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一个人的山水
8987200000059

第59章 青青翠竹浓浓情

老家门外有一丛茂盛的翠竹,一年四季,它都是生机勃勃,郁郁葱葱,永远都是那么昂扬向上。

听爷爷讲,这丛翠竹还有个故事。那是六十多年前,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解放了宁波,到达柴桥时,天色已晚,解放军纪律严明,为了不打扰百姓,部队就在路边驻扎休息。爷爷当时还是个少年,他透过门缝,好奇地观察那些解放军,只见他们秩序井然地坐在路边,生起了篝火,烘烤被雨淋湿的衣服。数百人的队伍,居然鸦雀无声。爷爷虽然年幼,却对共产党军队起了由衷的敬佩之心。

第二日,天才蒙蒙亮,部队就开拔去解放舟山群岛。门外除了“唰唰唰”整齐的脚步声,还是没有其他杂音。突然,外面响起了敲门声。爷爷跑去开门,一个年轻的解放军战士立在门口,看见爷爷微笑着问:“小兄弟,你家大人呢?”

爷爷就把曾祖母叫出来,解放军战士对着曾祖母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说:“大娘,我们不小心把你家的篱笆弄坏了,我们给你种几棵竹子作补偿,你看行不行?”

曾祖母急忙说:“你们打仗都是为了老百姓,篱笆坏了就坏了,不用赔。”解放军战士大声说:“那不行,共产党的部队是保护老百姓的部队,从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弄坏了东西自然要赔。你放心大娘,等下半年竹子长大了,保准比篱笆还要好看,还要坚固。”

说着,解放军就出去了,他们从山上挖来几棵野生的竹子,仔细地把它们种在门外。种好后,解放军战士对曾祖母说:“大娘,竹子种好了,我们走了。”不等曾祖母端来茶水,那几个战士就出了门,去追赶大部队。

曾祖母端着满满一碗水,赶到门口,朝着部队行军的方向,望了好久好久。

第二年开春,门外的小竹子已长成挺拔的青青翠竹,并且在竹子的旁边泥土上,有一个个像尖塔似的小脑袋钻出来,那是竹笋。曾祖母高兴地把竹笋做成笋汤,喝着鲜嫩的笋汤,全家人都是喜滋滋的。

在生活条件不好的年代里,那碗鲜嫩无比的笋汤成为全家人最盼望的一道菜。

后来爷爷长大成人,砍了一棵竹子做成一条硬实的扁担。村里修水库时,他用这条扁担挑过土渣;天气大旱时,他用这条扁担挑过井水;他把稻谷从田头挑回家里,又把番薯粉挑去城里贩卖。

一条竹扁担,又挑起了一家人的生计。

我读小学时,在语文课本里学到《井冈翠竹》,“井冈山的翠竹啊,你是革命的竹子,你不仅曾经为革命建立功勋,而且现在和将来仍然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大厦继续献出一切。你永远那么青翠,永远那么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也是亿万中国人民的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

看到这里,我觉得特别熟悉,那些井冈翠竹,多像我家门外的竹子,一样的挺拔,一样的青翠,一样的气节高雅、不屈不挠,一样的像共产党人!

长大后,我在街道的组织部门工作,负责党建党务,在工作中,我碰到过很多具有翠竹精神的共产党人,他们像翠竹一样,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磨难,从不唉声叹气;他们像翠竹一样,不知劳累地默默奉献,从不索取什么;他们像翠竹一样,不需要任何舒活的环境,从不抱怨命苦。

我敬佩翠竹,我更加敬重那些具有翠竹品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