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宜忌
8919900000008

第8章 午睡片刻降心火

午时,即11:00~13:00.这个时候心经当令,阳气最旺盛,阴气开始发生,是阴阳的转换点,也是午休的黄金时段,有益于身体健康。

午睡方法有讲究

短时午睡对恢复午后身心状态有益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人们都有午睡习惯,在中国则更为普遍。一项全国范围的调查发现,87.56%的人有午睡习惯。

许多研究都发现,对于正常夜眠的人而言,不包括慢波睡眠的短时午睡对恢复午后身心状态的效果更好。

什么样的人应该午睡

一般来说,凡是睡眠不足的人、脑力劳动者及大中小学生都应该午睡。重体力劳动者,或从事高温作业的人,也需要午睡,因为这对夏季预防高温中暑有一定作用。

午睡多长时间最好

研究证明,午饭30分钟后进行20分钟的短时间午睡,对减缓午后的困倦有积极的效果,同时也有助于保持精神状态。其中,前10分钟的睡眠是保证午睡质量的关键。

午睡时间不是越长越好,以30分钟以内为宜。这样能有效消除疲劳,醒来后很快进入工作状态,感觉非常舒适,可以真正达到缓解疲劳的目的,从而利于之后的工作状态。

超过30分钟,醒来后要达到工作状态的恢复时间很长,并且醒来后会感到很不舒服。超过1小时的午睡,睡得比较深,觉醒比较难,往往不愿意起床。

午睡什么姿势最合适

坐在椅子上打盹儿或干脆趴在桌上枕着自己的胳膊入睡,这些睡姿都是不科学的。

人体在睡眠状态下,肌肉放松,心率减慢,流入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尤其午饭后较多的血液进入胃肠。这时如果坐着午睡,时间久了,容易产生头重、乏力、腿软等不适感觉。趴在桌子上睡觉,会使胸部受压,呼吸不畅,增加心肺负担。

如果条件允许,午睡最好睡在长条形的沙发上,能使身体伸展开来,放松进入睡眠。即便达不到平躺的条件,睡觉时也应在头后垫一些柔软的物品作枕头,不能直接把头耷拉在椅背上,或用手臂当作枕头。

还应该注意,即便是夏天,也不能随便在走廊下、树阴下、草地上、水泥地面上就地躺下午睡,更不能在穿堂风或风口处进行午睡。

午饭后什么时间午睡

吃过午饭后,应该先做一些轻微的活动,比如散步、瑜伽等,然后再进行午睡,这样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但是通常情况下,由于中午的时间很紧,吃完饭,如果抓紧时间,能睡30分钟,否则难有午睡的时间。如果饭后再散步、做瑜伽等,根本就没有时间再午睡。除非是时间自由的人,才能做到。

午睡的好处

国外研究表明,午睡与冠心病发病率关系很大。经调查证明,因轮班工作不能午睡者,冠心病发作的危险性显著增高,并表明只要每天有半小时午睡,即可使冠心病发病率降低20%。

当然,午睡并非人人适宜,有些人注重晚上休息,不习惯午睡,对健康也没什么影响。

夏季养心好时机

中医认为,夏季是阳气达到高峰的季节,心脏属阳,所以,在夏天保养好心脏是最重要的。

夏季心梗因素多

心血管病与生物钟节律密切相关。尤其在夏季气温、湿度都高的桑拿闷热天,由于出汗多,血液浓缩,血黏度增高,可能造成脑血栓及心肌梗死增多。

天气炎热,机体为了散热,皮肤血管扩张,容易造成内脏缺血。同时也使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快,又增加心脏的负担。由于炎热,很多人还会吃雪糕、冰啤酒、冰汽水等冷饮。因为食道在心脏后部,胃在心脏底部,短时间内进食大量冷饮,就如同让心脏处在一种冰冷的状况。心脏血管收缩,很容易造成心肌缺血,从而引发心肌梗死。曾有一位年轻人下班后豪饮冰啤1.5升,仅半小时后就因心梗而死亡。

夏天因为天热心率会加快,心脏本身就应该多保护。若由于情绪,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不注意,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心脏病人应按生物钟规律作息

古人说夏三月应该晚卧早起,也就是说,晚点睡觉,早点起床,中午睡午觉,才能保证下午有好精神。研究表明,中午午睡的人比不午睡的人心肌梗死、心脏病发病率少1/3.这是因为人从早上起床后,血压就逐步升高,睡午觉可以使血压下降,有一个低谷;如果不睡午觉,人体一整天都处在血压升高的状况,可能会一直持续到晚上睡前。

夏季要多喝水

中老年人本身血黏度较高。天亮时分,人体血黏度最高,因为经过一个晚上的睡眠,天亮时水分达到最低。因此,夏季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喝水,半夜醒来也可以适当补充些水分。空腹喝水,5分钟后就可以被人体吸收。夏季还可以多补充一些防暑降温的水果,比如西瓜、桃子。

保持情绪稳定,养心安神

西医认为,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主要脏器,它主要通过血液循环,将氧气、营养物质送到身体需要的各个部位。中医认为,心脏还具有精神活动功能,例如可以通过养心安神的方法治疗失眠等。

夏季随着气温越来越高,人们很容易烦躁,脾气暴躁,对心脏非常不利。建议人们要注意保持精神上的安静,这也是夏季心脏养生的最佳方法,情绪稳定了,心情好了,人们就会把夏季出现的燥热处理得很好,不会有心火过旺的症状。医学研究发现,心情起伏波动较大,很容易影响到机体的免疫功能,例如老年人发火,会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

午餐怎么算吃饱

午餐无疑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那么,午餐如何才能算吃饱呢?午餐“吃饱”是指午餐要摄入充足的能量和丰富的营养。可惜大部分上班族没有做到这一点,或者只是摄入了很多能量,却没有获得充足的营养素,如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能吃饱的营养午餐

据专家推荐,一顿良好的午餐应该包括以下几种食物:

主食100~150克,最好有两种谷类食物,一细(如米饭、馒头)一粗(如全麦、玉米)搭配食用。

肉类50~100克,猪瘦肉、牛肉、羊肉、鸡肉、鱼肉或海鲜随意,最好每天交替食用。

蔬菜150~200克,至少要有一种绿色蔬菜(如油菜、小白菜、西蓝花等)或红黄颜色蔬菜(如番茄、胡萝卜、南瓜等)。

烹调油要少,不论主食还是副食,都不要油炸或过油,避免摄入大量食用油。

搭配一些豆制品或水果,营养会更为均衡。

专家还推荐了几种午餐方式:

1.自己做饭吃:在有条件的单位或办公室,尽量自己烹调饭菜,不要怕麻烦,健康要紧。

2.自己带饭盒:早晨准备好午餐的食物,到单位后放冰箱保存,午餐时用微波炉加热后食用。

3.点正规送餐公司配送的午餐:一些较好的配餐公司可以根据顾客的要求配送午餐,或者点他们提供的搭配好的套餐。

4.几个人合伙,到稍好的饭店点餐:点餐的要点是别贪多,不要浪费,讲究搭配,避免油炸类食物。

喜乐有度好养心

笑是特殊的有益运动

“笑一笑,十年少”,虽然语言有些夸张,却揭示了笑能延年益寿的秘密。“笑口常开,青春常在”,“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纵观这些对笑的赞美之词,足以说明笑是一种特殊的对人体有益的活动。

笑对身体有良性促进作用

研究表明,笑使人体的膈肌、胸腔、腹部、心脏、肺脏等都能得到短暂的锻炼。笑使肺脏扩张,胸肌的活动得到加强,能清除呼吸道废物;能加快血液循环和心脏的搏动;能促进消化腺的分泌,加快肠胃蠕动,促进食欲,能帮助消化和防止胃下垂。开心地笑,可以松弛人的面部、臂部、腿部肌肉,消除紧张心理,降低心理压力,缓和内心冲突,排除抑郁情绪,使人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所以说,笑是身心健康的不二法宝。

医学研究发现,笑口常开可以防止传染病、头痛、高血压,可以减轻过度的精神压力。因为欢笑可以增加血液中的养分,并刺激体内免疫物质的分泌,对抵御病菌的侵袭大有帮助。无论是开怀大笑、抿嘴偷笑、抱着胳膊会心地笑,对于改善和治疗情绪压抑等心理疾病都是必要的。而不笑的人,患病概率较高,一旦生病,也常是重病。一位外国学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五百分之一的奇迹》,书中写道:“如果消极情绪能引起肉体消极的化学反应,那么积极向上的情绪就可引起积极的化学反应。爱、希望、信仰、笑、信赖、对生的渴望等,也具有医疗价值。”因此,笑是治病的良方,是健康的朋友。

高兴过度就会伤“心”

凡事都有个度,高兴过度就会伤“心”。中医学认为“心主神明”,心是情志思维活动的中枢,超乎常态的“喜”,会促使心神不安,甚至语无伦次、举止失常。另外,过度喜悦会引起心跳加快、头晕目眩而不能自控。某些冠心病人可因过度兴奋,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