卷七载平泉奇花异木,可以参考。〔13〕《晋书·谢安传》:“谢安寓居会稽,虽放情丘壑,然每游赏,必以妓女从。……中承谢崧戏之曰:‘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苍生今亦将如卿何?’”〔14〕杜甫《洗兵马》:“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