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说话的魅力
8917100000006

第6章 好话好说

同样一件事,为了同一个目的,甚至说出来的句子也一样长,但是不同人说,可以给人完全不一样的感觉。为什么?因为看事情的角度和心态。

我有个朋友,五十多岁才学开车,拿到驾驶执照之后,立刻去买了辆全新的奔驰,高高兴兴地开回家。大概技术不够熟练,因为兴奋又开得快,碰上弯路没转好,居然撞上一棵大树,车头全毁了,幸亏人没受伤。你猜这老兄回家怎么说?他一进门就喊:

“太幸运了!太幸运了!第一天开奔驰,就撞上树了!”他太太吓一大跳,跑出来,心想丈夫一定是撞糊涂了,问他:“你撞了树,还说走运?”我那朋友说:“是啊!幸亏我开奔驰,结实,所以才没受伤啊!”

再说个不久前发生的事。为我理发的理发师的儿子出了车祸,医院怕他脑震荡,做断层扫描,虽然没有脑震荡的现象,却发现一个血管瘤,随时可能破掉,赶紧动大手术把血管瘤处理了。我那理发师一边为我剪头发,一边笑着说:“真幸运!真幸运!幸亏出车祸,不然血管瘤一爆,非死不可。”隔几天,她儿子回家休养了,她看儿子沿着前面发线开的刀痕,又笑了,对儿子说:

“多可惜啊!换作我该多好,可以顺便拉皮了!最少年轻十岁!”我说这几个故事,是要谈说话的语气和正面思考。同样一件事,为了同一个目的,甚至说出来的句子也一样长,但是不同人说,可以给人完全不一样的感觉。为什么?因为看事情的角度和心态。

举个例子,今天如果你煮了一碗汤,端上桌,你的另一半喝一口,叫起来:“好烫啊!”你会怎么说?你会说“胡说!怎么可能烫”,搞不好还加一句“瞧你这娇嫩的”,还是说“真的啊?对不起!对不起!有没有把你烫到”?还是说,今天如果被烫的是丈夫,你会有前面的反应,假使是小孩,你会有后面的反应?

告诉大家,我曾经拿个题目做民调,发现确实如此。但如果是恋爱期或新婚,又不一样了,很可能那做汤的(不管是女的还是男的)会焦急地盯着爱人的嘴看:“哎哟!哎哟!烫伤了没有?”

由此可知,人的语气常跟心态有关。当你谈恋爱的时候有情调,是一种语气;结婚多年,同一件事,却可能语气全变了。而且麻烦的是,这种语气会影响到下一代,于是你可能发现,从负面思考的家庭,每一个人都爱用负面思考的方式讲话。

举个例子:“你看孩子在大冷天,却开着窗子。”你可以用正面的句子说:“把窗子关上吧!免得着凉。”也可以用个比较负面的句子说:“你不怕冷吗?快把窗子关上!”你还可以用个非常负面的句子说:“你想冻感冒吗?为什么不把窗子关上?”

再举个例子,你的孩子要跟他的同学大毛出去玩,你知道大毛晚上打工,于是问孩子:“大毛不是晚上打工吗?”

你孩子明明只要答“大毛今晚不用上班”就成了,他却可能有样学样,也对个正面的句子用负面的答法,说:“有人规定他每天上班吗?”

请问,今天如果你是家长,听孩子这么答,心里痛快不痛快?可是,你又为什么总用负面的方式,甚至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这么对他说话呢?

不是只有我们中国父母有这种问题,美国人也一样。我女儿上幼稚园的时候,学校甚至会请家长去,教大人怎么跟孩子说话。

他们告诉家长:不要以为你的小孩现在听得懂你讲话了。其实他们不见得全懂,尤其不懂抽象的句子。所以你必须说简单句,而且直截了当地说。举个例子,孩子到公园玩耍,爬到很高的地方,你怕他危险,只要对他说“快点下来”就成了,而不必说:“小心危险!”你尤其不能大吼:“你想死吗?”结果可能小孩子怔住了,不懂你的意思是叫他快点下来,搞不好,你吼得太大声,小孩吓一跳,真摔下来了。

由我上面讲的可以知道,给人好印象、好感觉的通常是由正面思考的句子。更可以由我一开始举的例子知道,当你从正面思考的时候,连出了车祸,车子全毁了,人进了医院,只要人没死,还是可以正面思考。

话说回来,事情已经发生了,你与其于事无补地怨,何不试着从正面思考?更何况只是一般对话,你关心孩子,怕他着凉,或孩子答复父母,朋友当天不上班,何苦把一句普普通通的“好话”说成“坏话”呢!

甚至当你发现家里有人说负面的话时,为了改善气氛,你可以用正面的话去平衡。这样做常能有非常好的效果。

举个例子:今天你太太把菜端上桌,小孩先吃,尝一口,大叫:“好咸啊!”你接着尝一口,也说:“好咸啊!”你太太可能立刻不高兴了:“小的挑完老的挑,大热天,老娘给你们做,已经不错了!”

但是当你孩子叫“好咸啊”,即使你觉得咸,也换个角度说:“还好嘛!只是味道稍重一点点。”你太太很可能自己尝一口,叫起来:

“什么还好?是咸了!”瞧!只因为你的语气改一点,能产生多大的差异?说话的感觉太重要了!它足以影响整个家庭气氛。下次你觉得孩子看电视看太久了,与其骂他:“你有完没完?你没功课吗?”不如说:“把功课做完,有时间再看吧!”你觉得另一半看电视太大声,与其用负面语气说:“你是聋子啊?”何不直接讲:“把电视关小声一点吧!”