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辛弃疾文集4
9020800000033

第33章 唐河传

效《花间》体

春水,千里,孤舟浪起,梦携西子〔1〕。觉来村巷夕阳斜。几家,短墙红杏花〔2〕。晚云做造些儿雨〔3〕。折花去,岸上谁家女?太狂颠。那边,柳绵,被风吹上天〔4〕。

【题解】

《花间集》,五代时后蜀赵崇祚编辑晚唐以来词作五百篇为一集,以歌词初兴,词人多西园艳曲,故命名为“花间”。而后世就将五代时期风格秾纤艳丽为体的词作称之为“花间体”。这首词是作者有意向传统婉约词学习的一篇作品,写于寓居带湖时期。词从白日的梦境写起,千里春水涨,孤舟浪头浮,而且是手携西子,极其简练地描绘出梦中离奇绝艳的境遇。接下来写春梦醒后所见:白日西斜,红杏出墙,零星小雨洒下来,折花的湖边女子,飞上天的柳絮,都被一一纳入词人的视野。与梦境相续,同样朦胧,同样亲和,是词人适应了农村生活的真实体现。全篇都用短语入词,看似杂乱,其实作者是把上下片当作整体来写,章法极严,并非随意着笔;而语言简约幽渺,词句跳跃有致,颇得花间体词的神髓。

【注释】

〔1〕以西施比喻梦中所携的女子。范蠡灭吴以后,携西子游五湖而不返,是稼轩词中常用的典故之一,以梦境中乘小舟起于浪中,因联想而及西子。〔2〕短墙:矮墙。几家:短墙红杏花,色彩极艳极丽,梦醒时分的第一观感。〔3〕做造些儿雨:晚云本来无雨,却偏下了一星半点儿雨,作者因用“做造”一词,意即制造的,特意做出的。些儿:一些儿,一点儿。〔4〕杜甫《绝句漫兴九首》:“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狂颠:疯狂放浪。指柳絮漫天飘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