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后发酵加温要注意安全。后发酵加温方式如采用煤炉时,要等炉子无烟后,才能移进菇房;密闭程度高的菇房要适当开窗通风。加温时注意防火、防中毒,确保安全。
(2)随时注意调整好培养料适宜的含水量。后发酵料的湿度,主要应在室外前发酵阶段控制好,使培养料的含水量适宜。后发酵加温方式不同,培养料的含水量也要相应地增减。利用干热加温,培养料宜掌握偏湿料进房为宜,料的含水量为70%~72%;利用湿热加温,料内的含水量以62%~65%为宜。
(3)堆制好适熟的培养料。在后发酵中必须有效地利用发酵产生的生物热能。因此,要注意前发酵培养料堆制的时间不可过长,一般以10~12天为宜,否则培养料过于腐熟,在进行后发酵时,生物热能便不会太高,以致使培养料失去了自热能力。培养料升温仅能够依靠外力热源,从而失去了后发酵的意义。
(4)调节后发酵的通风与温度的关系。通风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若后发酵期通风不良,将使培养料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造成厌氧发酵。反之,过分通风而忽视温度因素,则可能使残留的病原菌及虫卵复活。所以,后发酵的控温阶段,应注意适量通风。
(5)培养料趁热进床。前发酵结束,进床架时,速度要快,以减少热量的散失,最好在中温阶段突击抢进。
(6)二次发酵在20天左右。后发酵5天左右,加上前发酵的12天左右,通常不超过一次发酵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