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给孩子读的心理学:爸爸妈妈送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8976200000014

第14章 让身边的人都喜欢我——交际心理学(2)

成长加油站49:沟通的六个步骤(1)倾听——你的身体告诉对方:“我在听您说”;(2)核对——“你的意见是……”句式核对你的理解;(3)接纳——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头脑想;(4)拒绝——用坦诚加礼貌的话语说“不”;(5)表达——用准确具体的语言表达你内心的意思;(6)体态语音——用身体语言比有声语音说得更有把握,传达你的真实意思。

倾听是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倾听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国外有一句谚语:“用十秒钟的时间讲,用十分钟的时间听。”社会学家也指出,在人们日常的语言交往活动(听、说、读、写)中,听的时间占45%,说的时间占30%,读的时间占16%,写的时间占9%。这说明,听在人们交往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善于倾听他人在人际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

俗话说:“会说是银,会听是金”,我们只有多去倾听他人的声音,才能够及时了解他人所想,也才能更好地和他人沟通,把话说到他人的心坎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孩子有很强的表达欲,却不会倾听他人的话语,更不愿去倾听父母、老师的忠告和建议。

某日,张三在山间小路开车。正当他优哉地欣赏美丽风景时,突然迎面开来一辆货车,而且满口黑牙的司机还摇下窗户对他大叫:“猪。”

张三越想越纳闷,越想越生气,于是他也摇下车窗回头大骂:“你才是猪!”才刚骂完,便迎头撞上一群过马路的猪。

很多时候我们也会犯这样的错误,误解别人的好意,而这样做只会让自己吃亏,并且使别人受辱。在不明所以之前,要先学会倾听,并耐心观察,以免事后生发悔意。

成功的人际交往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彼此都善于倾听。正如汤姆·彼得斯在其《追求优秀的热情》一书中所说:“倾听是礼貌的最高形式。”因而,我们应该有一种前瞻性,从小就培养自己的倾听能力。在课堂上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有助于对新知识的消化和理解;在家里倾听父母的劝诫,可以在生活中少走弯路,更早地领会到生活的真谛。这不仅对学习有帮助,而且对以后步入社会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心理学研究表明,越是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人,与他人的关系就越融洽。因为倾听本身就是褒奖对方谈话的一种方式,你能耐心倾听对方的谈话,等于告诉对方“你是一个值得我倾听你讲话的人”。事实上,在谈话中,任何人都不可能总是处于说的位置上。要使交谈的双方双向交流畅通无阻,就必须善于倾听他人的谈话。倾听他人的发言,是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一种表现。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受他人尊重。善于倾听他人说话的人,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不仅能够及时地把握对方的信息,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而且能够让对方产生被尊重的感觉,加深彼此的感情,有利于人际交往。

成长加油站50:人际交往技巧20条(1)以友善的态度开始。

(2)诉诸崇高的动机。

(3)多让别人说话。

(4)如果你错了,立即承认。

(5)同情他人的想法与愿望。

(6)尊重他人的意见,切勿直接对他说:你错了。

(7)先说自己错在哪里,然后再批评别人。

(8)真诚地试图以他人的角度去了解一切。

(9)让别人觉得,这主意是他自己想到的。

(10)承认给他人造成的不便,重申你的目的。

(11)用问问题来取代直接的要求。

(12)一定要顾及他人的面子。

(13)只要稍有改进即给予赞赏。“嘉勉要诚恳,赞美要大方。”

(14)给他人一个愿意全力追求的美誉。

(15)多多鼓励。要让他觉得这过错很容易改正。

(16)唯一能从争辩中获得好处的办法就是避免争辩。

(17)记住人们所说的和我们所理解的可能并无多大差别。

(18)如果双方发生了分歧,那么我们应该尝试着寻找一个共同点。

(19)记住,倾听意味着提出聪明的问题。

(20)有舍才有得,你满足了对方,对方才会满足你。

如何才能更好的倾听现在的独生子女居多,许多孩子大多以自我为中心,非常善于表达自己,认为只有自己是最好的,只有自己说的话才是最值得别人倾听的,但是却不会倾听他人,无法与人在交往中体现出真诚,甚至不愿意倾听他人的建议和忠告。

倾听他人的心声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美德。我们要与人融洽相处,流畅地交流,必须要先学会倾听。倾听他人既是一个听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的过程。在倾听他人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他人的言语中学习到一些自己不知道的知识和他人的为人处世的态度与原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培养倾听他人的习惯,这将使我们终生受益。

那么,该如何做一个倾听能手呢?

(1)交谈时保持冷静的心态,不要受到其他事物的影响。

(2)要面带微笑,不要显示出不耐烦的样子;要让对方感到轻松自如,而不是拘束。

(3)倾听时不要挑对方的毛病,不要当场提出自己的批判性意见,更不要与对方争论,尽量避免使用否定别人的回答或评论式的回答,如“不可能”、“我不同意”、“我可不这样想”、“我认为不该这样”,等等。应该站在对方的立场去倾听,努力理解对方说的每一句话,并可以对他人的话进行重复。

(4)倾听的过程当中要运用眼神、表情等非语言传播手段来表示自己在认真倾听。尽可能以柔和的目光注视着对方,并通过点头、微笑等方式及时对对方的谈话作出反应;也可以不时地说“是的”、“明白了”、“继续说吧”、“对”等,当对方在叙述时急切地想让你理解他的谈话内容时,你可以用一两句话来“综述”对方话中的含意。“你是说……”“你的意见是……”这样的综述既能及时地验证你对对方谈话内容的理解程度,加深对其的印象,又能让对方感到你的诚意,让他知道你在认真地听他讲话,这会让他感觉你很尊重他。

(5)当对方在同你谈某事,因担心你可能对此不感兴趣,显露出犹豫、为难的神情时,你可以趁机说一两句安慰的话,“你能谈谈那件事吗?我不十分了解。”“那件事到底怎么处理的?我一直想知道呢。”此时你说的话是为了表明一个意思:我很愿意听你的叙说,不论你说得怎样,说的是什么,以消除对方的犹豫,使对方谈兴更浓,坚定他倾诉的信心。

(6)如果对对方的谈话不感兴趣,可以委婉地转换话题,比如,“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谈一下关于……的问题”,等等。

(7)当对方由于心烦、愤怒等原因,在叙述中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时,你可用一二句话来疏导,“你心里很难受吗?”用几句话把对方心中郁结的情绪诱导出来,顺应对方的情绪,为他架设一条“输导管”,让对方有机会发泄一番后,会感到轻松、解脱,从而对你心存感激。

无论运用何种方式,何种技巧进行人际沟通,最为关键的是要有与人为善的心灵,真诚待人的情感,要以心换心,这样才能架起心灵的桥梁。这是人际沟通有效的真谛。

成长加油站51:倾听的三个层次按照影响倾听效率的行为特征,倾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个人从第一层次成为第三层次倾听者的过程,就是其沟通能力、交流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一层次:在这个层次上,听者完全没有注意说话人所说的话,假装在听其实却在考虑其他毫无关联的事情,或内心想着辩驳。他更感兴趣的不是听,而是说。这一层次的倾听者可能眼睛瞪着说话的人,但他可能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心情而对别人的话并不在意。这种层次上的倾听,导致的是关系的破裂、冲突的出现和拙劣决策的制定。

第二层次:在这一层次下,人们只能做肤浅的沟通,听到讲话者的声音也听到他的话了,但听得还不够深刻,没有理解其真正的含义。

听者主要倾听所说的字词和内容,但很多时候,还是错过了讲话者通过语调、身体姿势、手势、脸部表情和眼神所表达的意思。这将导致误解、错误的举动,时间的浪费和对消极情感的忽略。这一层次的人表面上看起来确实在听,有时也会通过点头同意来表示正在倾听,好像是理解了。于是,彼此之间的误会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第三层次:这一层次的人专心而有效地倾听,表现出一个优秀倾听者的特征。这种人带着理解和尊重倾听,把自己放在讲话者的立场,试图以讲话者的观点去看待事情。这种倾听者清楚自己个人的喜好,避免对说话者做出武断的评价;对于激烈的言语,能掌控自我情绪,不受负面的影响;不急于做出判断,而是感同身受对方的情感。询问而不辩解、设身处地看待他人及事物。

(三)南风法则:关爱他人很重要

温暖胜于严寒,这是人们在处理自己人际关系的一条重要准则。

拉封丹的一则寓言让·拉封丹是法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著名的寓言诗人。他写过这样一则寓言: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得意洋洋地释放出自己的威力,寒风凛冽,一时间冷得刺骨,行人都把大衣裹得紧紧的。而南风则缓缓地释放自己的能量,它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暖洋洋的。行人们觉得身上暖起来,开始解开衣扣,脱下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南风法则告诉我们:温暖胜于严寒。运用到人际交往中,温和与友善总是要比愤怒和暴力更强而有力。一个人的亲切、友善、赞美的态度,能使另一个人趋于理性。而强加于人,过分批评和责备,只能使人们逃避和远离你。

南风法则要求人们在与人相处时,多点“人情味”,尊重和关心他人,尽量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人真正感受到自己给予的温暖。这样,你也会得到他人的感激和认同。

例如,我们想要获得同学的友谊,就要热情地对待同学,把同学们都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如果同学有困难,你主动去帮助他,他一定很感激;你有好看的书,不妨主动拿出来给同学看看,也一定会让大家高兴;同学要托你办事,即使你一时办不成,如能主动解释为什么帮不了忙,或尽力提供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一定会对你有好感。总之,你的友好将能使别人懂得你的价值,作为投桃报李的结果,必然使“爱人者人恒爱之”。换言之,要想使身边的人都喜欢你,必须记住尊重和关心他人是处世之道。

成长加油站52:测测人们喜欢你吗?

评分标准:以上各题,如果选是得0分,如果选否得1分。将各题得分相加,记为总分。

测试分析:(1)0~6分:你不被他人喜欢,应该引起警惕。(2)7~12分:你被他人接受的程度一般。

(3)13~15分:你与他人的关系比较融洽。

(4)16~18分:你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人。

微笑让人如沐春风有人把微笑称为一种有效的“交际世界语”,这话是十分恰当的。微笑是为人处世中最有价值、最富有吸引力的面部表情。行走在不同民族地域,也许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是,只要微笑,就一定能打开一扇沟通的大门。

我们并不一定都是天生丽质,但我们确实能让自己在转瞬之间变得更加迷人,秘诀就是真诚的微笑。千万不要小看微笑的力量,它能够让你以令人舒服的方式收获成功。

有一次,底特律的哥堡大厅举行了一次巨大的汽艇展览,在展览中,人们蜂拥前来参观,展览会上人们可以选购各种船只,从小帆船到豪华的巡洋舰都可以买到。

在展览中,有一位来自中东某产油国的富翁,他穿着极为朴素,站在一艘展览的大船面前,对推销员说:“我想买艘价值2000万美元的汽船。”我们都可以想象,这对推销员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可是,那位推销员只是看了看这位顾客,没有理睬,脸上冷冰冰的,没有一丝笑容。

这位顾客看看推销员,看着他那没有笑容的脸,走开了。他继续参观,到了下一艘陈列的船前,这次他受到了一个年轻的推销员的热情招待。这位推销员脸上挂满了欢迎的微笑,那微笑就跟太阳一般灿烂。由于这位推销员可贵的微笑,使这位富翁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他又一次说:“我想买艘价值2000万美元的汽船。”“没问题!”推销员说,他的脸上挂着微笑,“我会为你介绍我们的系列汽船。”只是简单地微笑着,他便推销了他自己。而且,他在推销任何东西以前,先把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推销出去了。

所以,这位富翁留了下来,签了一张500万元的支票作为定金,他对推销员说:“我喜欢人们表现出一种他们非常喜欢我的样子,你现在已经用微笑向我推销了你自己,在这次展览会上,你是唯一让我感到我是受欢迎的人。明天我会带一张2000万美元的支票过来。”

在一个适当的时候、一个恰当的场合,有时一个简单的微笑就可能创造奇迹。日本的推销之神原一平先生在启示年轻人时,常常讲到“微笑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因为他知道没有人会拒绝一个很真诚向他微笑的人!

微笑一定要是发自内心的,生硬的笑脸实在是件很糟糕的事情,你只看见嘴角在抽动,而不是整张面孔的配合,那种表情实在是非常滑稽。微笑也要讲究技巧,有节制的笑更能显现你的魅力。有的人却笑得一发不可收拾,搞得别人莫名其妙。笑的时间太长,别人可能会心存疑问:你干嘛总是笑?是笑我形象不对劲?讲的话有问题?再不就是你本身有毛病?精神不正常?如此一来,反倒使你的形象大打折扣,影响办事效果。你和别人谈论时,总会遇到令人发笑的话题,这时候你要适宜地展露笑容,但要笑得既不张狂也不做作,并且要表现出倾听的热情。

为了让自己的微笑更加迷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笑容特点来改变和调整表情。你可以经常照一照镜子,观察一下自己微笑时的神态。其中几个关键部位,如眼角是否下垂?口型是否好看?嘴唇是半张开着好还是闭合着好?牙齿露出多少合适?然后定格出几种讨人喜欢的笑容,那样你就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在人际交往中,真诚的微笑最为迷人。当心中有温和、体贴、慈爱等感情时,眼睛就会露出自然的微笑,给人以诚心诚意的感觉。这样的笑容和这样美好的心境,一定能让身边所有的人都如沐春风,和你一样,被快乐、感激和幸福包围。

成长加油站53:记忆提取法保持乐观心情这是演员在训练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同时又名为“情绪记忆法”。就是将自己过去那些最愉快、最令人喜悦的情景,从记忆中唤醒,重温当时的情景和感受,心情自然变得好起来,脸上也会浮现那惬意的迷人的微笑。

学会宽容人与人之间能否友好相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互相宽容的程度。例如,当你与同学之间发生矛盾,虽然矛盾的双方都有责任,但要相信对方很少是出于恶意的攻击,可能只是一时失口,并不想与你结怨,这样,你便能理解、容忍对方的一时之举。如果你能以一种高姿态去看待问题,矛盾就很容易化解了。

在人的一生中,常常因一件小事,一句不注意的话,使人不理解或不被信任,但不要苛求任何人,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怨己之心恕人,这就是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