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辛弃疾文集4
9020800000011

第11章 菩萨蛮

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青山欲共高人语〔1〕,联翩万马来无数〔2〕。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3〕。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4〕。

【题解】

建康府又名金陵。叶丞相,即叶衡,字梦锡,浙东婺州金华人(今浙江金华)。绍兴十八年进士,曾任淮西江东总领军马钱粮,与辛弃疾同官建康。后被召,淳熙元年正月知建康府兼江东安抚使兼行宫留守,二月又被召入朝,先任签书枢密院事,十一月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叶衡有理财管兵的能力,又很欣赏辛弃疾的才干和韬略,二人两次共事,结下了很深的友谊。这首词是作者在建康府想念叶衡而作。从词中烟雨的描写,知应作于这年的夏季。这时叶衡还未任丞相,题目应当是后来所拟定的。作者在词中凭借丰富的想象,通过青山、烟雨、沙鸥的拟人化描写,表达了作者壮志雄图屡遭扼制的苦闷心情,也倾述了对叶衡的殷切期望。

【注释】

〔1〕青山像高人,是苏轼诗中的比拟。他的《越州张中舍寿乐堂》诗写道:“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时不肯入官府。高人自与山有素,不待招邀满庭户。”苏诗说青山像偃卧的高人,不肯起身逢迎官府,而高人却和山有交情,不请自来。作者用苏诗的形象,写青山想和高人说话。〔2〕联翩万马来无数:苏诗中的青山是偃卧的,而辛词的青山是不停地奔驰的。这句词形容万马连续不断无数次地驰骋向前,比拟青山想和高人亲近的急切样子。作者平生的理想是杀敌报国,收复失地,因此,他笔下的事物也是动态的,具有生命力的,是奔腾驰骤的,所以用无数次向前冲锋的马群来比拟青山。〔3〕这一句是说徘徊在山脚下的烟雨,阻挡青山与高人会见,所以青山眼看着要来却终于来不了。烟雨是比拟阻止万马向前的天然屏障。〔4〕沙鸥:一种栖息于沙滩上的鸥鸟。沙鸥有一身洁白的颜色,作者故意开玩笑,说既然白头是因愁而白,那么沙鸥就一身都是愁了。前人有此诗意的是白居易《白鹭》诗:“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也垂丝?”辛词从白诗中脱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